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对湿疹、银屑病、颜面再发性皮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因病机及辨证治疗经验进行了阐述和总结.通过总结艾儒棣教授对常见红斑鳞屑性皮肤病的治疗经验,归纳其总体辨证思路为以下两点。(1)血分论治是共同点:常用方有马齿苋汤、凉血消风散、简化消风散、犀角地黄汤、清瘟败毒饮等。(2)综合考虑病因病机,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辨病是辨中医的病,将西医多种皮肤病按中医辨病归类论治。  相似文献   

2.
颜面再发性皮炎为在颜面反复发生红斑鳞屑性皮炎.多发生于女性,属于中医学“桃花癣”范畴。随着生活环境、护肤习惯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近年来本病发病呈明显上升趋势。导师黄莺教授,师承皮肤科名老中医钟以泽.从事皮肤科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20余年。笔者有幸随其学习,多蒙指点教诲,受益良多.兹将其诊治颜面再发性皮炎的经验整理如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3.
<正>颜面再发性皮炎是多发于中青年女性面部的损容性皮肤病,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尽管目前治疗方法很多,但如何控制复发是对临床医师的一种挑战。邬氏抗敏方是本科省级名中医邬成霖教授多年临床实践经验总结而成的方剂,临床使用已有数十年,效果卓著~([1])。笔者运用邬氏抗敏协定方治疗颜面再发性皮炎60例,并对皮肤屏障  相似文献   

4.
<正>颜面再发性皮炎是一种发于颜面部,以红斑、鳞屑伴瘙痒为主要表现的局限性炎症性皮肤病。2014年2月至2014年8月我们观察了38例颜面再发性皮炎患者的治疗情况,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38例均为门诊患者。女37例,男1例;年龄最小28  相似文献   

5.
温晓文  陈达灿 《中医杂志》2011,52(15):1336-1338
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治疾病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医学习与实践的主要难点。辨证统一体系作为一种科学性较强的中医辨证方法,其核心思想是证素辨证。中医药治疗特应性皮炎有一定优势,但现有的临床辨证标准不能囊括,证名异同难辨,阻碍了中医理论和临床的应用及发展。因此,有必要从证候要素和应证结合角度对特应性皮炎的诊断标准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为特应性皮炎辨证论治规范化奠定基础,提供方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6.
刘静  傅杰  喻桃 《江西中医药》2009,40(7):75-77
特应性皮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反复发作的皮肤病,与中医学的"胎敛疮"、"奶癣"、"湿疮"、"四弯风"、"血风疮"等相似,近年来中医药对其研究较多.本文综述了特应性皮炎的中医病因病机、证候分型、辨证论治及相关实验方面的最新研究,认为特应性皮炎是由于脾肾亏虚,外加风、湿、热诸邪,相搏于皮肤而发病.其证型相当复杂,应根据皮损和全身症状、发病不同年龄阶段、急性期和慢性期等不同而进行辨证论治.并指出特应性皮炎的中医研究应该更加规范化,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系统的特应性皮炎证治体系.  相似文献   

7.
颜面再发性皮炎是临床上常见的颜面部红斑鳞屑性疾病,多见于中青年女性,主要临床表现为颜面部轻度局限性红斑、细小糠状鳞屑,自觉瘙痒,易反复发生。该病发病原因不明,不但影响颜面部美观,还对患者造成严重身心损害,甚至使患者产生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因此为皮肤科医师所重视。导师杨文信教授为四川省名中医,从事中医药临床和科研工作30余年,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和对外交流,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是对皮肤性病的认识和辨证治疗有较深的造诣。杨文信教授认为,颜面再发性皮炎主要是因为外感湿热毒邪,血热之邪上行,搏结于面部而发病,主张以血热为本,从湿、热、毒方面,结合舌、脉、症之辨证统一论治,治法以清热凉血疏风为主,方选九味消风散化裁,采用血热为本、脉症合参为主的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同时注重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及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培养,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笔者有幸师从杨文信教授,颇有收获,现介绍杨文信教授结合西南地区的地域特点治疗颜面再发性皮炎的经验,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王建湘 《中医药导报》2007,13(10):22-24
文章介绍了欧阳恒教授论治皮肤病的经验,强调病与证的辨证关系,临证用药的灵活变通和发扬中医特色,创治皮肤病特色疗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举例说明皮炎冲剂在皮肤科常见疾病,如痤疮、颜面再发性皮炎、酒渣鼻、激素依赖性皮炎等疾病治疗过程中的实际应用方法。不同的皮肤科疾病,可以在同一首坐底方基础上加减化裁加以治疗,这是中医异病同治的典型表现。在临床过程中总结、归纳行之有效的坐底方,对于临床大夫体味药物功效,执简驭繁处理临证相关问题有较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特应性皮炎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进行聚类分析和频数分析,得出以临床为依据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为特应性皮炎临床中医标准化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聚类分析法对临床上特应性皮炎患者辨证分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临床上以风湿蕴热型、湿热蕴结型、脾胃虚弱型、血虚风燥、气滞血瘀型常见,其每一型均有好发年龄段。结论立足于临床研究的临床辨证分型为特应性皮炎临床中医标准化研究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正颜面再发性皮炎是发生在颜面部的一种轻度红斑鳞屑性皮炎[1],由外界环境的刺激及不良生活习惯等损坏面部皮肤屏障所致,反复发作,影响患者的外貌,对其生活、工作造成严重影响。笔者采用自拟中药方治疗颜面再发性皮炎,并评估其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12月在襄阳市中医医院就诊的颜面再发性皮炎患者12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男  相似文献   

