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带状疱疹的针刺治疗:取2寸毫针针刺发病例相应的夹脊穴,针感强烈有放射感,泻法;配以双侧风池、曲池、阳陵泉,针刺泻法,针感强烈。上穴均留针20分钟,一日一次,七日一疗程。本组36例中针2~7次痊愈者25例,针10次痊愈者11例。总有效率100%。(73...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运用提插补法、提插泻法针刺大鼠足三里穴区时,支配该区域脊髓背角WDR神经元诱发放电的变化,以冀揭示不同针刺手法诱发的针刺电信息规律。方法:采用微电极细胞外记录的方法,运用针刺提插补法和提插泻法刺激大鼠足三里穴位后,观察支配足三里穴位区域的脊髓背角WDR神经元诱发放电的变化。结果:提插补法运针刺激时,脊髓背角WDR神经元的平均峰电位数为(22.01±4.63)pulses/3s;提插泻法刺激时,脊髓背角WDR神经元的平均峰电位数为(14.79±2.87)pulses/3s,2种手法的放电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提插补法和提插泻法运针刺激时,支配足三里穴区的脊髓背角WDR神经元的放电明显增加,且提插补法放电增加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提插补泻法对健康人穴位皮肤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针刺补泻手法与针刺效应之间的关系,寻找不同补泻方法的刺激参数,为临床应用针刺补泻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用提插补泻临床常用手法,在健康人体曲池穴给予一定量化的针刺手法,以穴位皮肤温度为观察指标,观察针刺手法与针刺效应之间的关系。结果:针刺曲池穴后,提插补法组对同侧商阳穴皮肤影响以升温效应为主,提插泻法变化不大;提插补法组和提插泻法组均使对侧少商穴皮肤温度升高。结论:不同针刺补泻手法对健康人穴位皮肤温度有不同的影响,针刺后穴位皮肤温度的变化不仅具有特刊经性,而且具有全身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检测经穴皮肤下电阻抗的变化探索不同针刺手法对穴位特异性的影响。方法:将60例健康受试者,应用单穴电特性数据分析系统,以绝缘针为探针,分别采用针刺留针、针刺补法、针刺泻法3种手法,留针20min,通过实时动态检测足三里穴皮肤下电阻抗的方法,观察不同针刺手法对针刺手法前、中、后的影响。结果:(1)针刺手法操作过程中经穴皮下电阻抗变化情况:行针刺泻法过程中经穴皮肤下电阻抗显著高于行针刺补法(P0.05),行针刺补法显著高于留针法(P0.05),即R针刺泻法R针刺补法R留针法;(2)3种不同针刺手法操作前后比较:留针法、针刺补法、针刺泻法手法后均可以显著降低经穴皮肤下电阻抗(均P0.01),电阻抗值分别下降约11.44、11.15、11.12kΩ。结论:针刺手法可以对穴位皮肤下电阻抗值产生显著性改变,而且与针刺手法的种类相关。  相似文献   

5.
针刺对经穴,在经非穴,非穴深层组织氧分压影响的观察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观察针刺对经穴,在经非穴,非穴深层组织氧分压的影响,有助于了解经络穴位内环境特点以及经气与组织气体之间的关系。本实验借助先进的中医传感针技术,采用同步在体检测的方法,观察到经穴,在经非穴,非空在针刺刺激后,其深层组织PO2的变化不同,表现出经穴PO2明显升高,在经非穴PO2有所升高,非穴PO2升降不是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笔者近几年来应用针刺、刺络拔罐配合TDP灯综合治疗肩周炎60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中男性22例,女性38例;年龄23~71岁,平均48岁;病程15天~2年。治疗方法选取患侧肩骨禺、肩髎、肩贞、臂月需、天宗、曲池、外关、合谷、风池、阿是穴。皮肤常规消毒后,以1寸毫针直刺风池穴,行捻转泻法,得气后留针20min,余穴均以1.5寸毫针直刺,行提插泻法,得气后留针20min。留针同时用TDP灯照射患者肩关节,温度以患者感觉舒适为度,每日照射20min。起针后选定阿是穴,每次1~2穴…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应用针刺曲池穴治疗的血压变化,探讨得气、不得气、捻转泻法与补法的临床效应。方法:随机抽选254例患者,分得气组、得气右转(以下简称右转组)、得气左转(称左转组)及不得气组,又将右转组中实证和左转组虚证合为虚补实泻组,将右转组虚证与左转组实证合为虚泻实补组,观察在针刺前、进针10min、起针即刻、起针10min时各自的血压变化。结果:针刺前与针刺后患者血压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不得气组的降压效果显著低于得气组、右转组、左转组、虚泻实补组、虚补实泻组;得气组、右转组、左转组、虚泻实补组、虚补实泻组的降压效果,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针刺曲池穴,对原发性高血压降压效果明显,但得气才能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以捻转方向来划分补泻手法,右转为捻转泻法,左转为补法,本文研究未发现相应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现将我们初上临床时,因针刺不当而引起的三例意外情况及其分析报道如下,供初学者借鉴。例一:陆××,男,52岁,干部,88年3月28日初诊、患者形体偏瘦,因左侧口眼歪斜,因而来针灸治疗,确诊为周围性面瘫(风热型),穴取左风池、地仓、曲池、内庭,泻法,留针20分钟,其中曲池穴针刺1.2寸,针后即感左肘关节胀痛,并伴前臂酸胀乏力,无功能障碍及手指麻木.随即予以上下循按,不适感稍减轻。其后每次门诊,不再针刺该穴,同时局部配合循按推拿,半个月后肘关节酸痛渐渐消除分析:本例患者年龄52岁,形体偏瘦,针刺时令为…  相似文献   

