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1 毫秒
1.
刘鹏  张鹏  徐伟建  毕力夫  王伟 《中医药研究》2012,(11):1281-1283
目的探讨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痰瘀辨证与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之间的关系,为证候客观化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入选经冠状动脉造影术(coronary angiography,CAG)确诊的冠心病患者368例,观察冠脉病变程度(累及支数、狭窄度)与痰瘀辨证之间的关系。结果不同狭窄程度例数在各中医痰瘀辨证的分布:轻度、中度狭窄以非痰瘀证多见;重度狭窄(51/368)、完全狭窄(26/368)以痰瘀相兼证主(P〈0.05)。不同狭窄程度支数在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轻度、中度狭窄以非痰瘀证多见(P〈0.05);重度狭窄、完全狭窄以痰瘀相兼证(123/755、41/755)为主(P〈0.05)。冠脉病变支数与痰瘀辨证关系:冠脉单支病变者以非痰瘀证为主,多支病变者以痰瘀相兼证为主。各中医证型组间冠脉病变总支数由痰浊证、血瘀证、痰瘀相兼证、非痰瘀证逐渐增加。结论冠心病痰瘀辨证与冠脉病变程度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痰证和血瘀证的临床比较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观察263例患者中,痰证的患病率高于血瘀证。在痰证病人中,男性患者所占比例高于女性,而在血瘀证中女性所占比例高于男性。痰证多见于慢性气管炎合并肺气肿患者,而血瘀证与冠心病关系最密切。痰证特征性的症状是咯痰、短气喘促、苔腻,血瘀证特征性的症状是胸痛、舌瘀、脉结代。痰瘀相兼的全血比粘度、还原全血比粘度高于其他两组,血瘀证组的胆固醇高于痰证组及痰瘀相兼组。痰瘀相兼组各指标的实际阳性积分值高于痰证组及血瘀证组,表明痰瘀相兼其病变程度比单纯痰证或血瘀证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3.
风、火、瘀、虚都可以导致眩晕,但多与痰邪相兼而发,所谓“无痰不作眩”。其证多见风痰上扰、湿痰蒙窍、痰火互结、痰瘀阻滞及虚痰为患。此外,痰湿体质也是眩晕的重要发病基础。眩晕的治疗,尤重治痰,除要注重痰与风火瘀虚相兼为病的辨证施治外,尚需重视对痰湿体质的调治。  相似文献   

4.
张鹏  刘鹏  徐伟建  毕力夫  王伟 《中医药研究》2010,(11):1308-1311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中医证型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病变支数,Gensini积分,病变支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方法观察368例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累及支数、狭窄度)以及Gensini积分,病变支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结果冠心病冠脉病变狭窄较轻者以气滞证(73.3%)为主,冠脉病变较重者以痰瘀相兼证(66.4%)、血瘀证(58.1%)为主,两者与气滞证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单支病变者以气滞证、血瘀证为主,多支病变者以痰瘀相兼证、痰浊证、瘀血证、阴虚证、阳虚证为主。在多支病变组,痰瘀相兼证明显多于痰浊证、血瘀证和阴虚证(P〈0.05)。各中医证型与冠脉病变中左前降支(LAD)病变密切相关,单支病变中LAD最多(20.7%),并且冠脉病变中存在LAD病变的也最多(80.7%);单纯左主干(LM)病变33例,但LM病变未见,多有合并其他支病变;左回旋支(LCX)与右冠(RC)病变在中医各证型分布中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变支加重,痰瘀相兼证、血瘀证、痰浊证、阴虚证逐渐增加,而气滞证、气虚证有所减少(P〈0.05)。左冠病变主要证型是痰瘀相兼证、血瘀证、痰浊证、阴虚证,与右冠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与中医证型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血瘀是临床重要的病机之一,可见于临床多种疾病。血瘀日久可生风致瘀风内动,并常与其他内风相兼出现;瘀血蕴积日久可化毒,毒又可致瘀,毒瘀从化,引发诸多临床急证;瘀血还可与痰浊、内热相互搏结形成痰瘀互结、瘀热互结证,而血瘀化风、瘀毒从化、痰瘀互结、瘀热互结多见于老年病、慢性病或疾病的危重病阶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脑梗死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痰瘀证与炎症细胞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选择60例脑梗死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分为痰瘀证和非痰瘀证各30例,进行神经心理学量表评分及炎症因子血清IL-6和TNF-α水平检测,探索两者间的相关性。结果:脑梗死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痰瘀证组患者神经心理学量表MMSE、Mo CA评分均明显降低,血清IL-6、TNF-α水平均明显升高;与非痰瘀证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瘀证组神经心理学量表评分与血清IL-6、TNF-α水平呈负相关。结论:脑梗死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痰瘀证的认知功能障碍程度更严重,炎症细胞因子可能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总结雷忠义教授从痰瘀相关理论论治冠心病的临证经验。认为痰浊、瘀血常相兼为病,提出痰浊说与瘀血说融为一体的痰瘀互结说,并根据冠心病患者临床具体表现进行辨证施治。临证需痰瘀并治者,法以化痰宣痹、活血化瘀为主,予舒心片治疗;需痰瘀虚并治者,法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祛痰通络为主,予养心活血汤;需痰瘀毒并治者,法以涤痰化浊、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为主,予丹曲饮治疗;需痰瘀毒风并治者,法以补益气阴、祛风宣痹或化痰行瘀、熄风定悸为主,方以养心活血汤加祛风之品。  相似文献   

