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 历代医家运用调气法治疗脾胃病的经验颇多,医案也确实不少,但以调气法治脾胃病的专题论叙却不多见。余在临证中,深感调气法是治疗脾胃病的第一大法。脾胃之气调,则五脏六腑皆安。只有辨证详细,治法确切,才是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脾与胃以膜相连,胃主纳谷,脾主运化,脾以升清为平,胃以降浊为和。一运一纳,一升一降。二者互为因果。运用调气法泛治脾胃病,须先分清是胃气不降所致的脾气不升,还是脾气不升引起的胃气不降,以及和相关脏腑的联系,从而抓住主要病机,调其不调。治胃分和胃降逆与通胃行滞两法,治脾分运脾开郁和健脾益气两法,各有不同适应证。分述于后: 和胃降逆法胃府降浊,保持肠胃的虚实更替,胃不和则气逆不降,干呕、嗳气、恶心呕吐等证随即出现。但引起  相似文献   

2.
胃胀治法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洪 《西部中医药》1994,7(2):28-29
《灵枢·胀论》载有“胃胀”病证,考其所述证候,颇似慢性萎缩性胃炎、胃动力障碍类疾病的临床表现,即胃脘痞胀、疼痛并见,且往往以胀满为主,究其病机,多因脾胃虚弱、木郁土壅、湿邪中阻、胃阴亏乏而致脾失健运,胃失和降,从而出现纳化失司,升降失常,气血失调等病理变化,其治法当着重于调运中气。所谓中气即中焦脾胃之气,调运中气,为调气方法之一种,如《景岳全书》所云:“夫所谓调者,调其不调之谓,凡气有不正,皆赖调和,……凡寒之、热之、温之、清之、升之、降之、抑之、举之等,皆调气之大法也。”通过调运中气,可以起到健脾助运,和降胃气,恢复升降平衡的作用,达到“调其气,使其平也”及消除临床证候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高欣铎 《河南中医》2003,23(7):20-21
叶桂继承并发展了李果的脾胃学说,在其《临证指南医案》、《未刻本叶氏医案》中记述了治脾胃经验,概括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温中健脾法,理气和胃法,脾胃同治法,清养胃阴法,调肝治中法。  相似文献   

4.
运用调中法治疗肾功能不全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中法即调和脾胃之法。叶天士说:“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脾运健则津液布,胃气和则化源足。故调中法有升清降浊,和调阴阳,祛邪扶正,补益气血的功能。在张镜人老师指导下,运用调中法治疗肾功能不全,取得一定效果,临床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5.
通过探析黄元御中气理论,研究其著作,认为中气在阴阳之间,处五行之中位,职司调和六气,其功在枢转升降、圆融五行。以中气理论解释生理、病理和医理,临床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调气和中法的理论内涵、临证运用进行概述,进而指出调气和中为治疗脾胃病之法则。方法解析脾胃病的病因病机,以中医典籍论著为参考,以临证验案为依据,对李桂贤教授运用调气和中法治疗脾胃病学术思想进行探讨。结果李桂贤教授提出脾胃病之病机终不离气机失调、气血失和的观点,以"调气和中"为法治疗脾胃病,在临床上取得显著疗效。结论李桂贤教授运用调气和中法治疗脾胃病的学术思想值得推广介绍。  相似文献   

7.
余天泰教授认为冠心病中气的虚损,包括宗气、中气以及元气;中气的虚损、气机失调贯穿于冠心病始终。气机失调引起痰阻、血瘀、水停等病理产物是冠心病发病基础。瘀阻心脉贯穿于冠心病全过程,最终导致阳气衰竭,出现阳微阴弦、五脏阳以竭的病机。故治疗冠心病当以调气为要,一调气(阳)的虚损、二调气机、三调病理产物痰瘀水,分阶段调气法始终贯穿在冠心病治疗过程。  相似文献   

8.
以<伤寒杂病论>对脾胃病为依据,提出胃痞的中医病名,并对其病因、病机、证候、用药特点等进行了阐述与分析.胃痞以中气受制,升降失常,或痞或结为主要病机,胃痞辨证论治错综复杂,寻求病机、证候辨证机会转瞬即逝,决定了治则治法、处方用药的多样性.总以脾升胃降、脾健胃和、升清降浊、升阳补气为调中之策,对于胃痞诊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而胃痞的未病防治才是影响预防,转归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半夏泻心汤系汉·张仲景所创,载于《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方中以味辛苦之半夏入胃为主,辛开散结,苦降止呕,以除痞满呃逆之证;辅以干姜辛温祛寒;黄芩、黄连苦寒泄热,佐以人参、大枣补益中气,使以甘草补脾胃而调诸药。如此寒热互用以和其阴阳,苦辛并进以顺其  相似文献   

10.
脾主升清,胃主降浊,本文对脾胃病分为肝都气滞、肝胃不和、寒邪客胃、肠胃积热、中气下陷、胃阴不足、脾胃阳虚等证型,分别运用理气通降、和胃降逆、散寒通阳、通腑泄热、升清降浊、滋阴通降、温中健脾通阳等治法,调畅脾胃气机,使其恢复“脾升胃降”的平衡状态,从而达到治疗脾胃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胃食管反流病与脾、胃、肝、肺相关,病位在食管,为胃气所主,常因肺气上逆、脾胃升降失常、肝胆气机疏泄不及,致痰浊内生上犯所致。临床治则包括疏肝和胃、辛开苦降、健脾调气、清肝泄火、祛痰降气法。所选用中药主要以降气、健脾、疏肝、清热为主,常选旋覆花、半夏、茯苓、柴胡、郁金、吴茱萸等。  相似文献   