9.
顽固性呃逆多继发于一些急慢性疾病的过程中,其发作可昼夜不停,或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严重影响患者的休息及原发病的治疗。笔者在治疗顽固性呃逆的过程中,通过临床观察认为:针刺同时结合耳穴埋针的疗效较好,现介绍如下:1针刺治疗1.1取穴内关、足三里、中院等穴。1.2操作属实证者用泻法,加用电针仪以加强刺激,留针时间宜长;属虚证者用补法,可适当延长留针时间。2耳穴埋针治疗2.1取穴双侧膈、胃等穴。2.2操作对耳穴行常规消毒,然后用小镊子将皮内针刺人相应穴位,行提插手法2到3次后,用医用胶布固定针尾部,留针…  相似文献   

10.
针刺放血加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桂香 《山西中医》2008,24(4):28-28
目的:观察针刺、放血加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对病症点采用针刺放血,并辅以拔罐、围刺;体针取双侧曲池、外关、合谷、阴陵泉、太冲、期门、足三里穴,常规消毒后毫针刺,用泻法(足三里为平补平泻法);甲钴胺注射液取病变部位节段夹脊穴封闭注射,每次2穴.结果:总有效率为92.67%.  相似文献   

11.
巨刺针法治疗中风偏瘫3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万娇  谢卉  阳文浩  李智  阮班魁 《中医杂志》2011,(20):1763-1765
目的比较巨刺针法与常规体针法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1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均取穴肩髃、臂臑、曲池、手三里、外关、阳溪、中渚、髀关、血海、足三里、阳陵泉、阴陵泉、悬钟、三阴交,治疗组对健侧和偏瘫侧肢体的上述穴位进行电针治疗;对照组仅对偏瘫侧肢体的上述穴位进行电针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根据Brunnstrom分期、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对两组患者肢体功能恢复阶段、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上、下肢Brunnstrom分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及两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巨刺复合针法可有效促进中风偏瘫患者瘫痪肢体的恢复进程,改善患肢运动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2.
“调神通络”针法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各种原因导致气血逆乱于上 ,脑络痹阻或血溢于脑 ,致气滞血瘀 ,脑络瘀阻 ,神明不调 ,而致中风”之论 ,运用头体针相结合的“调神通络”针刺法治疗急性脑梗塞 ,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积分、上田氏偏瘫十二级肢体功能评定、日常生活活动的指数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结果表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3.
Abdominalacupuncturetherapyisanewtherapyofmicro acupunctureseriesafterappear anceofear acupuncture ,scalpacupunctureandhandacupuncture .ItsacupointsdistributearoundShenque (CV 8)andfunctioninregulat ingdysfunctionofzang fuorgans.Itsprescrip tionsaremainlymad…  相似文献   

14.
针刺曲池与药物即时降压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探讨针刺单穴降压的起效时间。方法:将针刺曲池与舌下含服心痛定对高血压患者的即刻降压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针刺曲池即时降压效果显著,针刺后3分钟血压开始下降,与针刺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针刺曲池穴降压起效时间明显早于舌下含服心痛定者。  相似文献   