8.
总结雷忠义教授从痰瘀相关理论论治冠心病的临证经验。认为痰浊、瘀血常相兼为病,提出痰浊说与瘀血说融为一体的痰瘀互结说,并根据冠心病患者临床具体表现进行辨证施治。临证需痰瘀并治者,法以化痰宣痹、活血化瘀为主,予舒心片治疗;需痰瘀虚并治者,法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祛痰通络为主,予养心活血汤;需痰瘀毒并治者,法以涤痰化浊、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为主,予丹曲饮治疗;需痰瘀毒风并治者,法以补益气阴、祛风宣痹或化痰行瘀、熄风定悸为主,方以养心活血汤加祛风之品。  相似文献   

9.
试论精神疾病痰瘀证及其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痰瘀证于精神疾病临床上,甚多见于慢性及顽难性精神疾病,是重要的精神疾病临床证候;本文依痰、瘀所生之先后及因病继生痰瘀为顺序,就各种常见精神疾病痰瘀证之形成机理、临床表现做了阐述,并提出了治则及列出了家传经验方药;文末就临床较为多见之精神分裂症偏执型痰瘀证治愈后之善后防复,作者提出了行之有效地指导性治疗意见  相似文献   

10.
1418例中风患者痰瘀证候分布和演变规律探析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5  
通过观察中风患者 14 18例的发病过程 ,探讨其证候分布特点和演变的规律。统计分析结果显示 ,急性期血瘀证 5 37例 (73 9% ) ,痰证 5 14例 (70 7% ) ,痰瘀并见 4 83例 (6 6 4 % ) ;恢复期血瘀证 343例 (82 6 % ) ,痰证32 3例 (77 8% ) ,痰瘀并见 2 85例 (6 8 7% ) ;后遗症期血瘀证 2 0 5例 (74 3% ) ,痰证 178例 (6 4 5 % ) ,痰瘀并见 16 9例 (6 1 2 % )。结论 :认为血瘀证和痰证在中风患者证候分布中占有重要地位 ,是中风病的两大主要病理因素 ;瘀血证和痰证常相兼为患 ,痰瘀互结是中风病的基本病机 ,并贯穿疾病的始终。这一结论为临床确立痰瘀同治的基本治疗大法 ,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代谢综合征(MS)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与体重指数、瘦素等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78例代谢综合征病人的临床资料,辨证分为4种证型:气滞湿阻证、痰瘀互地证、气阴两虚证、脾肾气虚证,对相关资料进行研究。结果:气滞湿阻型及痰瘀互结型患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两个证型,其他两证所占比例相似。痰瘀互结证的腹围及体重指数明显高于其他三证,而气滞湿阻证又高于气阴两虚证及脾肾气虚证。气滞湿阻证和痰瘀互结证的TC、LDL-C、INS、2hINS和瘦素均明显高于其他二证。结论:气滞湿阻型及痰瘀互结型患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两个证型。气滞湿阻证和痰瘀互结证的胆固醇升高更为明显,胰岛素抵抗更加严重,且由脂肪细胞分泌的瘦素升高更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轻度认知障碍中医证候的临床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取证候要素,总结其分布规律。方法:查阅近10年来辨证治疗轻度认知障碍的中医文献资料,将符合选择标准的文献(45篇)录入到Excel表格,转化为SPSS 16.0数据库后,统计证候及证候要素出现的频次、频率。结果:20个证候类型中出现频次排在前3位的证候是:肾精亏虚证、痰迷心窍证、痰浊血瘀证。得到证候要素15个,其中病位类证候要素(5个)出现频次排在前3位的是:肾、心、脾;病性证候要素(10个)出现的频次排在前3位的是:血瘀、痰浊、精亏。结论:轻度认知障碍以肾精亏虚证为主要病机,以血瘀、痰浊等病理因素为主,其间常相互联合,相互为因,使病机变的复杂,而证候要素则能简洁、灵活地反映疾病本质。  相似文献   

