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黄永宾  胡培森 《河南中医》2020,40(3):411-414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的病机为肾虚督亏、寒湿热痹阻、脉络瘀阻,为本虚标实之证。其病因以肾阳虚衰,外邪入侵和病理产物蓄积为主,内因为肾督阳虚,外因为寒、湿、热、风邪,病理产物主要包括痰浊、瘀血,外因中寒邪入侵尤为关键。故笔者临床治疗AS多从肾督辨治,从脾胃辨治,从痰浊、瘀血辨治,强调从肾督、脏腑、脾胃、血瘀等方面论治,临证中把本病分为肾虚督寒证、寒湿阻滞证、瘀血痹阻证、湿瘀互结证四型,根据不同的症状体征标本兼顾,应用固肾通督、温经散寒、祛风健脾除湿、化瘀通络等治疗方法,灵活用药。常用的药物有补虚药、祛风湿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及平肝熄风药。  相似文献   

2.
乳腺增生病中医辨证与血流动力学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药学刊》2004,22(8):1369-1372
  相似文献   

3.
乳腺增生病中医辨证与血流动力学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乳腺增生病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流动力学的相关性 ,建立中医辨证客观化微观指标。方法 :收集临床可触及肿块的腺增生病患者 14 0例 ,辨证分型为肝郁气滞型 2 1例 ,痰瘀互结型 85例 ,冲任失调型 3 4例。通过彩色B超、CDFI、病理等检测手段 ,探讨不同辨证分型与血流动力学的相关性。结果 :与肝郁气滞型、冲任失调型相比 ,痰瘀互结型乳腺增生肿块血流信号显示率明显增高 (P <0 .0 5 ) ,血流多为I级 ,肿块周围及内部新生血管Vmax、RI均增高 ,血流频谱为高阻力型。病理显示痰瘀互结型囊性增生、Ⅱ、Ⅲ非典型增生显著增多。结论 :乳腺增生病中医辨证分型能反映出乳腺增生病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是建立乳腺增生病中医辨证微观指标的创新性研究 ,CDFI可能成为乳腺癌癌前病变中医治疗疗效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4.
初步探索了囊肿病的发生与痰浊、瘀血及脾虚有关,临床上以痰热互结、瘀痰交阻、脾虚湿阻三型较为常见。治疗除化痰、活血化瘀外,益气健脾甚为重要,亦为以得疗效之关键。  相似文献   

5.
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中医证的内涵也不断丰富,其中微观辨证是对中医宏观辨证的深化和扩展。代谢综合征(MS)是一种复杂系统性疾病,中医治疗MS具有多靶点与整体调节等优势,而准确辨证是有效治疗的前提。文章从证的生物学基础角度出发,探讨近年来MS不同证的生物学研究概况,以期为今后多维度、客观化探求MS证的内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正>胃息肉是指胃黏膜局限性良性上皮隆起性病变,是胃癌前疾病中继慢性萎缩性胃炎之后第二大易发生癌变的疾病,属中医学胃脘痛、痞满、积聚等范畴。目前西医对胃息肉多采用内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活检钳钳除、激光、微波灼切等方法治疗,但并发症多、复发率较高。在导师曹志群教授指导下,从中医整体观念出发,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治疗本病具有显著优势,介绍经验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与血压变异相关参数的关系。方法:监测11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和中医辨证分型,计算夜间血压下降率,以此判断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结果:阴虚阳亢证收缩压变异性和舒张压变异性较其他组均最显著(P〈0.05)。肾阴虚证收缩压夜间下降率、血压变异性明显降低(P〈0.01)。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相关参数、血压昼夜节律与中医不同证型之间可能存在一定关系,通过中医辨证分型能初步判断靶器官损害及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建立符合中医学理论特点的瘀热互结证大鼠模型。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及丹参组,每组10只。丹参组给予丹参水煎液13.5g/kg灌胃,灌胃体积20mL/kg;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相同体积纯净水灌胃。均每天2次,连续7天。给药第4天,模型组及丹参组大鼠腹腔注射角叉菜胶50mg/kg,每天1次,连续3天。末次注射24h后,于大鼠背部皮下注射20%干酵母悬液(10mL/kg),6h后观察大鼠体温、舌象、尾部瘀斑、耳廓和四肢皮肤颜色等表征以及耳廓微循环、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出现舌质红紫,舌下脉络增粗增长,爪甲色红紫,耳廓边缘发红,尾部出现明显瘀斑(P<0.01),体温明显升高(P<0.01)等瘀热表征;耳廓微血流速度明显减慢,全血高、中、低切黏度,红细胞压积及红细胞电泳时间明显增加,红细胞变形指数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丹参组大鼠尾部瘀斑长度明显减少,微血流流态评分明显升高,全血高、中、低切黏度,红细胞压积及红细胞电泳时间明显减少,红细胞变形指数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采用联合注射角叉菜胶和活性干酵母方法建立的瘀热互结证大鼠模型具有动物表征明显以及重现性、稳定性好等特点,可用于瘀热互结证的中医基础理论、中药药效筛选以及中药药性理论等多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足的中医辨证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性肢端坏疽是糖尿病患者发生在四肢的缺血性坏死,以下肢多见,故又称"糖尿病足",是糖尿病重要并发症之一.其临床特征:肢体末端疼痛、感染、溃疡、坏疽等.本病一旦发生,则发展快、病情重,治疗较为棘手,其截肢率约为非糖尿病人的40倍,糖尿病足属中医学脱疽范畴.近年来笔者以中医辨证为阳虚、阴虚、毒热致络脉瘀阻3型治疗本病,获较满意疗效.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0.
《辽宁中医杂志》2016,(1):10-12
中医证候是中医药学认识疾病及理、法、方、药防治疾病的依据。文章针对目前冠心病(胸痹心痛)痰瘀互结证临床辨证以"痰"加"瘀"的组合方式的不足,基于冠心病(胸痹心痛)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揭示其证候分布的新特征、国医大师关于冠心病(胸痹心痛)痰瘀互结证的学术思想、冠状动脉造影术对冠心病(胸痹心痛)病因病机的新认识、痰瘀同治已成为防治冠心病(胸痹心痛)的大法之一、冠心病(胸痹心痛)痰瘀互结证文献系统评价,提出痰瘀互结证应作为一个整体成为冠心病(胸痹心痛)临床辨证的基本证候之一,将有利于系统总结和丰富病证结合中医临床思维方法的创新成果,对提高冠心病(胸痹心痛)临床辨证论治水平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1.
略论胃癌癌前病变的中医证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及早识别和控制胃癌癌前病变,通过临床与实践研究,认为脾虚(气阴两虚)和瘀热(气滞血瘀、湿热中阻)是本病病机之关键。在施治中提出脾胃虚弱光辨气虚阴虚,气滞血血瘀、湿热中阻须注重疏肝调气,清化畅中,同时认为,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是提高本病疗效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2.
胃癌的中医辨治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胃癌多为本虚标实之证,脾胃虚弱贯穿于胃癌的各个阶段。中医药治疗胃癌,在辨证论治基础上.健脾治疗宜贯彻始终;根据不同阶段的表现,权衡病情之轻重,采取不同的措施,补宜轻补,攻忌猛攻;善用成药,方便有效。  相似文献   

