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选贤教授是河南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郭教授从事中医学教学、医疗、科研工作近30年,对慢性支气管炎(后文简称“慢支”)的中医药诊治研究有丰富的经验。他参与主持的“克咳冲剂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虚寒型)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所研制的“克咳2号”对治疗慢支(痰热壅肺型)也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笔者仅就郭教授从痰、气论治慢支的经验进行总结整理,以期对慢支治疗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2.
从痰辨治疑难杂病浅议孔凡涵徐亚贞山东肥城中医院(271600)关键词从痰论治/杂病痰是体内水湿津液代谢异常形成的病理产物。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之痰亦称无形之痰,指体内水湿津液代谢功能失常,水湿凝聚变化而成。狭义之痰又称有形之痰,指整个肺系分泌物咳咯...  相似文献   

3.
4.
病毒性肝炎从痰辨治举隅江苏省宝应县汜水地段医院(226819)朱土伏病毒性肝炎病因病机虽以湿热(毒)瘀滞为多,然据临床所见,因隐伏之痰罹患者屡见不鲜,兹举痰脂蕴热,痰火蕴毒,痰瘀症结,痰郁气滞验案,浅述于下。一,痰脂蕴热酶不降,豁痰健脾泌浊清陈某,男...  相似文献   

5.
石军 《浙江中医杂志》2000,35(4):154-155
咳嗽 ,虽有内感、外伤之分 ,然皆由肺失宣肃所致。痰是其病情演变过程中的主要病理产物 ,往往阻碍肺之气机 ,影响肺之宣肃 ,笔者临证 1 0余年 ,深感祛痰是治疗小儿咳嗽的重要一环 ,兹简述如下。1 痰虽在肺 ,来源不同痰分有形与无形 ,咳嗽之痰当属前者 ,由患者咳出或咳时、呼吸之时闻之有声 ,观之有形而感知 ,虽咳中之痰在肺系 ,然其产生之源各有不同。概括而言 ,不外肺失宣肃而生痰 ,脾胃失健而酿痰 ,肾气虚弱而泛痰 ,心肝之火刑金乘肺炼津为痰。不论痰之来源如何 ,总要上贮于肺 ,由肺系表现出来 ,“肺为贮痰之器”之义即此也。肺失宣肃生…  相似文献   

6.
7.
呆从痰治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呆从痰治湖北省武汉市中医院(430014)张觉人清·陈士铎认为:“治呆无奇法,治痰即治呆”(《辨证录》)。而今所称“阿尔采默性痴呆”和“脑血管性痴呆”,据笔者多年临床观察,也大多从痰而起,因痰生变,由痰致呆。因之,着眼于痰治呆,颇多心得。痰为浊邪因风...  相似文献   

8.
郑玉玲教授是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中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岐黄学者,国家级名老中医,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筛选郑教授从痰论治恶性肿瘤的经典案例4则,发现其在治疗脑部、胃肠及肺部恶性肿瘤等方面注重痰与肺、脾、肾、大肠等脏腑之间的关系,总结分析其从痰论治的辨证思路及主病证治方药。郑教授认为,痰有寒痰、热痰、湿痰、风痰、顽痰、瘀痰、郁痰、虚痰等之分,辨证可分为痰湿内阻、脾虚痰阻、气滞痰阻、痰瘀互结、气虚痰阻、阳虚痰浊内饮等。她在此基础上提出健脾燥湿、理气解郁化痰、益气温阳祛痰、祛瘀消痰、软坚散结等治疗方法,在改善恶性肿瘤患者体质,抑制肿瘤生长、复发及转移,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等方面效果显著。郑教授在临床治疗恶性肿瘤过程中,从痰辨证论治,随症加减,收到了异病同治之功。她强调,在治疗恶性肿瘤时,不要见痰仅治痰,必须加以辨证运用,更注重“治痰求本”,重在固本培元,做到“痰去瘤消”而不伤正。郑教授从痰论治恶性肿瘤的经验为中医药防治恶性肿瘤提供了新的思路,值得临床借鉴运用。  相似文献   

9.
沈绍功教授从痰论治冠心病经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导师沈绍功为中国中医研究院教授,著名中医急症专家,第3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医40余年,学验俱丰,对中医药治疗心血管急症有深刻认识和独到经验.  相似文献   

