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黄帝内经》中"胃不和则卧不安"之意展开,对以"胃不和"为主要病机的不寐的治疗,从燥湿化痰、清热化痰、消食导滞、益气温中、养阴清热和胃安神法五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为临床辨治"胃不和"引起的不寐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失眠,又称"不寐"、"不得卧"、"目不暝",轻者表现为入睡困难或寐而易醒,重者常彻夜难眠.笔者以"胃不和则卧不安"理论为指导,运用针灸以和胃安神为治则治疗失眠取得良效.现报道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失眠属于中医"不寐"范畴,临床表现可见入睡困难、寐而不酣、时寐时醒、醒后不能再寐,甚至彻夜不寐。导致失眠的原因有多种,"胃不和则卧不安"是中医治疗"不寐"的重要理论,脾胃居中焦,脾主升而胃主降,为全身气机升降之枢纽。脾胃不和致气机升降失常,阳不入阴而致卧不安,故见不寐。"胃和"则营卫之行不失其常,昼精而夜瞑。本文基于"胃不和则卧不安"理论,强调在失眠临床诊治中调和脾胃的重要性,并探讨"和胃法"在失眠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漫谈"胃不和则卧不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理、法、方、药的角度阐述了《内经》“胃不和则卧不安”对治疗失眠的指导意义。生理上 ,胃和脾健 ,化源充足 ,中焦斡旋 ,则神得所养 ,阴阳相交 ,而得安寐 ;病理上 ,胃不和 ,生化乏源 ,则营气不足 ,心神失养 ,或升降失职 ,则邪气内扰 ,心神不安 ,均可导致不寐 ;治疗上 ,将和胃法贯穿于失眠治疗的全过程中 ,并根据邪气内扰和营气不足的孰多孰少 ,分别选方用药 ,可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
"胃不和则卧不安"一语出自《素问·逆调论篇》:"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腑之海,其气亦下行,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下经》曰:胃不和则卧不安。此之谓也。"按原文其意指阳明经气上逆,呼吸有声,不能平卧的病症。后人多把"卧不安"看成是"不寐"、"失眠"。而把"胃不和"泛指胃气的纳降失常引起的病症。中医学认为,"寐本乎阴,神为主也,卫气内入则寐,外出则寤"。  相似文献   

6.
失眠即不寐,"胃不和则卧不安"源自于《素问·逆调论》。胃纳脾运,为气机升降枢纽,气血生化之源,化源充足神明得养,则静卧神安。胃气调和,升降有序,阴阳平衡,气血充盛,营气行,卫气出入,循环有度,夜寐得安;宿食停滞、情志失调,心神失养,则不寐。阴阳平,阴能纳阳,阳入于阴。不寐总属阳盛阴衰,阴阳失交,"胃和"为"卧安"的前提。"和"即阴阳自和,交感既济,谐和为用,阴阳恒动、相互消长,自我调节,机体趋于阴平阳秘稳定状态。出自《灵枢》的半夏秫米汤是治疗"胃不和则卧不安"的名方;医家运用和胃通腑安神方(辨证分型)、温胆汤合半夏秫米汤(痰热中阻)、归脾汤合交泰丸(脾胃气虚)、香砂六君子汤(虚实夹杂)亦获佳效。"心热不寐,解溪泻,涌泉补立愈",针灸从阳明胃经、泻太阴脾经治疗心热不寐。  相似文献   

7.
李国祥 《陕西中医》2011,32(10):1434-1435
<正>"胃不和则卧不安"语出《素问.逆调论》,原指阳明经气上逆而呼吸有声不能平卧之症,主以半夏秫米汤治之。《灵枢.邪客篇》并载半夏秫米汤有"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去其邪"之功。后世多将"卧不安"解释为"不寐"、"失眠",方证相对其效亦彰。但笔者在临床中体会到"胃不和则卧不安"之不寐、失眠,并非半夏秫米汤一方所能概治。不寐之证责  相似文献   

8.
"胃不和则卧不安",出白<素问·逆调论篇>,原指阳明经气上逆,呼吸有声,不能平卧的病症.后世多把"卧不安"看成是"不寐"、"失眠".而把"胃不和"泛指胃气的纳降失常引起的病症.笔者在临床上注意脾胃之病所敛之失眠者,并运用<伤寒论>的理法方药进行辩证论治,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寻玉 《河北中医》2007,29(12):1112-1113
"胃不和则卧不安"出自《素问·逆调论》,现在多数医家将其归为失眠症的病因病机,如阎孝诚等[1]认为:饮食不节,肠胃受伤,宿食停滞,酿为痰热,壅遏于中,痰热上扰,胃气不和,波及脑神,以致不得安寐,即《素问·逆调论》所说的"胃不和则卧不安"之意.对于此种理解似乎约定俗成,已成确论.有的医家注释《内经》时也说:"不安,反复不宁之状.……凡引起脾胃升降失调,转枢不利的各种原因,都可导致卧不安,所以临床常用调治脾胃的方法治疗失眠之症."[2]全国中医药院校的"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也将其列入不寐的文献摘要中.细阅《内经》原文,笔者认为《内经》的本义与今人理解有别,继而广阅历代医家有关论述"胃不和则卧不安"的文献,现将其意义之源流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胃不和则卧不安”,出自《素问·逆调论》。“卧不安”,历代医家多认为是不得安寐,近代又有“不能平卧”之释。然对“胃不和”之因,则多从《医学心悟》“食积所致”之说。笔者对此难以苟同。“胃不和则卧不安”应是多种原因导致的胃气逆调,而表现为不能平卧或不得安寐。既可以是独立的病证,又可兼见于其它病证之中。兹就其证机探析如下:1酒食所伤胃腑阻滞《素问·厥论》:“酒入于胃,……阳气入则胃不和,胃不和则精气竭。”《医学心悟》说:“有胃不和则卧不安者,胃中胀闷疼痛,此食积也。”胃者,水谷之海,主受纳、熟腐水谷,以降为顺,以通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