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印度政府(1990—2008年)出版的《印度阿育吠陀药典》(The Ayurvedic Pharmacopoeia of India, API),共分两部,第一部7卷,收栽单味药540味;第二部2卷,收栽成方制剂101个。本文重点简介两部分内容,一是该药典编写内容的体例和特点,整个药典(API)7卷在内的全部单味药的要求和分析;二是对前5卷418味单味药(因我们只有第6和7卷药物品种的名录,未得到全书,故暂不分析)与我国有分布和药用的相应传统药物进行主治(疗效)项的比较,同时指出这些药物在我国的分布地域。结果表明,第1~5卷所载的418味单味药中有299味在我国有分布(含引种或栽培)和药用,包括国际著名的传统药,如番泻叶、檀香、降香、沉香、苏木、诃子和蛇根木等,约占该药典单味药总数(前5卷)的71.5%,其中在《中国药典》一部2010年版正文收载的单味药有56味,另有11味收载于附录;归纳了API所载单味药6个方面值得学习借鉴的特点。这对我国传统药的发掘、研究、开发和进出1:2贸易均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2.
续《〈印度阿育吠陀药典〉(API)所载药物与中国相应传统药物的比较(续二)》一文,详见表1。本续主要内容提示:前文已述,印度政府是1990~2008年先后完成出版这部具民族医学体系的药典,共分2部:第一部为单味药(monographs)共7卷,  相似文献   

3.
续《<印度阿育吠陀药典>所载药物与中国相应传统药物的比较(下)》一文,详见表1。本文主要内容提示:《印度阿育吠陀药典》(The Ayurvedic Pharmacopoeia of India,API),由印度政府在1990年~2008年期间出版,共分两部:第一部7卷,共收录单味  相似文献   

4.
印度的阿育吠陀医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印度的阿吠陀医学的历史,基本概念,印度草药的作用机制,草药的鉴定,分类和制备以及阿育吠陀医学的发展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5.
阿育吠陀是印度传统医学的主要组成部分,亦是世界三大传统医学之一.通过翻译《印度传统医学2018》,并结合相关参考文献,介绍了阿育吠陀的历史和传播、主要特点、管理机构、教学与科研机构、医疗机构和药品产业发展等情况.印度政府传统医学部是管理印度传统医学的主要机构,此外印度政府还成立了多个委员会,对阿育吠陀进行统筹和标准化管...  相似文献   

6.
印度作为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不仅孕育出内涵丰富的文化体系,而且也有自己独特的成熟的医学体系,其中阿育吠陀医学的历史最为悠久、最具有代表性,而且是印度传统医学的构成主体。由于丝绸之路的开辟和佛教交往的频繁,自古中国和印度就有着密切的经济文化、医药知识交流,其对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影响深远,尤其是现在的藏医学,在理论上和印度医学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从理论、疾病发生发展、诊断、治疗全方位简单论述中医学与阿育吠陀医学,以促进更多中医学子对传统医学的理解和学习。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研究旨在制作《阿育吠陀梵语汉语词汇表》。方法:提取The Ayurvedic Pharmacopoeia of India(API,《印度阿育吠陀药典》)和The Ayurvedic Formulary of India(AFI,《印度阿育吠陀处方集》)中阿育吠陀梵语词汇及其英文或拉丁学名的对照翻译,并翻译成汉语,制作《阿育吠陀梵语汉语词汇表》。结果:完成《阿育吠陀梵语汉语词汇表》,以梵语字母为序;收载阿育吠陀词汇1743条,其中医学词汇913条,药学词汇791条,医学和药学共用词汇12条,其它词汇27个。词条均由拉丁体梵语、英语或拉丁学名和汉语三部分组成,其中病名附英文对照,生物种药物名附拉丁学名对照。罗列了阿育吠陀三病素、三果药材、药物的特性和作用的梵语和汉语,总结了阿育吠陀梵语词根;阿育吠陀病名的英译体现了传统医学特色和现代研究水平,但专业性和规范性有待提高。结论:《阿育吠陀梵语汉语词汇表》的素材来源可靠,可为我国学者研究阿育吠陀理论和破解处方组成搭建基础和平台。  相似文献   