10.
正文:吴焕林教授是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继承发扬了邓教授的五脏相关学说,并牵头建立中医痰证诊断标准,进一步规范痰证的中医诊断。吴焕林教授在运用中医药诊治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具有独到见解,认为该病的发生发展与痰关系密切。笔者有幸跟师学习,获益良多。现将吾师从痰论治动脉粥样硬化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吴薏婷 《新中医》2014,46(12):21-22
<正>中医学认为"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及机体内部各脏腑器官之间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自然的变化与人的生长发育及所患疾病息息相关,这种思想在中医肿瘤学中体现得尤为突出。肿瘤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其发生、发展是机体内外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因此,中医肿瘤学十分强调"整体观"在肿瘤发生、发展、治疗中的意义。从肿瘤发展过程来看,因为肿瘤具有侵袭和转移两大特性,易侵及全身多个脏器,故对肿瘤的治疗已不能局限于某一部位,而是要针对全身  相似文献   

12.
外科病属痰证者颇多,李延冠教授善于从痰论治,并根据病情的不同,或施以内治,或用内治与外治相结合,全身与局部共治疗的方法,临床疗效殊佳。  相似文献   

13.
傅汝林 《中医杂志》1998,39(9):530-531
陈慈煦教授(1913~1983),业医50载,经验丰富,疗效卓著。笔者曾师从陈氏,亲聆口传心授,受益匪浅。兹就当年从痰辨治杂病的病例,整理介绍如下。1 心悸杨某某,女,66岁,1980年3月12日初诊。患者形体肥胖,自感心悸、胸闷、乏力、纳差、头晕。曾在几家医院确诊为冠心病、心律失常。经  相似文献   

14.
介绍呼永河教授从"痰"立论辨治甲状腺结节的经验。呼教授认为痰邪内凝于颈部是本病的主要病机,痰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提出理气化痰法、活血化痰法、健脾化痰法、养阴化痰法、温阳化痰法治疗,以期启发读者。  相似文献   

15.
朱培庭教授潜心钻研中医药防治胆道疾病的临床与科研近50年,首倡“胆病从肝论治”的学术思想,针对胆道肿瘤,提出扶正为先、从肝论治、重视脾肾和软坚消肿、标本兼治等观点,对临床辨治胆道肿瘤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6.
<正> 《临证指南医案》指出:“胃痛久而屡发,必有凝痰聚瘀。”临床上凡久治不愈之慢性胃炎,确与痰浊犯胃有关,从痰辨治可获满意疗效。笔者不揣冒昧,将临床所得发表,以广同好。一、辨证分型(一)湿痰型证见胃脘闷痛,或痞满胀痛,时作时止,恶心欲吐,或呕吐痰涎,纳呆口粘,厌油腻厚味,大便溏;伴头晕目眩,心悸短气;食油腻厚味或冷饮,每易发作,或症状加重,舌淡红,苔白腻,脉弦或滑。(二)寒痰型证见胃脘胀痛,痛甚则  相似文献   

17.
刘小凡教授从痰论治小儿哮喘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杰  陈鹏 《四川中医》2007,25(5):4-5
本文介绍刘小凡教授治疗小儿哮喘的经验:谨守病机,辨证论治;顺气为先,从痰论治;善用对药,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讨中风痰浊致病的理论根源,认为痰是中风发病的病理基础,祛痰法是治疗中风的主要方法,并提出治痰8法。  相似文献   

19.
李宏贵  赖东兰  李宜瑞 《新中医》2019,51(9):325-326
简版:正文:儿童抽动障碍又称抽动症,是一种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起病的慢性神经精神障碍性疾病。本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仍未完全清楚,认为跟遗传、神经递质平衡、心理环境等因素有关,”,主要临床表现为不自主的、反复的、快速的、无目的的一个部位或多个部位肌肉运动性抽动或发声性抽动,并可伴随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强迫性动作和思维或其它行为症状j2-31。本病在中医书籍中未见专门的记载,可根据其临床表现归属于瘛疚、筋惕肉咽、肝风、慢惊风等范畴。……  相似文献   

20.
正文:胡国恒教授为第六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神经内科临床、科研工作多年,其运用中医药治疗神经性头痛有独到见解,注重四诊合参,辨证求本,标本兼治,遣方精益求精,用药独具匠心,每多获良效。笔者整理其辨治神经性头痛的经验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