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袁丽 《新中医》2004,36(8):43-43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病因迄今尚未完全阐明。笔者依据中医理论,以益气温经、活血通络为治则,并结合西医调节营养神经、扩张血管、改善代谢的药物,运用于DPN的治疗,临床效果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益气活血通络方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70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使用甲钴胺,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益气活血通络方,连续治疗3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57% (95% CI =87.31% ~99.90%),而对照组为65.71% (95% CI =49.98%~81.44%),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 =2.223 0,P=0.026 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治疗后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MNCV和SNCV参数比较,治疗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益气活血通络方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优于单纯西医疗法,其收益为OR =0.25 (95% CI =0.07 ~0.87),NNT =4(95% CI =2.35 ~31.35);提高MNCV和SNCV参数.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莉  吴杰  徐敏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5,23(11):2109-211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以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32例,并与常规治疗20例作对照,对总体疗效、临床症状体征、神经传导速度及血液流变学、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53.66%,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显效率为20%,总有效率为50%.治疗组显效率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改善周围神经血液供应,修复受损神经,恢复其正常功能.  相似文献   

4.
白莉  吴杰  徐敏 《中医药学刊》2005,23(11):2109-211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以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32例,并与常规治疗20例作对照,对总体疗效、临床症状体征、神经传导速度及血液流变学、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53.66%,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显效率为20%,总有效率为50%.治疗组显效率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改善周围神经血液供应,修复受损神经,恢复其正常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患者在糖尿病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内服中药汤药,并配合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15天为1个疗程,连续观察2疗程。结果:显效15例.有效1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王尚珍 《国医论坛》2011,26(3):35-35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笔者在胰岛素强化治疗的基础上,用丹红注射液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向建军 《河北中医》2016,(3):394-39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患者均首先使用降糖药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内。对照组60例采用甲钴胺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方剂通络糖康方治疗。2组均15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2组治疗前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总有效率81.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患者治疗后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MNCV及SNCV均得到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提高更为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过程中,对照组和治疗组并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未见明显的肝、肾功能损害。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DPN疗效可靠、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疗效。方法50例均应用益气养阴,补益肝肾,活血通络方法,配合刺五加注射液静脉滴注。结果50例中,显效10例,有效3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8%。结论上述药物联合应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姜玲 《新中医》2014,46(12):98-10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5月~2013年9月收治的120例符合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甲钴胺、硫酸锌、法舒地尔方案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方剂益气活血通络汤进行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4周后周围神经评分、疗效、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的差异。结果:治疗前2组神经症状评分、神经缺陷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神经症状评分、神经缺陷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好转,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神经症状评分、神经缺陷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前2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好转,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前2组胫神经、腓总神经、腓肠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胫神经、腓总神经、腓肠神经传导速度较治疗前均显著好转,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胫神经、腓总神经、腓肠神经传导速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前2组的满意度3个维度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满意度3个维度较治疗前均显著好转,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满意度3个维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疗效分布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较单用西医疗法具有更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为糖尿病(DM)常见的慢性并发症,随着病程延长,其发病率达60%~90%,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主要表现为对称或非对称性肢体疼痛、麻木、感觉异常,甚至肌肉萎缩,是DM致死致残的常见原因之一,目前治疗方法有限。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DPN24例,获得了较好疗效,并与单用西医常规治疗的24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维生素B1100 mg.维生素B12 500gg,均每日1次肌肉注射.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益气活血、化瘀通络中药治疗,每日!剂,水煎分2次温服.2组均1个月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3.34%,对照组总有效率56.6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西医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本文综述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病因病机、中医药辨证论治以及现代医学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毕秀英 《河北中医》2001,23(11):858-859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 84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的同时 ,加用消毒利黄汤口服 ,对照组单纯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 2组胆红素日平均下降值和降至正常所需要日数。结果 治疗组胆红素日平均下降 (5 0 .15± 2 5 .2 4 ) μmol/L ,降至正常所需日数 (4.8± 2 .5 )d ;对照组分别为 (37.94± 2 1.5 6 ) μmol/L和 (6 .1± 4 .6 )d。 2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应用自拟复元汤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5例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应用自拟复元汤,对照组41例予常规西医治疗。2组均4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糖、尿糖、血脂、血液流变学和患肢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峰值流速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56%,对照组总有效率82.93%,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空腹血糖、早餐后2 h血糖、24 h尿糖定量、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全血黏度(高切)、血清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组治疗后腘动脉、胫后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峰值流速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应用自拟复元汤治疗糖尿病足,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5.
冯卫东  徐辉 《河北中医》2010,32(3):331-332,343
目的观察中药清晕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2组,对照组30例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10mg,日1次口服;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清晕汤治疗,每日1剂,水煎服。2组均4周为1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椎动脉平均流速、基底动脉平均流速及血流变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66.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流速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P0.05),治疗组改善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和红细胞聚集指数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P0.01),红细胞变形能力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其改善作用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清晕汤联合西药治疗VBI性眩晕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朱慧军 《河北中医》2009,31(7):1022-102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痉挛型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予常规西医综合疗法,治疗组7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口服、穴位按摩和隔药灸法等中医疗法。2组均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年龄与总有效率的相关性。结果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而且2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与患儿年龄呈负相关(P〈0.01),患儿年龄越小,疗效越好。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痉挛型小儿脑瘫疗效确切,患儿年龄越小,疗效越好,应及早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中西医联合疗法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92 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总有效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联合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疗效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加味小柴胡汤配合生脉注射液为主治疗老年人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低流量吸氧(1~2 L/min)2~4 h,1次/d;静脉滴注头孢哌酮/舒巴坦1.5 g/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加味小柴胡汤及静滴生脉注射液治疗,两组均治疗14 d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为63.3%、对照组为4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0.5248,P<0.01);治疗组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0.5314,P<0.05).结论 加味小柴胡汤配合生脉注射液为主治疗老年肺部感染有效.  相似文献   

19.
张连城  张玉莲  郭家奎  王立存  张静 《河北中医》2007,29(11):1000-100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采用中药辨证施治配合静脉滴注胞磷胆碱钠治疗,对照组35例采用口服都可喜配合静脉滴注胞磷胆碱钠治疗。于治疗前、治疗30日、治疗60日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神经系统体征、中医证候变化等,治疗前后以简易智能量表(MMSE)、Blessed行为量表(BBS)测定其神经、心理及智力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MMSE、BBS积分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84.0%,对照组总有效率51.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85.7%,对照组总有效率57.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血管性痴呆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对患者智能障碍的改善、社会生活能力、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个性改变均有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证候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的中医证候特点和相关因素。方法:450例DPN患者的病历资料经整理后统一辨证分为气虚证、阴虚证、阳虚证、血瘀证、痰湿证、气滞证6个单证。结果:单证频率前3位依次为:血瘀证(70.89%)、阴虚证(64.89%)、气虚证(57.33%);以复合证型为主(89.11%),其中以虚实夹杂为主(89.78%),阴阳两虚血瘀最多见(23.44%);本虚角度上来讲,不同病程组证型构成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病程大于10年组中阴阳两虚、或兼痰瘀证最多(34.16%);不同病程组痰瘀互结证出现率较高(17.77%-28.00%),但组间无显著性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周围神经症状、针刺痛觉、糖尿病病程、舒张压水平是阴阳两虚证的危险因素。结论:血瘀是DPN的关键病机;DPN后期出现阴阳两虚为本的病机演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