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隔姜灸不同灸量调节血脂的效应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不同灸量隔姜灸对急性高血脂状态大鼠的调节效应差异及量效特征。方法将72只sD雄性成年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空白组、模型对照组、洛伐他汀治疗组、隔姜灸3壮组、隔姜灸6壮组、隔姜灸9壮组,每组12只。除正常空白组外,其他组腹腔注射75%的蛋黄乳液建立急性高脂血症模型,并给予相应处理。治疗3次后取血清,生化比色法测定血清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各治疗组均可显著升高HDL-C、降低LDL-C和Tc水平,尽管隔姜灸各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但是3壮组对于升高HDL—C有一定优势,而9壮组对于降低TC和LDL-C有一定优势。隔姜灸均降低了TG的水平,但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隔姜灸对高血脂状态有良性调节作用,不同壮数对于不同指标的调节效应不同。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隔药饼灸对动脉粥样硬化兔血脂中总胆固醇(TC)、三酰三酰(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H/L)的调节作用。方法将75只兔随机分为5组,采用高脂饲养和免疫损伤方法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兔模型,各组同时施加相应的干预措施治疗16周后,取颈动脉血采用酶法测定治疗后TC、TG含量,比色法测定HDL-C、LDL-C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隔药饼灸组TC、TG含量下降非常显著(P<0.01),隔药饼灸组HDL-C含量升高显著(P<0.05),LDL-C含量降低非常显著(P<0.01),H/L比值升高非常显著(P<0.01)。结论隔药饼灸能有效降低AS兔血中TC、TG、LDL,升高HDL含量,调节H/L比值。提示隔药饼灸对血脂及脂蛋白代谢具有良好的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3.
《辽宁中医杂志》2013,(9):1787-1790
目的:探讨不同灸量隔药饼灸对高脂血症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60例高脂血症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隔药饼灸三壮组、五壮组和血脂康药物对照组,每组各20例,共治疗8周,于治疗前后分别抽血检测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水平。结果:隔药饼灸可使血清TCH、TG、LDL-C及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和血沉明显降低,HDL-C有升高趋势(P<0.05或P<0.01),且五壮组优于三壮组(P<0.05或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隔药饼灸对调节体内脂质代谢,改善血液流变学有较好的疗效,对防治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不同灸量温和灸对慢性高血脂状态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调节效应差异及量效特征,初步阐明温和灸对血管内皮功能的调节规律.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大鼠造成高脂血症模型.将72只SD雄性成年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对照组、温和灸5 min组、温和灸10 min组、温和灸15 min组、药物治疗组,共6组.药物治疗组用洛伐他汀混悬液灌胃.治疗结束取血清,生化比色法测定血清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ET-1,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清NO的含量.结果:1)温和灸10min组、15min组、药物治疗组均具有降低ET-1及ET/NO比值的效应(P<0.05),5min组有降低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2)温和灸15 min组具有升高NO的效应(P<0.05),5min组、10 min组有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3)各治疗组组间比较10 min组降低ET-1的效应最优,与5mi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15 min组、药物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升高NO的趋势比较15 min组最优,与5mi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10 min组、药物治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灸量温和灸在调节血脂的同时,对血管内皮功能亦具有调节作用,且不同灸量对血管内皮功能的调节存在差异,需达到一定的灸量,温和灸才能对血管内皮功能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麦粒灸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本院治疗的高脂血症患者2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另募集同一年龄段健康人12例作为正常组。治疗组患者给予麦粒灸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期间不做任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三酰甘油(three acyl glycerin,TG)、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中,显效7例,有效4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1.67%;治疗组治疗后TC、TG、LDL-C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 0.01)。