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观察健脾疏肝消糖散治疗葡萄糖耐量低减(IGT)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IGT的患者66例随机分为生活干预组(干预组)22例、二甲双胍组(西药组)20例、中药加二甲双胍组(中西药组)24例,3组患者均给予生活干预,西药组给予盐酸二甲双胍治疗,中西药组给予健脾疏肝消糖散及盐酸二甲双胍治疗。结果:治疗前后比较,3组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水平均有下降(P0.05或P0.001),中西药组及西药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下降较为明显(P0.001);3组患者治疗前后TG、TC变化比较,干预组TG、TC水平下降不明显(P0.05);而中西药组TG、TC降低较为明显(P0.05或P0.001);西药组TG下降不明显(P0.05),TC降低较为明显(P0.05);3组治疗前后体重指数(BMI)下降不明显(P0.05)。结论:通过生活干预、服用健脾疏肝消糖散及盐酸二甲双胍均可改善IGT患者的血糖水平;中药健脾疏肝消糖散能够改善空腹、餐后血糖水平及血脂水平,可以有效地治疗IGT。  相似文献   

2.
李智滨  王娟  李进龙 《河北中医》2011,33(7):982-983
目的观察健脾化痰活血法对糖耐量减低(IGT)患者血糖和血脂水平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IGT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0例予常规饮食、运动干预,治疗组8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健脾化痰活血法干预。2组均4周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临床疗效,检测2组空腹血糖(FPG)、2 h血糖(2 h PG)、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6.25%,对照组总有效率48.33%,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干预后2 h PG、TC及TG与本组干预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且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后2 h PG与本组干预前比较明显下降(P〈0.05)。结论健脾化痰活血法可明显改善IGT患者血糖和血脂水平,且疗效确切,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健脾调肝、化痰活血中药糖异平早期干预糖耐量减低(IGT)的临床疗效,初步探讨其干预机制。方法将120例中医辨证为肝郁脾虚、痰热互结型的IGT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在进行基础治疗同时,试验组服用糖异平,每次10 g,每日3次;对照组服用阿卡波糖,每次50 mg,每日3次。治疗期12周。观察临床症状、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TG、T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2 h PG、TG、TC、hs-CRP、TNF-α及临床症状积分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期间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糖异平可有效降低IGT患者餐后血糖,改善临床症状,降低hs-CRP和TNF-α的水平,治疗IGT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健脾消糖方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服用盐酸二甲双胍和健脾消糖方加减,对照组单纯服用盐酸二甲双胍。2组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前后分别检测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2hB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脂,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2组治疗前后各项检测指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组间比较治疗组检测指标更为理想(P〈0.05)。结论:健脾消糖方对2型糖尿病有确切的临床疗效,而且能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HOMA-IR,降低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阿卡波糖对糖耐量减低(IGT)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98例IGT患者,按照随机平行分组法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9例,2组均给予饮食、运动及生活方式干预,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卡波糖50 mg口服,3次/d。连续治疗24周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并观察血清CRP及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24周后,干预组较对照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 PG)、空腹胰岛素(FINS)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餐后2 h胰岛素(2h INS)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TC、TG、LDL-C及CRP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HDL-C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阿卡波糖可有效控制IGT患者血糖水平,且对CRP及血脂水平具有良性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胰肾康丸对糖耐量减低(IGT)患者临床症状及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将76例糖耐量减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胰肾康丸组(治疗组)38例,二甲双胍组(对照组)38例。治疗组服用胰肾康丸,对照组服用二甲双胍,疗程12周,观察两组临床症状、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0GTT 2hPG)、空腹胰岛素(FINS)、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血糖值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TC、TG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下降,HDL-C有所升高(P〈0.05),而对照组各项脂代谢指标无明显变化;治疗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主症)与治疗前相比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而对照组变化不明显。结论胰肾康丸对于糖耐量减低患者疗效显著,尤其适合于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联合饮食控制和运动疗法对IGT的干预作用。方法:我院诊治的108例糖耐量减低患者,治疗组予二甲双胍口服并控制饮食和运动,对照组仅口服同等剂量二甲双胍,不控制饮食和运动。结果:两组空腹血糖均下降(P〈0.05)。治疗组空腹血糖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餐后2h血糖均下降(P〈0.05)。治疗8周后治疗组餐后2h血糖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8周后两组BMI均下降(P〈0.05),治疗组BMI小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糖耐量减低(IGT)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病史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分为糖尿病(DM)组、IGT组、糖耐量正常组(NGT组)。对3组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测定各组生化指标。结果与NGT组相比,IGT组和DM组的体重指数(BMI)、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斑块检出率及斑块积分均显著增高(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CIMT与年龄、TC、LDL-C、2hPG呈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脑梗死患者在IGT阶段已经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改变,早期控制血糖,可减轻脑血管病变的严重程度、减少血管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9.
