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高血压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在以往临床实践中,降压治疗的主要目标是降压达标。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阵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很高的血管事件风险,尽管这些患者平均血压控制良好。这种阵发性高血压所反映的即为血压波动性,又称为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tion,BPV)。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病是老年人中患病率较高的一种慢性疾病,其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大量人群血压分布及血压与心血管病关系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表明,高血压病是我国人群发生心脑血管病的第一位危险因素。因此,有效控制高血压是我国心脑血管病防治中的重中之重。由于病理生理特点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是老年性高血压的常见类型,在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及预后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近年来鉴于中医药在减少本病的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广泛用于老年性高血压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治疗的益处主要来自血压降低,我国成人血脂异常治疗指南指出,有高血压或正接受降压治疗者相当于有3个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高血压患者若能降低血压,达到目标水平,则可以大幅度降低脑卒中、冠心病及其他心血管事件。如何治疗升高的血压及逆转所有相关的危险因素,要点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4.
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是指一定时间内血压波动的程度,主要分为生理性BPV和病理性BPV;短时间BPV和长时间BPV(包括血压昼夜节律变化),血压变异主要病机为阴阳失衡,气血逆乱。通过对近年中医治疗BPV的文献研究发现:中医证型与BPV的相关性研究一直是中医界关注的焦点,因此从不同分型方法、不同人群各个角度角度对二者关系做了分析探讨。中药汤剂的内服和外洗、中成药、针灸推拿、耳穴贴压等中医疗法在改善血压变异方面疗效肯定,但中医辨证分型尚未规范化统一,缺乏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研究,如何利用现代医学研究方法和成果,发挥中医药多靶点多环节平缓降压的优势,改善血压变异,保护靶器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血透患者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的特点及其与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53例行血透治疗2个月以上的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及相关检查如血脂、心脏彩超等;先将全部患者按24h收缩压大小分为2组,即收缩压<140/90mmHg(1mmHg=0.133kPa)的为血压正常组(22例),收缩压≥140/90mmHg的为高血压组(31例),进行两组间血压变异性的比较;将高血压组按24h收缩压变异性均值递增顺序分为两小组:低BPV组(15例)和高BPV组(16例),比较两组患者在血压变异性及心血管相关高危因素如血脂、心脏彩超等指标的差异。将53例血透患者按24h收缩压变异性均值递增顺序分为两组,进行上述(同高血压组)比较。结果:53例血透患者中,高血压组24hSBPV和24hMBPV均高于血压正常组(P<0.05);而其余各时段BPV在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高血压组患者中,高低BPV两小组各项心血管高危因素的比较中显示:24hSBPV、24MBPV、dSBPV是高BPV组显著高于低BPV组(P<0.01),且年龄、24hDBPV、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也是高BPV组高于低BPV组(P<0.05),但在性别、心率、BMI、其余时段BPV、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等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高血压组患者的甘油三酯与24hSBPV呈正相关(r=0.386,P<0.05);低密度脂蛋白与nSBPV呈正相关(r=0.403,P<0.05),其余指标与各时段血压变异性均无相关性;而血压正常组患者的BPV与各项心血管高危因素均无相关性。将53例血透患者按24h收缩压变异性均值递增顺序分为两组后比较,各时段BPV及各项心血管高危因素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血透伴高血压患者的BPV与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如甘油三酯及低密度脂蛋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传统中医药对高血压病的治疗有较大优势,可有效地降低患者的血压、改善临床症状并提高其生活质量,笔者就近年来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血尿酸(SUA)与血压变异性(BPV)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正常对照组30名、高血压1级62例、高血压2级110例、高血压3级135例,检测Hcy、SUA水平,采用动态血压测定收缩压、舒张压标准差以评估BPV,比较它们在不同组间的差异及其相关性.结果 高血压病人Hcy、SUA、白昼收缩压变异随血压分级的升高而增大,SUA与24 h、白昼、夜间收缩压变异呈正相关(r分别为0.135、0.141、0.118,P均&lt;0.05),Hcy与24 h、白昼收缩压变异及舒张压变异呈正相关(r分别为0.203、0.193、0.193 、0.206,P均&lt;0.01).结论 Hcy、SUA、白昼收缩压变异是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高血压病人的治疗不仅要关注血压水平,同时要重视Hcy、SUA、BPV的管理,从而为血压的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中较为危险的因素,被称为影响人类健康的"无形杀手",中医药在高血压防治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我国采用中医药治疗高血压已有一段历程,尤其是当代医学技术与中医学有机结合后,为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平台与思路。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临床工作经验,在研究并整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了相关论述。  相似文献   

9.
<正>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慢性肾脏病(CKD)在我国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1%~13%,并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在40岁以上的CKD患者中,合并高血压者占50%~75%[1]。随着肾功能的恶化,高血压发生的比例更高。高血压不但是CKD的独立危险因素,且是影响心血管疾病预后的高危因素,有许多研究表明:血压变异性(BPV)对心血管事件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认识CKD患者BPV与心血管高危因素的相关性,减少CKD合并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降低CKD合并心血管疾病的病死率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门诊高血压患者清晨血压达标现状,分析其代谢性影响因素(肥胖、血脂异常、糖调节受损),探索管理对策。方法:收集2015年10月-2016年9月早晨7:00~10:00在本院心内科门诊就诊的3128例高血压患者的完整血压资料,计算不同年龄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和合并危险因素情况。结果:清晨血压未达标率为55.1%,合并肥胖患者占56.2%(1757/3128),合并血脂异常患者占61.6%(1926/3128),合并糖调节受损患者占27.9%(874/3128)。88.8%(2777/3128)的患者合并至少1个危险因素,17.6%(550/3128)的患者合并3个危险因素。结论:地市级医院门诊患者清晨血压的达标率偏低,合并危险因素的比例高。控制清晨血压、强化血压管理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