13.
庞庆荣  陈守强 《光明中医》2014,(10):2075-2077
目的:基于现代文献查找急性冠脉综合征常见证型,提取出ACS的证候要素,并制定其常见证型的诊断标准。方法检索1998~2013年关于中医治疗ACS的文献,构建数据库,找出ACS的常见证型,提取出证候要素并制定其诊断标准,再运用直接法或合并法,制定常见证型的诊断标准。结果 ACS常见证型有16个:痰浊内阻、心血瘀阻、寒凝心脉、热毒痹阻、心气虚弱、心阴亏虚、阳气虚衰、阳气欲脱、气虚血瘀、气滞血瘀、气阴两虚、热毒血瘀、热毒痰阻、痰瘀互阻、气虚痰瘀、热毒痰瘀,证候要素有9个:痰浊、血瘀、寒凝、气滞、热毒、气虚、阴虚、阳虚、阳脱,制定了每个证候要素及常见证型的诊断标准。结论较传统对ACS的认识新增了热毒1个证候要素,热毒血瘀、热毒痰阻、热毒痰瘀3个常见证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冠心病不同临床分型中医证候现代特征进行专家调查。方法运用Delphi法在全国范围内对冠心病不同临床分型中医证候要素及证候类型的现代特征开展两轮专家调查。结果冠心病不同临床分型普遍多见气虚、血瘀、痰浊及气虚血瘀、痰瘀互结等证,其中不稳定性心绞痛较稳定性心绞痛多见气滞、血瘀、痰浊、热蕴、寒凝、阳虚及气阳两虚,气虚、阴虚及气阴两虚相对少见;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较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多见实性证候要素,气虚、阴虚等虚性证候要素则普遍少见;冠心病心力衰竭多见气虚、血瘀、水饮、阳虚、痰浊、阴虚,心气不足与气虚血瘀水停是冠心病心力衰竭最常见证候类型;冠心病心律失常较其他分型多见血虚、阴虚、热蕴及心脾两虚、气血亏虚、气阴两虚、阴虚火旺。结论冠心病不同临床分型中医证候特征存在共性规律与个性特点,基于专家共识的调查结果对于冠心病临床辨治具有一定借鉴与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原发性血脂异常中医辨证规律及证素提取。方法:例原发性血脂异常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应用因子分析寻找中医辩证规律,证素分析。结果运用因子分析得到6个公因子,分别是:肝肾阴虚证、痰浊阻遏证、痰瘀互结证、脾气虚证、气滞血瘀证及火热证。6种证候分布情况:痰瘀互结证占20.9%,脾气虚证占18.8%,其余依次是痰浊阻遏证、肝肾阴虚证、气滞血瘀证及火热证,分别占17.8%、16.3%、13.8%和12.3%。原发性血脂异常的病位证素为脾、肝、肾,病性证素为痰、瘀、气滞、气虚、阴虚、火(热)结论老年原发性血脂异常的常见证候类型有6种,分别是肝肾阴虚证、痰浊阻遏证、痰瘀互结证、脾气虚证、气滞血瘀证及火热证,其中痰瘀互结证与脾气虚证所占比重最大。原发性血脂异常的证素为脾、肝、肾,痰、瘀、气滞、气虚、阴虚、火(热)。  相似文献   

