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栀子生品及炮制品炒栀子和焦栀子中有效成分京尼平-1-β-D-龙胆双糖苷、绿原酸和栀子苷的含量变化,为栀子炮制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产地栀子及其炮制品中的3个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并对生品的含量数据进行聚类及主成分分析。结果 12个产地的栀子中3种成分含量在炒制前后均存在差异,3种成分含量均随着炮制程度增加而下降。结论产地地理位置接近的样品成分相近,气候土壤等因素使不同产地栀子炮制前后栀子苷、绿原酸和京尼平-1-β-D-龙胆双糖苷含量有所差别。  相似文献   

2.
炮制对栀子部分成分及解热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张学兰  刘玉荣 《中药材》1995,18(3):136-139
对栀子生品及4种不同炮制品的水溶性浸出物、栀子甙、鞣质含量进行了测定,观察了上述5种样品醇提液的解热作用。结果表明,栀子炮制后各成分含量均有改变,栀子生品解热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3.
炮制对栀子中栀子甙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丁安伟  郭戎 《中药材》1995,18(11):562-564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对栀子生品及用正交试验法炮制的九种炮制品进行了栀子甙的含量分析。结果表明,生品与炮制品检出组分一致,以160℃烘5min(A2B1C2)炮制的样品栀子甙含量为最高。高温炮制使栀子甙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4.
栀子不同炮制品护肝作用比较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张学兰  孙秀梅 《中成药》1996,18(2):18-19
对栀子生、炒、焦、炭、姜炙品及4种不同温度、时间下的烘制品进行了护肝作用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栀子生品能明显对抗CCl4对动物肝的急性中毒作用,经不同方法炮制后护肝作用均降低。通过实验初步认为,栀子如用于治疗急性黄疸性肝炎应以生品为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栀子不同炮制品标准汤剂质量指标的差异。方法 测定19批栀子、炒栀子和焦栀子标准汤剂出膏率、指标成分栀子苷的含量和转移率,并建立标准汤剂指纹图谱,计算指纹图谱相似度,采用对照品比对的方式对共有峰进行确证,以指纹图谱共有峰的峰面积为变量,进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寻找差异性标志物。结果 标准汤剂的出膏率排序焦栀子>栀子>炒栀子;栀子苷的含量排序栀子>炒栀子>焦栀子;栀子苷的转移率排序焦栀子>栀子>炒栀子。栀子、炒栀子和焦栀子指纹图谱均标识出7个共有峰,指认出其中5个成分,栀子不同炮制品标准汤剂指纹图谱的相似度均大于0.95;OPLS-DA将栀子、炒栀子和焦栀子分为两类,并找到5个差异性成分,分别为峰6、峰5、峰7、峰3和峰2,表明随着炒制程度的加深,上述化学成分在标准汤剂中的含量逐渐降低。结论 可为栀子、炒栀子和焦栀子配方颗粒及其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优化栀子炭炮制工艺,并结合药效学研究对所得炮制工艺进行验证。方法运用热分析技术分别对栀子中不同有效成分进行热解特性分析,得出栀子炭最佳炮制温度范围;同时,以栀子炭中鞣质含量为指标,选择炒制温度、炒制时间2个因素,结合响应面法试验优化栀子炭炮制工艺,并通过药效学实验(止血实验)对栀子炭炮制工艺进行验证。结果热分析实验综合分析得出栀子炭最佳炮制温度为290.3~387.0℃;响应面法优化得出栀子炭最优炮制工艺为炒制温度330℃,炒制时间5.91 min;与空白组比较,新法组、传统组均能极显著缩短小鼠凝血时间(P0.01),生品组能显著缩短小鼠凝血时间(P0.05);新法组能显著缩短小鼠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P0.05),对小鼠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的影响差异不显著。结论结合热分析技术和响应面法优化栀子炭炮制工艺,并进行相关药效学实验验证,结果合理可行,该法可为改进传统中药炮制工艺,合理量化炮制过程中火力火候参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炮制方法对补骨脂中抗骨质疏松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补骨脂生品及不同炮制品中香豆素类、黄酮类、单萜酚类抗骨质疏松效应成分的含量,对炮制前后三类成分的含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补骨脂经不同方法炮制后三类成分含量与生品相比均有极显著变化。结论: 药典收载的炮制法可同时提高三类化合物的含量,可能增强其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与中医认为“盐炙能增强温补脾肾的作用”的传统观念相吻合。  相似文献   

