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狼疮性肾炎中医临床证候分型的调研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调研狼疮性肾炎(LN)中医临床证候分型的现状。方法:通过光盘检索和追踪查寻入选文献18篇,收集到979例LN,进行资料汇总,分析LN中医证型的临床分布情况一结果:热毒炽盛证、阴虚内热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气阴两虚证是目前L、的主要临床证候类型,但上述分型存在着以下不足:(1)未把握LN不同阶段的主要病机特点及其演变;(2)未强调邪正虚实间的相互转化;(3)未重视“湿热”与“瘀血”等标实证候在LN辨证治疗中的地位、结论:分期辨证能更好地反映LN的病机演变规律和临床证候学特征。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50例),治疗组给予中医辨证分型治疗,中药内服,对照组予息斯敏9mg口服,日一次,结合0.05%新适确得乳膏外涂,每日2次,两组均治疗4周.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提示慢性湿疹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取得更佳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4.
张琳园  许凤全 《河北中医》2012,34(3):464-465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情感性精神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并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改变.临床表现为心境低落、思维迟缓、言语动作减少,并伴随食欲降低、性欲减退、睡眠障碍等躯体症状,属于中医学郁证范畴.抑郁症严重困扰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不仅使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大大下降,还提高了其他疾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中医辨治湿疹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湿疹是一种过敏性疾病,是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病因较复杂,常与人的体质或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等有关。临床表现的红斑、丘疹、水疱渗出、糜烂、瘙痒和反复发作为主要特点。中医认为,其病因为风、湿、热之邪内侵,其机理为脾湿内蕴,流溢肌肤,加之风邪外袭,久郁化热,导致营卫运行失畅而病,病久伤阴耗血,致血虚风燥,肌肤失养,而呈全身皮肤干燥的慢性病变。急性期以湿重为主,慢性常作血虚,久居湿地、气候变化、季节因素、多食生冷、甜腻之物或过食  相似文献   

6.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证候分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育林  刘芳 《北京中医》2007,26(8):542-544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指具有餐后饱胀不适、早饱、上腹痛或上腹烧灼感,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近年来对中医药辨证治疗FD的研究较多,但FD的中医分型尚未统一。本文对国内公开发表的相关论著和书籍进行检索,收录近15年间的相关文献,选择资料相对完整、全面的文章21篇,进行概括和总结。  相似文献   

7.
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候分类临床文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文献检索方式探讨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证候分布特征。方法检索2000年1月一2011年12月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贵州省数字图书馆和读秀学术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有关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研究文献。结果共33篇文献纳入研究,病例数合计4233例。证型出现频次最高的是湿热阻络型20次(60.61%),其次是肝肾两虚型18次(54.55%)、痰瘀互结型17次(51.52%)、风寒湿痹型15次(45.45%)、寒湿阻络型14次(42.42%)、风湿热痹型及气血亏虚型10次(30.30%)、寒热错杂型9次(27.27%)。按病例数排列,湿热阻络型768例(18.14%)、风湿热痹型666例(15.73%)、风寒湿痹型584例(13.80%)、寒湿阻络型517例(12.21%)、寒热错杂型415例(9.80%)、痰瘀互结型364例(8.60%)、肝肾两虚型235例(5.55%)、久痹正虚型223例(5.27%),其余证候病例数皆未超过5%。结论类风湿关节炎的证候分布特点以湿热阻络型为主,其次风寒湿痹型、风湿热痹型、寒湿阻络型、痰瘀互结型及肝肾两虚型为临床上最常见的辨证分型。  相似文献   

8.
魏育林  刘芳 《北京中医药》2007,26(8):542-544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指具有餐后饱胀不适、早饱、上腹痛或上腹烧灼感,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近年来对中医药辨证治疗FD的研究较多,但FD的中医分型尚未统一.本文对国内公开发表的相关论著和书籍进行检索,收录近15年间的相关文献,选择资料相对完整、全面的文章21篇,进行概括和总结.  相似文献   

