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治咳四法     
江晓芹 《光明中医》2012,27(3):503-504
咳嗽一症,在临床上极为多见,见于呼吸系统诸疾患,而尤以支气管炎为多.中医认为,其致病之因,则由于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外感六淫之邪,脏腑内伤如脾胃虚弱、肾不纳气、心肺气虚等,皆可出现咳嗽,但总以肺为主.如喻昌言:“咳者,肺之本病也”,张景岳更是名言:“咳证虽多,无非肺病”.因此,咳嗽之辨证施治,须紧紧抓住治肺这一关键,以阴阳为总纲,细察病情之寒热虚实,予以温、凉、补、泻之法.  相似文献   

2.
咳嗽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且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历代医学家对咳嗽的证治有许多的.如《素问·咳论篇》指出:"五脏六腑皆能令人咳,非独肺也."《景岳全书·咳嗽》篇指出,"咳嗽之要,惟此二证,何为二证?一日外感,二日内伤,而尽之矣.外感之邪多有余,若实中有虚,刚宜补而散之.内伤之病多不足,若虚中夹实,亦当清而润之".强调了肺系受邪以及脏腑功能失调可导致咳嗽的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外感咳嗽是临床常见病证,用抗生素治疗无效者,多属病毒感染,对症处理疗效不佳。祖国医学对外感咳嗽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咳证虽多,无非肺病”,“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肺主宣降,不耐寒热”。提示我们治咳之药宜轻扬清灵,直达病所;宜宣中有降,顺应肺气;宜温凉适度,正对病的。今将辨治外感咳嗽的粗浅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颜华 《光明中医》2000,15(5):12-13
咳嗽是临床常见证、多发证。外感六淫、饮食情志内伤、他脏传变均可导致咳嗽。祖国医学对咳嗽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经验。《内经》指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 ,非独肺也。”并按脏腑分类进行辨治。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创制了许多治咳方剂 ,并偏于寒饮。后世如《诸病源候论》与《千金要方》谓咳有十种 ,清代沈金鳌更将咳分为 1 6种。自张景岳将咳嗽分为外感、内伤二证之后 ,咳嗽之辨治已趋于系统和完善。但外感有风、寒、湿、暑、燥、火之别 ,内伤则有五脏六腑之异 ,故而临证时仍感错综难辨。笔者随师门诊多年 ,并于病房临床实践二载 ,临证时将…  相似文献   

5.
燥热夹湿咳嗽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新秀  秦龙建 《中医杂志》2001,42(3):149-150
燥热咳嗽是临床常见病证,若出现典型证候者,用桑杏汤治之,多有佳效,但临床证候往往错综复杂,燥热咳嗽亦常有兼夹之证,以燥热夹湿尤为多见。外感咳嗽,一般病情较轻而易治,唯因燥因湿所致者,其咳最为缠绵,极易转为内伤阴虚咳嗽和痰湿咳嗽,故方书有“燥咳每成痨”之说,若燥热又夹湿邪,则两邪相搏,病势更剧,病情更加顽固难愈,加之医者辨证不清,治疗  相似文献   

6.
止嗽散出自《医学心悟》,系清代程钟龄创立用于治疗咳嗽的代表方,配伍严禁、精密得当,温润平和、不寒不热,主要用于外感风寒咳嗽,程钟龄认为风寒之邪是咳嗽的主要病因,"咳嗽者,肺寒也""咳嗽之因,属风寒者十居其九",强调要重视咳嗽初期治疗,毋令失治、误治而变为他证;少阳证、直中证、水气证引起咳嗽均与寒邪有关,少阳证兼咳嗽,肺有寒,小柴胡去参、枣加干姜,温肺散寒;直中证兼咳嗽,寒水上束于肺,温其中而咳自止;水气证兼咳嗽,寒水上射于肺,分表里水气治之:表有水气而发热,小青龙汤发散以行水;里有水气而下利,则用本方去麻黄,加荛花,以攻之;轻则小半夏加茯苓汤,以疏之,俾水饮流通,咳自止矣。咳嗽乃常见症状,急慢性气管炎、哮喘、肺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均可表现为咳嗽,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黄帝内经》最早记载论述了咳嗽的病名、成因、症状、证候分类、治疗及预后转归,外伤六淫或内邪犯肺为主因,系外感或内伤之邪犯肺,宣降失常,气机上逆。"止嗽散,治诸般咳嗽",止嗽散虽为外感风寒咳嗽之主方,临床多数医家用止嗽散加减配伍,化裁运用,对外感风寒、风热、风燥各种证型、内伤等咳嗽均可获效。  相似文献   