8.
栀子炮制前后熊果酸的含量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学兰  孙秀梅 《中药材》1994,17(5):27-28
用薄层扫描法分析比较了栀子生品及不同炮制品中熊果酸的含量,为探讨栀子的炮制意义,寻求较合理的炮制工艺提供一个方面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栀子果实含有挥发油类成分,不同炮制品的栀子挥发油种类和比例相差甚远.该实验以生栀子、炒栀子、焦栀子、栀子炭等4个炮制品种为研究对象,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结果生栀子、炒栀子、焦栀子、栀子炭中的挥发油质量分数分别为1.2,1.0,0.9,0.7 μL·g-1.以GC-MS技术鉴定并比较了4类栀子饮片挥发性成分差异,共124种挥发油成分被鉴定,其中生栀子中鉴定53种,炒栀子54种,焦栀子32种,栀子炭43种;根据峰面积归一化法分析,其分别占各栀子饮片挥发油总量的93.85%,92.01%,91.59%,90.81%.该文用GC-MS分析栀子不同炮制品种中挥发油成分组成及其含量变化,为阐释栀子饮片炮制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栀子的炮制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栀子为常用中药之一,其性寒、味苦,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的功能;用于热病烦闷、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疮疡肿毒、跌打损伤等症.栀子的炮制方法历代本草记载有多种,现代主要沿用生品、炒黄、炒焦、炒炭、姜汁炙等,其临床疗效不一.本文以文献报道栀子中降温、镇静有效成分熊果酸含量为指标,对栀子生品及不同炮制品进行了测定比较,旨在探讨栀子的炮制意义,寻求较合理的炮制工艺,为栀子的合理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栀子及其近缘类群的随机扩增多态DN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菲  周至明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8):1917-1918
目的探索栀子与其变种雀舌栀子、重瓣栀子及变型水栀子之间的亲缘关系。方法从56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2个引物对栀子及其近缘类群进行RAPD分析,应用SPSS10.0分析软件中的Jaccard方法计算任意两样品间的相似系数,用组内聚类方法计算得出聚类树状图。结果共得到251个有效位点。聚类分析显示,栀子与重瓣栀子最先聚类,然后与水栀子聚类,最后与雀舌栀子聚类。结论重瓣栀子与栀子亲缘关系最近,雀舌栀子与栀子的亲缘关系最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栀子药材进行整体质量表征研究,并通过对不同产地栀子药材及其易混品水栀子的质量表征信息进行比较分析,以发现栀子药材的质量表征特性与产地的关联性。方法:采用HPLC-PDA多波长分析方法,建立栀子药材多指标性成分含量合特征图谱分析方法,采用PLS-DA模型分析,找到不同产区栀子药材及易混品水栀子质量表征特性。结果:不同批次栀子药材中环烯醚萜苷和二萜苷类成分色谱峰无明显差异,但5号(二萜苷类)特征峰含量有明显差异,福建产区高于江西产区;不同批次栀子药材酚类成分色谱峰数量和含量均表现出明显特性,其中福建栀子具有11号特征峰、且高含量;江西栀子具有8号(绿原酸)特征峰、且高含量特征,呈现出产地栀子药材质量表征特性与品质特征。水栀子表征出酚类成分与产地关联质量特性,且具有21号特征峰;此外,水栀子中京尼平龙胆双糖苷含量较低。以栀子药材整体质量表征为比较,福建产区栀子、江西产区栀子分别聚为一处,水栀子单独聚为一处,s9(与水栀子混种栀子药材)批次单独聚为一处;由变量重要性因子分布图可知,特征峰21、11、12、17、8、19、14、5、10号色谱峰为主要质量特性信息成分。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栀子药材整体质量表征方法准确、可靠;应用于栀子药材整体质量表征与质量评价,可区分栀子药材种源、种植、产地、采收等信息;从而为栀子药材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炮制对栀子中色素类成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炮制对栀子中色素类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以西红花苷-Ⅰ、西红花苷-Ⅱ和西红花酸含量为指标,对3个产地的栀子、炒栀子与焦栀子中试饮片进行比较.结果:西红花苷-Ⅰ、西红花苷-Ⅱ的含量顺序为:栀子>炒栀子>焦栀子;西红花酸的含量顺序为:栀子<炒栀子<焦栀子.结论:加热炒制可使栀子中西红花苷-Ⅰ和西红花苷-Ⅱ含量显著降低,栀子经炒黄、炒焦后可产生西红花酸.  相似文献   