8.
《中成药》2019,(2)
本文统计《印度阿育吠陀制剂》(一部444个制剂,二部191个制剂)和《印度阿育吠陀药典》(二部101个制剂)中收载的645种制剂,对其来源、命名、剂型、药材数、药材类型、药用部位、主治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645种制剂共涉及22类剂型,其中矿物丸剂、油剂、煮散、煅烧物、碱制剂、硫化汞制剂、露剂等颇有特色;50. 36%的制剂药材总数在11味以内,最多达81味,最少为单味;送服物质有蜂蜜、水、牛制品、鲜姜汁、三果煮散液、糖、胡椒粉、黄油等;使用947种药物,其中植物药658种、动物药10种、矿物药17种;用药频率排前十位的药物依次为荜茇、姜、诃子、胡椒、余甘子、毛诃子、小豆蔻、硫磺、香附子、白花丹等;药用部位要求严格,涉及根及根茎类、果实及种子类、全草类、茎木类、皮类等十大类;辅料涉及水、芝麻、澄清黄油、蜂蜜、牛奶、蓖麻、粗糖、怀特没药、蔗糖、奶牛的尿等28种;临床常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等。由此可知,阿育吠陀制剂及其药材种类繁多,特色剂型丰富,临床应用广泛,为比较中印两国传统医药制剂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阿育吠陀是印度有代表性的传统医学,近年其国际化及标准化发展迅速,与中医药学的交集日益增多,但是国内相关研究很少。通过分析印度政府、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相关文件,从与WHO合作、被其他国家认可、政府间国际平台推广及国际研究教育合作方面分析阿育吠陀在国际社会的推广应用情况,并从标准发布机构入手分析其国内标准化情况,同时与中医药在WHO和ISO国际标准化情况进行比较,为中医药学的相关领域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辽宁中医杂志》2017,(9):1805-1808
传统医药是指在欧洲文艺复兴之前形成且传承至今,在当代医疗实践中仍有应用的医药体系。作为世界传统医药中最具融合特色的三种医药体系,印度阿育吠陀医药、中医药及藏医药以古丝绸之路与佛教为纽带和载体,从理论到实践皆存在诸多相通之处。文章从三者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文化渊源出发,比较其医学理论、诊治方法、三果汤的应用,提出了在"一带一路"重大历史机遇下,三大传统医药体系相互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提高和完善各自的理论体系及诊疗技术,促进传统医药的传承与发展,为人类健康事业贡献力量之期望。  相似文献   

11.
中医和印度的阿育吠陀医学都是源远流长的传统医学,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都产生了经络理论。中医经络以奇经八脉和十二正经为主体,穴位大多位于经脉循行路线上。在印度阿育吠陀医学中,人体经络的主体是三脉七轮。同样是关于人体,但是两种经络学说存在很多差异。探求两种经络学说的异同,有助于更深入认识和运用经络理论。把中医经络学说中的任督二脉和相关穴位与阿育吠陀医学中的三脉七轮相比较,初步探求两者的联系与区别。  相似文献   

12.
阿育吠陀是印度的传统医学,在梵文中意为生命的科学。阿育吠陀与中医有相似的特点,这两种系统与其说是科学倒不如说都是旨在提高生活质量的哲学。这两种亚洲传统医学中最常用的草药在使用和特点解释上是相同的,比如药物都有寒热的属性。中医有阴阳五行、脏腑、气血津液的理论体系,阿育吠陀医学有三元体液理论。中医有古代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阿育吠陀有《遮罗迦集》和《妙闻集》。《遮罗迦集》的主要内容是基本理论、草药、治疗原则和预防,这点和《素问》以中医基础理论为主很相似。中医有阴阳理论,而阿育吠陀的理论基础是三个dosha。阿育吠陀的术语如同中医术语一样难以用英语解释。Pitta大概对应中医术语"火"比较合适,Kapha可以对应"痰",Vata可以对应"风",Rasa和中医的"谷气"相似。中医伤寒有六经传变,温病学理论有卫气营血传变。阿育吠陀认为疾病的发展有doshas的积累、doshas加剧发展和doshas溢出三个阶段。中医所重视的血瘀理论,在阿育吠陀看来不是内科的重点问题。针灸在西方的推广、中医师在发达国家开业、中国政府中药出口政策和海外人员来中国学习中医使中医的海外加速发展成为可能。相比而言,印度传统医学阿育吠陀做的还不够。  相似文献   