12.
元气是人体生命之本,而脾胃为滋养五脏、产生元气之本。治疗任何疾病,均应照顾脾胃。脾胃病与肝、脾、胃密切相关,脾虚、肝郁、胃实且虚实寒热常偏于某一脏器,这是脾胃病常见之病理,健脾、疏肝、和胃是治疗脾胃病总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应视其偏向而随证治之。脾胃病中,气虚甚至阳虚者占95%左右,久病、年老、体弱者更甚。用药以甘温为主,慎用苦寒泻下,且宜轻灵、平稳,有方有守。临证应重视四诊合参,尤重症状和舌诊,要因人、因时、因地施治。  相似文献   

13.
气机升降平衡理论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如何应用升降理论,调理脾胃的这一问题进行了论述,总结出调理脾胃升降的四种治疗大法。针对寒热错杂、中气阻滞成痞之脾胃升降不及,则宜辛开苦降,使脾升胃降。脾胃虚寒、升降无权之脾胃升降失调,则宜升清降浊,以调脾胃升降。中气虚下陷之脾升不及、升之反作,则益气升阳举陷。中气虚、胃气上逆之降之反作,则降逆和胃,以降胃气。  相似文献   

14.
徐蔚霖治疗女童性早熟用药经验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余恒先 《辽宁中医杂志》1998,25(10):461-462
儿童性早熟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徐蔚霖认为,性早熟病在冲任,源在肝肾,治疗重在调理冲任和肝肾,尤应以疏肝理气为主,用药以入肝经药为先。对肾阴亏虚、相火亢盛患儿,加用滋阴补肾清火类药。对肝经湿热、气机郁滞患儿,酌加清热凉血、利湿化浊之品。用药当注意顾护脾胃,提出间歇服药这一特色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肠易激综合征的用药规律。方法:以"肠易激综合征"为主题词,系统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近20年来所有相关文献,通过筛选,选择其中的医案部分,录入相关数据,然后进行相关统计学处理。结果:肝郁脾虚型出现最多,用药以健脾类药物为主,具体药物以白术、陈皮和茯苓为多。疏肝理气药次之,以白芍出现最多。宣肺药以防风、桔梗为多用。结论:肠易激综合征治疗以健脾为第一大法,兼及疏肝理气。此外,不要忘记恢复肺气的宣降。  相似文献   

16.
中药及中药结合放化疗治疗原发性肝癌术后残留和复发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应用中药及中药结合放化疗治疗110例原发性肝癌术后残留和复发、转移患者,中药以健脾理气、疏肝解郁、化湿和中、益气养血药物为主。结果表明,110例患者中,1年生存率为70.78±8.53%,3年生存率为33.82±9.25%,5年生存率为16±7.43%(寿命表法),有4例已生存10年以上。提示以扶正健脾为主的治疗原则对原发性肝癌术后延长生存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医学认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病机在于脾气亏虚,肝气犯胃,属虚实夹杂之证。目前尚缺乏公认的辨证分型标准,多数医家将本病分为脾虚气滞证、肝胃不和证、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寒证、寒热错杂证5个证型,并据此拟益气健脾和胃、疏肝和胃、辛开苦降、理气化瘀、化浊降逆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分五型辨治消化性溃疡。即:肝胃不和型,治以疏肝和胃兼须理气;脾胃虚寒型,治以温中散寒为主;肝胃郁热型,治以清热解郁为主;痰饮型,治以温中化饮;瘀痛型,治以活血化瘀为主,治疗用药时注重病情不同程度及兼症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脾瘅的发生与五脏不能正常发挥生理功能有关,三焦气化功能统领五脏六腑,脾瘅发生之本为三焦气化功能失常。三焦气化功能包含心、肺、脾、胃、肝、肾等的生理功能,单个脏腑或两个及以上脏腑生理功能失调均可致脾瘅的发生。"三焦通,则左右内外上下皆通也。"脾瘅的论治应以改善三焦气化功能为主。若病因为心火亢盛,耗伤阴津,治疗应清心泻火,养阴生津;若病因为心阳气虚,血脉瘀阻,治疗应益气温阳,活血化瘀;若病因为脾失健运,则应根据不同阶段采取健脾运气、清热利湿、润燥养阴等治法。若病因为肝失疏泄,肝郁气滞,治疗应疏肝解郁,益气养阴。通过调节三焦气化功能,使五脏和,气血顺,津液布,通过调节各脏腑之异常使三焦气化功能正常,则脾瘅可愈。  相似文献   

20.
黄元御认为咳喘之发病责之肺胃,肺胃不降是其病机关键,扶中气、降肺气是治疗咳喘的最基本方法。黄元御重视以温阳补土为大法,"泻水补火,抑阴扶阳,使中气轮转,清浊复位",力倡温中补土,多用温阳燥湿,忌用清凉滋润。对于内伤杂病,立法重在温中健脾、和胃降逆、疏肝理气,用药多选茯苓、甘草、半夏、芍药、桂枝、人参、附子、干姜等,通过调整脾胃,维持人体阴阳平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