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美尼尔氏病是以突然发作的眩晕为主要特征的内耳非炎性疾病,本病属于中医内科学眩晕症范畴。本人在临床中自拟Ⅰ、Ⅱ、Ⅲ号方治疗美尼尔氏病50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眩晕是老年人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按照 1997年国家新颁布的中医临床诊断术语标准属于“项痹”、“脑络痹”等病的范畴。但现代医学的多种指标对眩晕的中医证型的影响关系少见报道。本研究就老年气虚痰瘀型眩晕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证候积分与一些影响因素进行多元分析。  相似文献   

3.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之气虚血瘀与补阳还五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运克 《中医研究》2006,19(1):9-11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临床常见病,有脑梗塞、脑栓塞、短暂性脑缺血(TIA)等分类,属于中医“中风”病的范畴。其临床表现有肢体活动不遂、语言不利、口角歪斜等主症,可伴有饮水发呛、吞咽困难、眩晕、肢体麻木、震颤等次症。本病致残率、致死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从病名证候、病因病机、辨治特点等方面对中医古籍论述眩晕症作一疏理,认为对眩晕症的认识源于《内经》,辨证论治奠基于仲景,后世进一步充实、完善,对当今中医眩晕证治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吴茱萸汤治疗梅尼埃病40例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王翠芬 《河南中医》2005,25(3):20-20
梅尼埃病属内耳眩晕症,为迷路淋巴系扩大所致。中医认为本病属眩晕证范畴。眩晕是临床上常见的病证,应用中医中药治疗,疗效较满意,笔者2001~2004年10月30日,共治疗该病40例,取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中风     
吕景山 《山西中医》1989,5(3):49-52
中风又名卒中。因起病急骤,症状多端,与风的特征“善行而数变”相类似,故名中风。本病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口眼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为主症。兼有眩晕、高热、吞咽困难、失明等症。中风属现代医学脑血管病的范畴,可见于一过性脑缺血、脑血栓形成、脑梗塞、脑出血、珠网膜下腔出血、假性延髓球麻痹等病。一、治则方穴 (一)中风先兆(脑血管机能不全、一过性脑缺血) 主证:眩晕、半身或一侧手、足麻木无力。治则:清脑调神,通调气血。  相似文献   

7.
"晕车症"属于中医"眩晕"范畴,目前在临床上并不属于疾病。其临床表现为头晕、胸部胀闷、恶心欲吐、面色苍白、汗多、心慌等,与脾胃脏腑阴阳失衡而致的临床表现相类似。故笔者通过论述脾胃的生理机能及特性,联系经典理论,从脾胃的角度探析晕车症发生的病机,结合各医家有效临床经验,探析晕车症的治法。  相似文献   

8.
病与证 ,是中医西医结合工作者经常提及的问题 ,至今没有公认的标准 ,《伤寒论》中的病与证是怎样呢 ?现将《伤寒论》中病与证的概念及分类情况分析如下。1 太阳病篇在太阳病篇的首条 ,也是《伤寒论》全书之首条 ,仲景将太阳病给以了明确的定义 ,这就是“太阳之为病 ,脉浮 ,头项强痛而恶寒。”此三症代表太阳病类各证的共性。因此 ,在提及太阳病时 ,应有此三症出现 ,否则就违背了仲景给太阳病确定的分类标准。在太阳病篇中 ,真正属于太阳病者仅麻杏石甘汤证 ;属于太阳病合病合证范畴的证有很多类 ,如麻黄汤证、葛根汤证、大青龙汤及小青龙…  相似文献   

9.
脑性眩晕属于中医眩晕范畴,而眩晕是临床内科常见病或症状之一,其病因历代医家认识很多,多与风、火、痰、虚诸端有关,其病机以肝阳上扰、中气不足、痰湿内蕴为常见证型,而笔者认为肝阳上扰临床最常见,天麻钩藤饮具有平肝熄风的功效,对肝阳上扰型眩晕疗效明确。  相似文献   