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糖耐量减低患者IR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评价补阳还五汤加味对糖耐量减低(IGT)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的105例确诊的IGT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与对照组(51例),两组在观察期间均采用合理控制饮食和体育运动加以干预,治疗组加服补阳还五汤加味(8周为一疗程),对照组不服药。采用自身对照和组问对照方法对比观察,分析两组以干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TC、HDL、LDL、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MISI)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干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药补阳还五汤加味对IGT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活血通络方联合阿卡波糖片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高血压合并高血糖患者,根据血糖水平分为三组,空腹血糖调节受损组(IFG)、糖耐量减低组(IGT)及空腹血糖调节受损合并糖耐量减低组(IFG/IGT)。所有病例均在降压基础上口服活血通络方水煎剂及阿卡波糖片。结果:IGT组及IFG/IGT组收缩压水平及2h负荷血糖水平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P〈0.05)。结论:活血通络剂联合应用阿卡波糖片治疗高血压合并高血糖疗效确切、安全性高、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首参颗粒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外周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156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83例和西药组73例。中药组服用首参颗粒,西药组口服普法他汀片,疗程均为6个月。于治疗前、治疗后3、6个月分别观察血脂及CRP、IL-6的变化。结果:中药组治疗后TG、TC/HDL-C比值较治疗前均下降明显(P<0.05或P<0.01),HDL-C值上升明显(P<0.01),与西药组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治疗后CRP、IL-6表达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1),与西药组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首参颗粒可改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脂质代谢紊乱,降低CRP、IL-6水平进而有效干预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和通心络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血脂的影响。方法:选择67例颈动脉硬化斑块患者,随机分成3组,阿托伐他汀组、通心络组、联合治疗组(阿托伐他汀+通心络),观察12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面积,斑块积分和血脂的变化。结果:3组治疗前后颈动脉IMT和斑块面积均缩小,斑块总积分减少,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联合治疗组颈动脉IMT和斑块面积和斑块总积分优于单药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阿托伐他汀组与通心络组比较,治疗后颈动脉IMT和斑块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总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TC、LDL-C、TG下降幅度均高于单独用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心络组治疗前后T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组与通心络组治疗后比较,TC、LDL-C、T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心络组降TG效果优于阿托伐他汀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伐他汀和通心络联合治疗作用互补,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面积,斑块积分和血脂的影响大于单药治疗。  相似文献   

13.
