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麻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麻黄(Herba Ephedrae)为麻黄科亚灌木草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中麻黄(E.intermedia Schrenk et C.A.Mey.),或木贼麻黄(E.equisetina Bge,)的干燥草质茎。  相似文献   

2.
曾岑  李睿  曾勇  王平  孟宪丽 《中草药》2014,45(11):1597-1601
目的 观察桂枝对麻黄Ephedrae Herba中麻黄碱(E)、伪麻黄碱(PE)小鼠脑组织内分布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分别ig给予小鼠麻黄、麻黄桂枝药对水煎液,于不同时间点采集脑组织样本,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测定脑组织中E、PE的经时变化,以Kinetica 5.0.11软件,对脑组织中E、PE进行非房室动力学拟合,计算E、PE的组织动力学参数,从而评价桂枝对麻黄中E、PE在脑组织内分布动力学的影响。结果 麻黄桂枝配伍组中E、PE脑内tmax较麻黄组延迟,AUC0-∞降低,E的MRT0-∞缩短。结论 桂枝配伍麻黄能通过延缓麻黄中E、PE在小鼠脑组织中的分布过程,降低脑内累积分布量,同时加快E、PE在脑内的消除,从而发挥减毒作用,证实桂枝与麻黄间存在相畏、相杀的配伍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四川省的麻黄属植物有5个种。在2001年7~8月调查时,采集到丽江麻黄(Ephedra likiangensis)、小麻黄(E. minuta)、矮麻黄(E. geradiana)、单子麻黄(E. monosperma)、中麻黄(E. intermedia)共80株。为了鉴定汉方药麻黄的品质,检测了其生物碱的含量,并探讨了生物碱含量与生长地土壤pH的相关性。 方法:按常法以HPLC对(-)-麻黄碱(Eph)、(+)-伪麻黄碱(pEph)、(-)-去甲麻黄碱(nEph)、(±)-甲基麻黄碱(mEph)进行定量。使用HORIBA Twin pH 计B-211对土壤pH进行检测。 结果:矮麻黄生物碱含量最高,丽江麻黄、中麻黄次之。单子麻黄…  相似文献   

4.
麻黄炮炙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麻黄EphedrasinicaStpr.中麻黄EPhedraintermediaSchtenketC.A.Mey.或木贼麻黄Ephedf。equIsenqBge.的干燥草质茎,全茎入药,地上部分草质茎为麻黄,地下根部为麻黄根,主产于河北、山西、内蒙古、甘肃、辽宁、四川等地。立秋主霜降之间采收为宜,阴于切段,生用、蜜炙或捣绒用。亚地炙麻黄的应用麻黄生用、炙用功效不同。不同的炮炙方法有不同的药效。生麻黄发汗解表、利水消肿作用甚强,多用于表寒实证和风水浮肿,但过汗有伤阴亡阳之虑,对体虚者不宜。麻黄蜜炙后味甘微苦,性温偏润,辛散发汗作用缓和,并与止咳平喘的功效…  相似文献   

5.
麻黄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中麻黄、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主产于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南等省区。临床上具有发汗、平喘、利尿等作用。对于其人药部位,按《药典》规定麻黄仅取草质茎人药,加工时应去节。但近来市场上出现混有木质茎的麻黄,且炮制时不去节,其原因是有些药材加工部门片面强调经济效益,不重视药材的质量,为了能确保药效,正确使用麻黄之药用部位,本文从两方面讨论。麻黄主要有效成份的生物碱,鞣质和挥发油等。1985年版《药典》规定麻黄生物碱含量不应低于0.8%,对其挥发油虽未作规定。而有资料报道,麻黄的平喘、祛…  相似文献   

6.
麻黄及其制剂中麻黄类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麻黄种类较多,有麻黄科麻黄属植物12种4变种1变型[1],<中国药典>收载3种.草麻黄Ephedra sinica sthapf产量最大,中麻黄E.intermedia schrenk et C.A.Mey次之,木贼麻黄E.equisetina Bge产量最小,商品常3种混用.  相似文献   

7.
麻黄(Herba Ephedrae)为麻黄科亚灌木草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中麻黄(E. intermedia Schrenk et C.A.Mey.),或木贼麻黄(E.equisetina Bge.)的干燥草质茎. <神农本草经>述其味苦温,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症坚积聚.  相似文献   

8.
感冒胶囊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碧清  夏新华 《中成药》2003,25(12):958-961
目的:确定感冒胶囊(黄连、麻黄等)中黄连、麻黄的提取工艺。方法:以盐酸小檗碱浸出量为评价指标,对黄连单提与黄连、麻黄混提进行比较;采用正交试验法,分别以盐酸小檗碱、麻黄碱的浸出量为评价指标,对黄连、麻黄的水提工艺进行优选。结果:黄连单独提取比黄连、麻黄混合提取效果好。黄连水提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加水浸泡0.5h,提取3次,加水量分别为12倍、10倍、10倍量,提取时间分别为1.5,1.0,1.0h。麻黄水提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加水浸泡0.5h,提取3次,加水量分别为10倍、8倍、8倍量,提取时间分别为1.5,1.0,1.0h。结论:试验结果为确定该胶囊中黄连、麻黄的提取工艺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用GC-MS法检测人血浆中的麻黄碱及伪麻黄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麻黄是组成麻黄汤、葛根汤等多种汉方方剂的主要生药之一,主要生物碱成分是麻黄碱(E)与伪麻黄碱(PE),具有镇咳、扩张支气管、抗炎、抗过敏等药理作用。为确保含有麻黄的方剂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以有效成分E、PE为指标,查清其体内动态十分重要。过去血中E、PE的定量是用HPLC及GC-MS法,但因巨、PE易挥发,不仅难以从血浆中分离,而且液-  相似文献   

10.
麻黄为常用的发散风寒药,药用历史悠久。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籍和方书,笔者拟对经典名方所用麻黄的名称、基原、药用部位、产地、采收加工及炮制方法进行本草考证,以期为相关经典名方的开发提供依据。经考证可知,古代麻黄药材主流基原为麻黄科草麻黄Ephedra sinica。药用部位为麻黄的草质茎。南北朝以前著录的产地为“晋地”和“河东”,即今山西省;南北朝及后世产地范围变大,现主要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内蒙古、甘肃、辽宁等地,其中内蒙古为主产区。历代采收加工方法均为秋季采收其茎,阴干或晾至7~8成干时再晒干。历代炮制方法主要有去节生用、酒炙、蜜炙、醋制等,现仅蜜炙法仍在使用。基于考证结果,建议经典名方中的麻黄选取麻黄科草麻黄E. sinica为基原,以其干燥草质茎入药,未注明炮制要求的建议以生品入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