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医脾胃方配伍规律的数据挖掘试验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目的:探索数据挖掘技术在方剂配伍规律研究中的方法。方法:1.从《中医大辞典·方剂分册》中筛选出1355首脾胃方;2.按照数据挖掘技术中对原始数据的预处理要求,进行方剂数据的规范化、结构化和数字化处理;3.根据方剂的数据特点,选用聚类分析、对应分析和频繁集方法,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和量化的分析和处理,并形成了有关技术规则和处理程序。结果:就脾胃方的核心药物、方剂结构、药对药组和“方药证”的对应关联所进行的数据挖掘,结果基本符合中医脾胃方组方用药的一般规律和特点,并发现了一些值得深入研究的特殊配伍现象和模式。结论:本研究表明,数据挖掘与传统的数据处理方法不同,能以线性和非线性方式进行数据解析,适宜对包含大量模糊和非量化数据的中医方剂配伍规律的研究。但由于数据挖掘对数据质量的要求高,因而数据预处理在方剂数据挖掘中工作量大,技术性强,是实现方剂配伍规律的知识发现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利用脾胃方资料,采用系统聚类与频繁集相结合的方法,探讨脾胃方配伍规律。  相似文献   

3.
东垣脾胃方配伍规律之关联分析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目的、意义数据关联是数据库中存在的一类重要的可被发现的知识。关联分析的目的是找出数据库中隐藏的关联网 ,从而为某些决策提供必要支持。近几十年来 ,对东垣脾胃方展开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然而 ,这类研究多着眼于个别方剂的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 ,对东垣脾胃方的配伍规律研究尚显不足。因此 ,可以采用关联分析对其配伍规律做更好的探讨。2 方 法资料的收集与准备 从李东垣的《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兰室秘藏》等著作中筛选出 5 5 0余首脾胃方。收集复方的信息包括方名、药物组成、剂量、主治证候、病机等。对其中的描述性信息…  相似文献   

4.
东垣脾胃方配伍规律之关联分析评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波  蒋永光  胡波  刘娟 《中医药学刊》2004,22(4):611-612
数据关联是数据库中存在的一类重要的可被发现的知识。关联分析的目的是找出数据库中隐藏的关联网,从而为某些决策提供必要支持。近几十年来,对东垣脾胃方展开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然而,这类研究多着眼于个别方剂的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对东垣脾胃方的配伍规律研究尚显不足。因此。可以采用关联分析对其配  相似文献   

5.
贾恒  冯泳 《河南中医》2012,32(1):118-119
目的:探索数据挖掘技术在止呕方剂配伍规律研究中的方法.方法:以《中医方剂大辞典》为方剂数据资源入手,预选100首方剂.运用计算机数据挖掘技术初步构建止呕方剂数据库,并将这一计算机技术手段运用于用药配伍规律研究.通过相应的数据挖掘算法,以期寻找出止呕方剂用药的配伍规律与原则.结果:①生姜、甘草、半夏、陈皮、茯苓、人参、白术、丁香等8味药的出现频率远大于其他药物.②补气药、发散风寒药、理气药、温化寒痰药、温里药、利水消肿药、化湿药、敛肺涩肠药的使用频率排在最前.③止呕方剂的组成药物多归脾、肺、胃三经且多为温性药.结论:本研究表明,数据挖掘技术不同于以往的数据录入与查询模式,它可以对中医方剂这种具备多层次多关联结构的数据资源进行深入分析.本研究属于交叉学科科研探索,其内涵知识的发现需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良好的学科间沟通与理解才能准确运用.  相似文献   

6.
方剂配伍的数据挖掘可行性探索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本文根据历时3年的专题研究,讨论现代数据挖掘技术对中医方剂配伍规律研究的可行性问题。从方剂配伍规律研究的内容和目标,到方剂数据挖掘的理论和技术依据,以及方法意义,进而通过科研实践和结果的示例,全文深入和有力地论证了笔者的观点,肯定了方剂数据挖掘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藏药方剂配伍规律研究是藏医药开拓创新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为探讨藏药方剂配伍规律,找出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作者借鉴中药方剂配伍规律和相关领域的研究方法,结合藏医药学自身的特点,首次提出通过数据挖掘技术研究藏药方剂配伍规律的研究思路与方法,认为数据挖掘技术能帮助研究者在不背离藏医药自身理论框架的前提下发现藏药方剂的配伍规律和思路。  相似文献   