段学忠  王翔艳  徐静  王巍 《中医药学刊》2013,(10):2309-2311
目的:观察滋潜通脉颗粒对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及C-反应蛋白(CRP)、纤维蛋白原(FIB)、尿酸(UA)、同型半胱氨酸(HCY)、血脂的影响。方法:106例高血压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采用随机分层法分为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53例。两组患者给予相同的常规基础药物治疗,治疗组给予滋潜通脉颗粒,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两组疗程均为2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总积分及CRP、FIB、UA、HCY、血脂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颈动脉IMT、斑块总积分、CRP、FIB、UA、HCY、血脂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或P〈0.05)。治疗组上述指标(除血脂中TC、HDL-C外)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滋潜通脉颗粒抗动脉粥样硬化及降低CRP、FIB、UA、HCY、血脂作用优于阿托伐他汀钙,表明滋潜通脉颗粒对高血压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研究,观察护肾愈消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0例早期糖尿病肾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均给予糖尿病基础治疗,对照组加用氯沙坦钾片,治疗组加用护肾愈消汤。治疗60天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FBG、2hPG、TC、TG、HDL—C、LDL—C及UAE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FBG、2hPG和UAE等指标均比治疗前后有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UAE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TC、TG、LDL—C下降,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治疗后治疗组TC、TG、LDL—C比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护肾愈消汤对早期糖尿痛肾病有确切疗效,该药具有降低尿微量白蛋白和血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从血压分层的角度观察益糖康治疗并有IGR的MS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疗效的机制及并有IGR的MS与血压之间的关系。方法:把收治的痰热互结型并有IGR的代谢综合征患者165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安慰剂组,给予益糖康治疗12周后,测量FPG、2hPG、TG、TC、HDL-C、LDL-C、BMI。结果:(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和安慰剂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明显改善,P<0.01,但组间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安慰剂组,P<0.01;(2)血压未分层时,中药益糖康能降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BMI、TC、TG、HDL-C、LDL-C(P<0.01,0.05);血压≥140mmHg/90mmHg时,中药益糖康能降低患者的FPG、2hPG、TG、TC、LDL-C、BMI(P<0.01,0.05),血压<140mmHg/90mmHg时,中药益糖康能降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BMI(P<0.01,0.05)。结论:(1)痰热互结型并有IGR的MS患者以高血压型为主。(2)中药益糖康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餐后血糖、TC、TG、血压和BMI,但对高血压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BMI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以中医治未病方法(中药降糖贴穴位贴敷)结合健康管理干预糖尿病前期(IGT)人群,探讨其对糖尿病(DM)发病率的影响以及逆转为正常糖耐量(NGT)的作用。方法:将1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进行降糖贴穴位贴敷和饮食、运动等健康管理方法干预;对照组单纯饮食、运动等健康管理方法干预。2组疗程均为12个月,观察2组干预后DM发病率和IGT逆转率情况。结果:治疗组IGT发展为DM者2例(2.50%),对照组6例(10.91%);治疗组IGT转NGT为50.00%,对照组为27.27%。上述指标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干预前后血糖变化明显(P〈0.05),对照组无明显改善(P〉0.05),干预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未病方法结合健康管理对糖耐量减低的干预有助于其逆转为正常糖耐量,降低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尿酸(SUA)、血脂与2型糖尿病(T2DM)及其并发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40例2型糖尿病并发血管病变患者(A组)、30例2型糖尿病无血管病变患者(B组)及30例健康对照组(C组)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三组的血尿酸及血脂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组患者的SUA、甘油三脂(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显著高于B、C两组,P〈0.05.A组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低于B、C两组,P〈0.05.B组患者的TG、TC显著高于C组,P〈0.05.结论:T2DM患者常伴有SUA及血脂的异常,其可作为T2DM并发血管病变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医食疗对调理高血压患者痰湿体质、控制血压、提高生存质量和降低血脂的作用。方法:将100例高血压患者(痰湿体质)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食疗。比较2组干预前后不同时间点痰湿体质分值的变化情况、干预前后血压、血脂变化以及干预后患者生存质量。结果:①对照组干预4、8、12周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时间点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收缩压及舒张压对照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干预后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对照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干预后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对照组生活质量问卷(QLQC-30)各项指标评分均要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中医食疗对调理高血压患者痰湿体质、控制血压、提高生存质量和降低血脂均具有一定的促进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