结论:麦粒灸治疗高脂血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保健灸法对自然衰老大鼠血脂含量及脑组织中Caspase-3、Bcl-2表达的影响,探讨保健灸法调控血脂及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SD雌性大鼠42只,其中3月龄14只,为青年组,12月龄2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保健灸组。保健灸疗后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中Caspase-3、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保健灸组血清中TC、TG、LDL-C含量下降,HDL-C含量升高,脑组织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脑组织中Bcl-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保健灸法可有效调节随着增龄而导致的高血脂状态;可以抑制由起始因子Caspase-3引发的细胞凋亡,并通过上调Bcl-2蛋白的表达而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温和灸治疗高脂血症的效应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艾灸组、针刺组、药物组,每组12只,后4组用自制脂肪乳剂灌胃4周,建立大鼠高脂血症模型,正常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造模成功后开始治疗,正常组、模型组不做治疗,艾灸组、针刺组选用“足三里”“神阙”穴,分别用艾灸、针刺进行治疗,每日1次;药物组给予洛伐他汀灌胃,10 mg/kg,每日1次.治疗期间模型组、艾灸组、针刺组、药物组继续脂肪乳剂灌胃,治疗4周结束.采用生化比色法测定血脂4项,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血清一氧化氮(NO)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针刺组、药物组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NO均降低(P<0.01,P<0.001),同时还有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艾灸组降低TC、LDL-C、NO的效果明显优于药物组(P<0.01,P<0.05).艾灸组NO与TC、LDL-C呈正相关(P<0.05,P<0.01),药物组NO与TC、LDL-C呈负相关(均P<0.01).结论:温和灸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及血清NO都具有良性调节作用,温和灸可以通过降低大鼠血清NO发挥其抗血管损伤、抗炎性反应、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麦粒灸“大椎”穴对神经根型颈椎病(CSR)大鼠脊髓背角自噬效应蛋白Beclin-1、内质网应激标志蛋白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表达的影响,探讨麦粒灸治疗CSR的可能镇痛机制。方法: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麦粒灸组、麦粒灸+3-MA组,每组12只。采用椎管插线法制备CSR模型。造模后第3天,模型组予腹腔注射1mL0.9%氯化钠溶液;麦粒灸组在模型组基础上予麦粒灸“大椎”穴(6壮/次);麦粒灸+3-MA组予腹腔注射3-甲基腺嘌呤(3-MA)溶液,并麦粒灸“大椎”穴(6壮/次)。3组均每天1次,连续干预7 d。于干预前、连续干预7 d后观察各组大鼠步态评分,测量机械痛阈值;干预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及免疫组化法检测脊髓背角Beclin-1 mRNA及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脊髓背角GRP78蛋白表达,电镜观察脊髓背角细胞自噬小体及超微结构。结果:干预后,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步态评分升高、机械痛阈值降低(P<0.01),脊髓背角GRP78蛋白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及麦粒灸+3-MA组比较,麦粒灸组大鼠步态...  相似文献   

9.
隔药饼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合并高脂血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小路  鲍春龄  侯文光  周艳丽  李璟 《河北中医》2010,32(10):1516-1518
目的观察隔药饼灸对围绝经期综合征合并高脂血症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0例围绝经期综合征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例在患者神阙、大赫(双)、足三里(双)3个穴位、5个穴点上施以隔药饼灸,对照组20例施以隔姜灸。2组均每周治疗5次,20次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利用改良的Kupperman量表评价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并观察血脂指标[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Kupperman指数(MI)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MI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TC、TG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后TC、LDL-C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1,P0.05)。2组治疗后TC、TG、HDL-C、LDL-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HDL-C、LDL-C较对照组有下降趋势。结论隔药饼灸能有效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症状,调整血脂,与隔姜灸相比有进步趋势。  相似文献   

10.
