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语言训练对中风后运动性失语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康组及对照组各30例,分别采用针刺配合语言功能训练及语言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AQ、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且针康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语言训练对中风后运动性失语有积极作用,改善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早期中风患者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干预4周后的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12月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康复科门诊及住院部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治疗前、后采用简化Fugly-Meyer量表、改良Barthel指数及Berg平衡量表评估。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FMA、MBI、BBS得分均提高,且实验组的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下肢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对早期中风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平衡功能改善显著,不用考虑患者的认知问题,早期治疗优势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合并吞咽困难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70例中风合并吞咽困难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基础性药物治疗,实验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疗程为1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情况、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P0.01),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醒脑开窍针法治疗中风合并吞咽困难患者可以有效改善其吞咽功能和神经功能缺损,并减少诸如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观察针刺联合康复功能训练治疗中风患者下肢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4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86例中风后下肢痉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刺联合康复功能训练治疗,对照组单纯以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风患者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采用针刺联合早期功能锻炼治疗中风后下肢痉挛患者,能有效地改善运动功能,缩短病程,提高生活质量,降低致残率,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放血疗法治疗中风后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选取60例中风后功能障碍患者,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针刺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放血疗法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放血疗法治疗中风后功能障碍临床效果显著,有助于病情的恢复及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及护理对中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80例急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早期功能训练组(40例)及对照组(40例),早期功能训练组合予常规治疗同时给予早期康复功能训练及护理,对照组仅予常规治疗。结果经6周治疗后两组患者肢体功能有明显改善,早期功能训练组日常生活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康复功能锻炼及护理能明显改善中风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雷火灸治疗中风后手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中风后手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加雷火灸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两组治疗前后分别行手功能及改良巴氏指数量表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Fugl-Meyer手运动能力积分、Barthel指数均有提高,观察组手功能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结论:针刺配合雷火灸可以提高中风后手功能障碍患者临床疗效,且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8.
薛洋  张东艳  白艳杰  王岩 《吉林中医药》2021,41(8):1109-1112
目的 观察"通督醒神"针刺法对中风后轻度认知障碍(post-stroke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PSMCI)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及疗效机制.方法 将60例中风后轻度认知障碍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通督醒神"针刺法(头针配合电针仪,长留针),每日1次,每周5次,4周为一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使用传统手法常规针刺治疗.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整体认知功能及记忆领域功能.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MMSE及MoC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1);治疗后治疗组MMSE及MoCA评分提高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督醒神"针刺法能够改善中风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方氏头针联合Rood技术对早期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干预,探讨方氏头针对中风偏瘫早期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6例中风偏瘫早期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普通针刺配合Rood技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方氏头针治疗,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和Ashworth量表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FMA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shworth量表等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方氏头针加Rood技术和普通针刺加Rood技术均可明显改善早期中风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方氏头针加Rood技术治疗早期中风偏瘫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疗效优于普通针刺加Rood技术且疗效满意,可作为临床中风偏瘫早期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康复的优化方案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针刺对中风患者的运动功能、ADL的影响。方法:8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在易化技术的基础上加针刺治疗,比较2组患者功能改善情况及ADL能力。结果:治疗后,治疗纽患者的运动功能和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与早期康复的叠加疗效优于单纯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头皮针长时间留针法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认知障碍患者的生存质量的疗效。方法:选择脑卒中认知障碍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及常规统一的运动康复训练治疗,头皮针长时间留针法结合康复训练组(治疗组)42例,采用头皮针长时间留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单纯康复训练组(对照组)42例,单纯采用认知康复训练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10周后采用洛文斯顿作业疗法(LOTCA)认知评定量表进行认知功能评定,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评定量表简表(WHOQDL—BREF)中文版对其进行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 QOL)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OTCA认知评定量表评分,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WHOQOL—BREF各领域的评分及总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总分差值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皮针长时间留针法结合康复训练可明显提高脑卒中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能力,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曾燕芬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8):1020-1021
目的:观察头针结合体针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头针结合体针治疗,对照组采用体针治疗,以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生活能力恢复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愈显率80%,对照组愈显率62%,两组比较,P<0.05。结论:头针结合体针治疗缺血性中风疗效优于单纯体针组。  相似文献   