14.
栀子的活性成分包括萜类、黄酮类、有机酸酯类、多糖和挥发油等,其中萜类为其主要活性成分。近十几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栀子中的活性成分进行了提取分离,并建立了多种检测方法。针对栀子中的萜类成分环烯醚萜、单萜及二萜类成分的提取分离及检测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栀子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伤科王水质量控制方法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郁峰  杨其蕴 《中药材》1997,20(8):411-413
采用薄层色谱和纸色谱法鉴定了中成药伤科王水中的主要成分,并采用氧化铝柱色谱分离-薄层扫描法测定了小檗碱的含量。定性、定量方法可靠,操作简便,结果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枝7种成分进行LC-MS分析及HPLC-DAD测定。方法采用LC-MS法开展栀子枝的化学成分定性分析,建立HPLC-DAD法同时测定栀子枝中去乙酰基车叶草苷酸、京尼平苷酸、竹节参皂苷Ⅳa、京尼平龙胆双糖苷、栀子苷、去甲基川陈皮素、栎精-3,7,3',4'-四甲醚的含量。结果从栀子枝中定性分析了30种化学成分,包括黄酮类、萜类、有机酸等多种结构类型。在优化的色谱条件下,7种成分线性关系良好。其中,去乙酰基车叶草苷酸和竹节参皂苷Ⅳa是栀子枝中最主要的环烯醚萜及三萜成分,含量分别为2.140、3.575 mg/g。结论该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栀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7.
胡震  王义明  罗国安  贺浪冲 《中药材》2005,28(11):991-994
采用HPLC方法同时测定栀子药材中栀子苷、绿原酸和藏红花素Ⅰ的含量,通过对测试方法流程进行分析,确定不确定度来源,结合含量测定方法验证数据,计算了不确定度分量、合成不确定度及扩展不确定度;结果表明,用HPLC方法定量分析栀子药材中栀子苷、绿原酸和藏红花素1的方法满足现代药物分析方法学的要求,且三者的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0.1024,0.2254,0.1265.  相似文献   

18.
栀子类药材及其不同发育期果实中栀子甙的含量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付小梅  褚小兰  范佳生  吕武清 《中药材》2000,23(12):754-756
采用中国药典2000年版方法对不同产地山栀子中的栀了甙进行了定性鉴别和含量测定,并对临川产山栀子和瑞金产水栀子不同发育期果实中的栀子甙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江西产区的山栀子中栀子甙含量高于其他地区的产品。水栀子、朝鲜栀子为栀子类药材中含栀子甙很高的品种,山栀子和水栀子所含栀子甙在果实发育期有两个高峰期。  相似文献   

19.
栀子总环烯醚萜苷含量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测定栀子药材乙醇提取物中总环烯醚萜苷的含量。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结果以栀子苷为标准品,栀子总环烯醚萜苷浓度在8.08~24.24μg.ml-1线性关系良好,方法精密度、重复性、加样回收率、稳定性均良好,3批栀子乙醇提取物中总环烯醚萜苷平均含量为56.5%。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重复性好,可作为中药栀子质量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湖南道地药材栀子、GAP药材基地栀子和混淆品水栀子的蛋白质表达差异。方法:利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技术对不同来源的栀子进行蛋白质鉴别分析。结果:各个品种的电泳指纹图谱可以互相区别,可作为栀子正品与混淆品水栀子鉴定的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结论:电泳鉴别可为中药栀子与其混淆品鉴别的一项可靠简便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