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董微  张博 《北京中医》2011,(6):453-454
目的观察口服中药加益气活血软坚汤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9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随机量表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以口服中药汤剂加中药灌肠治疗,对照组以口服中药汤剂加甲硝唑葡萄糖注射灌肠治疗,2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的变化。结果 2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疗效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2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中药加益气活血软坚汤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良好的疗效,并能显著改善伴随的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2.
董微  张博 《北京中医药》2011,30(6):453-454
目的 观察口服中药加益气活血软坚汤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 将9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随机量表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以口服中药汤剂加中药灌肠治疗,对照组以口服中药汤剂加甲硝唑葡萄糖注射灌肠治疗,2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的变化.结果 2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疗效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自制散剂和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性包块的疗效.方法:将112例慢性盆腔炎性包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中药散剂口服,并予中医灌肠治疗;对照组予苡仁附子败酱散、桂枝茯苓丸、当归芍药散三方合用化裁之汤药口服.一个月为1个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痊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头孢拉定、甲硝唑等药物腹腔灌注结合乳香、红藤、败酱草等中药灌肠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的疗效。方法慢性盆腔炎性包块患者62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1例、对照组31例。治疗组腹腔灌注抗生素加中药灌肠,对照组静脉滴注抗生素。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对照组有效率77%(P<0.01)。结论腹腔置管灌注抗生素结合中药灌肠治疗盆腔炎性包块疗效确切、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热敷消炎散结合中药保留灌肠辅治盆腔炎性包块的效果。方法:14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74例。两组用抗生素治疗,观察组加用热敷消炎散结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包块小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热敷消炎散结合中药保留灌肠辅治盆腔炎性包块效果较好,且复发率较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加外敷双柏散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有关辅助检查指标。结果: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加外敷双柏散对慢性盆腔炎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陈敏  束龙文  秦薇 《新中医》2017,49(6):124-126
目的:观察中药保留灌肠配合中药外敷辅助治疗急性盆腔炎湿热瘀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急性盆腔炎湿热瘀结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用头孢他啶和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辅以中药保留灌肠和中药外敷,2组均治疗14天。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及血象的改善情况,记录腹痛消失时间、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时间,检测治疗前后盆腔炎性包块直径和盆腔积液。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100%,高于对照组的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腹痛消失时间、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盆腔炎性包块直径及盆腔积液均较治疗前缩小,观察组的盆腔炎性包块直径和盆腔积液均较对照组缩小更明显(P0.01)。结论:在西药常规抗感染的基础上辅以中药保留灌肠和中药外敷治疗急性盆腔炎湿热瘀结证,可更有效地缩短腹痛消失时间、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时间,缩小盆腔炎性包块和减少盆腔积液。  相似文献   

8.
中药灌肠与外敷治疗盆腔炎性包块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中药灌肠与外敷腹部包块区域辅助抗生素治疗盆腔炎包块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与对照组同样采用抗生素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中药灌肠、中药外敷腹部包块区域,观察测量治疗前后盆腔包块的大小。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治疗组:治愈22例,好转8例;对照组:治愈12例,好转18例。结论:中药灌肠与外敷腹部包块区域辅助抗生素治疗盆腔包块疗程短,治愈率高,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药热奄包配合中药灌肠疗法对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均给予西医基础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热奄包及中药灌肠治疗,并进行综合护理,两组均以每个月经周期治疗7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及护理效果。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00%,对照组为81.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局部体征轻重分级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热奄包及中药灌肠治疗措施能有效改善慢性盆腔炎的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盆腔炎性包块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盆腔炎性包块患者9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药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口服、中药保留灌肠等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92%,对照组有效率为73.4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复发率为0.00%,对照组复发率为10.20%,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性包块疗效可靠,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傅淑清中医综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方法:将确诊为慢性盆腔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中药治疗组、西医对照组,连续14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前3组病例年龄、病情,组间无明显差异;治疗1个疗程后,中药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另两组(P0.05);综合治疗组的治疗远期疗效优于西医对照组(P0.05),综合治疗组与中药治疗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慢性盆腔炎采用中医内服、外敷方剂疗效确切,综合治疗效益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化瘀汤联合针灸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病例随机分为针药组、中药组、针灸组,每组各40例,中药组给予口服清热利湿化瘀汤,针灸组给予针刺三阴交、气海等穴位,针药组口服清热利湿化瘀汤同时给予针灸治疗,各组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3组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实验室指标变化,复发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针药组与中药组、针灸组总有效率明显提升(P<0.05)。