16.
51例心脏X综合征患者证候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心脏X综合征中医证候学特点。方法收集51例心脏X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证候诊断标准,分析归纳其中医证候特点。结果心脏X综合征临床症状多为胸痛、胸闷、脘闷腹胀、情志抑郁等实证表现;舌质多为紫暗或伴瘀斑,舌苔多腻;脉象以弦为主;以气滞 痰阻 血瘀的标实证为主,占66.7%,兼有本虚者(心气虚、心阴虚)占33.3%。结论气滞 痰阻 血瘀证是心脏X综合征的基本证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呼吸衰竭中医诊断依据和证治规律。方法:参阅近年来有关中医药诊疗慢性呼吸衰竭文献研究,结合长期的临床实践,探讨了慢性呼吸衰竭临床特点。认为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间杂,本虚多为肺、心、肾虚损,邪实多为痰、热(火)、瘀血。病情发作时,以痰(痰热、痰浊)瘀互阻为关键,时或累及脑窍、大肠;病情缓解稳定时,痰瘀减轻但稽留难除,正虚显露而多表现为肺、心、肾虚损。结果:提出了慢性呼吸衰竭常见证候为虚证类(心肺气虚证、肺肾气虚证)、实证类(痰热壅肺证、痰湿壅肺证、兼血瘀证)、危重变证类(痰蒙神窍证、正虚喘脱)三证类七证候及其临床特征。拟订了有关证候诊断标准,并总结了辨证治疗规律。结论:慢性呼吸衰竭的诊断依据及证候标准的拟定为中医药辨证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缺血性卒中的中医辨证属痰证、血瘀证者与缺血预处理的关系,以及对缺血性卒中的远期预后影响。方法对缺血性卒中患者(179例)既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情况调研;记录发病时中医辨证分型、颅内血流情况(TCD);以3月后的BI(barthal index)评估预后情况。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证类分布情况,血瘀证109例,既往发作过TIA的患者,辨证属痰证与血瘀证的比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2);既往发生过TIA者,左大脑中动脉、左大脑前动脉、基底动脉流速均低于既往无TIA者(P〈0.05)。预后方面,既往发作过TIA的患者,痰证、血瘀证预后无统计学意义;既往无TIA发作者,痰证、血瘀证预后也无明显差异。但既往曾发生过TIA者预后(35.7%)好于无TIA者(23.8%)。结论既往无TIA者,起病后症状较重,中医辨证以痰证为主,而既往TIA发作者,血瘀证居多,提示介于缺血预适应与卒中发生之间,存在着长期的血瘀状态,而痰证与血瘀证预后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脑合病(本文中特指冠心病心绞痛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气虚血瘀证的发病诱因。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的横断面研究方法,在我国11家分中心医院纳入心脑合病患者982例,证名及证素规范化后,运用频数、构成比等方法分析气虚血瘀证在心脑合病发病中的地位;运用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等统计方法探讨心脑合病气虚血瘀证的发病诱因。结果:①心脑合病组共入选982例,其中常见证型有痰瘀互结、气虚血瘀、风痰阻络、气阴两虚、风痰阻络兼气阴两虚、肝肾阴虚、阴虚阳亢、痰浊中阻、肝阳上亢、风痰阻络兼气滞血瘀、气阴两虚兼血瘀、阴虚血瘀、气血亏虚。其中,气虚血瘀证的频率为8.04%,是本次调查发病证型中较为典型的证型之一。②运用卡方检验对有关心脑合病的30个发病因素进行探索,得出P〈0.05的6个指标,分别是外感六淫中的风邪、七情内伤中的怒、五味偏嗜中的辛和咸、喜热食、偏肥甘有统计学意义。③经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过怒、喜热食、偏肥甘、可能是心脑合病气虚血瘀证的发病诱因。结论:本研究表明,过怒、饮食偏肥甘、喜热食可能是心脑合病气虚血瘀证的发病诱因。  相似文献   

20.
绝经前后诸证中的痰热郁积证是临床常见而又顽固的病证,李敬林教授认为,其病机为肝郁气滞,痰热内扰,治宜理气化痰,疏肝解郁,善用温胆汤加味,常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