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儿热性惊厥后心肌酶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丰台医院2007年1月—2009年11月收治的68例上呼吸道感染并热性惊厥患儿的血清心肌酶进行测定,其结果根据惊厥时间的不同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小儿热性惊厥后心肌酶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抽搐持续时间长者,谷草转氨酶(AST)、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升高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心肌损害越严重。结论 AST、CK-MB可作为热性惊厥心肌受损早期诊断的重要指标。对热性惊厥患儿要尽快止抽,减轻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2.
邓芬燕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0):137-138
热性惊厥是儿科常见急诊之一,发病年龄为3月至6岁,多由于上呼吸道感染或扁桃体发炎所致,临床症状轻重不一。如处理不及时或不当可造成患儿死亡,故积极抢救至关重要。现将本科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41例热性惊厥患儿的急救治疗与护理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3.
王璟  杨映天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9):123-124
目的:探讨对热性惊厥患儿及家长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180例热性惊厥按照就诊时间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各90例,对照组对患儿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基础上实行热性惊厥护理、心理疏导、健康教育。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低,家长对热性惊厥知识掌握程度良好,护理的满意度高,住院时间短、复发少(P<0.05)。结论:临床护理干预在热性惊厥患儿中可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减少并发症,提高患儿及家长的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小儿热性惊厥(Febrile seizure,FS)的临床特点。方法:对60例小儿热性惊厥患儿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0例热性惊厥的患儿,年龄4月~5岁;所有患儿均有发热;全身性发作占60%;热性惊厥发作总次数小于5次共56例,占93%,发作次数大于或等于5次共4例,占7%;近亲属中有热性惊厥家族史者21例,占35%,5%有癫痫家族史。结论:地西泮注射液保留灌肠、苯巴比妥钠肌注、静脉推注地西泮注射液均疗效明显,反复发作病例给予地西泮片小剂量口服可有效预防惊厥发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随访并研究左乙拉西坦预防儿童热性惊厥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3月到2012年3月所收治的108例高烧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有54例。为对照组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间歇性地服用地西泮和长期口服苯巴比妥或丙戊酸来预防热性惊厥的发生,对观察组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口服左乙拉西坦预防热性惊厥的发生。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的预防效果,对比两组患儿家长对于防治的满意程度。治疗后,随访两组患儿一年,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高烧所引起热性惊厥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服用左乙拉西坦的54例患儿当中有8例患儿出现了热性惊厥,对照组间歇性服用地西泮和长期服用苯巴比妥或丙戊酸的54例患儿当中出现了24例热性惊厥,观察组的预防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的预防效果,而且观察组患儿的家长对治疗和预防的满意率也高于对照组。随访一年以后,观察组患儿没有因药物副作用所造成的并发症产生,复发热性惊厥患儿1例,对照组因为药物副作用而引发并发症的患儿有5例,复发热性惊厥患儿10例,综合比较两组,观察组服用左乙拉西坦的预防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过临床验证和随访调查,左乙拉西坦在预防儿童热性惊厥方面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相比常规的治疗而言,具有很小的副作用,引发患儿并发症的概率较低,且具有低的复发率,更容易得到患儿家长的认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李晓叶 《光明中医》2016,(12):1823-1824
目的研究小儿热性惊厥中医急救与护理干预的方法,并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热性惊厥发作患儿分为两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急救和临床护理方案,观察组患儿接受常规急救护理,并开展中医急救与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中医急救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方案后,观察组患儿抽搐症状停止间隔时间以及抽搐至意识清醒间隔时间明显更短,平均住院时间更短,患儿脑损伤、癫痫以及热性惊厥再发作等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与对照组患儿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开展中医针刺与护理干预方案可有效缓解小儿热性惊厥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儿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分析小儿热性惊厥的中医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10月份该院收治的热性惊厥的患儿40例为该研究对象,分成两组,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实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实施中医护理。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抽搐停止时间,意识恢复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儿家长的满意度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同时在并发症方面,观察组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在小儿热性惊厥的临床治疗中,可以有效的缓解临床症状,加速改善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小儿热性惊厥复发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决策提供理论依据,有效地防治从而减少热性惊厥的复发。方法结合65例热性惊厥患儿的临床及脑电图资料,研究其复发的因素。结果复发共25例(38%),复发因素与初次发作体温<38.5℃、初次发作年龄、复杂型热性惊厥、惊厥家族史有关,热性惊厥转为癫痫仅1例(2%)。说明热性惊厥患儿绝大部分预后良好。结论对有复发危险因素及转为癫痫危险因素的患儿应密切随诊,采取早期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热性惊厥的疗效。方法:选取热性惊厥患儿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然后比较两组退热时间、意识恢复正常时间及转为复杂热性惊厥例数。结果:治疗组发热时间、意识恢复正常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转为复杂热性惊厥的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可以明显缩短小儿热性惊厥发热时间和意识恢复正常时间,可以减少转为复杂热性惊厥例数。  相似文献   