13.
阿育吠陀是印度传统的医学,在梵文中意为生命的科学。阿育吠陀与中医有些相似的特点,这两种系统与其说是科学倒不如说都是旨在提高生活质量的哲学。这两种亚洲传统医学中最常用的半数草药在使用和特点解释上是相同的,比如药物都有寒热的属性。中医有阴阳五行、脏腑、气血津液的理论体系,阿育吠陀医学有三元体液理论。中医有古代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阿育吠陀有《遮罗迦集》和《妙闻集》。《遮罗迦集》主要内容是基本理论、草药、治疗原则和预防,这点和《素问》以中医基础理论为主很相似。中医有阴阳理论,而阿育吠陀的理论基础是三个dosha。阿育吠陀的术语好像中医术语一样难以用英语解释。Pitta大概对应中医术语火比较合适,Kapha可以对应痰,Vata可以对应风。Rasa和中医的谷气相似。中医伤寒有六经传变,温病学理论有卫气营血传变。阿育吠陀认为疾病的发展有doshas的积累、doshas加剧发展和doshas溢出三个阶段。中医所重视的血瘀理论,在阿育吠陀不认为是内科的重点问题。针灸在西方的推广、中医师在发达国家开业、中国政府中药出口政策和海外人员来中国学习中医使中医的海外加速发展成为可能。相比而言印度传统医学阿育吠陀做的还不够。  相似文献   

14.
对《巴基斯坦药典》第三部分所载的123味单味药与《中国药典》所载相应药物进行比较,主要分为两个方面进行介绍,一是《巴基斯坦药典》第三部分编写内容的体例和特点,二是针对其中16味与我国药典有相同记载的单味药进行药用部位、功能主治的比较,同时指出这些药物在我国的分布或引种。结果表明,《巴基斯坦药典》中记载的123味单一药物涉及55科植物药,2种动物药,1种矿物药;其中有72种在我国相应的传统药物品种中有应用,占《巴基斯坦药典》药物总数的54.5%;在《中国药典》一部(2015年版)中收录的有16种,包括番泻叶、蓍草、沉香等。通过对这些药物药用部位及功能主治等方面的比较,更加直观地反映出其巨大的研究和开发潜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2005版<中国药典>与<国际药典>之双氢青蒿素的质量标准进行比较.方法 逐项对比法进行对比.结果 有关物质检查、双氢青蒿素含量测定方法和熔点存在一定差异.结论 双氢青蒿素<中国药典>质量标准低于<国际药典>质量标准,修订<中国药典>的相关内容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妙闻集》是印度阿育吠陀三大医典之一,因极具特色的外科内容闻名于世。目前学界对《妙闻集》作者和成书年代的考证仍存在一些不同观点,有待进一步考证研究。经对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的考证发现,《妙闻集》思想源流可上溯至公元前,但成书年代应该在4—7世纪,9—10世纪之后或有一个地位上升时期。《妙闻集》是一本合集性质的著作,非成于一人一时;苏斯鲁塔非《妙闻集》作者,乃是假托圣人之名抬高自身学术地位。  相似文献   

17.
文章主要对比分析了《中国药典》,《美国药典》和《欧洲药典》中银杏叶提取物质量标准的异同,包括检查、含量测定和其他项几个主要指标的色谱条件、定量方法、前处理方法和限度等的分析比较,同时还对比分析了2015版《中国药典》修订内容和银杏叶提取物制剂的限度两方面内容。结果发现USP36执行的标准限度最为严格:总银杏酸≤5μg·g-1,总黄酮醇苷22.0%~27.0%,萜类内酯必须满足3个条件,且对银杏内酯J成分进行了检测;异鼠李素与槲皮素的峰面积比值≥0.1;USP36和Ch P2015检验指标较全:规定了农药残留和微生物限度等指标;2015版《中国药典》使用一测多评(QAMS)和指纹图谱等新技术手段:全面评估药品质量;银杏叶提取物不同剂型制剂间限度差异较大:注射剂限度要求更严格。掌握各药典间异同点,为制定一套可靠的质量评价标准提供依据,同时为规范和提高银杏叶提取物质量标准提供参考,以便更充分理解质量标准提高的必要性和在质量标准制定中需要考虑的问题,防止"银杏叶事件"的再次发生,同时保证临床用药安全,向国际化标准靠拢。  相似文献   

18.
罗小萍  陈德伟 《中药材》1996,19(2):102-103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是我国药品质量的法典,是执行《药品管理法》,对药品的生产、流通进行监督管理的法定依据。《中国药典》1995年版已经发行,笔者于第一时间仔细阅读,并与历版药典进行了比较,现提出浅见如下。1 品种及剂型收载方面 中国药典一部1995年版共收载中药920种,其中药材522种(含单味提取物、油脂类及单列炮制品),新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将《本草纲目》与2015版《中国药典》一部中记载的治疗消渴病的中药进行对比研究,探讨不同时期治疗消渴用药的特点及药物的演变规律.方法:手工检索《本草纲目》和2015版《中国药典》中记载的治疗消渴及其相关病证的所有药物,并借助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其所属种类、性味、归经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本草纲目》中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