8.
方剂"基本方"现象及应用数据挖掘技术研究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期以来,方剂学的研究处于瓶颈而难以突破,无法形成独立学科理论体系,因而对其存在饱受争议。近来,有学者提出方剂的"基本方"现象,由于理论价值独特并逐渐引起研究者的兴趣。笔者将综述这一现象,并根据"基本方"特点探讨结合数据挖掘技术进一步研究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期刊文献中治疗抑郁症的处方用药及配伍规律,为临床治疗抑郁症提供参考。[方法]筛选期刊文献中治疗抑郁症的方剂,进行信息标准化处理,应用关联规则数据挖掘技术中的项集、频繁项集以及关联规则对筛选的方剂进行分析。[结果]共筛选了90个处方,方中以行气药出现频数最高,其次是补气药、安神药、清热药、补血药和活血药,方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药对为白术-柴胡,频数43次;出现频率最高的10味中药为柴胡、甘草、茯苓、白芍、郁金、当归、酸枣仁、白术、香附、半夏;药对关联分析显示桃仁-红花为置信度和重要性最高的药对。[结论]期刊文献中治疗抑郁症的方剂用药精当,针对抑郁症的基本病机,能为中医药临床治疗抑郁症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研究方剂配伍规律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数据挖掘技术正逐渐被广泛运用到方剂配伍规律的研究中,在运用该技术进行知识发现的过程中,由于中医药数据所具有的特殊性,会产生一系列具有中医特色的问题,文章从数据的规范、数据挖掘方法的选择和挖掘结果的评判等3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古籍文献中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处方用药及配伍规律,为临床治疗AR提供参考。方法筛选古代医籍文献中治疗AR的方剂,进行信息标准化处理,应用数据挖掘技术中的频数与频繁项集及关联规则对筛选的方剂进行分析。结果共筛选了101个经典处方,组成药味数在10味以下的方剂占总方剂数75.25%。方中以味辛质轻气薄之品的出现频数最高,其中细辛出现频数42次,占总处方数的41.5%;方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药对为细辛、白芷,频数22次;出现频率最高的三味中药集合为川芎、白芷、细辛,频数11次;出现频率最高的四味中药集合为当归、白芷、川芎与细辛,频数7次。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在治疗AR的方剂中紫苏常配甘草,附子常配细辛,白芷、细辛常配川芎,羌活、防风常配白芷。结论古代医籍文献中治疗AR的处方药味不多而用药精当,内外兼顾,标本兼治,能为中医药临床治疗AR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治疗痴呆方剂的用药配伍规律;探讨加减薯蓣丸的用药配伍规律。方法:收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痴呆的方剂,将其规范化后利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7构建数据库,采用SPSS 19.0、Clementine 12.0软件,通过频数分析、关联规则算法数据挖掘方法,研究治疗“痴呆”的方剂用药配伍规律,并对加减薯蓣丸的用药配伍规律进行探讨。结果:治疗痴呆的主要用药为人参、远志、甘草、朱砂、茯神、茯苓、石菖蒲、麦门冬、当归、酸枣仁;主要用药组合为“酸枣仁-当归-远志”、“石菖蒲-朱砂-远志”、“当归-白芍”、“当归-黄芪”、“当归-酸枣仁-远志”、“当归-白芍-人参”、“当归-酸枣仁-人参”、“当归-干地黄”、“远志-石菖蒲-茯苓”、“远志-石菖蒲-人参”、“当归-酸枣仁”、“茯神-朱砂-远志”、“茯神-酸枣仁-远志”、“麦门冬-熟地黄-人参”、“远志-石菖蒲-茯神”和“石菖蒲-茯神-远志-人参”。加减薯蓣丸由补气药、补血药、补阴药、补阳药(共10味)和安神药、利水渗湿药、开窍药、收涩药(各1味)构成。结论:治疗痴呆的方剂主要由补气药、补血药、补阴药、安神药、利水渗湿药、开窍药配伍而成;加减薯蓣丸的配伍遵循治疗痴呆方剂的配伍规律,可用于防治痴呆。  相似文献   

13.
方剂配伍规律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方剂配伍规律是制约中医药现代化进程的关键环节。方剂配伍规律的现代研究经历从饮片到成分、从体外到体内、从单一方法研究到多学科技术融合的历程,在不同层面和不同角度上均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在方法学上有待于新的突破。本文总结了以往方剂的拆方研究、药理研究以及配伍的化学研究等工作,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方剂配伍研究的思路与想法。  相似文献   

14.
方剂配伍规律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方剂配伍规律是制约中医药现代化进程的关键环节。方剂配伍规律的现代研究经历从饮片到成分、从体外到体内、从单一方法研究到多学科技术融合的历程,在不同层面和不同角度上均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在方法学上有待于新的突破。本文总结了以往方剂的拆方研究、药理研究以及配伍的化学研究等工作,并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方剂配伍研究的思路与想法。  相似文献   

