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揭示明清时期脾胃湿热证的用药模式及脾胃湿热方的配伍规律。方法从120余部明清时期重要的古医籍中收集了明清医家治疗脾胃湿热证的方剂591条,建立方剂和药物数据库,采用现代数理统计方法与数据挖掘技术进行分析。结果统计筛选出明清医家治疗脾胃湿热证的核心药物及脾胃湿热方中一些有意义的药—证相关模式。结论脾胃湿热证理法方药经明清医家的继承与发展,其内容更广泛,学术观点更丰富,有较大的理论探讨和应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明清时期四类脾胃湿热证方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明清时期脾胃湿热证的用药规律。方法:采用频数分析和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法对明清医家治疗脾胃湿热证的591首方剂进行数理统计。结果:初步了解明清时期不同种类药物在4类脾胃湿热证方荆中的运用情况,并筛选出明清时期中医治疗脾胃湿热各病证的主要药物,定量地表达了这些药物对相应病证的重要性。结论:明清时期以祛湿清热、理气健脾为治疗脾胃湿热的基本法则,利水渗湿药、补虚药、清热药、理气药和芳香化湿药为其遣方用药的关键药物。  相似文献   

3.
明清脾胃湿热方的用药频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中医界对脾胃湿热证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多局限于个人诊治经验总结、部分临床医案汇总及现代实验室研究等,尚无人志在搜集历代医家经验用方,构建数据库,采用数理统计、数据挖掘等方法,客观总结脾胃湿热方之遣方用药规律。基于此,本研究搜集明清两代古医籍中治疗脾胃湿热证的  相似文献   

4.
明清脾胃湿热方用药关联规则挖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脾胃湿热证是一种临床常见的严重危害人类生活质量的慢性进行性病变.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通过数据挖掘技术中的关联规则挖掘。从118部古医籍记载的治疗脾胃湿热证方剂591条中,挖掘出四味药组8条,三味药组14条,药对19对,从而总结出明清脾胃湿热方的药物配伍以祛邪为主,亦不忘扶正,与脾胃湿热证的湿热内蕴、脾失健运、气机升降失司之病机相呼应。  相似文献   

5.
明清时期中医学理论与实践发展到达一个高峰,也是脾胃学说发展与完善的时代.明清医家对脾胃湿热证的辨治从病名、证候、病因、病机到防治方药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理论认识和临证经验,对指导现代临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明清脾胃湿热方用药分类关联规则挖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搜集明清两代古医籍中治疗脾胃湿热证的方剂共591条,用药总频数4657次,涉及中药共161味,构建包含方名、年代、文献出处、主治、药物组成等字段的方剂数据库,  相似文献   

7.
脾胃湿热理论的完善,经历了历代医家的探索与实践。脾胃湿热理论萌发于秦汉时期,以《黄帝内经》为代表论述了脾胃与"湿邪""热邪"之间的关系。金元时期渐见雏形,众多医家进一步探讨了脾胃功能与"湿热"的相关性,期间朱丹溪首次提出"脾胃湿热"一词。明清至民国时期,温病学说的发展促进了脾胃湿热理论的衍变,关于湿热证发病机理的论述渐以脾胃为中心。建国后随着中医诊疗标准的不断更新,正式确定了"脾胃湿热证",并详细归纳总结其证候特点,对中医规范诊疗有重要意义。在当今社会,相关研究表明脾胃湿热证型多见,不仅局限于脾胃病系,还涉及多系统疾病,脾胃湿热致病特点及治疗倍受关注,脾胃湿热理论体系逐渐形成。脾胃湿热理论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凝集了众多医家的传承总结,其理论不断被充实,最终形成独立的以脾胃为中心的湿热理论体系,对推动中医脾胃学说的创新和进步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分别对脾胃湿热理论的源流、辨别标准、临床意义、证候表现和本证的现代病理基础及治疗,以及该证的动物模型仿造、方剂实验等研究作了梳理,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初步提出脾胃湿热理论今后研究的方向和思路。  相似文献   

9.
分消走泄法的基本思想源于《素问·至真要大论》,其后张仲景、李东垣、朱丹溪、张子和等医家在临证应用时已具雏形,至叶天士完整提出了该法用于治疗外感湿热,邪留三焦气分证,并经吴鞠通,王孟英,俞根初等逐步完善,现代医家丰富了其内涵,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在脾胃湿热证的治疗中尤为常用。本文从分消走泄的源流,与和解少阳法的异同、代表方及在脾胃湿热证的应用体会、临证医案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对临床应用分消走泄法治疗脾胃湿热证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0.
明清时期祖国医学发展至鼎盛阶段,明清医家对痴呆的病因病机、病证、治疗及预后有了详细的论述.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收集、整理、归纳、分析、评价,建立数据库,运用现代统计学方法,结合方剂计量学和“方证对应”方法,探讨明清医家对老年性痴呆的病机及治疗法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