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4 毫秒
1.
绝经后出血是绝经期女性的常见病、疑难病、多发病。女性以血为本,血化生于脾胃,统摄于脾,藏之于肝,施泄于肾。绝经后出血的发病特点总属本虚标实,与肝、脾、肾的生理功能失调密切相关。肝、脾、肾又有母子气血相生与相克制约的关系,该文认为绝经后出血的辨治应重视肝、脾、肾三脏同调,以恢复脏腑平衡,调和冲任气血。  相似文献   

2.
郭冰玲  蔡美 《湖南中医杂志》2019,35(5):25-26,52
介绍蔡美主任医师治疗乳腺癌术后的经验。其认为乳腺癌的病因主要包括情志失调、饮食不洁、劳倦过度及六淫外邪等,基本病机为正气亏虚、瘀毒内结,临床可分为肝郁气滞、痰毒互结、气血亏虚、脾肾虚损、气阴两虚、气滞血瘀等证型。蔡师认为乳腺癌根治术后的患者主要为气阴两虚之证,阴虚日久则出现火旺之证,临证辨治应从肝、脾、肾三方面综合考虑,以扶固正气为主,视其气血盈亏分虚辨实,适当佐以祛邪,达扶正而不留邪、祛邪而不伤正之效,自拟脾肾方,针对术后治疗的不同时期和并发症,分清轻重缓急,悉心遣方用药。  相似文献   

3.
沈敏鹤认为卵巢癌主要病位在肝、脾、肾三脏,辨证要点在于气虚寒凝血瘀,临床可将其分为湿热郁毒、气滞血瘀、痰湿凝聚、气血亏虚4型,采用复方茯苓丸加减治疗,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4.
在女子,冲为血海,任主胞胎,而肝、脾、肾脏腑亦为气血化生和运行的调控主体,冲任二脉的循行与肝脾肾经的关系密切,冲任与肝、脾、肾在生理病理中相互影响,在临床证治中,治冲任多从治肝、脾、肾三脏入手,治肝、脾、肾就是治冲任。  相似文献   

5.
《中国民间疗法》2020,(1):10-11
徐莲薇教授认为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为脏腑功能失调、冲任虚损、肝脑-天癸、肾-冲任-血室轴失衡所致,病机为冲任气血阴精亏虚为主,虚多实少。临床分为气血亏虚、肝肾阴虚、脾肾亏虚、肺肾阴虚、阴虚血燥、阴阳两虚、肾虚血瘀、肝郁痰湿等证型;证型多有兼加,以脾虚肝郁证多见,其次,为肝郁血瘀证、脾肾两虚证、肝肾亏虚证;治疗以补虚泻实、虚实兼顾为总则,常用健脾疏肝、养肝填精、调补冲任等治法,选药侧重疏肝健脾、益肾填精、调冲任、补气血,用药平和,结合辨证调护,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6.
岳睿  陆嘉惠 《新中医》2014,46(2):15-17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属中医学血证、髓毒劳范畴,为"毒"、"劳"相兼的邪实正虚、虚实夹杂证。其病机可归纳为脾肾亏虚、瘀毒内蕴,且发病过程中脾肾亏虚贯穿始终。临床辨治以虚实辨证为首辨;脏腑辨证为基础;瘀毒辨证为指导。总以健脾补肾、化生气血为根本治法,再根据辨证,以治脾为主或治肾为主入手。  相似文献   

7.
白细胞减少症是由于各种病因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可归属于中医学的“虚劳”、“温病”等病证范畴。其病机变化虽多,但不外气血亏虚、阴阳失调,心、肝、脾、肾机能受损,其中脾肾两虚为其发病关键,虚、热、瘀、湿为其主要病理表现。依据临床证候,四诊合参,结合八纲、脏腑辨证,分为气血两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毒瘀互结四型辨证论治,气血两虚、阴阳失调,脏腑功能失常为本,正虚不固,六淫外袭而反复发热、感染为标,其中脾肾两虚为其发病关键,故治疗当以扶正兼祛外邪为基本法则。治疗上以补气养血、健脾补肾为本,以虚、热、瘀、湿为标,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的有机结合,中西医优化选择。  相似文献   

8.
薛博瑜教授在辨治肝癌方面有独到的理论阐述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薛教授认为肝癌属本虚标实之证,肝脾两虚为肝癌发病的内在基础,湿热瘀毒互结为发病的关键因素,病位主要累及肝脾肾三脏,治疗应在清化湿热瘀毒的基础上,强调健脾柔肝兼顾补肾、气血同调、补泻适宜、病症不离、解毒散结,收效颇著。  相似文献   

