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锡纯为明末民初中西医汇通学派大家,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乃其一生临床经验和医学思想之结晶。张氏主张"取西医之所长,以补中医之所短""合中西医融贯为一"的中西医汇通思想,并且认为"中医之理多包括西医之理,沟通中西原非难事",在中西医汇通的理论和临床实践方面做出了卓越的创造性的贡献。本文从时代背景、理论基础和临床探索几个角度对其中西医汇通思想进行初步阐述。  相似文献   

2.
张锡纯是近代中西汇通的临床实践家,推崇“医学以活人为宗旨,原不宜有中西之界限存于胸中”,张氏中西汇通临证处方思路主要包括:引经据典析医理,病证汇通制新方;古今汇通解医理,承古创新用经方;深研药性析医理,中西互补添新剂.虽因主客观原因,张氏某些观点难免片面和牵强,但其探索中西汇通的创新理念、思路方法,仍可为当今中西医结合面临的许多难题提供有益的思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3.
近代名医张锡纯,倡中西汇通,衷中参西,致力于沟通中西医学.其在"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基础上,又"贵举古人之规矩、准绳而扩充之、变化之、引伸触长之",采西人之说与国医相参,撷国医之理以释西医,为后人指出了一条中西合参之路.这在今世一派"以西解中,中医西化"的环境中,更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仅窥其治疗中风之理,以冀探其学术特点,而就正于同仁.  相似文献   

4.
近代中西医汇通医家恽铁樵在<生理新语>中对传统中医的人的生生之气阐发为人体的"救济功能",认为利用人体"救济功能"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关键,并以中西医治疗烂喉痧为例,对中西治疗烂喉痧的不同原则进行了对比解说,深化了人们对中医为"生生之具"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张锡纯著《医学衷中参西录》八卷,以中医为本,参以西医,共奏治病之功。言中西结合,必先寻汇通之处,方可结合有道。其《医论医话》首篇从中医及西医对部分理论、病、药的不同见解进行论述,理论方面包含血脉的运行、肝脾的位置以及胰的功能等,并在疾病上以黄疸及中风为例,在药物运用上举石膏、黄连及龙胆的例子,指出中医之理多包括西医之理,沟通中西绝非难事。并主张"西法诊病,中医治病""中西汇通,标本兼顾""中西互补互参"等观点,有力地指导着现代中西医的临床结合运用。  相似文献   

6.
《中西眼科汇通》是眼科领域中早期进行中西医结合探讨且具有一定成绩的一本学术性专著,现就管见所及,略作介评。一、全书概况此书系陈滋(1878~1927年)所著,作者于1906年毕业于杭州同仁医学堂,"原属西医,因先祖以儒士兼通医道,渊源家学,故亦通中医",曾著有《人体解剖》、《病理学通论》等书,后至日本留学,专攻眼科,于1912年回国,服务于上海眼科医院,因怀有汇通中西之素志,诊务得暇,"辄博览群籍,尤注意于药方  相似文献   

7.
李慧  冯莎 《国医论坛》2013,28(2):16-17
张锡纯系汇通中西的杰出医家,在其著作《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将中医学"升降相因"思想灵活地运用到疾病的诊疗过程中。本文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以揭示张锡纯"升降相因"理论之精髓。  相似文献   

8.
钟慧群  李萍  王迪 《辽宁中医杂志》2013,(11):2243-2244
张锡纯为中西医汇通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医学衷中参西录》为其流行于世之唯一一部医书。文章主要论述了此书贯通中西医理、合参中西药物、互释中西药性的"中西汇通"的用药特点。  相似文献   

9.
唐宗海,字容川,生于公元1862年,卒于公元1918年,清末民初四川彭县人,近代医学家.他主张中西医汇通,著有《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伤寒论浅注补正》《金匮要略浅注补正》《本草问答》《血证论》等,合称《中西汇通医书五种》,其中《血证论》围绕血证在中医基本理论方面作了颇多阐发,许多观点对充实和发展传统医学具有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朱富华 《陕西中医》2012,(9):1199-1201
本文从心肾同治、临床实验、中西汇通三个方面论述了李谦主任医师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之经验。李谦主任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进行心肾同治之法,中西汇通,根据心电图的改变,而采用相应的医治,宏观同微观相结合,中西合璧,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