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丹参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不同种质之间产量与质量差异、各种育种方式及其取得的进展等进行归纳总结,指出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旨在为深化相关研究、加快丹参育种进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紫丹参在云南省的资源分布,筛选优质种质资源。方法:对11份紫丹参不同种质资源进行生态环境调查,测定其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结果:紫丹参在云南省分布广泛;株高、茎分枝数、根的长度、根的数量与产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在11份种质资源中,曲靖市宣威市和富源县产者为产量高的优质种源。结论:栽培中为了保证紫丹参的产量,可选择曲靖地区植株高、茎分枝数多的植株栽培在棕壤中。  相似文献   

3.
不同丹参种质田间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 筛选具有优良性状的丹参种质。方法 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各丹参种质的生物学性状和生物学产量的差异。结果 矮茎丹参在生产性状上均优于其它种质 ;圆叶丹参单果产籽率最高 ;高茎丹参易感染病害。结论 筛选出了在生产上具有优良性状的矮茎丹参  相似文献   

4.
黄芪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药用资源。本文从黄芪栽培的关键技术措施、种类资源、种源与种质几个角度简要探析了黄芪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国产人参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总结和评论人参种质资源研究的成就和问题,进一步推动种质资源研究。方法:采用手检和机检相结合的方法,查阅近20年国内外文献。结果与结论:时山参的生态环境研究有不少进展,但种质资源研究鲜见报道,资源破坏异常严重。栽培参中已发现十几个变异类型,主要农家类型大马牙,二马牙,长脖,圆膀圆芦和黄果中,大马牙产量最高,黄果总皂苷含量最高。较详尽的遗传学比较为品种选育提供了依据,近年DNA指纹等分析结果为人参生产和育种提供丰富的资料。  相似文献   

6.
概述了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离体保存的重要性。综述了我国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组织培养保存法和超低温保存法两种离体保存方法的条件、适用范围、优缺点,以及最新研究进展,并对离体保存技术在药用植物种质保存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概述了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离体保存的重要性.综述了我国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组织培养保存法和超低温保存法两种离体保存方法的条件、适用范围、优缺点,以及最新研究进展,并对离体保存技术在药用植物种质保存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甘草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5  
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胀果甘草G. inflata 或光果甘草G. glabra的干燥根及根茎。甘草主要分布于新疆和内蒙古,其分布区域越广泛,形态变异幅度越大,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也越丰富。形态的多样性归根结底为遗传基因的多样性,遗传基因的多样性是种质资源多样性的基础。随着国内外甘草市场需求量猛增,甘草药材产量和质量急剧下降,对甘草种质资源进行研究,培育优质的甘草种质,可科学地指导优质甘草的栽培生产,从根本上解决甘草的质量和产量问题。  相似文献   

9.
金钱草作为治疗肝胆及泌尿系统结石及其炎症的首选药物而备受关注,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对金钱草种质资源质量检测、遗传多样性、栽培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金钱草资源的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药用植物种质资源ITS序列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序列分析已成为近年来国际上植物多样性研究的热点,并在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研究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由于相关研究成果众多,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该方面的科研工作。针对这种情况,对ITS序列分析的优缺点、技术流程、数据分析方法及其在药用植物品种鉴定、分类、亲缘关系确定、遗传多样性分析等方面的应用情况进行详细的综述,同时对其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能使国内药用植物学工作者对此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1.
丹参不定根离体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对丹参不定根的离体培养进行系统研究。方法:考察了蔗糖质量浓度、培养基pH、接种、植物生长物质等影响因子对丹参不定根的生长及其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影响。结果:随着蔗糖质量浓度的增加,丹参不定根增殖倍数呈增长趋势,丹参酮的含量呈递减趋势变化,原儿茶醛含量呈折线变化,其中以添加30 g·L-1 的蔗糖最高;培养基pH为6.5, 5.5 (或6.0), 5.8时分别最有利于丹参不定根的生长、丹参酮ⅡA的合成和原儿茶醛的合成。当接种量为2.5%时,丹参不定根的增殖倍数显著增加;MS培养基中附加0.5 mg·L-1 KT最有利于丹参酮ⅡA和原儿茶醛合成。结论:蔗糖质量浓度、培养基pH、接种量、植物生长物质显著影响丹参不定根的生长和次生代谢产物的合成。  相似文献   

12.
丹参种子质量检验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建立丹参种子的检验方法。方法:参考国际植物种子检验规程和中国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的方法。结果与结论:采用风选法筛选丹参种子,种子的净度为50%~60%;种子质量的测定方法宜选用百粒法,种子水分的测定用高温风干法,烘干时间为3 h;种子的生活力用四唑染色法。  相似文献   