9.
笔者通过对近十年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总结出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远期并发症)以腹痛、月经及带下为三大主症,病因主要有气滞、瘀血、湿、虚四大类,主要病位在肝、脾、肾三脏及冲任二脉;提出本病的治疗重点应是针对病因、病性,调理肝、脾、肾及冲任气血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中医辨治乳腺增生病的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钱丽旗  裴晓华  许芝银 《中医杂志》2008,49(1):72-73,76
根据乳房的生理、病理变化及中医的肝、肾与现代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密切关系,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成果,剖析乳腺增生病的病机特点,探讨中药对机体内分泌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认为乳腺增生病以肝、脾、肾亏或气血虚为本,肝郁气滞、痰凝血瘀、湿浊积聚结于乳络而成。治疗上可采用疏肝健脾理气、运脾化湿解毒、滋阴益肾活血、补益气血豁痰、补肾温阳暖肝、调补冲任散结六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王祥麒教授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经验。方法:通过跟师学习,整理并总结王祥麒教授治疗乳腺癌的经验。结果:王祥麒教授认为本病以肝郁脾虚为主,可伴有不同程度的气滞血瘀、毒结湿困、冲任失调、心神失养等症状,病性以虚为主,或虚中夹实,病位与肝、脾、胃、冲、任关系最密切。临床治疗以调和肝脾、化痰散结为主,采用“柴胡郁金汤”,同时配合心理疏导。结论:王祥麒教授治疗乳腺癌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病位的认识,学者们众说纷纭,主要涉及肺、肝、脾、肾、胃、冲任等。本文对其病位在“肺”“胃”这一观点提出质疑,并以多囊卵巢综合征现代文献资料为主要研究对象,确定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变脏腑,提取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主要症状,总结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核心病机,从而探究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病位,讨论本病的发生与肺胃的相关性,加深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认识。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介绍李岩教授从气血论治卵巢囊肿的经验。方法:从气血理论着手,结合西医的病因病理,并通过典型病例,分析卵巢囊肿的中医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结果:提出卵巢囊肿本在脏虚,气血不足,标在血瘀的病机,治疗上强调行气活血,扶正祛瘀。结论:从气血论治卵巢囊肿可使扶正不留瘀,祛瘀不伤正,得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并在妇产科临床上收到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李郑生主任医师认为乳癖的发病与情志内伤、脾胃虚弱密不可分。肝为木,脾为土,木旺乘土,或土壅木郁,可致肝气郁结,气机失于畅达,肝病及脾;脾失健运,水液失于运化,痰浊内生,日久脾病及肝。肝与脾常常相互影响,互为因果。气滞、痰浊阻于血脉,导致血行不畅,气血不活,气滞、痰浊、血瘀三者阻于乳络而致本病的发生。其病机关键是气滞痰凝血瘀,故治疗以疏肝健脾,化痰散结,活血通络为原则,方用软坚消癖汤加减变化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并举案例佐证。  相似文献   

15.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候聚类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四川地区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候规律,为该病的中医客观化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根据课题组前期制定的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候规律研究病例报告表,记录四川地区8家子课题临床单位收集的106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四诊信息,运用K—means聚类分析的方法,探索慢性乙型肝炎证候特征规律。结果利用K-means聚类分析对106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医证候进行研究,结合专业知识,经专家讨论后,最终确定8类切合临床的证型,由多到少依次为脾胃湿热(326例,30.6%)、肝胆湿热(193例,18.1%)、肝脾湿热(158例,14.8%)、肝郁脾虚(92例,8.6%)、肝郁化热(89例,8.4%)、脾虚湿困(74例,7.0%)、湿热夹肝肾阴虚(73例,6.9%)及阳虚夹血瘀证(59例,5.5%)。结论四川地区慢性乙型肝炎的主要证型为脾胃湿热、肝胆湿热、肝脾湿热、肝郁脾虚、肝郁化热、脾虚湿困、湿热夹肝肾阴虚及阳虚夹血瘀证。  相似文献   

