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蔡桂英 《江苏中医》1996,17(7):39-40
内科急下在辩证论治基础用大黄,借其大苦大寒峻利之性,推荡实热积滞之和,以泄热、泻火、解毒、使邪退正复。本文列举散 脑炎、急性胰炎、脑出血冠心病、毛地黄中毒方面的验案,均经加用大黄面获效机。  相似文献   

2.
麻杏蒌葶汤合二陈汤是由麻杏石甘汤加瓜蒌、葶苈子加二陈汤组成。麻杏石甘汤出自《伤寒论》,用治“汗出而喘”之表热迫肺症。张锡纯认为,用麻黄协杏仁以定喘,伍以石膏退热,热退其汗自止也。复加甘草者,取其甘缓之性,能调和麻黄、石膏,使其凉热之力溶和元间以相助成功,是以奏效甚捷也。  相似文献   

3.
白虎加人参汤临证验案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贵周 《中医研究》2010,23(10):64-66
白虎加人参汤出自《伤寒论》,由生石膏、知母、甘草、粳米、人参5味药组成。书中记载:“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伤寒病,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  相似文献   

4.
葛根的临床应用金芳葛根辛甘微寒,有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之功。外感热病,热盛伤津,身热口渴,项背强几几,以及麻疹不透等病,为必用之品。如葛根汤,桂枝加葛根汤,升麻葛根汤,均以本品为主药。葛根对热陷阳明,胃中清阳不升之湿热下利,也甚为有效,如葛根芩连...  相似文献   

5.
贺永刚 《中国中医急症》2008,17(10):1466-1466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急性会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西药治疗加用痰热清注射液静滴之30例与之前仅用西药之90例对比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急性会厌炎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6.
蜒蛐即蛞蝓,味咸,性寒,无毒,入肺、肝、胃、大肠四经。古人用之治疗真阴亏损,风中经络,风热脱肛,痔疮肿痛,痈疽发背,疔疮肿毒,蜈蚣咬伤等。而治哮喘,在古医籍中不载。名医姜春华教授用单方蛞蝓以大贝粉作赋形药,做成绿豆大丸子,每服10g,日3次,辅以牛黄解毒片,治热喘。朱良春教授认为:哮喘之偏热、偏实者,用民间验方玉蜒丹最合适。但玉蜒丹对各型发作性哮喘(除肾不纳气者外)均有助益。笔者受前贤启迪,临证凡遇哮病者,无论寒热虚实,均在辨证施治方中加服蜒蛐糖浆,疗效甚佳。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7.
1邪热塞肺证之“无大热”63条日“发汗后,不可更行枝枝汤,汗出而瑞,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167条日”下后,不可更行桂技场,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现论中太阳表证,下之微喘.表未解者,当以桂枝加厚朴杏仁汤;枝枝证反下之.下利脉促,汗出而喘者,其表未解,宜葛根条连场。上述有关“无大热”二条,其证均为热邪内迫于肺之候一热郁熏蒸则汗出,气逆不降而喘作,其热在里而不在表,所谓“无大热”仅指体表温度而言。凡临床所见.若邪热在肺作险者,常可见到发热,甚至高热.切不可拘于“无大…  相似文献   

8.
小青龙汤的加味,曹颖甫、祝味菊主张加附子,张锡纯主张加石膏,形同冰炭。曹氏认为,本年新病,可以用原方轻剂治愈。而十年宿疾,未易奏功,则需增加麻黄、细辛剂量,同时加用附子。而祝味菊治咳喘亦常用小青龙汤加附子。痰饮当以温药和之,小青龙汤药性偏温,本是药症相合,但张氏认为“外感痰喘之证又有热者,十之八九”,所以运用时必加石膏。小青龙汤加附子加石膏可采用如下的方法:本年新病,无热者,用本方轻剂,寒重者加附子,有热者加石膏。多年宿疾,及反复难愈的顽症,无热者加附子,有热者再加石膏。  相似文献   

9.
咳血在旧社会时期为肺结核病之常见症。对肺结核病之治疗,我多采用张锡纯《衷中参西录》之理论与治法,用之确有一定的疗效。属阴虚劳热者喜用张氏之资生汤(生山药一两,玄参五钱,于术三钱,生鸡内金二钱,牛蒡子三钱炒捣。热甚者加生地黄五、六钱)加仙鹤草、白芨之类止血药。气虚血瘀者喜用张氏之十全育真汤(党参四钱,黄芪四钱,淮山  相似文献   

10.
医苑选萃     
“相反相成”配伍方法浅释魏睦森氏撰文以部分方剂为例,从五个方面进行了浅释:(一)佐使——于大剂温热方或清解方中加入少量性质相反药物。如左金丸为泻火降逆之剂,重用黄连而佐以1/6量的吴萸以制其寒。(二)性用相须,反激逆从——以寒热属性不同之品共为一方主药,相反相成。如大黄附子汤、温脾汤皆为温下之剂,方中附子、大黄,一温阳,一泻实。(三)寒因寒用,热因热用——即反佐之法。如白通加猪胆汁汤用于真寒假热;黄连解毒汤加姜汁少许用于真热假寒。(四)补中寓泻,泻中寓补——多用于治疗正虚邪实之证。如健脾丸以四君等补脾胃,加黄连清胃燥湿为补中寓泻之剂;黄龙汤以大承气加参、归为泻中寓补之方。(五)寒热交错,补泻杂陈——以寒热补泻之品重用并进,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