10.
眩晕症中医证候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眩晕症的中医证候特征。方法对符合中医头晕诊断标准者,填写中医证候调查表,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中医表征和证型做频数和百分比统计。结果除眩晕(头晕)症状外,出现率较高的症状有心烦易怒、口干口渴、耳鸣、记忆减退、怕冷、恶心呕吐等。出现证型共26种,比例较高的有肝肾阴虚、风阳上扰、痰浊中阻、脾气虚证、肝气郁滞等。结论本组眩晕证候特点与传统中医"无痰不作眩"、"无虚不作眩"、"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等认识基本一致,如何更准确阐明眩晕症证候规律,有待辨证的客观化和样本量的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11.
急性出血性中风病类诊断与中线结构及脑疝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征象与出血性中风病类诊断的关系.方法观察379例急性出血性中风患者CT征象,分析中线移位及脑疝出现情况与出血性中风病类之间的关系.结果中线结构移位及脑疝出现情况与出血性中风病类诊断有密切关系.结论中线结构移位的程度和有无脑疝发生可作为出血性中风病类诊断的客观标准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眩晕患者中医证候临床调研,运用统计学方法探讨影响眩晕中医证候的相关因素。方法:通过填写统一设计的病例观察表,收集了256例眩晕患者的一般情况、合并疾病、眩晕病因、中医证候等资料,运用卡方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56例眩晕患者中痰浊上扰型最多,122例占47.7%,阴虚阳亢型次之,83例占32.4%,气虚清阳不升型最少,51例占19.9%。性别构成、合并冠心病、糖尿病、脑血管病、高血脂等疾病及头晕残障量表的基线评分在不同证型间无显著差异;而年龄、合并高血压病、眩晕的病因及眩晕严重程度量表基线评分在不同证型间有显著差异。结论:眩晕证候可能与年龄、合并高血压病、眩晕的病因及眩晕严重程度量表基线评分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3.
中风病急性期阳类证与血浆胆囊收缩素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风病急性期阳类证与血浆脑肠肽CCK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对确诊为急性脑出血或急性脑梗塞(发病时间<72 h)的患者采用RIA法检测血浆CCK-8水平,采用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对纳入患者进行辨证,分析不同证候间血浆CCK-8水平的差异。结果:阳类证患者血浆CCK-8水平显著高于阴类证患者(P<0.01)。结论:中风病急性期阳类证与血浆CCK水平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从脑梗死的发病基础,以及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等高危因素入手,结合中医学的辨证学观点,初步阐述脑梗死的高危因素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旨期能用更科学的方法对疾病的中医机理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中风病急性期中医康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医康复医疗方法对中风病急性期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出血220例、脑梗死480例,各自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改良Barthel氏(BI)指数评定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针刺、推拿等疗法;各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脑出血、脑梗死两病在治疗4周后,FMA、BI指数评分均以治疗组为优。结论中风病急性期患者进行中医康复治疗对功能恢复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6.
中风病中医临床证型的CT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中风病中医临床证型与头部CT表现的相关性研究,发现:(1)中医之中风病与现代医学急性脑出血管病密切相关,但不等同;(2)中经络以脑梗塞为主,中脏腑以脑出血为主,(3)脑白质变性,脑萎缩既是中风病的发病因素,又是其潜在的危险因素;(4)病损范围与中风病证相关,但应从具体部位分析;(5)中络,中经在脑横断面上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定眩饮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病患者49例,给予患者定眩饮治疗,应用飞利浦EPIQ5超声诊断仪分别收集治疗前、治疗后与治疗后2周患者头、颈部血管流速信息,收集患者临床症状量表、中医全身证候评分量表信息,分析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与治疗后两周的经颅多普勒、临床症状量表与中医全身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广东韶关地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医证型特点,为缺血性脑卒中中医针灸辨证取穴提供依据。方法:将 269例我院门诊及住院部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中医四诊收集患者信息和中医证型资料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分析各型所占比例。结果:韶关地区缺血性脑卒中中医证型特点有一定规律。急性期以中经络为主,其中痰热腑实证最多;恢复期及后遗症期以中经络为主,且均以气虚血瘀证多见。结论:韶关地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以痰热腑实证为主,恢复期及后遗症期以气虚血瘀证为主。针灸治疗应根据其证型,辨证取穴。  相似文献   

19.
无症状性脑梗塞是指临床症状轻微或一过性易被忽略,或只有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影像学上见到非责任病灶.危险因素与症状性脑梗塞一致.可能影响急性脑卒中的病程、临床表现和预后,是症状性脑梗塞的预兆,可能发展为假性球麻痹、多发梗塞性痴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论治眩晕的临床体会。方法:总结中医对眩晕病因病机的认识和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结果:眩晕常见的病理因素为风、火、痰、虚、瘀,病位在脑,其病变脏腑与肝、脾、肾三脏相关。本病多属本虚标实,以肝肾阴虚、气血不足为本,风火痰瘀为标,但亦有实中带虚者,临床治疗应在辨病的基础上辨证施治,注重辨脏腑虚实,随证治之。结论:中医辨证论治眩晕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