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十二经脉四肢远端穴位的肌层神经节段支配情况,进一步研究临床针刺“爷段支配规律”的适用范围。方法:从十二经脉四肢远端穴位层次解剖的肌肉分布情况,观察其各层次肌肉相应的脊髓神经节段支配。结论:与具有“节段支配规律”的躯干部穴位相比,具有相对特异的远道治疗作用的四肢远端穴位则与“节段支配规律”无关,另有其他规律。  相似文献   

2.
彭炼  王泽涛  刘美平  卢笛 《光明中医》2011,26(6):1187-1188
自然界任何一种事物都有其规律。人体的十二经脉循行分布也不例外,有它自身的规律。如果我们能掌握这个规律,那么不但对于十二经脉循行分布易于记忆,还能对十二经脉在经脉图谱、模型的所在部位便于识别。所以掌握十二经脉在全身循行分布的规律是非常必要的,而且也是很有临床价值的。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观察针刺四肢远端穴位对健康志愿者急性缺氧时心功能的调节规律。方法:20名健康志愿者,采用同体对照方法,分为对照组、曲泽组、手三里组、足三里组、光明组。在吸入低氧混合气体条件下,电针曲泽、手三里、光明、足三里各20min,采用血液动力学监护仪记录心输出量(CO)、心率(HR)、左心做功(LCW)、左心室射血时间(LVET)在针刺前后的变化。结果:电针曲泽、足三里穴能显著降低急性缺氧所致的CO、LCW、HR升高(P0.05),显著延长LVET(P0.05);电针手三里、光明穴无上述作用。结论:四肢远端穴位的功能主治与神经节段支配无明确关联,与所属经络的循行路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晓倪 《家庭中医药》2000,7(3):19-19
1 在经络系统中,沟通机体内外上下的主要是手三阴、足三阴及手三阳、足三阳共十二条经脉。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和手少阴心经合称手三阴。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脾胃,下络大肠,  相似文献   

6.
以全日本针灸学会会员为对象,对局部与远端穴位治疗的认识进行了问卷式调查。 方法:从1 250名针灸学会会员中随机抽出500名,进行问卷调查。回答方式分为选择式及描述式,共收回答卷145份。被调查者的相关资料:①多数为临床经验丰富的针灸师,平均工作时间25.6年。②治疗方式:现代派约占40%、折衷派31%、经络理论11%、中医派6%、其他12%。③认为治疗理论与治疗方式不符者,折衷派最多约占42%、现代派37%、经络派占9%、中医派占4%。 结果:①关于针灸局部与远端取穴治疗的定义回答各异,认为治疗症状部位为局部者91人、治疗其他部位为远端…  相似文献   

7.
马坚  邓显惠 《中国针灸》1998,18(11):659-660
《灵枢.营气》篇载:“营气之道……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故气从太阴出,注手阳明,上行注足阳明……与太阴合……从脾注心中……合手太阳……合足太阳……注足少阴……注肾,从肾注心……循心主脉……合手少阳……从三焦注胆………注足少阳……合足厥阴,上行至肝,从肝上注肺……此营气之所行也,逆顺之常也。”十二经脉流注模式,正是根据这一记述建立的,目的在于说明十二经脉在流注过程中的关系和联系次序。其模式要求简明合理。所谓简明,是将繁复的关联存主略次,表达得一目了然。所谓合理,即符合脏腑经脉阴阳概念的…  相似文献   

8.
中医将一天分成十二个时辰,并用十二地支代表,即子午流注学说。子午流注学说是中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人体气血运行的时刻表。中医认为,自然界与人是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年、季、日、时周期变化,影响着人们的生理、病理相应的周期变化,如人的脉象、春弦、夏洪、秋毛、冬石;人的病情变化多半是早晨轻、中午重、夜晚更重。  相似文献   

9.
曾报道刺激委中治疗腰背部疼痛观察肾俞的反应性。本次研究刺激足太阳膀胱经更远端的穴位承山、飞扬、昆仑在肾俞的反应性。 方法:以轻、中度腰痛或腰背部不适为主诉的24例成年患者(男12例,女12例,平均年龄31.2岁)为对象。肾俞应答性的变化参考“强度-时间曲  相似文献   

10.
局部围刺配合远端穴位针刺法治疗黄褐斑85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英 《中国民间疗法》2002,10(11):14-15
黄褐斑是临床上常见的色素沉着性皮肤病 ,多发于面部。笔者采用局部围刺配合远端穴位针刺治疗黄褐斑 85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均为女性 ,年龄 1 8~ 56岁 ;病程 3个月~ 1 0年 ;肝郁脾虚者 46例 ,气滞血瘀者 2 2例 ,肾阴不足者 1 7例。治疗方法局部围刺 :  相似文献   

