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经络腧穴学是针灸学的核心,是指导针灸临床应用的重要基础课。为进一步拓宽学生视野,理解和掌握经络腧穴理论,使学生能从更高的角度去认识,提高具有现代知识背景的学生的认知程度,促进针灸理论的发展,指导临床实践,笔者认为可以构建新的经络腧穴学课程架构,从经穴生理学、经穴病理学、经穴诊断学和经穴治疗学四个方面重构。  相似文献   

2.
《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凡将用针,必先诊脉,视气之剧易,乃可以治也。”说明针灸治疗之前,必须先有明确的诊断。在长期从事针灸临床工作中,笔者体会到腧穴检查简便易行、实用可靠,对诊治疾病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特别是对椎管外软组织损伤的诊治更具临床价值。1 腧穴的意义及其作用  腧穴俗称穴位、穴道等,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的部位。腧穴各归属于某一条经,而每一条经又各隶属于某一脏腑,其作用与经络、脏腑有密切关系。在病理上,腧穴是邪气出入的门户,作为疾病的反应点而存在,当机体罹病时,常在体表的某些穴(…  相似文献   

3.
论腧穴分类     
对现行的腧穴分类进行探讨,提出新的腧穴分类方法。通过对目前基本共识的3类腧穴的定义及阿是穴本义的分析,指出现行的腧穴分类在不同类别间存在重复交叉。根据腧穴是疾病反应点和针灸施术部位的特性,以及针灸临床治疗用穴的实际情况,对腧穴进行重新分类。腧穴可分为传统腧穴和现代全息腧穴两大类,其中传统腧穴又可分为经络系统腧穴和经外奇穴。经络系统腧穴可根据其结构和功能特点分为经脉腧穴、络脉腧穴、经筋腧穴和皮部腧穴。新的腧穴分类方法突出了经络理论在针灸临床的重要性和针灸学科的诊疗特点。  相似文献   

4.
针灸补泻是发挥针灸治疗作用的重要途径,为历代针灸医家所重视。针灸补泻理论起源于《黄帝内经》中《灵枢经》部分。《灵枢经》又称《针经》,较完整的描述了经络、腧穴、刺灸方法和临床治疗等内容,针灸理论体系中的补泻理论,长期指导着临床  相似文献   

5.
经络学说中有关“经气流注”的理论是针灸学中的核心内容,关于经络实质、腧穴与经络,经络与内脏相关等一系列针灸理论问题,均与经气的循行规律有关。历代医家对经气流注存在不同的认识,许多古典相关经络资料对经络循行的某些描述也较混淆,笔者在学习过程中提出了用空间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6.
针灸“治未病”最早见于《素问》,随后经历代医家继承和发展渐成体系。在“未病”之时采用针灸方法作用于腧穴,以对人体阴阳、经络等进行调节,提高机体的抗病和应变能力,从而预防疾病。有研究证实此过程与人体的多系统调节相关,并通过内源性适应机制产生作用。同时,本研究发现针灸“治未病”应用范围较广,涉及内、外、妇、儿较多病证的临床防治。  相似文献   

7.
贺新兰  焦琳  毛强健  钟根平 《河南中医》2019,39(11):1759-1762
依据经络医学理论,笔者导师提出经络证候与经络诊察互参,并进行辨经的思路,即"经络证候—经络诊察—辨经"为针灸临床诊断思路。针灸治疗少阳腰痛应明晰西医诊断与中医辨经思路、重视经络腧穴诊察、调结构与调气血相结合、重视针刺阳陵泉。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针灸治疗腓总神经麻痹(CPNP)的理论基础。方法:从探讨经络理论对治疗CPNP的意义出发,通过查阅文献,归纳出同本病密切相关的经络、腧穴。结果:CPNP的治疗从病位经筋角度出发,经络循行方面应以足三阳经为主,辨证配以肝脾肾三经腧穴。结论:针灸治疗CPNP有丰富的理论基础,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经络辨证作为针灸学中最重要的理论基础,但在临床中尚未凸显其重要地位,甚至日益被忽视。通过查阅《素问》《灵枢》等有关篇章,并结合近十年来针灸治疗儿童孤独症的临床观察文献,对比经络辨证与临床应用的选穴发现,经络辨证指导的常用腧穴与临床实际用穴存在较大差异,现代临床应用与经络辨证理论存在脱节的现象。目前,经络辨证并未起到指导现代临床治疗儿童孤独症的作用,古代文献中涉及的诸多腧穴未在儿童孤独症的临床上充分应用。今后,应进一步加强针灸经络辨证治疗儿童孤独症的临床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历代针灸治疗偏头痛的用穴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历代针灸治疗偏头痛的经穴使用特点和规律.从先秦至清末178种涉及针灸内容的文献中收集相关数据,建立偏头痛古代针灸临床文献数据库,采用数据挖掘技术进行分析,统计筛选出历代针灸治疗偏头痛常用的经脉、腧穴以及腧穴配伍,并分析这些经穴使用的潜在规律.历代针灸治疗偏头痛以胆经选用频次最高,且具体腧穴的选用上既有病位局部腧穴,又有病位远端的四肢腧穴.从针灸治疗偏头痛的腧穴运用频次统计来看,历代都非常重视阳经腧穴的选用,其中又以少阳经脉的风池、丝竹空和率谷使用最为频繁.从特定穴选用的类别看,除了重视头部经气相贯相交最为集中的交会穴外,还重视选用肘膝关节以下的特定穴,如原穴、络穴、八脉交会穴和五输穴.通过运用数据挖掘手段对历代针灸治疗偏头痛文献进行提取和分析发现,经络理论是指导临床的基础和选穴的前提,特定穴是组成处方的主要部分和配伍选用的核心.  相似文献   

