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小鼠常见证候的辨证标准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介绍小鼠常见证候的辨证标准。其主要方法和步骤包括:(1)四诱信息的标准采集;(2)建立各四诊信息的正常参考值,包括实验前正常参考值和实验中的正常对照参考值;(3)对一些检测指标的转换处理,包括体重、饮水量、摄食量、心率、腋温、夜旷场检测、昼旷场检测,以及舌、爪、尾颜色、胖瘦、光泽等;(4)部分检测数据基数校正;(5)症状归类处理,包括三类:一类是形质、迟动、淡、红、青紫、瘀、寒热类;二类是虚、实、湿、毒、病因病邪、病态类;三类是五脏定位类以及常见的寒热、虚实、气血、阴阳、病邪、五脏证候辨证标准。该标准的建立和运用,将为证和辨证论治机制的深入研究和国际化奠定方法、技术与理论基础,因而具有重要的科学理论意义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李霞 《中医药导报》2012,18(2):30-31
望诊系诊断学名词,属于中医四诊之一,是医生运用视觉对患者全身和局部的神、色、形、态等进行有目的的观察,以诊断疾病的方法.望诊是医生在第一时间接触患者时所能采集到的最直观、最生动的客观资料,从传统意义上讲,望诊可分为总体望诊和分部望诊.总体望诊是对全身神、色、形、态的观察,而分部望诊则包括望头颅、望五官、望皮肤、望舌等,是对患者局部变化征象的了解和判断.  相似文献   

3.
望诊是通过医者视觉观察搜集病情资料的方法,位于望闻问切四诊之首。汉代医学家张仲景对望诊独具匠心,为中医诊断学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仲景望诊内容很多,现仅就望形体动静姿态内容进行整理和分析。1 望形态变化1.1 望胖、瘦 好逸恶劳养尊处优的人,日久将形成虚胖之体,形虽肥大,但表阳虚弱,腠理不密,卫外不固,抵抗外邪能力差,易感受外邪而发病。如血痹病即为虚胖之体感受风邪所致。故《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篇》说:“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形体由胖变瘦是患痰饮病的重要体征。痰饮病…  相似文献   

4.
李萍 《时珍国医国药》1998,9(6):570-570
望、闻、问、切四诊是中医诊察疾病的主要手段,也是临床辨证施护的主要依据。而望舌是望诊中的重点内容,包括观察舌质和舌苔两方面的变化。望舌质可以辨五脏之虚实,察舌苔可以测六淫之浅深。现就辨别舌苔在护理中的运用作一简要分析。1辨别舌苔区分服药方法舌苔分苔色...  相似文献   

5.
中医诊法的内容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诊。望诊是察看病人的神气、颜色、形体、动态、舌象以及排出物等:闻诊包括听声音、嗅气味;问诊是询问病人的自觉症状、与病情有关资料等;切诊是切脉和触按病人身体有关部位,测知脉象变化及有关异常征象。  相似文献   

6.
《金匮要略》作为第一部理法方药的论治杂病专书,为后世研究杂病奠定了基础。望诊作为四诊之首,具有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藏则知所病的意义。对《金匮要略》中有关面部望诊的内容进行总结,包括望面部色泽及面部形态,分析其中各条文所涉及的面部望诊内容,探讨望诊结果与相对应疾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苗医在漫长的医疗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较为系统的疾病诊断方法.包括望诊、问诊、嗅诊、号诊,摸诊、弹指诊等等。其中望诊是最重要的诊断方法之一,排在众多诊断方法的首位,足见苗医对望诊的重视。苗族医的望诊内容十分丰富,而且有许多独特之处。其望诊的主要内容包括望形态、望神志、望面色、望眼球、望四毛、望耳、望口舌、望鼻、望指纹、望指甲、望手掌、望二便、望病灶等等。本文对其中几种具有苗医特色的望诊方法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8.
荷瘤小鼠若干典型证的演变及其后爪图像特征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为研究四诊客观化,采用数码采集,并用计算机图像软件PHOTOSHOP 6.0分别计算爪掌的:RGB数值,然后换算成色调(H)、饱和度(S)、亮度(V)值,对爪色进行分析。以此方法观察了H22荷瘤昆明小鼠不同时期典型的血瘀证、气阴两虚证、阳虚证典型的后爪图像及其演变。发现小鼠不同时期后爪颜色和形态的变化随病程的进展会发生相应的改变,这种变化采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所得到的结论与肉眼识别的一致,为实验小鼠爪的望诊及其客观化、量化提供了初步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正> 一、诊法的基本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诊法,就是诊察疾病的方法,包括望诊、闻诊、问诊、切诊四部分。不同的疾病,都有其各自的发病规律和症状特征,所谓“有诸内者,必形诸外”。医者观察病人的神志变化,外部色泽,形体、动态的改变,舌象的变化,排泄物的异常等,谓之望  相似文献   

