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对老年人血瘀证的体征、症状采用积分的方法,观察艾灸前后体征、症状积分值的变化,以研究艾灸对老年血瘀证的影响。结果显示,艾灸前后其体征、症状的积分值、人次及瘀血程度的轻重、疗效对比,均有极其显著差异(P值均<0001)。从而提示艾灸对改善体内的瘀滞状态,治疗老年血瘀证、预防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延缓衰老等具有重要的治疗意义。温阳化瘀,改善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性质,清除血液的异常代谢产物是其效应的主要机理。  相似文献   

2.
瘢痕灸延缓衰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瘢痕灸延缓衰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中老年人,采用直接灸足三里、绝骨穴,观察艾灸前后衰老见症积分变化。结果艾灸后衰老见症积分明显下降(P<0.01),主要症状如腰膝酸软,畏寒肢冷,疲倦乏力,夜尿频数有明显改善。结论艾灸是强壮身体,防病保健,延年益寿的方法之一,尤其从老年前期开始作艾灸保健则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3.
保健灸延缓老化作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本文报告40倒无明显器质性疾病老年人保健灸的临床观察。结果显示,保健灸具有延缓老化的作用,对于减轻老化症状、改善机体生理功能效果显著。认为中年以后肾气衰退是衰老的重要原因,脾虚及血瘀亦起一定作用,在神阙、足三里穴施行保健灸具有温阳益气、活血通络作用,是一种自我保健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老年血瘀证的艾灸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老年人血瘀证的体征、症关采用积分的方法,观察艾灸前后体征、症状积分值的变化,以研究艾灸地老年血瘀证的影响。结果显示,艾灸前后其体征、症状的积分值、人次及瘀血程度的轻重、疗效对比,均有极其显著差异(P值〈0.001)。从而提示艾灸对改善2体内的瘀滞状态,治疗老年血瘀证、预防预防病心民脑疾病,延缓老上有重要治疗意义。温阳化瘀,改善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性质,清除血液的异常代谢产物是其效应的主要机理。  相似文献   

5.
二至丸对衰老大鼠血液流变学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二至丸对部分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以探讨其延缓衰老的作用。方法:D-半乳糖复制大鼠衰老模型,观察其血液流变学变化及二至丸对其改善作用。结果:二至丸各治疗组均对全血及血浆高黏状态有一定降低作用,其中中、高剂量组作用较好。结论:二至丸可改善血液的高黏状态,从而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不同针刺方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血液流变学对比观察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孙双历  孙远征 《中国针灸》1997,17(5):271-272
不同针刺方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血液流变学对比观察孙双历,孙远征,王艳指导:孙中田于致顺(黑龙江中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哈尔滨150001)主题词脑栓塞和血栓形成/针灸疗法;血液流变学/针灸效应近年来我们运用温针透刺、透刺、普通针刺对缺血性中风患者的血液流...  相似文献   

7.
刺络放血对实验性血瘀证血液流变学及微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崔峻 《中国针灸》1995,15(1):37-40
以实验动物血瘀病模型为基础,设立对照组、刺络组和针刺组,以观察各组动物实验前后在血液流变学中的循环内血小板聚集率、血球压积,全血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以及实验动物球结膜微循环的状况。结果表明,刺络疗法对实验动物血液流变学中血小板聚集影响最大,治疗结果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01),对微循环也有较大改善,提示刺络疗法对实验动物血瘀模型的作用可能主要是通过对血小板的影响及对微循环血流的改善。  相似文献   

8.
针刺治疗脑缺血的机理研究述评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针刺治疗脑缺血的机理研究述评邢宏义,关新民(同济医科大学针刺镇痛原理研究室、神经生物学教研室,武汉430030)主题词脑缺血.暂时性/针灸疗法,脑血管循环/针灸效应,血液流变学/针灸效应,脑电描记术/针灸效应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  相似文献   

9.
抵当汤治疗老年期血管性痴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抵当汤灌胃给药可显改善D-半乳糖亚急性衰老小鼠和老年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提高血清和大脑皮层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降低血清和大脑皮质丙二醛含量,抑制亚急性衰老小鼠胸腺指数的下降,改善老年大鼠血液流变学和微循环。  相似文献   