11.
针灸治病是通过针刺艾灸腧穴,以激发疏通经气。恢复调节人体脏腑气血功能,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由此历来将经络腧穴称之为针灸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岂知四海、气街、标本、根结这些论述经脉脉气的来源组成,循行聚集,起始终止和具体部位,不仅是经络腧穴的主要内容,更是针灸学基本理论和知识的内函。被历代医学家称之为“针经”的《灵枢》在很多篇幅上对此进行了论  相似文献   

12.
经络腧穴诊断是针灸施治的重要依据,通过经脉、络脉望诊可以判断病变部位,辨别病变性质;通过腧穴切诊可以从温度、血管应指压力的异常变化、腧穴受压的感受等几个方面了解病情。从古典医籍入手,梳理经络腧穴望诊与切诊的古典文献依据,认识经络腧穴诊断的发展历程,为现代针灸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由魏晋时期皇甫谧编撰的针灸学专著,它系统地收集和整理了古代针灸资料,成为我国研究针灸理论与临床的重要文献。皇甫谧在归纳整理前人腧穴理论的基础上,删繁就简,充实与完善,形成了其独有的经络腧穴理论体系。在其书中详细论述了穴位的名称、定位、取穴方法、针刺深度、刺灸禁忌、所属经脉等。特别是其独创了郄穴和交会穴,同时还对特定穴中的募穴和背俞穴及其它们的定位、针刺深度、艾灸方法也进行了增补与完善,使腧穴的理论框架开始形成,对后世在针灸临床治疗中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这是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对腧穴理论及对后世腧穴学的发展所做的一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浅论针灸治疗选穴的优化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灸治疗疾病 ,最早是以疼痛区作为施术部位 ,即“以痛为腧”。后来 ,人们把临床治疗中“按之快然”、“驱病迅速”的部位议定下来 ,又经过众多医家的归纳、整理和总结 ,最后确定为腧穴。从《内经》开始 ,就有关于针灸腧穴的详细记载 ,中医学认为 ,针灸治疗疾病正是通过腧穴而完成的。腧穴具有调和阴阳、扶正祛邪和疏通经络的作用。具体而言 ,针灸治病就是利用针和艾等作为治疗工具 ,通过针刺和灸的方法刺激腧穴 ,达到“通其经脉 ,调其血气”的作用 ,从而排除病理因素 ,治愈疾病。针灸治疗疾病必须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 ,通过辨证施治而完…  相似文献   

15.
以3种代表性的妇科病症(痛经、盆腔炎、多囊卵巢综合征)为例,探讨经络腧穴诊察在妇科病症针灸诊疗中的应用方法。临床诊疗时,在患者足三阴经小腿段的循行部位进行循按诊察,探求经络腧穴的阳性反应(颜色、形态、皮温变化及感觉异常等),于此阳性反应处进行针灸治疗可以提高临床疗效。经络腧穴诊察可为经络辨证提供依据,从而指导选穴处方;有助于明确病性之虚实寒热,指导刺灸方法的选择;辅助判断疾病的预后和转归。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针灸推拿专业学生的临床基本技能水平,构建《经络腧穴学》实践教学体系是加强针灸专业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关键。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优化、内容体系建设、教学方法、考核评估等方面系统构建《经络腧穴学》实践教学体系,对促进针灸推拿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针灸界关于腧穴和经络的起源先后问题,原本是没有分歧的,一般均认为腧穴在先,经络在后。自从1973年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了《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两篇文字后,一方面将经络的起源和形成追溯到比《内经》更早的年代,另一方面因其中没有穴名,所以在针灸界便出现了经络形成于腧穴之前的说法。笔者认  相似文献   

18.
《针灸甲乙经》作为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有着不可替代的文献价值,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飞扬为膀胱经络穴,在《针灸甲乙经》中共出现11次,对其腧穴命名以及临床内涵的挖掘颇具代表性。本文通过对飞扬穴正名、别名的文字内涵考证,发现飞扬穴的命名主要以症状、循行特点、针刺效果为依据,印证并突出了该穴经气升腾宣散飞扬的独特穴性。同时,通过对影宋版《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及《经络腧穴学》教材的比较,发现飞扬穴的功能主治范围、内涵比教材所述更为广泛丰富,有助于扩大临床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9.
经络腧穴学是针灸专业本科教学的基础课程之一,教学重点关注经脉的循行、病候、腧穴的名称、归经、定位、主治及操作事项等等。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经络腧穴学的教学缺乏一定的临床因素,导致学生腧穴知识不会灵活运用、取穴依赖体位的摆放、腧穴的学习和操作脱节。因此,在目前的混合教学中,我们特别注重临床技能的穿插,在Moodle网络课程学习资源准备、学生自主学习环节以及实验操作课等方面加强理论与临床的联系,并且安排见习课程,搭好经络腧穴学习与临床运用的桥梁。  相似文献   

20.
浅谈交会穴     
交会穴是指十二经脉、奇经八脉之间有两经或数经交会的腧穴。据统计,全身共有104穴。《灵枢·寒热病》篇中称“关元”为“三结交”,是对交会穴的最早记载。现存著作中全面记载交会穴的,以《甲乙经》为最早。后世医书有些补充,但有分歧。现代针灸医书中对交会穴数目的记载也不统一。交会穴在临床医疗上有很重要的作用,是针灸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陆瘦燕氏曰:“可以说会穴的发现是经络学说和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