10.
谢韶琼 《国医论坛》2002,17(3):17-17
四诊是中医认识和掌握疾病的基本手段 ,中医各科诊断疾病都离不开四诊。在皮肤科 ,四诊的运用更有其独特之处和侧重之点 ,现概述如下。1 望诊为先为主望诊就是医生运用视觉 ,对人体全身和局部的一切情况及其排出物等进行有目的地观察 ,以了解健康或疾病情况的一种诊断方法。望诊在中医各科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诚如《灵枢·本脏》篇云 :“视其外应 ,以知其内藏 ,则知所病矣。”在皮肤科诊断中 ,望诊则尤为重要。面对患者 ,首先要望 ,主要观察皮肤 ,注意其部位、数目、大小、颜色、形状、分布排列、边缘、表面情况和分泌物等 ,通过望诊便对疾…  相似文献   

11.
方证相应的寒热证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方证相应寒热证动物模型研究进展的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以寒热证动物模型、方证相应为关键词,检索了近20年中国知识资源总库,得到相关文献229篇,逐篇阅读、甄别、梳理和选择.采纳参考文献19篇.以方致证的寒热证动物模型,有采用温热方剂制作热证动物模型,也有采用寒凉方剂制作寒证动物模型.其他方法致寒热动物模型及以方治证,有采用灌服冰水、干辣椒粉等方法致脾胃寒热证动物模型,并治以理中丸、大黄黄连泻心汤等温热、寒凉方剂,也有肠热证动物模型治以大承气汤,湿热证动物模型治以加味四妙散等.寒热证动物模型及方证相应的报道虽多,但有待上升到较统一的认识;建立准确的寒热证动物模型,进行方证相应的研究,须找到可供观察的特异性客观指标:在观察和评价寒热证的时候,要重视体质因素;可尝试用寒热偏性的方剂制作寒证热证动物模型,然后选用寒热偏性的方剂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红花注射液对缺氧、脑梗塞、心肌梗塞及“血瘀”证的治疗作用。方法:选用小鼠,豚鼠,SD大鼠分别复制缺氧、脑梗塞、心肌梗塞及“血瘀”模型,记录比较小鼠在密闭环境中的存活时间(秒),测量小鼠偏瘫恢复数,记录豚鼠不同时间心电图,比较给药前后心电图ST段和T波振幅变化的差异,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红花注射液高、中、低剂量组小鼠常压耐缺氧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小鼠脑梗塞所致偏瘫的恢复率增高,红花注射液高剂量组的豚鼠因垂体后叶素所致0、30、60秒的心电图ST段高抬和0、15、60秒的T波升高均明显降低,中剂量组0秒的ST段和T波升高明显降低,“血瘀”证大鼠的全血黏度明显下降。结论:红花注射液对缺氧,脑梗塞,心肌梗塞,“血瘀”证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红花注射液对缺氧、脑梗塞、心肌梗塞及“血瘀”证的治疗作用。方法:选用小鼠,豚鼠,SD大鼠分别复制缺氧、脑梗塞、心肌梗塞及“血瘀”模型,记录比较小鼠在密闭环境中的存活时间(秒),测量小鼠偏瘫恢复数,记录豚鼠不同时间心电图,比较给药前后心电图ST段和T波振幅变化的差异,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红花注射液高、中、低剂量组小鼠常压耐缺氧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小鼠脑梗塞所致偏瘫的恢复率增高,红花注射液高剂量组的豚鼠因垂体后叶素所致0、30、60秒的心电图ST段高抬和0、15、60秒的T波升高均明显降低,中剂量组0秒的ST段和T波升高明显降低,“血瘀”证大鼠的全血黏度明显下降。结论:红花注射液对缺氧,脑梗塞,心肌梗塞,“血瘀”证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病毒类制品的外源因子检测方法进行验证和探讨。方法 采用动物实验法观察动物病、死等感染情况 ;采用细胞培养法通过观察细胞病变及血吸附试验来判定外源因子感染情况。结果 动物实验法和细胞培养法均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毒种或者疫苗的外源因子污染情况。结论 动物实验法和细胞培养法可用于病毒类制品的毒种选育和疫苗生产中的外源因子检测 ,但在反映是何种外源因子污染上仍有不足。  相似文献   