13.
电针头穴治疗轻度认知障碍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煜  张虹  赵凌 《四川中医》2012,(2):112-114
目的:观察电针头穴对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早期干预的临床疗效,为针灸治疗MCI提供可靠证据。方法:将84例MCI患者随机分为药物对照组、电针头穴组和辨证配穴组。电针头穴组穴取百会、四神聪、风池、神庭;辨证配穴组在电针头穴组取穴治疗的基础上,通过血管性痴呆辨证量表评定MCI患者中医证型,加用相应穴位;药物组口服尼莫地平。3个组均在治疗前后进行MMSE量表和画钟测验评定,并进行治疗前后及组间对比。结果:8周治疗结束后,3个组治疗前后在MMSE量表、画钟测验评分上显示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P<0.05);电针头穴组和辨证配穴组MMSE量表积分改善优于药物组(P<0.01),电针头穴组与辨证配穴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组在画钟测验评分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头穴对改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有独特优势,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早期应用通腑针刺法治疗脑卒中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发病早期(24-48小时)应用通腑针刺法治疗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早期通腑针刺治疗组及发病1周后常规针刺(包括头针和体针)对照组。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通腑针刺法的早期应用能显著地提高脑卒中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早期针刺治疗对中风患者生活质量的长期影响.方法 选择80例脑中风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西医常规治疗,针刺组待生命体征稳定48h后进行针刺治疗2周.分别于入选时、针刺结束和病程6个月时评估汉化版SF-36、功能独立量表(function independent measure,FIM)和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结果 针刺结束后评估发现,除FIM的认知功能、SF-36的躯体疼痛和生理功能外,针刺组在其他各项目的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病程6个月时,两组在FIM的得分继续提高,针刺组在SF-36的情感职能、社会功能和精神健康方面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NIHSS、FIM的运动和认知、SF-36的其他各项目得分,两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早期针刺能够提高中风患者躯体、心理和社会功能;在长期预后上,由针刺带来的益处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但在心理和社会功能等生活满意度方面仍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6.
张跃磊 《河南中医》2022,42(3):453-457
目的:观察三才针法对中风后顽固性呃逆患者呃逆发病的频率及每次发病持续时间的影响。方法:将70例中风后呃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试验组另给予三才针法治疗,对照组另给予一般针刺治疗。结果:试验组治疗后呃逆发病的频率、每次发病的持续时间、起效时间、疗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后呃逆程度评分、精神及睡眠状态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有效率为91.4%,对照组有效率为74.2%,试验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才针法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疗效显著,能降低呃逆发病的频率、每次发病的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7.
陈立梁  曾骥 《陕西中医》2020,(7):983-985
目的:观察用针刺、灯盏生脉胶囊联合运动想象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患者82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认知功能训练,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运动想象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刺、灯盏生脉胶囊联合治疗,两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两个疗程。观察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智力、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90.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17%(P<0.05);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智力、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改善优于对照组,MMSE、MoCA、ADL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灯盏生脉胶囊联合运动想象疗法利于促进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智力、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  相似文献   

18.
刘晨  张京兰  王非 《陕西中医》2022,43(6):793-796
目的:探析脑卒中伴认知障碍及偏瘫患者接受针刺夹脊穴治疗的效果。方法:纳入230例脑卒中伴认知障碍及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15例)、观察组(115例)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联合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针刺夹脊穴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肢体困重、偏身麻木、手脚胀痛证候积分。采用躯干控制测试(TCT)、Fugl-Meyer量表(FMA)、改良Ashworth评定量表(MAS)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分别评估治疗前后躯干控制能力、肢体运动功能、肢体痉挛程度及认知功能。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证候积分、TCT评分、FMA评分、MoCA评分、MAS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肢体困重、偏身麻木、手脚胀痛证候积分、M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TCT评分、FM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D-D、FIB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针刺夹脊穴治疗脑卒中伴认知功能障碍及偏瘫患者效果较好,可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认知、肢体运动功能及血液循环。  相似文献   

19.
《山东中医杂志》2016,(8):694-696
目的 :基于治未病思想,开展针刺干预高血压预防复发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观察患者血压达标率及远期预后等。方法:中风恢复期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应用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针刺降血压穴位治疗,对照组应用单纯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分别在入院48 h内对患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入院时和随访3个月时对患者进行巴塞尔(Barthel)指数评分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1治疗后两组在降压疗效上,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在3个月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3个月后比较降压药停减情况,两种方法均能使部分正在服用降压药的患者停药或减药,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两种方法均可以降低血压,但治疗组在降压疗效上优于对照组。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针刺降压治疗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血压水平,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穴位按摩对脑卒中患者认知能力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3年7月本院脑卒中患者12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1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灸联合穴位按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和神经功能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治愈率为29.51%,有效率为85.24%,观察组治愈率为42.62%,有效率为93.44%,观察组治愈率和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认知功能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认知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神经功能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神经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穴位按摩能改善脑卒中患者认知能力及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