10.
丹参滴丸对老年糖尿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方法。方法选择老年糖尿病血液流变学异常患者40例,予以丹参滴丸口服,每次10粒,每日3次。结果丹参滴丸治疗后患者异常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均<0.05)。结论丹参滴丸对老年糖尿病血液流变学异常者的治疗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1.
本文借助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RA)模型,运用整体治疗和局部治疗相结合的针刺方法进行研究。结果:大鼠RA模型和人RA疾病相似;针刺组和模型组相比,梭形趾数明显减低,四肢肢体肿胀明显减轻,全血粘度、血沉、血沉方程K值、血小板聚集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P<0.01、P<0.001),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无统计学差异;大鼠关节X片表现和病理切片表现两者区别不大。说明针刺治疗RA取效是通过解除或改善了血液高粘滞状态,抑制血小板聚集功能,抗炎镇痛等途径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血浆粘度是血液流变学的重要指标之一,血浆粘度的变化不但关系着全血粘度值的变化,也直接关系着血沉及血浆大分子球蛋白的改变,而血浆球蛋白的增加又促使血沉加快.所以,血浆粘度或者是血沉增高的患者须同时检测血浆球蛋白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防风正丁醇萃取物对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防风正丁醇萃取物5.6g/(kg·d)连续给大鼠im10d,可使大鼠全血高切粘度、低切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含量、血球压积及全血还原粘度均明显降低;对血沉、血沉方程K值、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及1min解聚率无明显影响。提示防风正丁醇萃取物具有活血化瘀作用。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血液流变性与痰湿关系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通过对30例痰湿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观察,探讨痰湿与血液流变学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痰湿在血液流变学方面的改变是全血粘度比、全血还原粘度明显增高,红细胞、电泳时间、血沉增高,而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血浆比粘度正常。说明痰湿实质是以血液粘度增高、红细胞聚集性增强为特征。化痰祛湿法能显著降低全血比粘度及全血还原粘度,降低血沉、红细胞电泳时间,改善血液微循环。  相似文献   

15.
雷公藤对实验性关节炎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梁文波  金正男  朴惠顺  金河奎 《中草药》1995,26(11):589-591
雷公藤醋酸乙酯提取物对佐剂关节炎大鼠不同病变时期各连续灌胃给药7d,可使致炎2周和4周大鼠的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全血还原粘度,血球压积,纤维变白原含量均明显降低。对血沉,血沉方程K值无显著影响。说明雷公藤是通过影响红细胞和血浆成分两方面来发挥降低血液粘度作用的。  相似文献   

16.
灸刺法对实验性RA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对采用Freund氏完全佐剂复制的实验性RA大鼠,用麦粒灸大椎、肝俞、脾俞、命门、肾俞穴,并加用三棱针在关节肿胀部位刺络出血,每日1次,治疗21天。观察结果,灸刺组全血高切比粘度、高切比还原粘度明显低于造模组(P<0.05)和激素治疗组(P<0.05);其红细胞压积亦低于正常组,但与造模组、激素组无显著差异;关节病变改善与造模组有显著差异(P<0.05),全身情况康复近似正常组。  相似文献   

17.
宫环止血灵对置铜宫内节育器家兔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环止血灵治疗置铜宫内节育器(Cu-IUD)所致子宫异常出血的作用机理.方法:制作家兔置Cu-IUD动物模型,以吲哚美辛作对照,测定全血比切变率、血浆比粘度、红细胞压积、血沉.结果:置Cu-IUD家兔红细胞压积增大,全血比粘度和血浆比粘度增高,与未置器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经宫环止血灵治疗后,家兔红细胞压积、全血比粘度和血浆比粘度与置器对照组比较有明显降低.结论:改善血液流变性可能是宫环止血灵防治置Cu-IUD引起的出血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骨疼静胶裳对大鼠血瘀模型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取清洁级雄性大鼠72只,随机取12只作为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其余60只大鼠制作血瘀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生理盐水),颈复康颗粒组(0.33g·mL^-1),骨疼静大剂量组(0.138g·mL^-1)、中剂量组(0.069g·mL^-1)、小剂量组(0.0345g·mL^-1),各组均按照0.0lmL·g^-1体积给药。取小鼠眼球血,测定凝血时间、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沉、红细胞压积、全血还原黏度、K值。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骨疼静各组可显著降低全血黏度、还原黏度、血浆黏度、血沉(P〈0.01);与模型组比较,显著降低血浆黏度;古藤静大剂量组、中剂量可显著升高K值(P〈0.01),延长凝血时间(P〈0.05),降低红细胞压积(P〈0.05);古藤静大剂量组可显著提高变性指数(P〈0.01)。结论:骨疼静胶囊对大鼠血瘀模型血流变学有较好改善作用,且有一定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9.
田健来 《河北中医》2012,34(2):264-266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治疗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单纯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50例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通心络胶囊治疗。2组均治疗60 d为1个疗程。观察2组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2%,对照组6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前血脂指标无明显差别(P>0.05);治疗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B(Apo-B)下降(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1(Apo-A1)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后TG、Apo-B、LDL-C下降(P<0.05);2组TC、TG、LDL-C、HDL-C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全血比黏度(低切)、全血还原比黏度(高切)、全血还原比黏度(低切)、血浆比黏度、红血胞电泳时间、红细胞黏附率、红细胞沉降率及纤维蛋白原与治疗前相比均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后仅红血胞电泳时间、红细胞黏附率、红细胞沉降率及纤维蛋白原(g/L)与治疗前相比下降(P<0.05);2组治疗后全血还原比黏度(高切)、全血还原比黏度(低切)、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黏附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通心络胶囊治疗动脉硬化性闭塞症临床疗效确切,且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