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 毫秒
1.
李洁  赵焕东  杨洪涛 《河南中医》2020,40(8):1288-1291
毒损肾络贯穿慢性肾脏病全程,辛通畅络法是中医治疗慢性肾脏病的基本法则。辛香通络、活血通络、补虚通络类药物,能散、能行,可畅达三焦,破瘀消癥,搜剔肾络,使周身气机得畅,脏腑气血阴阳得调,逐步改善慢性肾脏病患者的低蛋白血症、高凝高脂状态,减少尿蛋白,缓解乏力、水肿等症状。但目前辛通畅络法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临床观察仅涉及肾病主证,未涉及其他兼证;对中医证型的判定,尚无客观标准;尚无慢性肾脏病的大样本临床对照试验研究,动物及细胞实验研究也停留在分子生物学层面,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脏病的蛋白组学、基因组学、代谢组学的报道较少。今后可通过大样本临床观察,利用蛋白组学、基因组学、代谢组学的方法进行补充验证,明确慢性肾脏病的发病机制,筛查关键病变基因,探寻药物作用的通路及靶点,为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脏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运用络病理论浅析中医对慢性肾脏病病机及治疗的认识。基于络脉与肾脏结构功能、生理病理关系,探讨肾络病证与慢性肾脏病相关性。络病理论认为肾络空虚,风、湿、瘀、毒等病理因素阻滞肾络是导致慢性肾脏病的病理基础,肾虚络瘀是其病机关键,并将"络以通为用"作为治疗总法则;"通络"是治疗的重要环节,补虚通络为基本治法,邪实为主时则辨证予祛风通络法、化痰祛湿通络法、活血化瘀通络法、解毒泄浊通络法等祛邪通络法治之,标本兼顾。将络病理论应用于慢性肾脏病的诊疗中,为中医临床治疗慢性肾脏病提供理论依据和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3.
总结曹式丽应用辛通畅络法治疗膜性肾病的经验。认为膜性肾病的病位在肾络,病机关键为肾络郁滞,强调肾络郁滞贯穿膜性肾病全程,从络论治是治疗膜性肾病的重要原则,提出辛通畅络法治疗膜性肾病,临床应用祛风通络法、祛湿通络法、祛瘀通络法辨证论治膜性肾病。  相似文献   

4.
慢性肾脏病本虚标实,病情复杂,赵玉庸教授总结多年临床经验,运用络病理论,提出慢性肾脏病“肾络瘀阻”病机学说,以益气活血通络为法,创立“肾络通”方剂,取得很好临床疗效。文章从理论探讨、方药确立、临床应用及机制研究等角度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慢性肾脏病是指肾脏结构或功能发生异常,且持续时间3个月,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影响,其患者的数量在国内外呈现逐年增加,易产生并发症,治疗费用高,已经成为了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肾脏在结构和功能上与中医学中的络脉特点极为相似,通过对肾络理论进行了解,论述肾络与慢性肾脏病之间的关系。临床上慢性肾脏病的病因病机较为复杂,本文将慢性肾脏病的病因病机主要概括为脾肾亏虚导致肾络不荣、湿热浸淫导致肾络不和、瘀血阻滞导致肾络不通等,脾肾亏虚是导致慢性肾脏病发生的内在基础,湿热、血瘀是疾病进展中的病理因素。根据其病因病机在治疗上将肾络理论和中医治法的"补、清、消"法巧妙结合,具体运用补肾健脾荣络、清热祛湿和络、消瘀活血通络法论治慢性肾脏病,从而丰富了慢性肾脏病的辨证论治体系,以期为临床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脏病提供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尹雪皎  孙伟 《河南中医》2013,33(3):342-344
孙伟教授认为慢性肾脏病属本虚标实之证,以肾虚为本,外感、湿热、瘀血为标,提出治疗慢性肾脏病当益肾清利、和络泄浊,“肾络失和”为慢性肾脏病的病因病机,故“和络”为治疗关键.和络之法不外虚实两端:虚则扶正理虚、养脏和络,实则祛邪通络.  相似文献   

7.
李甜甜  王耀光  黄文政 《河南中医》2014,(12):2306-2306
黄文政教授认为,慢性肾脏病根本病机为脾肾衰败,久病入络。久病入络又可分为:络脉瘀阻、络脉绌急和络虚不荣。黄文政教授将治疗慢性肾脏病常用的虫类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效专活血通络,一类效专熄风镇痉通络,虫类药可以搜剔络中之邪。临床中黄文政教授灵活运用虫类药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特点为重用虫药,搜剔通络;循序渐进,免伤气阴;扶正补虚,忌伐太过。  相似文献   

8.
慢性肾脏病病因分为内因和外因,内因主要为饮食不节、禀赋不足、久病劳倦、七情内伤等,外因多为外感六淫邪气,邪实伤肾。其病位主要在于肾,又可累及肺、脾等脏腑。其病机特点本虚标实,本虚以脾肾虚损为主,标邪以湿热、瘀血、浊毒为主。除此之外,曹式丽教授特别强调,肾络瘀阻为慢性肾脏病的共有病机,风邪入络为诱发或加重慢性肾脏病的重要因素。曹式丽教授善从络论治慢性肾脏病,认为慢性肾脏病的共同病机为肾络瘀阻,主张"络以通为用",治疗的目的在于保持络脉的通畅。  相似文献   