11.
针对五输穴循行与十二经脉循行的矛盾之处进行了探讨,认为两者并非同一系统。提出了五输、络脉为同一循行体系的论点,由此设想建立一个在十二经循行以外的,相对独立的经络循行系统,即“五输穴—络脉循行系统”。其意义在于为五输穴的治疗作用提供更直接、合理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叶庆莲 《河南中医》2007,27(3):14-16
十二经脉名称命定与中医阴阳理论关系十分密切,其中,“经”、“脉”及十二之数均受阴阳应象思维的启发,又由于经脉“阴阳之气,各有多少”,而分类命之为三阴经与三阳经。十二经脉依表里上下前后的对应定位命名,还体现了人体阴阳的整体协调与平衡。  相似文献   

13.
将PBL应用于《经络腧穴学》教学中,通过PBL教案和课件的制作、设计问题、学生为主、教师引导等方式实施教学,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了教师自身业务水平,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比糖尿病患者的不同体质、不同经络的经络能量值,探讨糖尿病患者体质与经络能量的关系。方法:选取郑州市中医院糖尿病科诊治的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109例,统计比较不同体质患者的经络检测值的差别。结果:109例患者中,阴虚质46例(42.20%),平和质33例(30.28%),气虚质12例(11.01%),阳虚质10例(9.17%),痰湿质5例(4.59%),湿热质2例(1.83%),血瘀质1例(0.92%)。阴虚质患者左侧三焦经经络检测值明显高于平和质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侧胆经经络检测值明显低于平和质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气虚质患者右侧心经经络检测值明显高于平和质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侧胆经经络检测值明显低于平和质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虚质和气虚质是糖尿病最常见的体质类型,阴虚质患者胆经和三焦经与平和质患者经络值水平差异较大,气虚质者心经和胆经与平和质者经络值水平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优化取阳经腧穴针灸治疗脑梗死偏瘫的方案。方法:以脑梗死偏瘫患者为观察对象,以Fugl-Meyer上、下肢运动功能积分为观察指标,应用正交设计法,对影响针灸疗效的6因素2水平搭配组合方案进行优选。结果:每日治疗2次、毫针重刺激、配合巨刺、配合电针、配合灸法、每次治疗留针30min,可获得较高的Fugl-Meyer上、下肢运动功能积分。结论:对于所考察的因素和水平而言,前述方案是取阳经腧穴针灸治疗脑梗死偏瘫的较优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古代灸法治疗胃肠道疾病相关性腹痛的经脉、腧穴使用特点。方法:以《中华医典》中灸法古代文献为依据,“灸”为主题词,结合“腹痛”的古病名,摘录“胃肠道疾病相关性腹痛”条文,列出腧穴和腧穴所属经脉的数据库。结果:经检索共纳入文献264篇,其特点表现为:(1)早期古代文献记载的灸疗胃肠道疾病相关性腹痛,应用的腧穴较少,涉及经脉不多;明朝起灸疗应用的经脉和腧穴明显增多,配穴增加。(2)经脉频次最高的经脉是任脉和足阳明胃经,二者配伍使用的支持度为26.89%,置信度35.21%,置信度最高,常配伍出现。任脉-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配伍使用较多。(3)腧穴频次较高的是关元、气海、天枢、神阙、足三里和中脘,气海-关元-神阙为最常配伍腧穴。结论:从明朝开始,灸疗胃肠道疾病相关性腹痛涉及的经脉更广泛,腧穴明显增多,且注重配穴。古代文献记载的经脉中任脉和足阳明胃经应用最多,足太阴脾经常配伍使用;腧穴中气海、关元、天枢、神阙、足三里和中脘常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电针心包经穴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血清和脑组织突触素(SYP)及突触后致密物-95(PSD-95)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对脑缺血后突触可塑性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心包经组、肺经组,每组再分为14、21、28 d 3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6只.采用颈外动脉插入线栓法复制局灶...  相似文献   

18.
中医"拔伸牵引,折顶侧按"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桡骨远端骨折在临床属于常见病,通过中医的整骨手法,并用夹板外固定大多能达到治愈的目的,几乎不必要进行手术治疗。我们运用中医“拔伸牵引,折顶侧按”法对12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并逐一加以随访,通过骨折的分型,手腕关节功能的测定,观察其远期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20例患者中,男性44例,女性76例;左侧47例,右侧73例;年龄5~77岁,平均51.4岁;跌伤88例,工伤15例,车祸伤17例。骨折固定方法均为小夹板或加中立板外固定。固定时间:儿童3~4周,成人4~6周,随访时间2年~3年半,平均2年8个月。1.2骨折分型根据X线片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