15.
项针加腹针治疗中风痉挛性偏瘫疗效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项针加腹针治疗对中风痉挛性偏瘫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项针、腹针,穴取风府、风池、天柱、中脘、关元等;对照组穴取臂臑、曲池、环跳、伏兔等,均予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痉挛侧上下肢Ashworth分级、Fugel-Meyer评分和痉挛侧上肢肌电F波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上下肢Ashworth分级和Fugel-Meyer评分明显改善,痉挛侧上肢肌电F波波幅下降、时限缩短、阈值增高(均P<0.01).在改善患者上下肢Fugel-Meyer评分、下肢Ashworth分级、痉挛侧上肢肌电F波波幅、时限及阈值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优于对照组的50.0%(P<0.01).结论:项针加腹针能降低中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肌张力,缓解肌肉痉挛.  相似文献   

16.
陈琴  陈邦国 《上海针灸杂志》2011,30(10):659-660
目的观察针刺曲池、风池穴对原发性高血压病的降压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针刺组30例采用针刺曲池、风池穴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口服西药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治疗。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曲池、风池穴治疗高血压疗效明显优于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7.
Jiansanzhen, Tianzong (SI 11), Jugu (LI 16), Jianzhen (SI 9), Binao (LI 14) and Quchi (LI 11) were given warming-needle moxibustion to treat shoulder periarthritis in 78 cases, and the result showed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7.4%. Author: LI Jian-wu (1955-), male, junior consultant doctor Translator: WU Xue-fei  相似文献   

18.
吴宝华  黎宝娇 《针刺研究》1993,18(2):128-131,114
本文以视网膜电图(ERG)为指标:机械压迫为手段,观察针刺时体表出现的经络轨迹。针刺穴为合谷。压迫穴分别为温溜、手三里、曲池、臂臑和肩髃,并以压迫上述穴位的两侧旁开部位作为对照。观察对象为5例感传显著者和5例无感传者。结果表明:当机械压迫施加在经线上,各平面的 ERG 振幅变化不明显,而压迫非经线时,则ERG 反应都明显大于压迫经线时,二者对比有非常显著的差异。从而成功地检测出针刺合谷时体表出现的经络轨迹,其路线与大肠经的循行路线基本一致。经络轨迹的测定为经络循行路线的客观检测开辟了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陈建华  李亚新  刘影 《中国针灸》2007,27(12):907-909
目的:观察早期针灸介入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外科手术和西药(甘露醇、胞二磷胆碱、头孢他啶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术后48小时~1周、病情稳定以后,在痰病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穴位针刺治疗,主穴取内关、曲池、外关、合谷、臂臑、肩髃、风市、血海、阴陵泉、三阴交、太冲等。采用简式Fugl-Meyer(FMA)积分评定,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0周后对肢体运动功能进行评定。结果:同组治疗前后比较,FMA评分均提高,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2组间比较,观察组FMA评分提高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P<0.01)。结论:早期针灸可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程度。  相似文献   

20.
龚萍  张明敏  黄光英  王伟 《中医杂志》2011,52(9):760-763
目的观察针刺合谷穴和旁开非穴位对同一条经络上穴位和非穴位的经皮氧分压(tcPaO2)和二氧化碳分压(tc-PaCO2)的影响,为循经感传现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激光多普勒微循环仪,分别对20例健康志愿者进行3次检测:针刺右侧非穴位,观察同侧穴位(非合谷-曲池组);针刺对侧穴位,观察同侧穴位(合谷-曲池组);针刺右侧穴位,观察同侧非穴位(合谷-非曲池组)。记录并比较每组针刺前及针刺后1min、5min、10min的tcPaO2、tcPaCO2值的变化。结果针刺前及针刺后1min各组tcPaO2、tcPaCO2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后5min,合谷-曲池组、合谷-非曲池组tcPaO2、tcPa-CO2值均较本组治疗前及同时间点非合谷-曲池组显著升高(P<0.01或P<0.05)。针刺后10min,合谷-曲池组tcPaO2较本组针刺前及同时间点非合谷-曲池组升高(P<0.01);合谷-非曲池组tcPaO2值下降并低于针刺5min(P<0.05),但仍高于本组针刺前及同时间点非合谷-曲池组(P<0.01);合谷-曲池组tcPaCO2升高并与本组针刺前、针刺后5min及同时间点合谷-非曲池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合谷-非曲池组tcPaCO2值则较针刺后5min升高(P<0.01)。非合谷-曲池组针刺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合谷穴可持续升高远端穴位处和非穴位处的tc-PaO2、tcPaCO2,而针刺非穴位则对远端穴位处和非穴位处的tcPaO2、tcPaCO2无影响,提示了循经感传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