9.
喉源性咳嗽中医证候分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勉 《河北中医》2006,28(2):114-115
现代医学认为,喉源性咳嗽是慢性咽炎、喉炎、声门上区变态反应等疾病过程中的一种症状。喉源性咳嗽是由著名中医耳鼻咽喉科专家干祖望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新病名,其主要症状是咽痒如蚁行及异物阻咽喉之不适感而以干咳为主[1]。其特点是咽喉作痒之后即作咳,咳时不爽,连续阵发性咳嗽,除非饮水,否则咳无休止,无痰;病程漫长达数月之久,甚则数年;咳时起点在声门以上;每日常发作数次,严重者1h内咳多次[2]。本病大多数患者肺部、气管支气管检查未见异常,咽部检查可见慢性充血或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喉源性咳嗽属中医学久咳、咽痒、慢喉痹范畴…  相似文献   

10.
辨证分型治疗婴儿湿疹16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婴儿慢性湿疹166例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以观察疗效。方法:分别采用清热利湿法和养血润肤法,并佐以疏风止痒之药,2周为1例疗程,结果:总有效率为88%,结论:纯中药疗法内服外洗结合,标本兼治,疗效显著,且未发现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整理分析湿疹的维吾尔医证候分类及其用药规律。方法:采用回顾性整理分析方法,收集新疆6家维吾尔医医院5年内维吾尔医药治疗湿疹的临床住院病历,整理分析湿疹的维吾尔医证候分类及其治疗原则、方法、方药及其用药情况,探索湿疹的维吾尔医辨证施治方法及其规律。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湿疹住院病历621例,其中异常黏液质型患者327例(52.7%),异常胆液质为239例(38.5%),异常血液质33例(5.3%)和异常黑胆质型患者22例(3.6%)。采用成熟或调理及清除疗法,内服药物疗法,外用药物疗法和非药物疗法等综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痊愈61例(9.8%),显效484例(77.9%),有效60例(9.7%),无效16例(2.6%)。结论:湿疹的维吾尔医证候分类及用药规律符合临床辨证实际,为其维吾尔医辨证施治的规范化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药物治疗代谢综合征的疗效及MS评分的评价作用。方法将6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与药物组,两组均采用基础治疗和药物对症治疗,针药组加用针刺疗法。分别在治疗前后观察血糖、高密度胆固醇脂蛋白、胰岛素、甘油三酯、血压、腰围、体重指数、MS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血糖、高密度胆固醇脂蛋白、胰岛素、甘油三酯、血压均有明显改善(P0.05),针药组治疗后腰围、体重指数、MS评分有明显改善(P0.01),且优于药物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药物是治疗代谢综合征的有效治疗方法,MS评分可作为代谢综合征疗效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分析中医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DCM) 的临床文献及名医医案,探讨DCM 的中医证治规律。方法: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数据库、PubMed 等国内外大型数据库收录的有关中医药治疗DCM的文献及名医医案,并查阅河南中医药大学及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内有关DCM 诊治纸质材料,提取文献和医案中临床症状、辨证分型、用药情况等信息,建立数据库,分析DCM 的中医证候分布和治疗方药规律。结果:共筛选到152 篇文献及195 篇医案,其中胸闷、心悸、乏力等是患者最常见的症状,舌淡红、舌暗红、薄白苔,脉细、脉沉是最常见的舌象及脉象。发现与DCM 相关的病性因素10 个,以气虚、血瘀为主;病位因素6 个,以心、肾为主。共发现临床证候62 种,以气虚血瘀、气阴两虚、水湿停滞、血瘀水停、心肾阳虚和痰瘀互结证最常见。涉及中药共计291 味,用药频次≥50 次的药物有48 味,黄芪是使用最多药物。结论:DCM 病性虚实夹杂,主要病位以心肾为主,临床以气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证最为常见,临床治疗以补虚、活血、利水等药物为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医文献及临床调查口腔干燥综合征证候及其证候要素分布特点。方法:通过检索文献,选取2000—2015年有关口腔干燥综合征中医辨证文献,建立Epidata2.0数据库,应用SPSS 17.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在文献研究方面,有关口腔干燥综合征出现频率大于10%的常见证候类型依次为:肺阴不足、胃阴不足、阴虚火旺、肝肾阴虚、肾阴不足;出现频率≥5%的病位类证候要素分别为:肺、肾;≥5%的病性类证候要素为:阴虚、火。临床调查方面,出现频率大于10%的常见证后类型依次为:肺阴不足、气阴两虚、胃阴不足、肝肾阴虚;出现频率≥5%的病位类证候要素分别为:肺;≥5%的病性类证候要素为:阴虚、火。结论:口腔干燥综合征的辨证分型复杂多样,证候要素相对简约,对临床辨证论治起到执简驭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证候、证素分布特点及用药规律,为CAG的规范化辨证和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1990年1月至2020年12月中医药治疗CAG的相关文献,提取文献中的证候、证素、病例数及处方药物组成,分析比较前25年与近5年文献CAG证候与证素的频次、病例数与构成比。对药物进行频数分析,最后对高频药物进行关联规则与聚类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文献245篇,含中医证型42种,CAG常见证型有脾胃气虚证、胃阴亏虚证、脾胃阳虚证、脾虚气滞证、肝胃不和证、脾胃湿热证、瘀阻胃络证;CAG病位多在胃、脾和肝,常见病性证素有气虚、阳虚、热、阴虚、气滞、瘀、湿。相比于前25年文献,近5年文献更多见脾胃气虚证、胃阴亏虚证和肝胃不和证,病性证素更多见气虚、热、阴虚、气滞和瘀。共涉及处方260首,涵盖药物191种,使用频率较高的为白术(56.54%)、党参(46.54%)和白芍(46.15%)。30味高频药物聚为8类时效果最佳。结论:CAG以脾胃气虚证为主,病位主要在胃、脾和肝,病性多见气虚、阳虚、...  相似文献   