10.
魏勇 《四川中医》2013,(7):92-94
目的:观察牛黄清心丸辅助治疗小儿热性惊厥的疗效。方法:选取热性惊厥惠儿60例,随机分为牛黄清心丸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口服牛黄清心丸(3g/天,3~5天)。出院后所有患儿随访1年。随访期间患儿如再次出现发热,治疗组予口服退热药加牛黄清心九(3g/天,3~5天),对照组仅口服退热药。比较两组住院期间发热持续时间、出院后1年内各组热性惊厥复发病例数。结果:治疗组患儿住院期间发热持续时间较对照组缩短,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期间,治疗组热性惊厥复发例数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牛黄清心丸辅助治疗可以缩短热性惊厥患儿发热持续时间,并可减少热性惊厥复发例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32位小儿热性惊厥的中医急救治疗。方法:对我院收治的32位热性惊厥患儿进行病理分析,采用中医急救治疗方法,对急救方法进行探讨。结果:由患儿治疗数据显示可以发现,患儿热性惊厥病症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患儿发热时体温瞬间上升引起的惊厥。32位患儿在发病时经过中医及时有效治疗,治疗后的发热期有效给予护理,都得到了很好的治疗效果。所有患儿经过中医急救治疗后都没有出现并发症和后遗症的病症,各方面都有了很好的治愈。结论:通过临床数据结果分析显示:在患儿热性惊厥的治疗中,在惊厥发作期间对患儿进行及时的抢救是避免出现愈后并发症和后遗症症状的关键时间段,急救人员需要通过熟练的急救措施对患儿进行及时的急救。中医急救治疗能够很大程度上对患儿热性惊厥进行很好的治愈,能够在治疗过程中对患儿发病的情况采取止惊措施,大大降低治疗后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几率,减少热性惊厥病症的复发。  相似文献   

12.
热性惊厥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异常的紧急症状,以婴幼儿期最为多见,9个月-20个月为发病高峰。热性惊厥主要由各种感染性疾病引起,其中以上呼吸道感染最为多见。其不仅可致神经系统损伤,影响脑功能,出现脑瘫、智力低下、癫痫等后遗症,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根据患儿的临床经过及特点,将热性惊厥分为单纯性热性惊厥和复杂性热性惊厥,因复杂性热性惊厥临床经过不典型,临床诊断困难,延误了早期及时的处理,可导致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董幼祺老师的固本防惊汤预防小儿热性惊厥(FC)复发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2005年5月-2008年5月本院门诊就诊的86例热性惊厥患儿,应用董氏固本防惊汤口服治疗,30天为一个疗程,并随访1年,观察惊厥的复发率。结果:应用董氏固本防惊汤口服治疗后,86例患儿有65例未见惊厥复发,复发率为24.2%,明显低于国内、国外报道的复发率。同时86例患儿经口服中药后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应用董氏固本防惊汤口服预防小儿热性惊厥,能显著减低惊厥的复发率,并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电图在儿童热性惊顺的预防性治疗,以及热性惊厥复发,癫痫发作的关系。方法:记录82例O.2—6岁得患儿热性惊厥后的脑电图。对患儿的初发年龄,体温,脑电图的异常程度进行分析回顾。结果:热性惊厥初次发作在6个月至5岁之间。首次热性惊厥的脑电冈异常率在24.6%,再发次数增多则脑电图异常增高。结论:对热性惊厥的患儿适时进行脑电图检查。反复热性惊厥和脑电图有明显癫痫样放电的应按癫痫进行抗惊厥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儿复杂性热性惊厥的临床特点;方法:对复杂性热性惊厥26例患儿与单纯性热性惊厥34例患儿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的脑电图异常、头颅CT、体温、血清钠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缺铁性贫血、脑脊液改变、血清钙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致小儿出现复杂性热性惊厥病的原因较为复杂,在分析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避免出现误诊甚至漏诊的现象,以有效提高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传统中医联合西医对小儿热性惊厥的临床干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224例小儿热性惊厥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12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治疗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2组间完全退热时间、神志恢复时间、止惊时间、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复发率和临床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患儿的完全退热时间、神志恢复时间、止惊时间、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复发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98.21%,对照组为90.18%,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热性惊厥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惊厥是小儿病重时常见的危急症状,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全身或局部肌群强直性或痉挛性抽搐,常伴有意识障碍,以婴幼儿多见。其原因可分为:热性惊厥,以高热惊厥为最多见,其次有重症肺炎、败血症等合并中毒性脑病、颅内感染等;无热惊厥,包括脑发育异常、全身代谢或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癫痫等。该病患儿临床上如急救护理不当可危及生命。我院儿科2003年1月-2004年10月共收治惊厥患儿168例,现将急救处理与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热性惊厥是儿科常见急症,起病急,儿童期发病率3%~4%,多见于婴幼儿。多发生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其次是肠道感染和肺部感染。反复发作可致脑损伤,进而导致智力低下,发展为癫痫,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做好小儿热性惊厥的急救护理非常重要。对2011年3月至2012年5月期间救治的  相似文献   

19.
〔摘 要〕 目的:分析苯巴比妥钠对小儿热性惊厥发作期的控制与预防的效果。方法:选取 2019 年 6 月至 2020 年 6 月 期间南昌市第三医院收治的热性惊厥发作期患儿 60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 30 例。对照组给予地西泮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苯巴比妥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情控制效果、惊厥发作、消失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治疗 6 h、治疗 12 h、治疗 1 d 时,观察组患儿病情控制良好率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 组患儿的惊厥发作、消失时间以及退热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儿的癫痫、共 济失调等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发生率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在热性惊厥发作期患儿进行基础急 救后,给予苯巴比妥钠治疗的效果较好,可以有效控制病情进展,缩短惊厥发作及消失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疏风清热解毒药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合并热性惊厥(Febrile seizures,FS)患儿热惊后体温的影响。方法将86例患儿随机分为非中成药组41例及中成药组45例,非中成药组用西药对症治疗,中成药组患儿除西医对症治疗外,加用疏风清热解毒中成药(口服小儿感冒退热糖浆治疗,大于2岁患儿加静脉滴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结果中成药组较非中成药组能缩短热惊后患儿热退时间,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合并热性惊厥患儿易发生惊厥时间段在48 h内,有出现再次惊厥可能,时间发生在初次惊厥发生后的24 h内。惊厥后热退时间与病初血常规白细胞CRP、PCT均无相关。结论疏风清热解毒药运用于热惊后患儿应辨证施治,因此在高热48 h内应密切关注患儿体温变化,警惕惊厥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