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治胃必求脾 脾胃同居中焦,相为表里,胃喜润恶燥而主降浊,脾喜燥恶湿而主升清。胃主受纳而腐热水谷,脾主运化而消磨水谷,合而为升降之枢,气血生化之源。其生理上相合互助,病理上也必相互影响。临床上常见因脾失健运而表现为脘痞腹胀、纳少、倦怠、消瘦的脾胃虚弱证,治用香砂六君子丸健脾和胃。若脾运化水液功能失调致湿阻中焦出现纳果腹纳、呕  相似文献   

2.
蒋惠明  茹甫毅 《陕西中医》2001,22(7):430-432
脾胃同居中焦,表里相配,经脉络属,脾主运化、统血,为后天之本。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为“水谷之海”“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可见脾胃功能正常与否对机体的重要性。作者在临床实践中对脾胃病的治疗方法用温、理、通三法概而括之,与同道共磋商。 1理论依据1.1牌之生理病理:脾主运化,即消化、转输之意。《内经》云:“谷气通于脾”,脾之健运则消化吸收转输功能旺盛,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毛皮筋骨等组织得以濡养。反之,如脾失健运则消化吸收转输功能失取。就会出现脘痞、腹胀、腹泻、疲乏、消瘦、营养不良等症。正如《内经…  相似文献   

3.
介绍张天文教授治疗泄泻的临床经验,张教授根据《皇帝内经》有关泄泻的理论,将泄泻病因主要分为外感与内伤,外感泄泻当以湿邪最为重要,而湿邪又有寒湿与湿热之分,脾恶湿,外来湿邪,最易困阻脾土,导致脾失健运,清浊不分,混杂而下,形成泄泻;内伤泄泻以脾虚最为关键,泄泻的病位在脾胃,大、小肠,大肠和小肠皆属于胃,大肠和小肠的分清别浊与传导变化功能,可以用脾胃的运化受纳和升清降浊功能来概括,脾主运化水湿,脾为泄泻之本,脾病脾虚,健运失职,清气不升,清浊不分,可致泄泻,其他寒、热、湿、食等内外之邪,以及肝郁、肾虚等脏腑失调所致泄泻,都是在伤脾的基础上导致脾失健运而致泄泻。张天文教授根据泄泻的不同病因并参考《医宗必读》的“治泄九法”,加上平肝法,总结为治泄十法,并将泄泻分为九种证型,以此指导临床,多获良效。  相似文献   

4.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和症型,错综夹杂,既有胃失和降、脾胃湿热、胃阴不足之证象(偏热);又有脾胃虚寒、脾失健运、或脾不升清、肝气郁滞的证候(偏寒);并多兼见瘀象.我根据临床实际,分作三型,便于辨证用药.  相似文献   

5.
贾英杰善用三焦辨证与脏腑辨证相结合治疗恶性肿瘤,认为中焦为枢,中焦失运、脾胃气机升降失调为恶性肿瘤重要病因病机。中焦不运则五脏失于濡养,气机失调则出纳失衡,毒邪累积,日久结为癥瘕积聚。临证尤重治取中焦,调理脾胃,畅达气机,拟"调气运中法"治疗恶性肿瘤,此法既可健运中土以扶正补虚,又助升降有序以通行祛邪,促进机体恢复阴平阳秘之机。  相似文献   

6.
苓桂术甘汤出自<金匮要略>,由茯苓、桂枝、白术、甘草组成.具有温化痰饮,健脾利湿之功效,临床广泛用于中焦阳虚,脾失健运,水饮停聚之证.是"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代表方剂[1].  相似文献   

7.
三、脾胃1.脾气虚弱与脾阳不振(中气不足与中阳不振)二者均属脾虚,而致运化功能不健(脾失健运),气虚较阳虚为轻,但气虚进一步发展则见阳虚。区别点在于有无寒象。脾气虚弱,因中气不足,运化无力,清气不能上升,甚则中气下陷,或肺脾同病(脾虚肺弱,土不生金),并见肺气亏虚之证。脾阳不振为脾胃阳气虚弱,寒从内生,表现虚寒征象,严重者可发展成脾肾阳虚。脾气虚弱,症见面色萎黄,神疲乏力,食少,纳后脘胀,或有隐痛,便溏不实,苔白、  相似文献   

8.
脾健不在补贵在运——运脾法在儿科临床的实践意义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脾主运化”、“脾健则运”是脾的正常生理功能之一。产生脾失健运的因素很多,其临床证候的表现虽有不同,而脾失运化的病机转归则是一致的。小儿时期的体质特点为“脾常不足”,所以易患脾胃疾病。在治疗上,偏补则壅碍气机,峻消则损膊伤正。因此,必须掌握病情的实质,时时以维护脾气为主,方不致偾事。运脾一法,就是在这一基础上提出的。  相似文献   

9.
温中之我见     
李大林 《光明中医》2011,26(12):2387-2391
"温中"属温法之一,"温"有温阳和散寒两种涵义,"中"指中焦脾胃,由此可知温中法主要用于脾胃虚寒之证。早在东汉时期,张仲景的理中、建中等方,就为温中法奠定了理论基础,经过后世医家反复实践,又有了很大发展。  相似文献   

10.
胃痞是临床常见病,冀爱英教授认为胃痞的发病,病位在中焦脾胃,与脾胃运化功能失司密切相关,但在胃痞的发病过程中,与肝的功能失常亦联系紧密,肝主疏泄,肝之疏泄功能失常,势必影响中焦脾升胃降之气机,乃发为胃痞。故在胃痞的治疗中,无论实证、虚证或虚实夹杂证,从肝论治常可获奇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