13.
孙桂芝辨治胃癌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孙桂芝教授辨治胃癌的经验。强调以人为本,以脾肾为中心,兼调身心,协调内外;扶正祛邪,坚持守方,以"持久战"对抗胃癌及其复发转移。  相似文献   

14.
胡志敏教授总结胃癌求治中医有三种①术后接受系统化疗中,畏惧静脉化疗毒副作用。②术后已完成足疗程化疗欲服中药巩固防止肿瘤复发及转移。③失去手术机会(局部晚期或有远处转移)及术后复发,体质虚弱不能进行静脉化疗针对不同时期病机特点进行综合辨证,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以达到疗效最大化。化疗期间.扶正为主,减轻化疗毒副作用,此期避免使用抗肿瘤中药,以免助邪伤正,犯虚虚实实之戒;化疗后.攻补兼施,巩固治疗,防治肿瘤进展应该抓住正虚与邪实两方面,注重扶正药物,重在脾胃,避免水蛭、虻虫、斑蝥、地龙等虫类药,此类药性峻猛,且大多有毒,易耗血、动血,耗伤气阴,不应一味追求对原发肿块治疗忽视机体整体调理,以缓图之,用药宜平和,用药太过反伤脾胃,药味宜少,剂量不宜过重,以胃腑得以容纳而不失其效为原则;晚期,难以耐受静脉化疗.中药加口服化疗药。气机不畅是胃癌形成重要因素,治疗应始终注重气机调理,每于健脾益气时定配少量理气药以疏导气机,所谓补中寓通,动静结合,避免“呆补”。诊疗过程中注意患者主观感觉,强调形神合一及身心、内外合谐,不能单纯以局部瘤体的变化程度作为疗效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15.
根据目前的临床报道,总结不宁腿综合征(Restless Leg Syndrome,RLS)各证型的病症特点、病机、治疗方法,以及临床中各证型的常用方,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脾胃病的辨证用药规律。[方法]通过分析脾胃的生理、病理特点阐述脾胃病的辨证用药规律。[结果]根据其相反相成的特殊关系辨证用药,疗效显著。[结论]中医辨证治疗脾胃病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7.
根据不同症状采用自拟尿频方或尿清方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40例,3个月后观察尿频尿急、排尿不净和小腹坠胀难忍三个主要症状的变化。结果:平均显效率为60%,总有效率为95.7%。  相似文献   

18.
辨证治疗胰岛素抵抗综合症52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杨雨田 《山西中医》2002,18(1):9-10
采用中药治疗胰岛素抵抗综合症52例,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甘油三酯及血压变化,结果:治疗后空腹血糖,胰岛素,甘油三酯及血压均下降(P<0.05或P<0.01),差异有显著性;胰岛素敏感指数上升(P<0.01),差异亦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19.
尿道综合征是现代医学病名,为已婚女性常见病,治疗颇为棘手。文章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结合患者特征,将尿道综合征分成5个类型论治,提出尿道综合征的主要病机为湿热内困、下注膀胱,可兼气滞、血瘀、阴亏,导致膀胱气化不利。湿热为病,湿为本,热为标,热为湿困蕴化而成。除湿热之邪,湿宜“温”化,热要“凉”清。治疗湿热之证,要寒、温药并用,寒而不过以免助湿,温而不多以防助热,四诊合参,在定性湿热的基础上,仔细分辨“湿”与“热”孰重孰轻,准确把握寒、温药的用药比例,小心进退,力求无偏,是治疗湿热证有效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0.
更年期综合征是指妇女绝经前后,由于卵巢功能衰退而出现的一系列以自主神经紊乱为主的系列症状,如月经紊乱、烘热汗出、面红潮热、心悸怔忡,甚或情志异常,或面目肢体浮肿、尿频失禁、腰膝酸软等。笔者采用中医药疗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疗效较好。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