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甘草中甘草酸含量的HPLC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甘草及人丹中甘草酸的含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肖云祥  胡志厚 《中成药》1990,12(7):12-13
报道了甘草和制剂人丹中甘草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采用RP-8柱,以甲醇-水-醋酸为流动相进行测定。方法精密度,准确度较好,较其他方法简便,快速,可靠,准确。适合于甘草及含甘草制剂中甘草酸的测定,  相似文献   

3.
甘草中甘草酸含量的HPLC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甘草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等功效.在我国中医中药处方中使用频率最高.《中国药典》收载品种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inflata Bat.或光果甘草G.glata L.的干燥根及根茎.但实际上,商品甘草的产地来源、品种规格相当复杂.对于甘草的质量分析过去已有一些研究,但对不同来源的甘草质量分析还未见过报道,为此,本文以有效成分甘草酸为指标,用HPLC法,对不同产地和规格等级的十二种样品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4.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甘草中甘草酸和甘草苷的含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测定甘草中甘草酸和甘草苷的含量。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DENALIC18色谱柱(VYDAC238DE5415,120A,5μm,4.6 mm×150 mm),梯度洗脱,流动相A∶H2O,流动相B∶1.5%HAc-M eOH,流速1.0 m.lm in-1,检测波长在32.2 m in从330 nm换为252 nm,从35 m in换为330 nm,柱温40℃。结果甘草苷的浓度在10~50μg.m l-1之间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97%,方法精密度RSD=0.12%(n=5),甘草酸的浓度在50~90μg.m-l1之间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25%,方法精密度RSD=0.13%(n=5)。结论该方法可用于甘草中甘草酸和甘草苷的同时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5.
UPLC同时测定甘草及甘草浸膏中的甘草苷和甘草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快速测定甘草及甘草浸膏中甘草酸和甘草苷含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方法.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UPLC),在BEH Shield RP18(2.1 mm×50 mm,1.7 μm)色谱柱上梯度洗脱分离,流动相乙腈(A),1.0%乙酸水(B),流速0.5 mL· min-1,甘草苷检测波长276 nm,甘草酸检测波长254 nm,柱温30℃.结果:甘草苷的浓度在0.01~1.0 g·L-1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98%,方法精密度RSD 2.55% (n =6),甘草酸在0.03 ~1.2 g·L-1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03%,方法精密度RSD 1.73% (n =6).结论:甘草苷和甘草酸在7 min内获得良好分离,结果准确可靠,该方法可用于甘草及其浸膏中甘草酸和甘草苷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6.
野生与栽培甘草中甘草酸和甘草黄苷的含量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野生与栽培甘草中甘草酸和甘草黄苷的含量,可作为甘草质量分析的基本标准。测定结果还显示,栽培四年的甘草中甘草酸和甘草黄苷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7.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甘草苷和甘草酸含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建立甘草苷和甘草酸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使用KromasiL-C18(4.6 mm×200 mm,5μm)柱,甘草苷采用乙腈-0.5%醋酸(20:8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6 nm,柱温为室温;甘草酸流动相为甲醇-0.2 mol.L-1乙酸铵溶液-冰乙酸(67∶32∶1),检测波长252 nm,柱温为室温。二者流速均为1.0 ml.min-1,采用外标法定量测定。结果甘草苷在2.7~27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7);甘草酸在6~36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8);甘草苷和甘草酸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4%和101.3%,其RSD值分别为1.18%和1.22%。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线性相关系数良好,且稳定性和重复性好,适用于甘草黄酮粗提物及纯化物中甘草苷和甘草酸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8.
超临界CO2萃取甘草中甘草次酸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 探讨从甘草中提取甘草次酸的工艺。方法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并与索氏提取法,超声法进行比较。结果 超临界CO2萃取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压力30MPa,原料粒度70目,夹带剂为80%乙醇,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2h。结论 从甘草生药中提取含量较少的甘草次酸,超临界萃取法较其他几种提取方法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甘草及其炮制品中甘草酸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甘草酸单铵盐标准品为对照,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甘草及其炮制品中甘草酸的含量。方法准确度高,重现性好,操作快速、简便。  相似文献   

