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近年来现代医学认识到肠道淋巴结艾滋病毒(HIV)感染在艾滋病(AIDS)的发病和进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参考这些研究成果,提出从肠道论治AIDS的思路.认为AIDS的中医病位在肠道;疫毒侵肠为AIDS的病理机制之一;治疗AIDS时,在补益五脏精气的基础上,应重视清理胃肠道内的HIV邪毒,以提高AIDS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研究HIV/AIDS动物适宜模型的建立及近年来中医药治疗HIV/AIDS在动物实验研究方面的进展,结合中药治疗艾滋病临床实践,HIV/AIDS的病种特性,中医基本理论特色,探讨中医药治疗HIV/AIDS动物模型建立及药效筛选研究的可行性和挑战,为开发治疗艾滋病中药新药的实验研究提供思路和尝试。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中医学角度对无症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期的病因病机、辨证治疗、中医药疗效评价标准、干预无症状HIV感染期的作用机制等方面进行了阐述。认识到无症状HIV感染期的中医病因病机为艾滋病疫毒之邪侵袭机体,邪毒渐进而正气渐弱,处于正邪伏争状态,邪毒多为湿与热,正虚以气虚多见,涉及肺、脾、肾;中医辨证治疗以治未病、审机论治和整体辨证为主线;以症状体征计分和生存质量量表作为中医药疗效评价方法;从细胞水平、分子水平深入地揭示艾滋病中医药治疗的作用机制,为研发干预无症状HIV感染期的中药新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艾滋病从"毒邪"论治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学伟  郭会军  刘琦  郭玉明  彭勃 《中医杂志》2006,47(11):803-805
从以下方面论述艾滋病(AIDS)与毒邪的关系:(1)“毒邪”学说的内涵。(2)艾滋病与“毒邪”致病:认为“毒邪”为艾滋病的直接致病因素。(3)艾滋病发病与中医“毒邪”的致病特点:包括广泛性、从化性、兼夹性等10个方面。(4)艾滋病从“毒邪”论治的实践依据:多年的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已证实了中医清热解毒扶正方法治疗艾滋病的科学性。(5)依“毒邪”论治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艾滋病的中医发病机理复杂多样,变化多端。正虚邪侵是艾滋病发生的两个重要方面,正虚主要是指肾元的亏虚,邪侵主要是HIV邪毒的内侵。肾元亏虚是艾滋病发生的内在致病因素,HIV邪毒入侵是艾滋病发生的外部致病条件。一方面,肾元亏虚,机体正气不足,抗邪无力,HIV邪毒乘虚而入;另一方面,邪毒内侵,加重人体肾元的耗伤,使机体抗病力更加低下,从而引起一系列的艾滋病特征性病变。深入探讨艾滋病的发病机理对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的科研与临床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中医整体观来认识艾滋病发展过程及中药治疗HIV/AIDS机会性感染的可行性,提出治疗艾滋病应进行整体免疫调节,采用祛毒、排毒(抗病毒)、扶正固本(增强机体免疫)的原则。方法:采用中西医结合论证,使用中药制剂对HIVAIDS进行1~2年治疗。结果:中药治疗HIV/AIDS机会性感染效果理想。结论:中药可有效地提高机体免疫力、抑制HIV、控制机会性感染。  相似文献   

7.
HIV/AIDS中医病因病机及证治规律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据专家估计,目前我国HIV/AIDS实际人数已达100余万,且已进入艾滋病发病快速增长期.回顾过去10年来中医对AIDS的研究,总体上着重于中药复方、单味药及有效成分的开发;从中医临床角度对HIV/AIDS进行病因病机、证治规律的研究,也有散在报道.现就10年来有关HIV/AIDS的中医病因病机、证治规律的临床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前国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和艾滋病(AIDS)疫情形势严峻,迫切需要研发有确切疗效、价格低廉的治疗药物。河南中医学院田圣志等根据中医扶正祛邪理论研制出治疗HIV/AIDS的中药复方“爱可扶正片”,在非洲艾滋病高发区赞比亚进行了多年的治疗观察,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继续在  相似文献   

9.
论"毒"与艾滋病的发病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1艾滋病"毒邪"产生的途径 1.1外来之毒 1.1.1疫之为毒中医认为,自然界产生的具有强烈传染性,可导致人体剧烈病症的致病物质为疫毒[1].艾滋病在中医学中可归于伏气温病,本病主因伏邪温疫即是疫毒,通过性接触、血液传播或母婴传播,伏邪温疫入侵人体,因其具有传染性、潜伏性和致病的严重性,又不同于一般外邪所化之毒.伏邪瘟疫(或简称伏气、伏疫、伏毒、伏邪)属疠气(也称为异气)的一种,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伏邪疫毒侵入人体后,有一定的潜伏期,一旦发病病情凶险.<说文解字>云:"疫,民皆病也."<素问·刺法论>中提到:"五疫之至,皆相易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明代吴又可的<温疫论>是一部论述中医对传染病认识的专著,指出"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这里所指的"异气",又叫"疠气",是当时描绘传染病的病原体具有传染性强、传播广泛、感染后患者临床表现十分相似等特征.  相似文献   

10.
中医对某些免疫性疾病的疗效及对艾滋病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中药治疗部分免疫性疾病如各型紫癜,白塞氏综合征等效果满意,疗程10—30天,服药8—10剂,治愈率99%以上,为此联想到艾滋病的治疗。中医认为 AIDS 是感染疫疠、温邪、淫毒或因淫色过度,忧思劳倦,以致阳精耗损,经过邪正相争,消耗正气导致阴阳气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