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答]“下消”出自《丹溪心法·消渴》。多由肾水亏竭,蒸化失常所致。症见面黑耳焦,饮一溲二,溲似淋浊,如膏如油等。治宜补肾固涩为主,方用六味地黄丸、左归饮;阴虚及阳,火衰不能化气,气虚不能化液者,方用附桂八味丸,右归饮、固阴煎等。  相似文献   

2.
引火归原,是治疗虚阳浮越、肾火上升的方法,意在引火下潜、阳归肾宅。引火归原的“火”,当指虚火无疑。但究此虚火之原,系肾水不足,阴津内耗,虚阳失约,浮越于上,治当滋水养阴,引火归原。现结合临床,谈谈本人对引火归原的应用。张景岳说:“阴根于阳,阳根于阴,凡病有不可正治者,当从阳以引阴,从阴以引阳,各求其属而衰  相似文献   

3.
刘萍 《湖北中医杂志》2002,24(12):22-22
引火归原法是祖国医学中治疗元阳浮越、虚火上浮之证的一种方法 ,意在引虚火下潜 ,使元阳归宅。此证有阴虚与阳虚之别 :肾水不足 ,真阴内耗 ,虚阳无约 ,浮越于上 ,当滋水养阴 ,引火归原 ;元阳虚衰 ,阴寒内盛 ,格阳于外 ,龙火飞越 ,急需温元救阳 ,引火归原。试讨论之。1 滋水养阴 引火归原《景岳全书·阴阳篇》说 :“阴根于阳 ,阳根于阴 ,凡病有不可正治者 ,当从阳以引阴 ,从阴以引阳 ,各求其属而衰之 ,……引火归原 ,纳气归肾 ,从阴以引阳也。”临床中常见阴虚阳浮、虚火上炎之证 ,用养阴清火之剂不效 ,再用养阴潜阳之法也收效甚微 ,可“…  相似文献   

4.
刘周庆 《陕西中医》2004,25(3):280-280
引火归原 ,是治疗虚阳浮越 ,肾火上升的方法 ,意在引火下潜 ,阳归肾宅。引火归原的“火”当指虚火无疑。其火系肾水不足 ,阴津内耗 ,虚阳失约 ,浮越于上所致 ,治宜滋水养阴 ,引火使归之。《景岳全书》传忠录阴阳篇云 :“阴根于阳 ,阳根于阴 ,凡病者有不可正治者 ,当从阳以引阴 ,从阴以引阳 ,各求其属而衰之”,又云 :“引火归原 ,纳气归肾 ,从阴引阳也”。病属阴虚阳浮 ,虚火上炎之证 ,用养阴清火 ,育阴潜阳之剂不效 ,应该“从阴以引阳 ,求其属而衰之”,在大队滋水养阴药中 ,加一味小量之肉桂以引火归原 ,使阴阳平调 ,虚火不升 ,阳归肾宅。现…  相似文献   

5.
《中医药通报》2011,(1):6-6
观刘河间三消论,一皆以燥热太甚。张子和三消,俱从火断。二公之言详矣。然《内经》又曰:心移寒于肺,为肺消,饮一溲二,死不治。此元阳既亏,金寒水冷,则阴邪乘之;阳衰则气虚,阳不帅阴,则水不化气。故饮水少而便溺多,为肺肾之消,必以温剂散去寒邪,阳气渐回,则阴寒自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归肾丸加减治疗月经后期的效果。方法:对64例月经后期的患者,以归肾丸加减采用中药周期疗法进行治疗。结果:治愈34例,占53.13%;显效20例,占31.25%;无效10例,占15.63%;总有效率84.37%。结论:归肾丸加减是治疗月经后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杜武勋 《陕西中医》1992,13(9):402-403
火不归原证是指肾中之火不藏于内,浮游于上所引起的病证。肾脏的生理特点及肾中阴阳的亏损是其产生的基础。临床需与实火、阴火、心肾不交及上热下寒证鉴别。治疗上应抓住疾病的本质,引火归原,注意阴中求阳,阳中求阴。  相似文献   

8.
论糖尿病与肝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糖尿病属于祖国医学“消渴”病范畴。有关病本的记载,散见于中医籍“消渴”、“消瘅”、“风消”、“膈消”、“肺消”、“消中”、“肾消”等门中。消渴之名,始见于《内经》,首先谓“二阳结谓之消”,并提出“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以及“胃热则消谷,谷消故善饥”等理论。临床常  相似文献   

9.
张越 《陕西中医》2011,32(12):1693-1693
<正>虚阳、虚火由二种情况产生,一为肾阳亏虚,阴寒内踞,逼迫虚阳上浮,是虚阳攒越之证;一为肾阴亏虚,阴虚不敛阳,虚阳失约,浮越上亢所致,为阴不涵阳证。潜阳,即潜降上越之虚阳,该法主要应用于肾中阴阳失和,肾阳浮越之证,亦称"引火归原"法。肾阳亏虚,虚阳  相似文献   

10.
分析《辨证奇闻》论治消渴病的特色。将消渴病分为肺消、胃消、肾消,治以培土生金、补水制土、阴中引阳,组方清上止消丹、闭关止渴汤、引龙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