15.
阴虚热盛型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阴虚热盛型2型糖尿病的病症结合动物模型,探讨阴虚热盛型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的成模标准。[方法]模型组大鼠灌服中药干姜、附子,连续4周,然后用玉女煎对模型组大鼠进行反证。[结果]在高脂加链脲佐菌素诱发糖尿病造模方法的基础上,再根据中医理论运用中药四气五味的药性来研制2型糖尿病的中医证候的动物模型是切实可行的。从而将阴虚热盛“证”动物模型与糖尿“病”动物模型结合起来,使糖尿病动物模型证候化,与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相一致,以便为广泛开展糖尿病的研究提供良好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人参及其炮制品耐缺氧和抗疲劳的药理作用。方法:用小鼠负重游泳实验、常压缺氧实验,考察人参及其炮制品的抗疲劳、耐缺氧作用。结果:人参及其炮制品能够明显延长小鼠常压耐缺氧时间和耐疲劳游泳时间,增加疲劳小鼠肝糖元和肌糖元含量,同时降低血乳酸和血清尿素氮的含量。结论:人参及其炮制品具有抗疲劳、耐缺氧作用,本实验室针对人参燥性研究的新的人参炮制品——平性参对小鼠抗疲劳、耐缺氧具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自20世纪60年代起,现代科学开始对热证的本质进行研究,但有关热证的病理机制和寒凉药物的作用机制等尚未深入系统研究。该研究以具有代表性的热性中药喂饲动物造成热证模型,后用寒凉药进行实验性治疗,拟采用双向电泳及质谱分析技术对热证模型大鼠及寒凉药治疗后的大鼠肝线粒体蛋白组进行比较,从中发现热证及寒凉药治疗后的特异性相关蛋白质。  相似文献   

18.
《伤寒论》中寒热并用法主要表现在上热下寒证、表寒里热证、寒热夹杂证、反佐寒热并用四个方面,四者虽均为寒热并用法,但深究其用药仍有细微不同.临证遇到寒热错杂的病情时,当根据病位不同、寒热轻重差异及病情缓急遣方用药,而药物配伍、用药剂量及煎服法等方面亦应随证变化,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基于超分子“印迹模板”理论探讨中药四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惠  刘文龙  唐闻汉  李文姣  王韧  周晋  贺福元 《中草药》2018,49(19):4473-4479
在前期提出的超分子"印迹模板"理论基础上,分析总结了中药四性的历史沿革与研究现状,运用超分子化学理论对中药四性的产生进行了深入剖析:人体与中药为具有相同"印迹模板"的巨复超分子体系,不同类型(热、寒性)中药有效成分群(客体分子)与不同状态下人体(主体分子)以非共价键发生结合,通过释放(或吸收)能量,能够纠正人体由于受到外界寒邪/热邪侵袭而造成机体超分子自识别、自组织、自组装、自复制过程发生偏移的情况,使机体回归正常状态,宏观上表现为中药四性。基于此,提出了中药四性研究的体内、体外两类方法,体外方法包括物理内能法和主客体分离及制备超分子聚合物的方法;体内方法包括生物体热研究、动物行为学观测法、体表温度观测法。超分子"印迹模板"理论是研究中药四性的有效工具,而超分子化学理论与传统中医药理论的融合必将成为推动传统中医药走向现代化的强大助力。  相似文献   

20.
中医实热证的研究及改进设想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中医实热证的造模方法及评价指标进行文献整理及分析。根据CNKI、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检索国内外31篇相关文献和课题体会,从实热证的造模方法、评价指标等方面对中医实热证的研究进行论述。结果可知中医实热证的造模方法主要根据"物极必反"原则,选用补气药造模;根据化学因素、客观指标、药物反证为依据复制动物模型造模;根据化学因素、客观指标、药物反证为依据,复制动物模型造模;模拟发生热性病的病因,以细菌、病毒、内毒素等作为致毒材料,通过给动物体内注入大肠埃希菌、巴氏杆菌、肺炎双球菌产生内毒素或直接注入内毒素造模4种,评价指标可以从细胞因子、激素分泌、体液免疫等方面进行概括。中医实热证的造模方法及评价指标近年来取得很大的进展,但借鉴西医造模方法为多。为此提出改进设想,从转化医学的角度建立与中医临床密切的中医实热证模型,参考并移用中兽医的诊断技术,尽可能建立中医动物模型望、闻、问、切四诊评价指标与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