7.
<正> 咳喘是以症状而定名的。咳即咳嗽,前人认为:有声无痰谓之咳,有痰无声谓之嗽,有声有痰谓之咳嗽。一般咳多兼嗽,可简称为咳。喘即喘逆气促,临床以呼吸困难,张口抬肩,不能平卧谓之喘,若呼吸急促,喉间有喘鸣音者称之哮。一般哮必兼喘,可简称为喘。其病因病机不外乎外感和内伤两大类,外感多责之肺的功能失调,内伤则与肺、脾、肾三脏关系密切。一、常见咳喘病证1.咳嗽:一般常见的咳嗽病证有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两大类。外感咳嗽兼见头痛鼻塞,发热恶寒等症状为风寒初起;兼见咽喉干痛,鼻出热气,喉哑痰稠为火热咳嗽;兼见身体重着,骨节烦痛,脉细而缓为感湿咳嗽;若痰不易出或干咳无痰为肺燥咳嗽。内伤咳嗽若症见上气呛咳肋痛为肝木乘肺;若咳嗽多汗,食少便溏为脾虚致咳;若咳嗽面白,痰白质稀,无身热等属肺胃虚寒;若喘嗽见血,皮毛焦枯,多年不愈为肺肾阴虚;兼形寒腰酸,小便频数或遗泄者为肾阳虚衰。2.喘逆:喘逆常见有实喘、虚喘、寒喘、热喘四种。凡属六淫、痰湿等邪阻塞气道,肺气不得升降者为实,实喘之证,其来骤,其脉实,气粗声高;虚喘  相似文献   

8.
咳嗽为外感病证常见症状,有些患者感冒后,主要以咳嗽为主症,亦有患者外感后经久不愈,辗转治疗,咳亦不减。咳嗽在外感病治疗中是一个颇为棘手的问题。本文就其用药组方谈几点粗浅看法,求同道指正。1宜宣散,勿过敛外感咳嗽因外邪袭肺,肺失宣降所致,治宜早宣散,给邪以出路,勿过早收敛止咳,即使干咳,亦不能过用敛肺止咳之品,反之易致外邪闭郁体内,而致咳嗽不止。临证亦见很多患者,外感咳嗽即自买止咳糖浆、川贝枇杷膏等,服后反而出现胸闷,咳亦不止,此即过早使用敛肺、滋润之品致外邪郁闭体内所致。咳嗽兼外邪者应宣肺,以利病邪的宣散,无外邪则有…  相似文献   

9.
感染后咳嗽属临床常见的亚急性咳嗽,大多症状顽固,时间迁延,难以治愈。本病虚实夹杂,外感与内伤并见,表证与里证共存。多见阴虚燥咳,治以养阴清肺,止咳化痰,慎用辛温之品,以防耗散肺阴。"咳"与"嗽"证,病机不同,咳为肺气上逆,治以降逆止咳;嗽为脾肾阳虚,治以温阳除湿化痰。治咳先治痰,治痰从肺脾肾及三焦着手。咳嗽牵涉多脏,诸脏莫忘调肝。久咳不愈,因劳欲伤肾所致者,治当节欲保肾。结合具体医案对该病的诊治及用药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0.
外感咳嗽起病急 ,病程短 ,风、寒、暑、湿、燥、火六气皆能致咳。由于肺为娇脏 ,为五脏之华盖 ,居于上焦。“治上焦如羽 ,非轻不举”,故治咳之药宜轻扬清灵 ,使药力直达病所 ,“宣肺祛邪”为治疗总则。盖肺气以宣降为顺 ,以清肃为用 ,壅阻为逆 ;肺为贮痰之器 ,气滞则痰生 ,痰去则咳自宁 ,故治咳宜配合顺气化痰之品 ,使痰清气顺 ,肺气宣畅 ,咳嗽自宁。咳嗽是人体祛邪外达的一种病理表现 ,决不能单纯见咳止咳 ,必须追本求源 ,审因论治 ,按照不同的病情而分别处理。调治不妥 ,可由外感转为内伤 ,导致咳嗽缠绵不愈 ;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宣肺不宜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