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观察退热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风热证的效果。方法: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用利巴韦林颗粒治疗,治疗组用退热口服液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6%,对照组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退热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风热证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复方蓼大青叶口服液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将123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按数字法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61例。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采用复方蓼大青叶口服液治疗,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喷雾剂治疗。 结果: ① 治疗组平均退热时间(2.8±1.2)d短于对照组(3.9±1.1)d,P<0.01;治疗组退热起效时间(2.1±1.0)d短于对照组(2.9±1.2)d,P<0.01。②体温疗效观察,治疗组总有效率93.5%,对照组总有效率85.2%,咽痛疗效观察,治疗组总有效率95.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3%,P<0.05。③治疗7 d后两组患儿其伴随症状比较,治疗组咳嗽、流涕、鼻塞等症状有效率均多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复方蓼大青叶口服液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热证具有起效快、疗效好,安全无毒副作用的特点,故可作为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热证的首选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清开灵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将86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2组常规治疗基本相同。治疗组采用清开灵注射液静滴;对照组采用病毒唑静滴,每日1次。结果治疗组:显效29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退热时间(2.2±1.1)d。对照组:显效21例,有效1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2%;退热时间(3.0±1.5)d。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退热天数减少及其他主要症状、体征消失的所需的时间上,清开灵组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清开灵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热证具有起效快、疗效好的特点,故可作为治疗小儿急性热证的首选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上感颗粒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家临床研究中心的270例患者随机双盲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和安慰剂组各90例.试验组口服上感颗粒加日夜百服咛片剂模拟片,对照组口服日夜百服咛片剂加上感颗粒模拟剂,安慰剂组口服上感颗粒模拟剂加日夜百服咛片剂模拟片,各组均治疗3天.观察患者即刻退热时间、即刻退热疗效、起效时间、解热时间及临床痊愈率.结果 试验组、对照组给药后1、2、3、4h体温均较给药前下降(P<0.01);安慰剂组给药后2、3、4h体温较给药前下降(P<0.01).与安慰剂组比较,试验组、对照组给药后1、2、3、4h各时间点与前一时间点体温下降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即刻退热疗效有效率试验组为67.06%,对照组为67.82%,安慰剂组为40.23%,试验组、对照组即刻退热疗效均优于安慰剂组(P<0.01).对照组、试验组起效时间、解热时间均少于安慰剂组(P<0.05).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痊愈率安慰剂组为51.72%,对照组为70.11%,试验组为84.71%,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安慰剂组(P<0.05或P<0.01),对照组高于安慰剂组(P<0.05).结论 上感颗粒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患者有明显降低体温、减少发热时间和改善临床症状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刘艳  刘虹  胡思源 《天津中医药》2009,26(5):379-381
[目的]以黄栀花口服液为对照,评价抗病毒合剂加通便合剂治疗小儿外感发热表里俱热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分组、阳性药平行对照的方法进行临床观察.[结果]试验组证候疗效的愈显率为82.2%,对照组为74.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非劣效检验结果显示,试验组疗效不劣于对照组(P<0.05);两药合用对发热、恶寒、鼻塞、流浊涕、咳嗽、咽红肿痛、口渴、烦躁、便秘等症状,以及异常舌脉等均有较高的治疗消失率,其中对发热、咽喉肿痛的治疗消失率,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完全退热时间也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中,安全性观测未发现与试验药物有关的异常改变.[结论]抗病毒合剂加通便合剂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表里俱热证具有较好疗效,具有退热快的优势,临床应用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青寒退热方加减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风热证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0例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予青寒退热方加减,对照组予银翘散加减,每日1剂,每日2~3次,口服。2组疗程均为5 d,随访1个月。观察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完全解热时间、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及随访时感染后咳嗽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脱落3例,剔除1例;对照组脱落10例,剔除3例。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96%(95/96),对照组为94.25%(82/8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完全解热时间为(21.17±8.52)h,对照组为(26.68±13.53)h,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明显下降(P0.05);2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中医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时观察组感染后咳嗽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青寒退热方加减与银翘散加减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风热证均具有一定临床疗效,前者在缩短解热时间、减少感染后咳嗽并发症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7.