10.
3种方法制备的四逆汤中甘草苷、甘草酸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对四逆汤传统法、药典收录的水提醇沉法、各单味药分提合并法制备的四逆汤中甘草苷、甘草酸含量进行比较.方法:采用HPLC测定3种不同的方法提取液中甘草苷、甘草酸的含量,C18色谱柱,流动相乙腈-0.05%磷酸水,梯度洗脱,柱温25℃,检测波长237 nm,流速1.0 mL·min -1,进样量10 μL.结果:甘草苷在传统汤剂中含量为2.57 mg·g-1,经方合剂中的含量为2.21 mg·g-1,单味配方合并液中含量为3.58 mg·g-1;甘草酸在传统汤剂中含量为1.96 mg·g-1,经方合剂中的含量为1.84 mg·g-1,单味配方合并液中含量为3.04 mg·g-1.结论:四逆汤单提合并法中甘草苷、甘草酸含量高,且各制法的四逆汤中甘草苷、甘草酸含量均有显著性差异,为四逆汤提取方法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乌拉尔甘草中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正、反相硅胶柱层析分离,应用液谱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甘草中共分离出3个三萜皂苷、2个香豆素和8个黄酮类化合物,其中一个三萜皂苷为新化合物。结论:通过ESI-MS,^1HNMR,^13CNMR,HMQC和HMBC分析,将新三萜皂苷的结构鉴定为3-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1→2)-β-D-葡萄糖醛酸]-24-羟基-甘草内酯。  相似文献   

12.
乌拉尔甘草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王青  苗文娟  向诚  果德安  叶敏 《中草药》2012,43(10):1886-1890
目的 研究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根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聚酰胺、MCI、ODS、Sephadex LH-20柱色谱,RP-HPLC等技术对乌拉尔甘草70%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位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得到1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7-二甲基甘草黄酮醇(1)、甘草宁Ⅰ(2)、甘草香豆酮(3)、8-甲雷杜辛(4)、2'-hydroxyisolupalbigenin(5)、异驴食草酚(6)、去氢粗毛甘草素D(7)、glycyrin (8)、甘草酚(9)、刺甘草查耳酮(10)、甘草查耳酮B (11)、isoangustoneA(12)、甘草宁G(13)、5,7,4’-三羟基-6,8-二异戊烯基异黄酮(14).结论 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7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甘草提取工艺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研究甘草酸粗品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甘草酸粗品收率及251nm处紫外吸光度值为指标。考察加水量(A)、煎煮时间(B)和酸沉PH值(C)3个因素,并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加水量及药材粉碎度对甘草酸粗品收率的影响。结果:优化的甘草提取工艺条件为A1B2C1。加水量≥24倍甘草能得到较完全提取。不同粉碎度提取所得的甘草酸粗品收率依次为:最粗粉≌粗粉>细粉>饮片。结论:加水回流2次(15倍,1.25h,12倍,1h),酸沉为PH1。加水量≥24倍基本能提取完全。提取时以最粗粉或粗粉作为原料,软饮片及细粉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种源对甘草种子生物学特性及播种苗生长的影响,揭示种源在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实践应用中的重要作用。方法采用常规方法测定不同来源甘草种子的千粒质量、含水量、种皮透性、发芽率、发芽势,播种后测定幼苗和一年生苗的生长指标。结果上海庙种源种子的千粒质量大于巴音乌素种源,上海庙种源和巴音乌素种源种子的单粒质量分别为12.3和11.7mg。巴音乌素种源种子种皮的透水性较上海庙种源强,电导率测定值是上海庙种源的2倍。上海庙种源种子的硬实率较高,种子耐贮藏性和种子活力较强。巴音乌素种源未处理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高于上海庙种源,但处理后的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均低于上海庙种源。两种源未处理和处理过的种子均以小粒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最高。两种源幼苗生长指标之间的差异达到了显著和极显著水平。上海庙种源一年生播种苗的多数生长指标略高于巴音乌素种源,但两种源之间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结论种源对甘草种子的物理特性、种皮的透性、种子的发芽特性有一定的影响;种源和种子大小对甘草幼苗的生长有极显著的影响,但对一年生播种苗的生长量及生物量均未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彭励  张琪  胡正海 《中草药》2006,37(12):1878-1881
目的探讨宁夏半野生型乌拉尔甘草在不同生长期和不同生长环境中甘草酸的变化规律。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一至四年生乌拉尔甘草中的甘草酸的量。结果在甘草的营养器官中,甘草酸主要分布于地下器官中,地上茎和叶中量甚低;且在一至四年生甘草的地下根和根状茎中甘草酸的量与其生长年限成正比;不同生长地区的甘草中甘草酸的量不同。结论甘草的根和根状茎是甘草酸的主要积累部位,其量随生长年限而增加;光照、降水和土壤类型等环境因子综合影响甘草酸的积累。  相似文献   