与治疗前比较,3组在腹痛、下腹坠胀、腰酸、带下增多、痛经、月经失调、神疲乏力、附件增厚、盆腔压痛、盆腔包块等临床症状及体征方面均有明显的改善(P<0.05);治疗后,针药组较中药组、针灸组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有更明显的优势(P<0.05)。与治疗前比较,3组在宫颈或阴道黏液脓性分泌物、阴道分泌物湿片镜下白细胞、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等均有明显的改善(P<0.05);治疗后,针药组较中药组、针灸组有更明显的优势(P<0.05)。治疗结束6、9、12个月后,针药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中药组及针灸组(P<0.05)。结论:清热利湿化瘀汤联合针灸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证疗效显著,优于单纯中药及单纯针灸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耳穴贴压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就诊本院的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患者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以清热祛湿、活血化瘀为治疗大法,给予中药方剂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耳穴贴压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和局部体征积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有效率为74.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及局部体征积分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联合耳穴贴压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显著,且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加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轻、中度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效果。方法:符合诊断的200例病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00例给予内异1号方内服并5号方灌肠治疗,对照组100例给予内异1号方内服治疗,2组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治疗组痊愈38例,显效36例,有效21例,无效5例;对照组痊愈23例,显效30例,有效34例,无效13例。治疗组疗效较优(P<0·01),且在控制症状、缩小盆腔包块方面疗效明显。结论:采用中药内服并保留灌肠的方法治疗轻、中度子宫内膜异位症,较单予中药内服能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中药复方妍婷水煎剂两种给药途径(保留灌肠和口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优势。 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原则,将93例慢性盆腔炎气滞血瘀型患者随机分为灌肠组(47例)和口服组(46例),分别采用中药复方妍婷水煎剂保留灌肠和口服给药两种途径治疗,疗程均为10天,观察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气滞血瘀)及局部体征改善情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盆腔炎汤口服与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2例采用盆腔炎汤口服与灌肠治疗,对照组58例采用左氧氟沙星加奥硝唑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74.19%,总有效率为93.54%。对照组治愈率为58.62%,总有效率为82.7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自拟盆腔炎汤口服联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中医辨证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根据病人的病情轻重程度给予西药甲硝唑、左氧氟沙星口服或静点,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中药盆腔炎2号方,均治疗14天,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总有效率67.5%,两组疗效相比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慢性盆腔炎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盆炎平方口服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子宫附件炎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将120例湿热瘀结型慢性子宫附件炎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黄藤素分散片配合苦参素栓纳肛治疗,治疗组口服盆炎平方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P0.05);治疗组治疗后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分别为(2.12±0.21)mPa·s、(7.20±1.72)mPa·s和(1.12±0.13)mPa·s,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炎平方口服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湿热瘀结型慢性子宫附件炎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慢盆汤治疗慢性盆腔炎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自拟的慢盆汤治疗慢性盆腔炎气虚血瘀证患者75例,A组:慢盆汤口服加中药灌肠组30例;B组:慢盆汤口服组30例;C组:中药灌肠组15例。同时对3组患者进行治疗前后局部体征与中医证候的评分。结果:3组局部体征与中医证候的评分均明显降低,但A组明显优于B组,B组优于C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运用慢盆汤治疗慢性盆腔炎气虚血瘀证患者疗效显著,能改善局部体征及全身症状,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四黄散外敷联合口服盆炎方对慢性盆腔炎患者下腹疼痛、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沉(ESR)水平的影响。方法:9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以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增加四黄散外敷联合口服盆炎方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积分、下腹疼痛评分、降钙素原(PCT)、hs-CRP、ESR水平及治疗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1%(41/4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3.33%(33/4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包括下腹胀痛、乳房胀满、经期延长、情志失调及视觉模拟评分(VAS)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PCT、hs-CRP及ESR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盆腔包块、盆腔积液、附件增粗患者比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2/45)、4.44%(2/4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黄散外敷联合口服盆炎方对慢性盆腔炎患者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主要中医症候,降低患者下腹疼痛感,下调hs-CRP和ESR水平,治疗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