彭靖 《新中医》2020,52(14):169-172
目的:观察退热穴位贴联合三拗片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的效果。方法:将140例风寒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口服三拗片,超过38.5℃者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观察组服用三拗片,并采用退热穴位贴贴敷大椎、曲池。2组疗程均为5 d。测量体温,记录退热起效时间、解热时间和痊愈时间,统计体温复常率和体温复升率,治疗前后评定风寒感冒症状评分。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降温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退热起效时间、解热时间和痊愈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0.05)。观察组体温复常率高于对照组(P0.05),体温复升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风寒感冒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风寒感冒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退热穴位贴联合三拗片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热降温疗效好,具有起效快、病程短的优点,且体温复升率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疏风解毒胶囊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风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15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7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解热镇痛及抗病毒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疏风解毒胶囊治疗,疗程5 d。比较两组治疗的总疗效、症状缓解时间及安全性评价。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44%,高于对照组的82.05%(P 0.05);研究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咳嗽及咽部红肿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疏风解毒胶囊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风热证的临床疗效显著,可快速退热,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清咽解热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咽炎(肺胃实热证)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先康  汪受传 《河北中医》2001,23(11):809-810
目的 观察清咽解热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咽炎(肺胃实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小儿急性咽炎( 肺胃实热证)105例分为治疗组70例采用清咽解热口服液治疗,对照组35例用复方双花口服液治疗。2组均5日为1个疗程。结果 2组疗效及2组痊愈率加显效率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 清咽解热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咽炎(肺胃实热证)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疏风解毒胶囊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风热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风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0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口服疏风解毒胶囊和模拟剂,每次2.08 g,每日3次,餐后0.5 h服用,两组疗程均为3天。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疾病总积分、中医证候积分,观察体温起效及解热时间,判定疾病疗效、中医证候疗效、体温疗效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疾病总积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体温起效时间及解热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疾病疗效、中医证候疗效、体温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1.67%、93.33%、86.67%,对照组分别为36.44%、35.59%、43.22%,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风解毒胶囊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风热证,可快速降低体温、改善临床症状,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针刺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cute upper respiratory infections,AURI)高热的疗效.方法 将150例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75例.针刺治疗组采用针刺法针刺单侧四关穴、耳尖放血法、温水擦浴降温治疗;西药治疗组采用口服布洛芬混悬液、外用退热医用贴、酒精擦浴降温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验证复元醒脑法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疗效确切、使用方便、易于推广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方法:收集351例脑出血急性期的病例,采用3∶1(治疗组3例,对照组1例,按患者入院顺序纳入)的对照研究方法,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具有复元醒脑功效的中风醒脑方,对照组予以单纯西医治疗。通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病死率、血肿吸收率、中医症状体征严重程度积分、中医症状体征对生活影响、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等指标的改变,评价治疗后第7天、第14天、第21天及第90天的疗效。结果 :(1)病死率: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后第21天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后第90天治疗组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血肿吸收率:治疗组在第21天时血肿吸收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中医症状体征改变:治疗组在治疗后第7天、第14天、第21天时中医症状体征积分的改善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神经功能缺损改变:治疗组在治疗后第21天、第90天时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元醒脑法治疗方案治疗急性脑出血能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提高血肿吸收率;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症状体征的严重程度积分及对生活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手足口病应用利巴韦林气雾剂与蓝芩口服液联合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手足口病患者9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n=45),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气雾剂治疗,研究组联合应用利巴韦林气雾剂与蓝芩口服液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退热时间为(1.1±0.3)d,疱疹结痂与消退时间分别为(2.2±0.5)d和(3.8±1.1)d,开始进食时间为(2.1±0.4)d,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床有效率93.3%显著好于对照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9%,对照组发生率为1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足口病应用利巴韦林气雾剂结合蓝芩口服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配合中医特色预防调养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过敏性鼻炎(肺脾阳虚证)患者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45例。