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石斛夜光丸抗光损伤诱导光感受器细胞退行性改变的效应。方法采用BALB/c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以及石斛夜光丸不同时间点给药组。模型组及石斛夜光丸治疗组接受白炽光光照30 min[光照强度为(10 000±10)lx]以建立视网膜光损伤模型。石斛夜光丸治疗组连续给药7 d,光照前暗适应24 h,治疗组分别在光照前立即给药或光照前30 min给予石斛夜光丸水煎液200μl灌胃,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0.9%NaCl溶液灌胃。光照后7 d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测小鼠视网膜形态结构。采用石蜡切片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视紫红质(RHO)、中波敏感视蛋白(M-opsi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进一步明确视网膜形态学及视杆细胞、视锥细胞的病理改变情况。结果正常对照组视网膜结构完整,RHO和M-opsin表达分布正常;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外核层显著变薄,光感受器细胞外节层及内节层结构紊乱,RHO和M-opsin表达显著降低;与模型组相比,石斛夜光丸两给药组视网膜形态基本完整清晰,RHO和M-opsin的表达增多。结论石斛夜光丸具有显著的抗光损伤诱导的光感受器细胞退行性改变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滋阴明目丸对视网膜光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理。方法将70只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7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均采用自制光损伤装置造成视网膜光损伤模型,光照后3天开始灌服滋阴明目丸及对照药物,连续15天,取大鼠视网膜检测基因053、Bcl-2的表达。结果滋阴明目丸可显著降低视网膜p53的表达,增强Bcl-2的表达,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滋阴明目丸可通过影响凋亡相关基因p53、Bcl-2的表达,从而抑制视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滋阴明目丸对视网膜光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理。方法将70只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7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均采用自制光损伤装置造成视网膜光损伤模型,光照后3d开始灌服滋阴明目丸及对照药物,连续15d,取视网膜做病理形态学检查,观察视网膜超微结构变化。结果受损的视细胞逐步得到修复,视网膜形态结构渐趋正常。结论滋阴明目丸可改善视网膜超微结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益气明目丸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24只RCS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益气明目丸组,每组8只。空白组RCS (rdy+/+,p+/+)大鼠(无视网膜色素变性)和模型组RCS (rdy-/,p-/-)大鼠(视网膜色素变性模型)均灌胃生理盐水12 ml/(kg·d),益气明目丸组RCS (rdy-/,p-/-)大鼠灌胃益气明目丸悬浊溶液7. 8 g/(kg·d)。灌胃30天后,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视网膜各层结构,采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视网膜中Fas、FasL蛋白表达。结果HE染色显示,益气明目丸组大鼠视网膜厚度明显较模型组大鼠视网膜增厚,视网膜色素上皮条带部分可见,部分外核层光感受器感觉纤毛层部分可见,光感受器细胞核数目较模型组多,外从状层、外核层、视杆视锥层较模型组结构清晰且增厚。免疫组化法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Fas、FasL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 0. 01);与模型组比较,益气明目丸组Fas、FasL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P 0. 05或P 0. 01),且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Western blot法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Fas、FasL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 0. 01);与模型组比较,益气明目丸组Fas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FasL蛋白表达明显降低,但仍高于空白组(P 0. 01)。结论益气明目丸对视网膜色素变性大鼠视网膜的超微结构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视网膜Fas、FasL蛋白表达,从而减轻视网膜感光细胞的凋亡,达到保护视细胞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滋阴明目丸对视网膜光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理.方法将70只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7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均采用自制光损伤装置造成视网膜光损伤模型,光照后3天开始灌服滋阴明目丸及对照药物,连续15天,取大鼠视网膜检测基因p53、Bcl-2的表达.结果滋阴明目丸可显著降低视网膜p53的表达,增强Bcl-2的表达,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滋阴明目丸可通过影响凋亡相关基因p53、Bcl-2的表达,从而抑制视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滋阴明目丸对Sprague-Dawley(SD)大鼠视网膜光损伤后视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SD大鼠6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滋阴明目丸低剂量组、滋阴明目丸中剂量组、滋阴明目丸高剂量组,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5组大鼠均建立视网膜光损伤模型,光损伤处理后3 d开始灌胃给药。