9.
吴门医派络病学说在慢性肝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吴门医派有关文献,分析络病及慢性肝病病机,总结适合于慢性肝病治疗的疏肝通络、辛润通络、凉血通络、虫蚁搜络、祛痰通络、甘缓和络、荣养络脉、降气和络等法,试对叶氏等吴门医家的络病理论与经验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慢性尿酸性肾病是尿酸钠结晶沉积于肾组织诱导的一种慢性肾脏病。高彦彬教授指出本病属中医“络病”范畴,病性本虚标实,治疗上辨证论治,扶正祛邪,强调通络治疗及解毒配伍,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从诊断必准,辨证要详,立法宜严,选方得当,用药精良;"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从临证中来,到临床中去,以人为本等3个方面对名中医曹利平教授治疗肺癌术后、放疗、化疗后学术思想进行论述,将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方法引入肺癌治疗,最终提高该病治疗的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益气升陷法是治疗大气下陷的基本法则,张锡纯首创的升陷汤是治疗大气下陷的经典方剂。笔者跟随曹洪欣教授临证期间,发现曹师应用益气升陷法治疗心律失常、重症肌无力、呼吸系统疾病、女性排尿困难等诸多疾病,都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消化系统症状作为慢性肾功能衰竭重要表现,发病率高,临床治疗复杂。寻找有效防治方案已成为当前中医肾病学领域的现实问题。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曹式丽教授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消化系统症状的中医药防治具有丰富经验,疗效确切。文章就相关特色学术观点予以初步总结,为曹式丽教授中医肾病学术思想的完整阐释提供前期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14.
慢性肾脏病(CKD)正日益成为全球性的社会问题,延缓CKD 的进展具有重要经济和社会意义。近年研究发现,结肠是产生尿毒症毒素的重要器官之一,肠源性尿毒素与CKD 的预后密切相关,因此国外学者提出了延缓CKD 进展的肠-肾轴理论(The Theory of Gut-kidney Axis),成为研究的热点。中药结肠给药治疗CKD 在临床广泛应用,大量的临床报道提示其可延缓肾衰进展,但临床研究质量偏低,限制了其进一步推广应用。本研究在广东省中医院肾病科学术带头人——黄春林教授应用通腑泄浊法治疗CKD 思路的指导下,结合最新肠肾轴理论,开展了一系列探索性研究,并提出了进一步临床和实验研究的思路,为日后开展高质量的临床研究,获得高级别的临床证据提供数据和方法学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参红通络颗粒配合西药基础疗法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痰浊阻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选取120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痰浊阻络证,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抗凝、降脂基础治疗,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患者给予降压、降糖对症治疗;治疗组除西药基础治疗外加用参红通络颗粒口服3个月,服药结束后随访3个月。治疗前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复发率、中医症状疗效、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积分情况及硝酸甘油停减率,综合评定患者疗效。结果随访观察6个月后,2组患者在心绞痛复发率、中医症状积分、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积分及硝酸甘油停减率方面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自拟方参红通络颗粒配合西药基础治疗能够明显减少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心绞痛复发率,减少硝酸甘油用量,改善中医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慢性肾脏病患者长期受到多种临床症状困扰,生活质量明显下降,需要科学有效的症状管理。本文介绍广东省名中医黄春林教授应用脾肾相关理论指导我科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进行症状管理的经验,为临床挖掘有效的干预策略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7.
慢性肾脏病是临床常见、疑难疾病,其发病率正呈逐年上升趋势。本病的中医发病机制复杂。孙伟教授认为本病虚实夹杂,临证要细审病机,联合多法,多种药物同用,方可达到邪去正安,改善疾病预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曹志群治疗胃痛的用药规律.方法:将搜集到的306份曹教授治疗胃痛的医案输入到验案分析系统,应用验案分析系统的统计功能建立用药频率表.结果:在306份医案中,共用中药204种.其中次数最多者为砂仁,共240次,频率为78.43%,丹参、党参、醋元胡、炒白术、百合、乌药、制香附的应用频率较高,均大于40%,为中医膏方治疗疾病的高频中药.结论:高频中药可分为4类,体现了曹教授治疗胃痛补泻兼顾、寒热并用、顾护脾胃、兼顾兼证的用药特点.本结果具客观性,有-定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楂葛降脂袋泡茶剂对实验性非酒精性脂肪肝肝脏形态学改变的影响,为临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喂饲大鼠复制脂肪肝模型,实验分组为模型组、降脂通络组和楂葛降脂袋泡茶剂高、中、低剂量组和正常对照组。以楂葛降脂袋泡茶剂高、中、低剂量和降脂通络软胶囊进行干预,各组大鼠肝脏取材,常规HE染色,光镜观察。结果:模型组均可见弥漫性肝细胞脂肪变性,主要为大泡性脂肪变性,也有部分小泡性脂肪变性,并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楂葛降脂袋泡茶剂组为正常肝组织。仅高倍镜下可见少量肝细胞有小空泡样变。结论:楂葛降脂袋泡茶剂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肝脏脂肪过度沉积,改善肝功能,改善肝细胞脂肪变性、减轻肝组织炎症。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慢性肾脏病铁代谢紊乱的特点和李维民教授的临床典型病例,总结归纳慢性肾疾病(CKD)铁代谢紊乱的主要病机为脾肾精亏、肝失疏泄、湿热内蕴以及瘀血阻络。依此辨证论治,为中医药治疗铁代谢紊乱疾病和肾性贫血提供新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