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药引的作用     
《亚太传统医药》2006,(3):50-50
<正>药引又称引药、药引子。中医处方是按“君、臣、佐、使”的原则来配伍的,药引就是“使”药。引经作用:药引可引导药物对人体的某一部位或脏腑充分发挥治疗作用。如治疗肾阴亏损的六味地黄丸,常以淡盐水作为药引送服,因为咸味可以引导药物入肾。增强疗效:经引药作药引,可提高主药的疗效。如在治疗风寒感冒的辛温解表方中,常以生姜或葱白为  相似文献   

2.
石氏伤科对引经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经理论滥觞于《内经》,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分经用药,为归经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至金元时期,张元素发明了药物“引经报使”之说,基本形成了归经理论,后经李东垣、王好古及历代医家的发挥和运用,归经之说日趋完善。所谓引经药即引导其它药物直达病所,起到引经报使作用的药物。石氏伤科在治疗骨伤疾患中亦重视引经药的应用,往往以伤患的部位为主,结合脏腑经络辨证,选用适当的引经药物增强疗效。兹分述如下。头部——脑震荡:头部为清阳之舍,一旦头部受损,轻者震激脑海,重者伤及颅脑。导致颅内血脉损伤或瘀血内蓄,引起脑  相似文献   

3.
中药处方讲究“药引”,这是中医治病的特色之一,“引”即向导,有引经报使之意,是借用一些药物的特殊功能引众药直达病所,或引药力集中于某脏腑,以达增强疗效、解毒扶正和护胃矫味的效果。常用药引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4.
凡引导某药直达病所,起到引经报使作用的药物称为引经药,或称“引子”、“引药”,引经药的提出源于归经理论,而归经理论滥觞于《内经》,如《素问·宣明五气篇》日“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这是归经理论最早的萌动,至金时张洁古发明了药物“引经报使之说,才奠定了引药之基础。继传其学的李东垣、王好古亦大倡药物之引经报使。李时珍亦是引经药之积极倡导者。引经药不但在所入经中发挥了治疗作用,并越出该经范围,在经与经之间,起桥梁和引导的作用。引经药的共同特点 1、在同一经中,因引药作用形式有升降浮沉之异,故用药有上下之分。如少阴经病,在上用细  相似文献   

5.
<正> 引药又称引经药,在处方中属辅药范围,引药是引导处方诸药到达疾病所在部位的药物,古代各名家对引药的应用一直很重视,如苏州名医叶天士善以艾叶作药引,贺季衡先生善用东海夫人为药引(据笔者考评东海夫人即淡莱),现代医家拟方少用药引,这可能是由于古人将药引述说的过于神秘诡异,所用之引药多神奇怪诞所致,本文拟就此以现代药理学实验为基础,作一番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6.
对藏医三因学之培根及培根病做了探讨,认为治疗疾病的过程,其实质是调理病理的隆、赤巴、培根三邪的过程;其中培根具有土、水之性,重而凉,虽居于上,但可向下流注,培根紊乱,可伏灭身体的火温,一切寒性病则无不由此而生;治疗宜用热性的引药及外治法进行.  相似文献   

7.
张波  李良松 《河南中医》2016,(3):389-391
中药治疗伤科的特点之一是:改善局部血循环,采用药物煮水淋洗或膏药贴敷,膏摩治疗。少林伤科认为伤科的第一要务是辨生死,对伤科损伤的重症或急症,除给予抢救外,还用内服药或外服药来开窍固脱,并不一味的使用膏药,敷于局部治疗,而是根据受伤的部位、受伤的情况等适当的选择内服或外用药物治疗,不局限于膏方。丸、散、膏、丹、汤是中医五大药物剂型,膏药方在现代运用却不及古代,少林伤科文献中记载的膏方很多没有流传下来,而少林伤科文献中记载的膏方经历时间和经验的积累,确实有显著疗效,笔者对少林伤科文献中的膏方进行整理,寻找其特色和价值,以期为现代研究膏方的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 虎骨向以贵重药材闻名。始载于《别录》系猫科动物虎Paathera tigris L.之骨胳。但近年来发现有取猪科家畜猪Sus scrofa domestica Brisson及牛科家畜黄牛Bos taurus domesticus Gmelin的四肢架骨,并将其后脚骨仿制成虎之“脚爪”样来伪充虎骨出售,造成混乱。本文将笔者先后收检的猪,牛后肢骨各一架作了主要性状描述,同时与虎之相应部位及正常猪、牛后肢骨进行了对照鉴别,并附  相似文献   

9.
百家园     
刘完素对药引的运用经验药引是指方剂中用以提高疗效,使药物直达病所,同时降低药物毒副作用,照顾兼症,调和诸药以及矫味的药物,它是在中医配伍原则及中药归经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历代医家对药引的应用十分重视,清代尤在泾渭:“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医学读书记》)”《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则反映了金元时代著名医家刘完素应用药引使药直达病所、增强疗效、令邪有出路、防阴阳格拒、减毒、调和诸药、矫味的丰富经验。1 为药至病所而用引刘完素虽未专门论述引药归经的目的与意义,但其选用药引领诸药直达病所以更好地发挥疗效的思想已昭然于所用方剂之中。如用保安丸(川大黄、干姜、附子、鳖甲)治疗症积时,特  相似文献   

10.
田文  郝子鑫 《光明中医》2002,17(2):35-35
古代医家在实践中创造了“引经报使”即“十二经引经药”的学说 ,提出了某一药物对某一脏腑经络病变有明显的功效 ,同时在某方中又有“引导”的作用 ,以改变其它药物的归经性能 ,使全方的药力直达病所 ,而有直接的治疗作用。现代研究证明 ,引经药与现代药学中所论述的某些化学药中引入“载体基因” ,以引药直达靶细胞 ,使药物在病处直接发挥作用的说法有相同之处。由于引经药具有“先驱”或“报使”的作用 ,能够充分发挥作用 ,故古人重视“引经药”的运用 ,今做述要如下。1 按药的性能使用引经药各经的引经药按其药性有升浮药和沉降药 ,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