15.
王如洁  黄创豪  陈文君  尹悦  陈滨海 《新中医》2023,55(15):132-137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挖掘《肿瘤方剂大辞典》《肿瘤良方大全》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从痰毒瘀论治肺癌的方剂,分析其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筛选《肿瘤方剂大辞典》《肿瘤良方大全》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从痰毒瘀论治肺癌的内服方剂,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并建立数据库,利用关联规则、复杂系统熵聚类、无规则监督熵层次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中医药治疗肺癌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结果:最终纳入方剂 112 首,涉及中药 281 味,四气以寒为主,五味以苦为主,主要归肺经,出现频次最高的前 10 味药物依次为白花蛇舌草、夏枯草、鱼腥草、薏苡仁、半枝莲、海藻、重楼、浙贝母、北沙参、瓜蒌。得出核心组合 10 个,演化得到新方 5 首。结论:中医药从痰毒瘀论治肺癌以清热解毒、化痰散结、活血化瘀为主要治法,适当配以益气养阴,攻补兼施,从而抑制肺癌进一步发展,提高肺癌治疗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高脂血症的中医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治疗高脂血症的中医处方,在建立处方数据库的基础上,采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和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方法开展研究,确定处方中各种药物的使用频次及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等。结果:高频次药物包括泽泻、山楂、丹参、决明子、茯苓等;高频次药物组合包括“山楂,泽泻”“山楂,丹参”“丹参,泽泻”等;置信度较高的关联规则包括“何首乌→山楂”“丹参,何首乌→山楂”“何首乌,泽泻→山楂”等;新处方包括“枳壳,延胡索,瓜蒌皮,青皮”“熟地黄,决明子,山药,何首乌,大黄”等。结论:处方用药多具健脾利湿化痰、活血化瘀清热之功,体现了中医痰瘀同治,标本兼顾的诊疗原则。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取数据挖掘技术,探析中药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组方配伍规律。方法:收集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PubMed等数据库中关于中医或中西医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文献中的内服处方,建立临床方剂数据库,对药物进行频次统计分析、系统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及网络可视化分析,以探索中药配伍规律。结果:本研究纳入113篇文献,中药方剂138首,涉及中药127味,其中频次≥10次的中药共有35味。挖掘出核心处方为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泽泻汤加减方。得到天麻-钩藤、甘草-白芍、半夏-陈皮、泽泻-白术、黄芪-升麻、熟地黄-山药等13对药物配伍。总结出高频药物组合4组。结论:中医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重视肝、脾、肾三脏,标本兼顾,在补益肝脾肾的同时,配伍平肝、清肝、镇肝、祛痰、活血等方法。  相似文献   

18.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中医美容外用方剂配伍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萌  刘方舟  杜昱  张一颖  杨阳  王静  李园白 《新中医》2022,54(12):16-22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中医美容外用方剂的用药及配伍规律。方法:利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开发的“中医经典方剂数据库”检索用于美白、祛斑、抗皱、治疗痤疮的中医美容相关外用方剂,使用数据挖掘插件,对4类功效的外用方剂所用的单味药进行出现频次的统计,应用关联规则分析药物配伍规律。结果:单味药的出现频次统计结果显示,白芷、白及、白蔹等药在4类美容外用方剂中均为高频用药。美白高频单味药还有白附子、白术、白茯苓等;祛斑高频单味药还有白丁香、密陀僧、防风等;抗皱高频单味药有苦杏仁、甘松、细辛等;治疗痤疮的高频单味药还有轻粉、牵牛子、硫黄等。关联规则的分析结果显示,美白的高重要性药物组合有白及-白蔹、白术-白檀香等;祛斑的高重要性药物组合有白芷-牵牛子、白及-白蔹等;抗皱的高重要性药物组合有甘松-楮实子、白茯苓-川芎等;治疗痤疮的高重要性药物组合有白附子-白蔹、苦杏仁-硫黄等。结论:外用方剂多通过熏洗、湿敷、涂抹、沐浴等形式进行用药,直接作用于患处。美白、祛斑、抗皱、治疗痤疮4类功效的外用方剂所用药物各有异同,以美白、润燥、清热、祛风药物为主,佐以芳香、攻毒杀虫、活血、化腐生肌之品。  相似文献   

19.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含“三果”藏药配伍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挖掘藏药"三果"方剂组方规律,探析"三果"治疗相关疾病及前景,为科研、教学提供参考。方法:基于《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藏医学》《藏医成分制剂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常用藏成药诠释》等书建立处方数据库。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系统,提取含"三果"即"诃子-毛诃子-余甘子"的方剂,运用软件的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改进的互信息法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三果"用药规律。结果:最终纳入方剂204首,涉及药物344味,使用频率除"三果"外最高的前5位药依次为宽筋藤、木香、丁香、红花、肉豆蔻。经过聚类得到核心药物26组,其中频次50的分别为"诃子-余甘子-毛诃子-兔耳草,诃子-藏木香-余甘子-毛诃子,丁香-诃子-肉豆蔻-余甘子-毛诃子,檀香-诃子-余甘子-毛诃子,诃子-肉豆蔻-余甘子-毛诃子,红花-诃子-余甘子-毛诃子,丁香-诃子-余甘子-毛诃子,诃子-余甘子-毛诃子-宽筋藤,木香-诃子-余甘子-毛诃子"。结论:"三果"常与活血、行气、清热、温中之品联用,主以赤巴病、陈旧热证、血热、痛风、眼病、白脉病等为治疗病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