17.
目的:整理分析维吾尔医辨证施治白癜风的证候分类及维吾尔药用药规律。方法:采用回顾性整理分析方法,收集整理新疆5家维吾尔医医院10年内维吾尔医药治疗白癜风的临床住院病历,整理分析白癜风的维吾尔医证候分类与治疗原则、方法、方药及其用药情况,挖掘维吾尔医辨证施治白癜风的证候分类及用药规律。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异常黏液质型白癜风病历362例,其中无味黏液质173例(47.79%),石灰样黏液质46例(12.71%),酸味黏液质43例(11.88%),甜味黏液质40例(11.05%),涩味黏液质36例(9.94%),咸味黏液质24例(6.63%)。采用成熟及清除疗法,内服药物疗法,外用药物疗法和非药物疗法等综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结论:白癜风的维吾尔医证候分类及用药规律符合临床辨证实际,为其维吾尔医辨证施治的规范化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针药并用法与中药、针刺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差异。方法将9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针药并用法、中药、针刺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应用改良Kupperman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3组治疗后改良Kupperman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针药组改良Kupperman评分优于中药组、针刺组,与中药组和针刺组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并用能显著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讨肝阴虚证候的本质,本文分析和整理肝阴虚证的病因病机、证候表征、证候属性疾病及遣方选药的规律。方法:运用检索文献并进行频数统计的方法,检索查阅1960年9月1日至2019年1月10日中国知网中医临床研究文献。结果:肝阴虚证的病因病机为肝失疏泄,气机郁滞,化火伤阴,阴液亏虚,失于濡养;证候辨证要点主要为脉弦细数,舌红少津,头晕目眩,五心烦热,口咽干燥,两目干涩;证候临床属性疾病有肝炎、肝硬化、肝纤维化、肝癌;临床上治疗肝阴虚证使用处方主要为一贯煎、补肝汤、四物汤、芍药甘草汤,临床高频使用中药为生地黄、白芍、枸杞、当归、麦冬。结论:本文对于肝阴虚证的证候特点以及辨证用药规律做出系统的总结与归纳,将有关肝阴虚证的论述联系起来,形成统一的整体,为揭示肝阴虚证的本质与临床上形成较为成熟的肝阴虚证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围绝经期综合征辨证分型的文献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对102篇期刊文献中围绝经期综合征(PPS)的分型,通过百分位数计算结果,取累积频率为25百分位数以上的证型作为PPS的主要证型;取各证型累积频率为75百分位数以上的症状、体征作为各证型的主要症状体征;归纳出PPS中医辨证分型为肾阳虚证、肾阴虚证、肾阴阳两虚证、心肾不交证、肝郁证、心脾两虚证。肾阳虚证的主要症状和体征为:舌边有齿痕、舌淡、舌胖嫩、形寒肢冷;肾阴虚证为:头晕、舌质红、耳鸣、烘热汗出、腰膝酸软;肾阴阳两虚证为:头晕、腰膝酸软、耳鸣;心肾不交证为:心悸、怔忡、失眠;肝郁证为:胸胁作胀或痛、精神抑郁、烦躁易怒、口苦、胸闷、善太息、脉弦;心脾两虚证为:心悸、舌淡、纳少、失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