16.
张庆  梁超 《四川中医》2011,(5):69-71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疏肝健脾法并根据症状随证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患者35例,疗程均为1个月,比较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观察该方法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总有效率为91.4%,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较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疏肝健脾法能有效改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7.
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同中医证型与内分泌代谢的相关性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不同中医证型与内分泌代谢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23例PCOS患者,其中脾虚组109例、肝虚组56例、肾虚组58例;同龄健康女性20名为对照组。测量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检测血清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雄激素(T)、泌乳素(PRL)、雌二醇(E2)、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血脂(TC、TG、LDL C、HDL C)、瘦素(leptin,Lp),比较各项指标的组间差异。结果 PCOS 3组的Lp、FINS、HOMA IRI、T、LH/FSH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SHBG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Lp在PCOS 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脾虚组FINS、HOMA IRI高于肾虚组及肝虚组(P<005, P<001);肾虚组T、LH/FSH比值高于脾虚组及肝虚组(P<005);肝虚组PRL高于脾虚组与肾虚组(P<001)。结论 血清Lp、SHBG异常为PCOS不同证型共同的病理表现;而不同证型有其各自的内分泌代谢变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杨九天  朱晓云  刘喜明 《陕西中医》2021,(12):1745-1747
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现已成为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卫生问题。基于甲状腺与脾脏在生理上的关联及甲状腺功能异常不同类型的疾病特点,探讨从脾论治甲状腺功能异常。明确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发病的基本病机分别为脾阴不足和脾阳亏虚,并分别给予益气养阴、益气温阳两种基本治法。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治用甘淡平和及甘酸微寒之药,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治用甘温扶正及辛温开散之药。  相似文献   

19.
目的运用循证医学方法,系统评价我国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中医证候分布情况,了解其证候分布规律。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Cochrane、EMBASE。各个数据库的检索时间范围均为建库时间至2016年12月31日。由两位研究者根据纳排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相应研究信息并交叉核对。采用Stata 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9篇合格中文文献,无英文文献,全部研究对象共263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脾胃虚弱证证候分布频率为0.30[95%CI(0.26,0.34)],肝胃不和证为0.24[95%CI(0.20,0.27)],脾胃湿热证为0.22[95%CI(0.19,0.26)],胃阴不足证为0.15[95%CI(0.12,0.18)],胃络瘀阻证为0.06[95%CI(0.04,0.10)]。亚组分析显示:肝胃不和证、脾胃湿热证、胃阴不足证三种证型的患者在不同地域、Hp感染与否的分布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胃虚弱证、脾胃湿热证、胃络瘀血证、胃阴不足证四种证型的患者在胃黏膜萎缩程度方面分布情况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G脾胃虚弱证、肝胃不和证、脾胃湿热证的分布相对较多;五种证候类型的分布情况存在地域、Hp感染、萎缩程度等方面的差异。由于有发表偏倚存在的可能,上述结论尚需通过进一步扩大样本量等进行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20.
八个中药复方对2215细胞HBsAg和HBeAg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观察复方黄根片等8个中药复方的体外抗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作用。方法 :采用2215细胞为模型 ,应用MTT法对8个中药复方进行细胞毒性实验 ,在无毒浓度下分别检测8个中药复方对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乙型肝炎e抗原(HBeAg)的抑制作用。结果 :复方黄根片最大无毒浓度(TC0)为1375μg/ml,对2215细胞分泌的HBsAg,HBeAg抑制率分别为29 85% ,89 99% ;复方三姐妹片的TC0为1250μg/ml,对2215细胞分泌的HBsAg,HBeAg抑制率分别为1 69% ,80 78 % ;复肝汤的TC0 为730 05μg/ml,对2215细胞分泌的HBsAg,HBeAg抑制率分别为33 09% ,40 98% ;护肝解毒丸的TC0 为2700μg/ml,对2215细胞分泌的HBsAg没有作用 ,对2215细胞分泌的HBeAg抑制率为64 16% ;达肝清颗粒的TC0 为626 2μg/ml,对2215细胞分泌的HBsAg,HBeAg抑制率分别为3 70 % ,43 83 % ;柴胡四草汤的TC0 为278 91μg/ml;壮肝散的TC0为3281 25μg/ml;健脾利湿方的TC0 为976 56μg/ml。结论 :复方黄根片、复方三姐妹片、护肝解毒丸、复肝汤对HBeAg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治疗指数分别为20 55,11 78,4 68,4 48 ,对HBsAg的抑制作用比较弱 ;达肝清颗粒对HBeAg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对HBsAg的抑制作用比较弱 ;柴胡四草汤、壮肝散、健脾利湿方对HBeAg,HBsAg几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