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胆囊炎、胆结石,或胆囊切除后,胆道功能障碍,伴有胆汁反流入胃者甚为多见,此乃引起胃炎之重要因素.胆腑宜疏宜通,临床以"疏"字立法,治疗应从疏降入手,疏即疏泄肝胆,调畅气机;降即理气和胃,降其气逆.创新性地提出"四疏法"(疏胆泄浊、疏管降逆、疏肝通络、疏中消痞)进行治疗,其在辨治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独到见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值...  相似文献   

2.
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临床尤擅脾胃病之诊治,对反流性食管炎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要有根据主证特点、明确中医病名,病机演变复杂、症状多端不一,辨证分为四型、据证加减变通,善用抑酸护膜、糊剂卧位服法,治疗抓住要点,注重调理升降等,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国医大师林天东从医五十余载,在脾胃病方面颇有建树,尤其是在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方面尤为突出,现将林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宝贵经验加以总结探讨,以供同仁交流学习。林老认为该病的发生与人们的饮食、情志、生活作息和环境等关系密切,强调病在食管而与肝脾胃关系密切。病机可概括为肝气郁结、脾虚气滞、胃热上逆,以疏肝理脾、清胃降逆为基本治则,在治疗过程中,林老注重调畅肝气,理脾降逆,清解胃热。以林老自拟“疏肝清胃汤”为主方,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慢性腹泻是一类病因复杂的症状群,其病理生理机制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同,但基本可概括为肠道对水分的吸收能力减少或分泌能力增加,大便粪质含水量增多导致腹泻。中医认为肠腑宜运宜降宜疏,临床以“运”字立法,治疗应从运、疏、通入手,国医大师徐景藩创新性地提出“五运法”(运脾泄浊、运肝疏风、运肠通瘀、运中补肾、运气提神)进行治疗,其在辨治慢性腹泻的独到见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值得学习和推广。  相似文献   

5.
国医大师杨春波乃中医世家第五代传人,从医近七十载,学验俱丰,对脾胃病诊治有独特的见解.文章通过对杨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验案进行分析,阐述杨老的临证思路与辨治方法,以期为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提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6.
《辽宁中医杂志》2016,(3):476-478
徐景藩教授是我国著名中医脾胃病学家、首届国医大师,积累了宝贵的对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诊治经验。他认为本病病因繁多,症状纷繁,病虽在食管,与肝胃密切相关,肝胃郁热、胃气上逆为主要病机,以左金丸合济生橘皮竹茹汤为基础,自拟泄肝和胃方加减治疗,疗效颇佳,并着重从其组方、用药特点等方面介绍其经验。  相似文献   

7.
消化道肿瘤是目前难治的肿瘤之一,其病机复杂,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认为其病机主要责之正气不足,气血病理是其发病基础,虚实和寒热相互关联.对于消化道肿瘤患者,尤其是术后患者,素体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紊乱,瘀毒存于体内,再次损害机体脏腑,进一步产生瘀血痰浊等其他邪毒.正虚邪实多为此类患者的共同病机特点,应以扶正祛邪,健脾益气...  相似文献   

8.
国医大师徐景藩认为人身气之宣畅流动、津液之输布代谢与肺脾密切相关,上焦宣畅则中焦得通,一气偶愆,即能成病.立开泄法治疗慢性胃炎,药用轻苦微辛,苦辛开泄之品,旨在宣畅上焦,通降中焦,临诊据证化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以擅治脾胃病而著称于杏林。他不仅在诊治脾胃病方面形成了一套独到的理论体系,还在其它疑难杂症治疗方面经验丰富,尤其是将脾胃病理论用于治疗其它系统疾病如痹证、阳痿、郁病、肝病等方面,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0.
11.
赵荣莱诊治反流性食管炎经验撷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笔者根据跟师学习体会和个人临床实践,总结了国家级名老中医赵荣莱教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宝贵经验。反流性食管炎病机关键为胸阳失展,膈中积气,膈胃之气不利,膈气不降,胃气上逆。治疗以透膈利气,斡旋升降为首要,临证酌情配合行气、活血、化痰解郁、润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诊断及中医中药治疗措施。方法:将2010年10月-2013年10月经我院诊断为反流性食管炎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西医组和中医组,分别给予相关治疗,记录并作回顾性分析。结果:西医组、中医组总有效率分别是73.33%、95.56%。结论:反流性食管炎确诊后经过临床上积极规范合理的治疗,效果明显且中医中药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3.
麻黄汤源自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临床多将其运用于风寒郁滞腠理导致的经络不通和肺气失宣等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国医大师许润三教授从事中医临床70余年,总结治学心法,结合自己对中医经典著作、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等的理解和感悟,在经方、古方的运用上常看似不寻常道,却能收获良好的临床疗效,笔者跟随许润三教授门诊多年,兹总结许润三...  相似文献   

14.
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是一种临床常见的难治性慢性疾病,并有着较高的复发率。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该病的发生率逐年上升。西医治疗本病,主要以抑酸为主,效果单一,且治疗后易复发。本文则从中医学出发,总结有关反流性食管炎的辨证论治现状及有代表性医家们的独特治疗经验,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吴红彦教授在多年的临床中,以木郁土壅、胃失和降为基本病机,疏肝解郁、和中降逆为治疗原则,针对不同病程及兼夹邪气随证施治反流性食管炎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本文简概其理,略举实例,以资共享。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中医治疗食管炎的疗效,通过对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文献探讨反流性食管炎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提取证候要素,总结分布特点。方法:检索CBM、CNKI、万方、VIP数据库(截止至2011年9月),收集反流性食管炎的中医证型文献,进行证候要素分析、提取。结果:纳入文献37篇,报告病例3 078例,报道证候类型26种,以肝胃郁热和肝胃不和为主;证候要素16个,主要病位证素为胃、肝、脾,病性证素中实证证素以热、气滞、湿为主,虚证证素以阳虚、阴虚多见。结论:反流性食管炎证候类型以肝胃郁热和肝胃不和为主,主要病位在胃、肝、脾,病性以实证为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反流性食管炎的中医临床证候分类,为临床证候规范化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对10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问卷调查,应用频数和因子分析方法分析中医证候分布特点。结果:反流性食管炎中医临床证候常见3个类型,分布特点为:类肝胃不和证(65例)>类肝郁脾虚证(25例)>类脾虚气滞证(20例),以实证为主,虚实夹杂证亦多见。结论:通过建立反流性食管炎的因子分析模型,揭示了反流性食管炎的中医证候特点,为本病的临床辨证规范化的建立打下了一定基础,并丰富了证候分类研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挖掘许彭龄教授治疗慢性胃炎的用药规律,探索名老中医经验整理的方法。方法:收集许彭龄治疗慢性胃炎典型医案212例,运用关联规则及点式互信息方法分析其治疗慢性胃炎的方剂配伍规律。结果:在所使用的93种中药中,使用率大于30%的12味药中有半夏、干姜、生黄芪、吴茱萸、甘草等,温中燥湿、辛甘化阳、酸甘化阴、辛开苦降、寒热并用、补泻兼施的配伍是最为常见的药物组合,半夏泻心汤、左金丸、黄芪建中汤是许老治疗慢性胃炎的基本方药。结论:许老治疗慢性胃炎采用和化阴阳、补虚泻实、调畅气机、脏腑和调的治疗思想,为中医治疗慢性胃炎的研究提供了方法学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