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宁  陆倩  夏毅  张毅欣 《吉林中医药》2011,31(8):763-765
目的:探讨清热化瘀汤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脂、凝血功能、Hcy、CRP水平及日常生活水平的影响。方法: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7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4例予规范化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清热化瘀汤,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2组患者胆固醇、三酰甘油、纤维蛋白原、Hcy、CRP水平及生活质量均明显改善,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目前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清热化瘀汤治疗可收到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清热化瘀Ⅱ号方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S100B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予清热化瘀Ⅱ号方治疗,对照组予天丹通络胶囊治疗,从患者入院并筛选分组后开始给药,两组均治疗14d,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相似文献   

3.
《光明中医》2021,36(13)
目的 针对临床中出现的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析给予经清热化瘀汤治疗后患者生活水平以及各项指标变化情况。方法 本次研究随机挑选一年内(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9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实施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49例对照组与49例观察组,其中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方式,而49例观察组患者则在其基础上加入清热化瘀汤进行治疗,分别比对2组患者经不同方式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生活水平以及神经功能缺损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与对照组相对比,观察组TG和GHOL水平显著偏优(P 0. 05),其余指标有可比性(P 0. 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对比,观察组FIB水平显著偏低,观察组生活水平评分显著偏高,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偏低(P 0. 05)。结论 将清热化瘀汤结合常规治疗方式共同用于治疗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不仅能提升患者日常生活水平,同时还能改善缺损情况以及各项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清热化瘀Ⅱ号方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缺血性中风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予清热化瘀Ⅱ号方治疗,对照组予天丹通络胶囊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观察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①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治疗前后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②治疗组治疗脑梗死的总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4.82%,治疗组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热化瘀Ⅱ号方通过清热解毒、涤痰化瘀,能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具有良好的抗脑缺血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清热化瘀汤对中风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中风恢复期患者12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清热化瘀汤。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积分、神经功能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48%,高于对照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口眼歪斜、吞咽困难、言语謇涩及半身不遂症状积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各项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较治疗前降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FMA评分、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HCT)、全血黏度、红细胞电泳(EEP)及血沉(ESR)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化瘀汤对中风恢复期患者疗效明显,可改善其血液流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化痰通络汤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神经功能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5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化痰通络汤剂。同时记录入院前及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BI指数)的水平。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能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症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显著;提高自主生活水平,BI指数明显提高(P<0.01)。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化痰通络汤治疗缺血中风急性期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观察清热化瘀Ⅱ号方对缺血性中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中医证候评分的影响,评价其对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中医证候疗效。方法选取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予清热化瘀Ⅱ号方治疗,对照组予天丹通络胶囊治疗,从K患者入院并筛选分组后开始给药,两组均治疗2周,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中医证候疗效及中医证候证候积分值。结果两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1.18%,对照组为71.4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减少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清热化瘀Ⅱ号方可明显改善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  相似文献   

8.
王芳  罗珊  都冬梅  赵丹  张蝶  张敏  唐婵 《四川中医》2012,(4):120-122
目的:探讨辨证施护对缺血性中风患者生活质量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76例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相同的基础治疗、康复、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运用辨证施护。对入选的患者在入院第1周以内和4周后进行SF-36量表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4周后试验组SF-36评分和BI指数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辨证施护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日常生活能力,降低家庭、医院、社会的负担。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银杏叶软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痰瘀证候)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及胱抑素C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1月在医院就诊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痰瘀证候)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常规治疗。观察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常规治疗,同时口服银杏叶软胶囊。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CSS评分及BI指数的变化,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脂指标TG、TC以及LDL-C水平的变化,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炎性指标CRP、s ICAM、P-选择素及胱抑素C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9%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总积分(26.8±5.2)分低于对照组中医证候总积分(39.0±7.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CSS评分(13.2±3.9)分低于对照组CSS评分(19.6±5.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BI指数(59.5±12.8)分高于对照组BI指数(48.2±11.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TG、TC、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RP、s ICAM、P-选择素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银杏叶软胶囊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痰瘀证候)的疗效确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并可有效降低机体的血脂水平、减轻局部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刺络放血配合清热化瘀方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机制研究。方法:选取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95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50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清热化瘀方治疗,研究组给予刺络放血联合清热化瘀方治疗。对比治疗后临床效果,记录患者治疗前、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评分、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大脑前动脉、椎动脉血流速、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变化。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2.00%明显高于对照组75.56%,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评分均提高,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大脑前动脉、椎动脉血流速度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NSE、TNF-α、IL-1β表达水平均有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并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且血尿常规以及肝肾功能检测均正常。结论:给予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刺络放血联合清热化瘀方治疗,可促进患者脑血流速度变快,抑制炎症因子水平表达,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其机制可能与降低患者血清NSE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