研究组给予中药内服结合中医特色预防调养法治疗,对照组给予中药内服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观察、记录并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周后总有效率研究组88.89%,对照组84.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研究组93.33%,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治疗2周后及治疗4周后两组的鼻部主要症状积分及体征积分、sIgE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症状及体征、sIg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研究组各项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sIgE水平的变化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内服结合中医特色预防调养法治疗过敏性鼻炎优于单纯中药内服法,中医特色预防调养法在治疗后期能起到降低病情复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上呼吸道感染儿童应用氨酚麻美干混悬剂与蓝芩口服液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6例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3例给予蓝芩口服液治疗,研究组43例联合应用蓝芩口服液与氨酚麻美干混悬剂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退热时间为(1.3±0.2)d,止咳时间为(3.0±1.2)d,鼻塞消失时间为(2.2±0.7)d,咽部红肿消失为(2.9±0.6)d,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有效率93.0%,显著高于对照组有效率72.1%,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3%和11.6%,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在应用蓝芩口服液治疗的同时,联合应用氨酚麻美干混悬剂治疗的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疱疹性咽峡炎60例患儿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成治疗组(口服小儿七珍丸合肌肉注射重组人干扰素α2a注射液)30例和对照组(肌肉注射重组人干扰素α2a注射液)30例,观察其临床有效率、热退时间、疱疹消失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0%,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在缩短热退时间、疱疹消失时间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对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安全无明显副作用,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结合外敷治疗原发性肝癌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脾虚血瘀型原发性肝癌腹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安体舒通,治疗组采用健脾活血利水内服方及逐水药外敷,疗程均为15天。观察两组腹水、生活质量、中医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腹水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Karnofsky评分较治疗前提高(P<0.05),对照组降低(P<0.05);两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腹胀、腹痛等症状明显改善(P<0.05),且较对照组改善显著(P<0.05)。结论中药内服结合外敷治疗原发性肝癌腹水疗效显著,并可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耳穴穴注野木瓜注射液(IS)治疗中重度癌痛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临床选取179例中重度癌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8例(耳穴穴注IS配合口服奥施康定)和对照组91例(口服奥施康定),7天为1个疗程。分别观察两组的镇痛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①NRS评分:治疗前治疗组为(8.27±1.577),对照组为(8.24±1.493),治疗后治疗组为(1.63±1.223),对照组为(2.21±1.185),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KPS评分:治疗组治疗前为(64.40±5.991),治疗后为(73.22±6.613),对照组治疗前为(64.78±6.009),治疗后为(73.17±6.814),两组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BPQ调查显示两组治疗后在日常生活、情绪、行走能力、睡眠、生活乐趣和QOL的总积分上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在日常生活、情绪、睡眠、生活乐趣和QOL的总积分上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穴注IS缓解癌痛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提高癌痛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清肝泻火法治疗肝火旺盛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甲亢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病例均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口服他巴唑片,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30 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83.33%,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可调节甲状腺激素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在改善中医临床症状,减少副反应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肝泻火法能够调节甲状腺素水平、改善中医症状和体征、减少不良反应,比单纯西药治疗甲亢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用瑶药消疲方探讨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的有效方法.方法:随机将60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分为瑶药消疲方组和西药对照组各30例.西药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瑶药消疲方组给予瑶药消疲方口服.两组均治疗60d.观察治疗前后疲劳量表分值、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和临床疗效.结果:瑶药消疲方组总有效率(90%)优于西药对照组(70%)(P<0.05);治疗后疲劳量表分值改善比较瑶药消疲方组(3.90±3.56)明显低于西药对照组(9.57±4.11)(P<0.01);瑶药消疲方组治疗后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125.23±18.22)明显高于治疗前(98.44±9.56) (P <0.01),与西药对照组治疗后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111.97±18.66)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瑶药消疲方治疗CFS有明显的优越性,能显著升高CFS患者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