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虎  孙健  白田雨  王欣  王金玲  陈莉 《中医药导报》2020,26(10):102-104
基于患肌理论治疗肩周炎,要在充分理解患肌理论内涵的基础上,阐明肌肉功能紊乱状态的致病机理,从肌肉层面评定疾病并确定治疗靶点,指导临床治疗。患肌的功能性病变是造成肩周炎疼痛与关节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利用功能评估推导可疑患肌,触摸确认患肌,通过皮下扫散手法配合再灌注活动,改善肌肉缺血缺氧状态从而消除患肌,恢复肌肉功能及协调性,快速缓解疼痛,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肩周炎急性期,先采用"远程轰炸"的治疗策略,然后再针对局部患肌进行治疗;肩周炎慢性期,着重治疗肩胛骨周围存在的患肌,恢复肌群的正常功能;治疗后保证患肌充分的休息。  相似文献   

2.
浮针医学患肌理论从病症与患肌相关性阐释疾病发生的根源,即患肌是引起病症的主要原因。结合具体案例,介绍浮针医学患肌理论的临床应用,提出以患肌理论为指导,应用解剖与生理学的知识,去理解疾病,实施浮针治疗。  相似文献   

3.
<正>屈指肌狭窄性腱鞘炎是骨科门诊常见病之一,因患指在伸屈活动时发生"咔嗒"弹响声,故名为"弹响指",同时又由于屈患指时会突然屈似扳机样,所以又叫做"扳机指"。本病多见于中年妇女及手工劳动者,亦可见于婴幼儿,前者与反复机械刺激有关,后者多为先天性因素所致[1]。笔者自2009年7月至2012年7月,采用患指根部反复橡皮带弹性缠绕法治疗成人屈指肌狭窄性腱鞘炎56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小儿肌性斜颈俗称"歪脖子"病,临床以头向患侧前倾斜,颜面转向健侧为特点,一般指一侧胸锁乳突肌发生纤维性挛缩后所形成的肌性倾斜,  相似文献   

5.
捏筋推拿治疗小儿肌性斜颈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肌性斜颈是临床上较常见的病症,主要表现为患儿头向患侧倾斜,颜面多转向健侧,患侧颈部可扪及条索状物或肿硬块,肿块较硬,无压痛,多数患儿患侧颜面缩小.本病属中医的"筋挛"、"筋结"范畴.用捏筋手法推拿治疗此病,是一种既简单、方便、安全、疗效确切,又易被患儿及其家长所接受的治疗方法.笔者自1996年以来用拿捏、揉捻、提弹、滑推等捏筋手法,推拿治疗了50例小儿肌性斜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针刺肌腹法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丹  李志道  任莉莎  李兰媛 《河南中医》2016,(10):1833-1835
李志道教授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根据解剖部位选穴,对中风后上肢痉挛患者肌张力异常的肌肉使用"针刺肌腹法"治疗,对上肢屈肌应用静留针法,伸肌采取遗留针感法,手指功能恢复采取透刺肌腹法,结合巨刺法,调节患肢"阳缓阴急"的病理状态,达到缓解痉挛的目的,临床效果满意,为痉挛性瘫痪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与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李艳萍  朱文元 《光明中医》2009,24(9):1775-1776
面神经麻痹属中医"口僻""面瘫"范畴,俗称"吊线风"、"吊悬风",是由外邪侵袭,脉络阻滞而为病.临床表现为口眼歪斜,患侧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眼不能闭合、流泪,鼓腮时患侧口角漏气,咀嚼食物时食物常滞留在齿颊间隙,可有舌前味觉减退,少数有听觉过敏,病程长者可有患侧面肌挛缩,口角反歪向病侧称"倒错"现象.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透刺法辅助治疗小儿周围性面瘫口角歪斜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11月作者所在医院康复科门诊收治的周围性面瘫口角歪斜患儿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针刺疗法的基础上,给予患侧地仓透颊车穴针刺。2组均每日1次,6次为1个疗程,休息2天,进行下一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治疗前后对2组患儿颊肌进行表面肌电检测,比较2组患侧颊肌肌电信号(患侧颊肌放松20 s、患侧颊肌微笑)以及2组患健侧颊肌肌电信号差异。参照改良Portmann评分标准,比较2组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患侧颊肌放松20 s的肌电信号、患侧颊肌微笑的肌电信号、患健侧颊肌的肌电信号差异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侧颊肌放松20 s的肌电信号、患侧颊肌微笑的肌电信号、患健侧颊肌的肌电信号差异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Z=-2.113,P0.05)。结论透刺法对小儿周围性面瘫口角歪斜有明显改善作用,并可提高针刺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9.
浮针疗法是符仲华教授发明的一种查找患肌、浮针扫散消除患肌的特色针灸诊疗模式,指在皮下使用针具大面积扫散,消除患肌,以通经活络,激发人体自愈能力,达到不药而愈的目的。该文介绍采用浮针疗法治疗痛证验案1则。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交通跷脉"针法治疗中风后足内翻的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纳入30例,脱落2例)和对照组(纳入30例,脱落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和康复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交通跷脉"针法,穴取患侧风池、然谷、照海及风府,均每天1次,每周治疗5 d,共治疗4周。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对患者分别进行足内翻角度测量、Holden功能步行分级评定,并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采用肌骨超声测量患者静息状态下胫骨前肌、胫骨后肌的厚度。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足内翻角度、Holden功能步行分级均较治疗前改善(P<0.01,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P<0.05)。治疗前两组健侧胫前和胫后肌厚度均较患侧厚(P<0.05);治疗后两组患侧胫前和胫后肌厚度均较治疗前增厚(P<0.01,P<0.05),观察组健侧厚度治疗前后相当(P>0.05),而对照组健侧厚度较治疗前增厚(P<0.05);治疗后两组患侧胫前和胫后肌厚度与健侧相当(P>0.05),观察组患侧胫前和胫后肌厚度均较对照组厚(P<0.05)。结论:"交通跷脉"针法能有效改善中风后足内翻患者的足内翻角度、步行功能,并能有效改善其胫骨前肌、胫骨后肌的肌肉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