12.
特应性皮炎又叫特应性湿疹或遗传过敏性湿疹,中医病名奶癣,胎敛疮,血风疮,四弯风等与之相似.魏跃钢从事皮肤科科研、教学、临床工作30余年,对于此病辨治经验丰富,临证效果较佳.笔者有幸师从魏教授临证学习,受益良多,现将其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验案2则,经验介绍如下,以资借鉴.  相似文献   

13.
神经性皮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皮肤病,中医学认为风为百病之长,是神经性皮炎的首发病因。我们根据“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提出“从血论治”神经性皮炎,主要的辨证分型为血热证、血瘀证、血虚证,治疗时从“治血”入手,重视活血药、养血药的使用,适当配伍祛风的虫类药物,往往能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我科应用蓝科肤宁(蓝科恒业医疗技术有限公司生产)治疗颜面部再发性皮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86例为来我科门诊就诊并确诊为颜面部再发性皮炎的女性患者;年龄33~55岁,平均42岁,  相似文献   

15.
泻黄散出自《小儿药证直诀》,为钱乙所创名方,由藿香、山栀子、石膏、防风、甘草五味药组成,主治小儿“脾热弄舌”,后世医家总结本方善清脾胃蕴热、发脾胃伏火。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皮肤科张丰川教授从医20余年,临床治疗皮肤病经验丰富、见解独到。张教授结合中医脏腑辨证、经络辨证、五轮学说等理论,将泻黄散运用于慢性唇炎、口周皮炎、眼周神经性皮炎、痤疮的治疗上,认为上述皮肤病与脾胃关系密切,脾蒙伏火、胃中有热,郁于肌表而致病。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张教授对皮肤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判断清晰;依据中医辨证求因、整体观念、情志致病等理论,注重患者综合情况的调治,并且注重三因制宜的实际应用;遣方用药灵活、变通,常取得满意疗效。附病案一则以资佐证。文章将张丰川教授运用泻黄散治疗皮肤病的经验归纳总结,希望能为皮肤病的中医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皮炎汤加味治疗颜面再发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52例颜面再发性皮炎患者,采用皮炎汤加味治疗,7 d为1个疗程,治疗1~2个疗程。结果:52患者中,痊愈36例,显效1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0.4%。结论:皮炎汤加味随症加减治疗颜面再发性皮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颜面再发性皮炎是在颜面发生的一种轻度红斑鳞屑性皮炎,多发于女性。由于生活环境和饮食习惯的改变,近年来本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我们于2004年2月~2005年6月使用中药内服结合西药外用治疗颜面再发性皮炎50例,并设对照组进行观察,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来自  相似文献   

18.
刘清 《北京中医药》2009,28(12):929-930
陈彤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三、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著名中医皮外科的专家.她深得其父陈树人和公公哈锐川、丈夫哈玉民等中医名家的真传.不仅继承和发扬了哈家在中医皮外科领域的丰富经验,对外科疮疡和各种皮肤病的治疗颇具效验.并逐步形成自己独到的以中医整体观为基础、突出辨证论治思路.重视外病内治的治疗损容性皮肤病的l临床特色.认为火热之邪是颜面炎症性皮肤病的主要致病邪气,损容性皮肤病者多有气滞血瘀.提出"无瘀不斑"的中医病机学流.临证治疗颜面炎症性皮肤病,多以清热解毒为主;色素增加性皮肤病则以疏肝补肾、健脾益气为主.辅以行气活血化瘀之法;并注重对肾、脾二脏的调护.在皮肤病的预防上强调精神内守、劳逸有度和科学营养.  相似文献   

19.
当归饮子治疗疑难皮肤病经验掇拾泉州市第一医院(362000)蔡光斗王邦彦当归饮子是《证治准绳》方,治疮疥风癣、湿毒瘙痒等症。笔者在学习蔡友敬老中医应用此方的经验基础上,根据该方具有益气养血,祛风润燥等作用,临床治疗多种疑难皮肤病,收效甚佳,特予介绍。...  相似文献   

20.
刘清 《北京中医》2009,(12):929-930
陈彤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三、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著名中医皮外科的专家。她深得其父陈树人和公公哈锐川、丈夫哈玉民等中医名家的真传,不仅继承和发扬了哈家在中医皮外科领域的丰富经验.对外科疮疡和各种皮肤病的治疗颇具效验,并逐步形成自己独到的以中医整体观为基础、突出辨证论治思路,重视外病内治的治疗损容性皮肤病的临床特色。认为火热之邪是颜面炎症性皮肤病的主要致病邪气,损容性皮肤病者多有气滞血瘀,提出“无瘀不斑”的中医病机学流。临证治疗颜面炎症性皮肤病,多以清热解毒为主;色素增加性皮肤病则以疏肝补肾、健脾益气为主,辅以行气活血化瘀之法;并注重对。肾、脾二脏的调护。在皮肤病的预防上强调精神内守、劳逸有度和科学营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