麦粒灸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麦粒灸对佐剂性关节炎 ( A A)大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佐剂性关节炎作为类风湿关节炎大鼠模型 ,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麦粒灸治疗组、麦粒灸加去肾上腺组、麦粒灸加假手术组。麦粒灸“肾俞”、“足三里”,检测IL-1、IL-2、IL-6含量变化。结果 模型组大鼠腹腔巨噬细胞 IL-1、IL-6的活性比正常大鼠明显升高 ( P<0 .0 1)。麦粒灸组大鼠 IL-1、IL-6活性较模型组比明显下降 ( P<0 .0 5 )。麦粒灸加去肾上腺组 IL-1、IL-6活性未见明显变化 ( P>0 .0 5 ) ,假手术组IL-1活性极显著降低 ( P<0 .0 1) ,IL-6比模型组明显为低 ( P<0 .0 5 )。模型组大鼠脾脏 IL-2活性降低 ( P<0 .0 5 ) ,麦粒灸治疗后可使 IL-2活性极显著升高 ( P<0 .0 1) ,麦粒灸加去肾上腺组 IL-2活性与麦粒灸组及假手术组比 ( P<0 .0 5 ) ,但与模型组比无显著性差异 ( P>0 .0 5 )。假手术组 IL-2活性亦明显提高 ( P<0 .0 1) ,而与正常组无差异。结论 麦粒灸可抑制 AA大鼠 IL-1、IL -6活性。摘除肾上腺后则麦粒灸不能降低 IL -1、IL -6活性 ;麦粒灸可明显提高 IL -2活性 ,摘除肾上腺后麦粒灸则对 IL -2活性无明显影响 ;麦粒灸对 A A细胞免疫功能的调整与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的完整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温和灸、隔姜灸、麦粒灸,不同灸法对局部效应与整体效应影响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建立急性高脂血症大鼠模型,观察温和灸、隔姜灸、麦粒灸3种灸法刺激,对大鼠施灸局部神阙穴皮肤间隙连接蛋白43(Cx43)表达的作用和血脂调节的影响。结果艾灸各治疗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温和灸组、麦粒灸组与隔姜灸组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温和灸组与麦粒灸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Cx43的表达与不同的灸法影响密切相关,这一结果与不同灸法对血脂调节的影响体现出较为一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艾灸不同配穴对高脂血症大鼠模型血脂影响差异。[方法]建立高脂血症SD大鼠模型。将48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正常空白组、模型对照组、艾灸1组(中脘)、艾灸2组(中脘配阴陵泉)、艾灸3组(中脘配丰隆)、艾灸4组(中脘配丰隆与阴陵泉),87,/组。造模成功后,各艾灸组分别按每穴每日5min艾灸14d。测定大鼠血清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模型对照组大鼠血清TC、TG、LDL—C均升高,HDL—C降低(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不同穴位艾灸组均可降低模型大鼠血清TC、TG、LDL-C,升高HDL—C(P〈0.05)。在降低TG、TC、LDL-C以及升高HDL-C方面艾灸4组优于艾灸2组和艾灸3组,且都优于艾灸1组(P〈0.05)。[结论]不同穴位艾灸对高脂血症大鼠均具有普遍性调节效应,三穴配穴治疗优于两穴及单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艾灸对糖尿病(DM)性勃起功能障碍(ED)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以链脲佐菌素(STZ)诱导DM大鼠模型,再以阿朴吗啡(APO)阴茎勃起实验筛选DM性ED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艾灸组,另设一正常对照组。艾灸组取“肾俞”“三阴交”穴,以麦粒灸施治,观察艾灸对DM性ED大鼠阴茎勃起、血糖、总一氧化氮合酶(NOS)、结构型NOS(cNOS)、诱导型NOS(iNOS)及环磷酸鸟苷(cGMP)的影响。结果:艾灸对DM性ED大鼠血糖有一定改善作用,能较明显改善其阴茎勃起功能,提高阴茎中总NOS、cNOS、iNOS及cGMP含量。结论:艾灸对DM性ED大鼠阴茎勃起功能有一定作用,这种作用与艾灸改善血糖、促进NO-cGMP通路机制相关。  相似文献   

14.