13.
中江丹参土壤发生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根据主产区高产丹参和低产丹参药材产量的差异性 ,研究非地带紫色土区的丹参土壤发生学特征值分子比率的特性。方法 :在四川中江紫色丘陵生态区 ,选择发育在同一母质k1cy的高产丹参和低产丹参 ,测产采用样方测定法 ,以风干品计算产量 ;土壤黏粒胶体元素含量测定方法有重量法、KF取代EDTA容量法、邻菲啉比色法、二胺替比林甲烷比色法、中和滴定法。变量差异性分析采用t检验法。结果 :高产丹参和低产丹参的药材产量差异极显著 (P <0 .0 0 1) ,高产型土壤的发生学特征高于低产型土壤。结论 :紫色土发生学特征值是丹参生药产量及规格品质的重要土宜因素之一 ,土壤风化程度深浅与丹参产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丹参在治疗沙眼衣原体慢性输卵管炎和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通过阴道内接种建立沙眼衣原体输卵管炎小鼠模型;感染后第3周分不同处理组:只用阿奇霉素治疗组,早期联合丹参治疗组和晚期联合丹参治疗组,于感染第10周,观察输卵管的病变、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和胶原增生指数分析。结果:与模型组比较,3组治疗组小鼠出现输卵管阻塞、积水的并发症发生率和胶原增生指数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早期给丹参组与只用阿奇霉素治疗组和晚期给丹参组比较,出现输卵管阻塞、积水的并发症发生率和胶原增生指数降低亦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用阿奇霉素治疗同时,早期联合丹参治疗,可明显减少沙眼衣原体感染致输卵管阻塞、积水的并发症发生;丹参抑制纤维化可能是其药理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系统评价引种于天津地区丹参的质量,探索在本地区大田培育丹参的可行性;比较来源不同产地丹参种苗引种后药材的质量差异,拟筛选适宜天津引种的优质种源。[方法]以单株药材干质量、有效成分含量、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含量为丹参质量评价指标,采用HPLC-UV法测定丹参酮类成分及丹酚酸B含量,UV-VIS法测定总黄酮及总酚酸含量,AFS法测定As、Hg含量,FAAS法测定Cu含量,GFAAS法测定Pb、Cd含量。[结果]丹参引种天津后,栽培药材指标成分含量符合药典质量标准,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含量低于药典限量标准;种源以山东日照种苗引种天津后药材的质量最佳,单株干重可达128.86 g,亩产量可达约600 kg,丹参酮类成分含量达0.330%,丹酚酸B含量达4.977%,分别为药典标准的1.32、1.66倍。[结论]推测天津地区大田适宜引种丹参,种源为山东日照丹参种苗引种天津后栽培品亩产量较高,丹参酮类成分、丹酚酸B含量丰富,因此,山东日照种苗适宜作为天津地区引种的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16.
大孔吸附树脂富集丹参总酚酸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贤春  吴清  李冀湘 《中国中药杂志》2007,32(12):1158-1160
目的: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富集丹参中总酚酸的工艺条件及参数。方法:以丹参总酚酸含量为考察指标,筛选了不同型号的树脂,确定了H103型树脂为最佳树脂,并优选H103型树脂富集丹参总酚酸的最优条件。结果:取127 mL H103树脂,树脂径高比为1∶6,上样液质量浓度为1.25 g·mL-1。最大上样量为0.67 BV,吸附和洗脱流速均为2 BV·h-1,上样吸附后,用水洗4 BV后,用含有1%氨水的80%乙醇洗脱,用量为4 BV。结论:此法可较好地富集丹参中的总酚酸。  相似文献   

17.
李秀兰  陈力 《中草药》2012,43(2):375-379
目的建立三倍体丹参培育及其可持续利用的方法。方法应用"基因组多倍化与杂交相结合"的方法,将二倍体白花丹参人工诱变成同源四倍体(4x=32),然后与栽培或野生二倍体(2x=16)丹参进行杂交,转育成三倍体(3x=24)丹参。结果 4x♀×2x♂或2x♀×4x♂均能获得三倍体丹参,三倍体丹参具有多倍体和杂交种双重优势,根条数增加94.23%,根部鲜质量增加215.33%,主要药物成分隐丹参酮、丹参酮I、丹参酮IIA、丹酚酸B均达到或超过《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的水平。三倍体丹参杂交一代通过无性繁殖成为永久杂种,长期保持不变。结论三倍体丹参的培育是我国丹参种质资源遗传改良、新品种选育和杂种优势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丹参多糖的提取分离及结构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对中药丹参中多糖进行研究。方法:丹参药材经过水提醇沉得到丹参粗多糖,以DEAE-Sepharose Fast Flow 纯化后,以H2O2脱色,流水透析,冷冻干燥后得到2个浅黄色均一多糖SMP 1,SMP 0.5,经13C-NMR,DEPT,IR谱,单糖组分分析、部分酸水解等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SMP 1,SMP 0.5相对分子质量分别约为1.39×106,4.03×105,SMP 1主要以α-(1→6)D-Glc聚合而成,有少量的α-(1→2)D-Glc聚合;SMP 0.5主要由α-(1→6)D-Glc聚合而成。结论:SMP 1,SMP 0.5为从丹参中首次分离得到的中性均一多糖。  相似文献   

19.
20.
丹参移栽后苗系与根系的生长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丹参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有效成分累积的关系 ,为建立科学的规范化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丹参种苗移栽成活后 ,对生长一致的植株定点挂牌编号 ,每 2 0d取样 1次 ,测定各个生长发育阶段的根系与苗系的生长发育变化规律及其与丹参酮ⅡA、丹参素等有效成分含量累积的关系。结果与结论 :研究发现 ,种苗移栽成活后 ,苗系首先迅速生长 ,根系的快速生长期明显滞后于苗系 ,但其生长持续时间长 ;根系数量的变化呈现双“S”型增长曲线 ,快速增长期分别出现在移栽后的 30~ 70d和 14 0~ 2 0 0d 2个时间段。丹参素含量在移栽后14 0~ 180d达到最高水平 ,丹参酮ⅡA 最高含量出现在移栽后的 10 0~ 12 0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