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医养生理论的核心与道家养生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道家贵生重道与道通为一的思想、以及抱元守一与养气存真、返扑归真与养性全神等养生观阐释了医道相通的共同思想基础,指出超越世俗物欲困惑。追求天人和谐统一,是中国古代养生理论的核心。  相似文献   

2.
王冰弱龄慕道,夙好养生,是对《素问》进行重新编次并全面注解的第一人,他一生潜心医学,痴迷黄老之学。王冰的养生思想具有将医学与道学完美结合的特点,不仅充实了“道”的内涵,也将“道”的理论与医学巧妙地联系在一起。文章从王冰崇道重养生,矢志医道结合;养生四境界,追求贤圣至真;主颐养天真,法四时应天人等方面来阐释王冰的养生思想及其对后世中医养生理论发展的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黄庭内景五脏六腑图》是《道藏》中一部集中体现“医道同源同旨”的著作,其对藏象学说的发挥,存医道两家学术之精华,从脏腑理论人手,内容涵盖养生防病,相病诊病,再到治病调养,自成一体系,以求“未病防病,既病防变”,是道家对《黄帝内经》藏象学说的承习与创新,值得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4.
正葛洪是我国晋代的道教理论家和医学家,也是著名的养生家。早在年轻时,他就对世上那种追逐名利的风气深恶痛绝。他热衷于修性养心,同时爱好体育锻炼,精通刀、枪、剑、戟、射等武艺,又喜钻研医道和养生之学。晚年则隐居在广东的罗浮山,过着悠闲的生活,他的养生方式值得今人借鉴。葛洪认为,求长生,修至道,关键在于精神专一、情致静寂,世俗的权势及物质都会妨碍人们的延年益寿。所以,  相似文献   

5.
道家哲学中蕴涵了丰富的贵生、养生理论与实践,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在其理论体系上逐步形成了"医道相通"的哲学观。由于道家以人生的终生修道为实践和练功中对中医学的需要,使其在修练中不由自由地与中医养生融合为一体,身体力行的推动了中医养生学的发展,以"合于道"为准则,主张去欲、主静、守一和调息,从而达到"天人合一","长生久视","全命保生",以尽终其天年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陶弘景(公元456~536年)是我国著名的道学理论家、医药学家、文学家,其著作《养性延命录》集中反映了陶弘景的养生学术思想,在中医养生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陶弘景主张众术合修,并躬身力行,提出一套形神兼养、饮食调摄、服气调息、导引按摩为一体的较为全面的养生保健体系,成为后世医道两家奉行的养生法则。  相似文献   

7.
苏东坡(1037~1101)不但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而且对医道、养生、烹饪和食疗也颇有研究。除著有《苏沈良方》(与北宋科学家沈括合编)外,还著有《东坡养生集》、《东坡志林》等医养书籍。含芡实与咽津术芡实是一种可充饥饱腹、营养丰富的杂粮,又是一味能补脾止泻、益肾固精的良药。据  相似文献   

8.
医道同源互生,道家思想对中医学的影响巨大。道法自然是道家思想的主格调,恬淡虚无、冲气为和、阴阳和谐的追求构成了道家思想的重要内容。本文从道法自然的养生观出发,分析总结了中医顺时、顺处养生理念;随后从虚无无为、阴阳和谐、崇阴尚柔等道家哲学思想归纳出中医虚无、和谐、尚柔的养生原则,以及宁心定志、饮食调养、导引吐纳、调畅情志、形神兼修的养生方法,这些无不与道家的思想紧密融合。道家哲学在中医养生学的形成发展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仅指导了中医养生原则和理论的形成,中医养生的许多方法和具体手段也是直接来源于道家。对于道家思想和道学理论的挖掘和深入研究,必能有助于丰富和发展中医养生理论体系,创新养生方法,促进大众对摄生保健、益寿延年的认知。  相似文献   

9.
《泰定养生主论》是一部医道结合的养生学著作,始作于泰定元年(1324年),历时四载,为元代著名医学家和养生学家王珪著。该书融会儒道释三教与中医养生经典理论,蕴含着丰富的养生学术思想,集中体现在作者根据不同人群的生理特点提出适宜的养生保健原则和方法。《泰定养生主论》明确"养心"是养生的首要任务,善养生者务必摒弃私欲,调畅情志,胸怀坦荡。书中强调加强心性修养须自婚合孕育开始,并贯穿于人生的各个阶段。婴幼时初步具有知人性、懂人情的认知能力,应教之以礼;壮年时气血未定,血气方刚,戒之在纵;老年时精气渐衰,常患得患失,戒之在得。《泰定养生主论》中蕴含的养生思想对当今普及中医养生文化知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秦文军 《养生月刊》2009,30(8):685-687
葛洪是我国晋代的道教理论家和医学家。也是一个著名的养生家。早在年轻时.他就对世上那种追逐名利的风气深恶痛绝。他热衷于修性养心,同时爱好体育锻炼,精通刀、枪、剑、戟、射等武艺,又喜钻研医道和养生之学,在深悟老子《道德经》的基础上,他又撰写了《抱朴子》、《神仙传》等书。晚年则隐居在广东的罗浮山,过着悠闲的生活。葛洪的养生之道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