滋阴明目丸低、中、高剂量组予滋阴明目丸,剂量分别相当于成人1/3倍(2.6 g/kg,0.052g/ml)、成人等效剂量(7.8 g/kg,0.156 g/ml)、成人3倍剂量(23.4 g/kg,0.46 g/ml),阳性对照组予杞菊地黄丸成人等效剂量(1.62 g/kg,0.081 g/ml),空白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予生理盐水。各组给药15 d后处死,制作视网膜石蜡切片,TUNEL染色,光学显微镜观察计算视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空白对照组的AI值为1.5439%±1.5154%,模型对照组AI值远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为63.3077%±4.7531%。低剂量组AI值60.8298±5.9315%,与模型对照组数值接近(P=0.095);中、高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AI值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值均0.01),数值分别23.2864%±7.0224%,22.5674%±5.8763%,23.0666%±5.5213%,该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中剂量组与高剂量组比较,P=0.639;中剂量组与阳性对照组比较,P=0.886;高剂量组与阳性对照组比较,P=0.733)。结论一定剂量的滋阴明目丸可以抑制光损伤模型大鼠的视细胞凋亡,对光损伤后大鼠的视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李绍逵  江晓芬  冯飞跃 《中药材》2004,27(10):794-795
目的:测定患者血中环核苷酸的含量变化,探求其在视网膜色素变性性视神经萎缩病变中的作用;以明目增视丸治疗之,寻求改善病变情况,提高低视力的有效方法.方法:分组对照测定cAMP及cGMP的含量(ONARP组及正常组),以T检验法进行统计;以明目增视丸及杞菊地黄汤分组治疗,并就视力、视野变化进行对照,以x2检验作统计学分析,对少部分患者的VEP变化作分析.结果:ONARP组cAMP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二种中药治疗该病视力改善有效率分别达70%及60%,视野改善有效率分别达40%和30%;明目增视丸治疗组VEP改善率达16.6%.结论:血中cARP增高,有明显抑制视网膜杆体细胞外节盘膜的脱落及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对杆体盘膜的吞噬作用,这可能为病变加重的一个原因;中药明目增视丸对该病具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8.
麝香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观察麝香注射液肝俞、肾俞穴位注射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的疗效。方法:用该法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30例,并与明目地黄丸组20例进行同期对照,观察视力、定量视野、视敏度、视网膜电流图(ERG)、视网膜振荡电位(0Ps)、眼电图(EOG)、视觉诱发电位(VEP)指标变化。结累: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各项观察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麝香注射液肝俞、肾俞穴位注射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可有效地改善视细胞的功能及代谢,促进视网膜内层插环,提高视敏度,保护中心视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益气明目丸对RCS大鼠视网膜BaxmRNA、Caspase-3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RCS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益气明目丸组。空白组:RCS(rdy+/+,p+/+)大鼠共8只,雌雄各4只,灌胃生理盐水;模型组:RCS(rdy-/,p-/-)大鼠共8只,雌雄各4只,灌胃生理盐水;益气明目丸组:RCS(rdy-/,p-/-)大鼠共8只,雌雄各4只,灌胃益气明目丸悬浊溶液。灌胃30天后,HE染色观察视网膜各层结构,RT-qPCR法及Western Blot法分别测定各组视网膜组织中BaxmRNA、Caspase-3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HE染色显示:益气明目丸组大鼠视网膜厚度明显较模型组大鼠视网膜增厚,视网膜色素上皮条带部分可见,部分外核层光感受器感觉纤毛层部分可见,光感受器细胞核数目较模型组多,外从状层、外核层、视杆视锥层较模型组结构清晰且增厚,RT-qPCR检测显示:益气明目丸组BaxmRNA、Caspase-3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 0.01),WB检测显示:益气明目丸组Bax蛋白、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益气明目丸对RP视网膜的超微结构具有保护作用;益气明目丸可抑制视网膜上BaxmRNA、Caspase-3mRNA的表达,进而减轻视网膜感光细胞的凋亡,达到保护视细胞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低氧预适应对小鼠视网膜感光细胞光损伤的防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5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低氧预适应组、单纯光照组和低氧预适应光照组,其中后两组再分为6小时、12小时、36小时和7天亚组。建立小鼠低氧预适应模型和光损伤模型。各组小鼠处死后,制作视网膜的光镜和电镜切片,观察视网膜的形态学变化,并比较外核层的厚度。结果1.组织学改变:光镜下小鼠视网膜光照后出现视杆细胞外节空泡样变,外核层变薄。电镜下小鼠视网膜光照后视杆细胞外节膜盘叠状结构解离,内节线粒体肿胀、空泡样变,外核层出现凋亡性改变。低氧预适应光照组较单纯光照组感光细胞形态结构损伤明显减轻。2.正常对照组与单纯低氧预适应组外核层厚度(μm)分别为41.79±0.88和40.56±1.05,差异无显著性(P>0.05);光照后6小时、12小时、36小时和7天单纯光照组外核层厚度(μm)分别为31.78±1.20、28.59±1.06、24.82±0.94和18.33±1.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变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低氧预适应光照组外核层厚度(μm)分别为41.35±0.97、39.62±1.25、39.01±1.47和37.10±1.12,在各对应时间点与单纯光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光照射可引起小鼠视网膜光损伤;低氧预适应对小鼠视网膜光损伤有良好的防护作用,可能是低氧预适应干扰了视细胞凋亡的基因调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