刘海燕  杜旭 《陕西中医》2022,(3):398-401
亚健康状态是现代医学研究热点。通过对近十年来灸法干预亚健康状态的回顾与分析、归纳与总结,包括督灸、温和灸、壮医药线点灸、温针灸、火龙灸、热敏灸、隔物灸、逆灸、麦粒灸、脐灸、天灸、罐灸等,结果表明灸法干预亚健康状态方法多样,疗效稳定,独具特色,体现了“治未病”思想,但存在研究不够全面、诊疗规范欠统一等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与深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艾灸对急性胃黏膜损伤炎症反应的抑制机制及比较不同灸材对大鼠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SPF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艾灸组、烟条灸组,每组8只。采用无水乙醇灌胃制备急性胃黏膜损伤模型。艾灸及烟条灸穴位为足三里、中脘。按GUTH法计算胃黏膜损伤指数(UI),HE染色光镜下观察胃黏膜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胃黏膜细胞中热休克蛋白(HSP)70的表达,放免法测定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UI、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含量明显升高(P〈0.01),胃黏膜组织炎性浸润明显,HSP70阳性表达稍升高。与模型组和烟条灸组相比,艾灸组UI、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含量明显降低(P〈0.01或P〈0.05),胃黏膜组织形态较为完好,HSP70表达上调(P〈0.01)。结论艾灸及烟条灸对大鼠急性胃黏膜损伤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诱导机体产生大量HSP70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麦粒灸对肺炎链球菌肺炎大鼠肺泡巨噬细胞(AM)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麦粒灸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组大鼠制备肺炎链球菌肺炎模型。造模成功后,麦粒灸组大鼠于大椎、关元及双侧足三里、肺俞穴行7 d麦粒灸治疗。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血常规检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ELIS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0(IL-10)含量,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中性红法检测AM吞噬功能,qRT-PCR及Western blot分别检测M1、M2型AM标记物CD86、CD206 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精神懈怠,皮毛晦暗,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血清TNF-α、IL-10含量均升高,肺组织出现病理损伤,AM吞噬OD值降低,CD86 mRNA及蛋白水平升高,CD206 mRNA及蛋白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麦粒灸组大鼠精神及皮毛状态改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降低,血清TNF-α、IL-10含量降低,肺组织病理损伤改善,AM吞噬OD值升高,CD86 mRNA及蛋白水平降低,CD206 mRNA及...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从细胞和分子水平观察隔药饼灸对兔高脂血症(HLP)合并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机理。方法将75只兔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组、模型组、直接灸组、隔药饼灸组、药物(血脂康)组,每组15只。采用免疫反应性损伤法,建立兔HLP合并AS模型。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测定主动脉血管细胞粘附因子E选择素(E-sel)的基因表达。结果隔药饼灸组、直接灸组及药物组均使兔HLP合并AS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因子E-selmRNA表达显著下调(P<0.05或P<0.01)。结论隔药饼灸对兔HLP合并AS的主动脉内皮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隔药饼灸对高脂血症兔血浆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阐明隔药饼灸对高脂血症兔ET、NO的调节作用。方法用胆固醇高脂饮食喂养法建立兔高脂血症模型,运用隔药饼灸进行治疗。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治疗后ET的含量,硝酸还原酶法测定NO的含量。结果隔药灸组血浆ET的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但隔药灸组与直接灸组ET含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4组血浆NO的含量虽然有模型组<空白组<隔药饼灸组<直接灸组的趋势,但4组之间两两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隔药饼灸和直接灸组均对高脂血症兔血浆ET具有明显调节作用,且二者作用相近。对NO的调节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天灸血清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血清及心肌组织SOD、MDA的影响,探讨天灸对缺血心肌保护作用的作用机理。方法:选健康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天灸血清组、正常血清组、模型对照组、空白对照组。以天灸后制备出的大鼠血清进行尾静脉注射作为干预手段,以血清及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心肌组织丙二醛(MDA)的含量为效应指标。结果:天灸血清可明显提高血清及心肌组织中SOD的活性,降低血清及心肌组织中MDA的含量。且天灸血清与正常血清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天灸与针刺、艾灸一样可引起血清的改变,我们提出"天灸血清"的概念;天灸"内关、膻中、心俞"穴后的血清可减轻心肌组织的损伤程度,对缺血性心肌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