16.
黄惠英  马文芳  陈晓燕  王清 《中草药》2011,42(10):2104-2109
目的建立甘草愈伤组织细胞高频染色体加倍体系,为获得高产量药效成分的甘草品系奠定基础。方法采用组织培养法对甘草子叶、下胚轴和胚根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和染色体加倍;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愈伤组织甘草酸、甘草总黄酮的量。结果 NAA、2,4-D不同质量浓度及配比对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染色体倍性变异具有显著的影响,其中下胚轴2n>14和2n=28的细胞频率明显高于子叶和胚根,平均为42.38%和25.19%;且子叶、下胚轴及胚根分别在2.0 mg/L NAA、2.0mg/L 2,4-D以及1.0 mg/L 2,4-D下,2n>14和2n=28的细胞频率最高,分别为61.50%、39.20%,63.00%、36.23%,63.50%、37.50%。此外,NAA、2,4-D对愈伤组织中甘草酸、甘草总黄酮具有明显的促进效应,在1.0 mg/L NAA+1.0 mg/L 2,4-D组合下,子叶愈伤组织的甘草酸和甘草总黄酮量均达到最高,分别为52.13 mg/g和8.36 mg/g;在2 mg/L NAA下,下胚轴愈伤组织甘草酸及甘草总黄酮量最高,分别为49.01 mg/g和8.54 mg/g。相关分析表明,愈伤组织中甘草酸、甘草总黄酮量与2n=28的细胞频率呈正相关。结论 NAA、2,4-D对愈伤组织细胞染色体加倍及甘草酸、甘草总黄酮量提高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通过染色体加倍有可能获得高产量药效成分的甘草品系。  相似文献   

17.
试验拟在人工模拟的高甘草酸含量环境下,探寻甘草中次生代谢产物间的相互影响关系,筛选出与甘草酸含量明显相关的次生代谢产物.通过根部浸泡甘草酸铵溶液,分析浸泡后72 h内甘草根中4种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变化,统计学软件分析各成分与甘草酸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高浓度1.0mmol· L-1甘草酸的根部浸泡对于在甘草中模拟高甘草酸含量环境是切实可行的,且在短时外源甘草酸刺激时,甘草中甘草酸和甘草苷的含量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外源甘草酸刺激对甘草植株体内甘草酸的合成积累产生一定的影响,且甘草酸的积累与甘草苷含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不同变异类型甘草中甘草苷及甘草酸量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全  王文全  魏胜利  解军波  陈千良 《中草药》2007,38(7):1087-1090
目的 对人工栽培群体不同变异类型甘草中甘草苷及甘草酸的量进行分析,遴选优良的变异类型,为甘草优良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HPLC法,以甘草苷、甘草酸量为检测指标,对变异类型甘草药材样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甘草苷、甘草酸量在各变异类型甘草药材中的量存在较大差异。绿茎茎光滑类型、绿茎叶片皱褶类型甘草中甘草苷及甘草酸量较高。结论 甘草表型的变异已经引起了化学成分的变化,可以通过遴选优良的变异类型,培育高产、优质的甘草栽培品种。  相似文献   

19.
乌拉尔甘草皂苷类成分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陶伟伟  段金廒  杨念云  李建萍  唐于平  严辉 《中草药》2013,44(12):1552-1557
目的 研究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根及根茎的化学成分.方法 应用溶剂法和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并测试化合物的细胞毒活性.结果 从乌拉尔甘草5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4个皂苷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uralsaponin C(1)、uralsaponin D(2)、licorice-saponin A3 (3)、uralsaponin F (4)、22β-acetoxyl-glycyrrizin (5)、24-hydroxyl-licorice-saponin E2 (6)、licorice-saponin E2 (7)、licorice-saponin G2 (8)、22β-acetoxyl-glyrrhaldehyde (9)、3β-O-[β-D-glucuronopyranosyl-(1→2)-β-D-glucuronopyranosyl]-glycyrretol (10)、araboglycyrrhizin(11)、licorice-saponin J2 (12)、甘草酸(13)、单葡糖醛酸基甘草次酸(14).化合物1~14对3种人源肿瘤细胞MGC-803、SW620、SMMC-7721的半数抑制率(IC50)均大于100 μmol/L,化合物2、6~8、13的水解后苷元对3种人源肿瘤细胞的抑制率为18.3~41.6 μmol/L.结论 化合物14是一个新的天然产物,化合物11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14对3种人源肿瘤细胞MGC-803、SW620、SMMC-7721均无显著的细胞毒活性,化合物2、6~8、13水解后苷元细胞毒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