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Guiding Role of Muscle Region Theory in Acupuncture Anesthesi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刺麻醉是针灸体系的一部分,它的发展推动着针灸理论的完善。经筋理论也是针灸体系的一部分,它的主症决定了经筋理论在针刺麻醉临床应用中的指导地位。经筋分布与神经的相关性,是经筋理论对针刺麻醉指导的基础;同时,针刺麻醉推动着经筋理论的不断完善。两者间存在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循环发展关系,符合辨证发展观。  相似文献   

2.
《内经》经筋理论的再认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沈志生 《中国针灸》2006,26(9):639-640
目的:总结经筋理论,探索经筋本质。方法:从经筋的字义、解剖学基础、病候与治疗诸方面进行分析。结论:《内经》经筋理论是在体表十二分法基础上形成的,反映了人体骨骼肌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损伤的症结所在,总结了经筋病的治疗方法;经筋本质含义是神经和肌肉。  相似文献   

3.
针药复合麻醉优汰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单纯针刺麻醉、单纯药物麻醉、针药复合麻醉的麻醉效果。方法:采用家兔气管插管及盲肠切除术的实验,观察单纯针刺麻醉、单纯药物麻醉、针药复合麻醉麻醉效应的差异。结果:单纯针刺麻醉、单纯药物麻醉、针药复合麻醉均有麻醉效应,但针药复合麻醉镇痛效果好、副作用少。结论:在相同条件下,针药复合麻醉较单纯针刺麻醉、单纯药物麻醉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针刺麻醉复合颈丛麻醉用于甲状腺手术3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针刺麻醉复合颈丛麻醉用于甲状腺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将94例甲状腺疾病需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31例,为单纯针刺麻醉组;B组31例,为单纯颈丛阻滞麻醉组;C组32例,为针刺麻醉复合颈丛麻醉组。结果:A组与B组、C组比较,手术开始、剥离甲状腺、术毕、术后24 h 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与C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A组、C组比较,剥离甲状腺时、术毕血压及心率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氧饱和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比较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比较,术后追踪观察出现喉返神经麻痹及膈神经麻痹病例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麻醉复合颈丛麻醉用于甲状腺手术麻醉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针刺麻醉行鼻息肉摘除术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采用针刺麻醉完成鼻息肉摘除与局麻鼻息肉摘除进行麻醉效果比较,方法:针麻组(A组)用上海产G6805针麻仪行针刺麻醉,局麻组(B组)用1%利多卡因10ml行局部麻醉鼻息肉摘除。结果:针刺麻醉的镇痛效果优于局麻。结论:针刺麻醉息鼻肉摘除具有方法简便,易学、经济、安全、麻醉镇痛良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经筋理论的探讨与发挥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薛立功 《中国针灸》1997,17(11):698-699
经筋理论的探讨与发挥薛立功(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北京100700)主题词十二经筋经筋是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筋病症是临床常见病。为此,本文对经筋理论、刺灸法及针具进行初步探讨和议论。1经筋的部位和结构筋,从“竹”,从“力”,从“月”。显然,...  相似文献   

7.
从中西医对照研究角度,浅析经络、卫气和经筋与血管、神经的关系,研究发现经脉和络脉与西医学的血管关系密切,卫气和经筋与西医学的神经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
总结李德华教授基于经筋理论运用刃针治疗腮腺全切术后面神经损伤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认为本病病位在手足三阳经筋,以筋膜粘连出现“横络”“筋结”为基本病机。治疗上“以筋结为输”,运用刃针松解技术对病变经筋进行切割和剥离,以解除其对神经、血管的刺激或压迫,从而恢复经筋的正常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9.
中医经筋理论的发展是始终无法回避对于其实质的探讨,尽管目前学术界对经筋的认识已渐趋于统一,但经筋的实质仍未明确.《灵枢·经筋》条文详细描述了手足各部经筋的起止、循行、分支,相互之间以及与解剖标志之间的位置关系,因此可以确定经筋是中国古代医家在目视解剖条件下发现的一类重要的人体结构.通过引入皮神经系统,对比神经与经筋的具...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针刺麻醉复合颈丛神经阻滞用于甲状腺手术,对患者镇痛效果的影响,以及对术中呼吸、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择期甲状腺切除手术的病人,年龄35~66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Ⅲ级,随机分为两组:单纯颈丛神经阻滞组(Ⅰ组),颈丛复合针刺麻醉组(Ⅱ组)。Ⅰ组单纯施颈丛麻醉,Ⅱ组同时配合针刺双合谷、内关。对比两组呼吸抑制程度。结果:Ⅱ组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呼吸抑制程度轻微。Ⅰ组术中SBP、DBP、HR均较麻醉前上升,血氧饱和度下降(P(0.05),Ⅱ组麻醉后上述循环参数略有上升,血氧饱和度略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麻醉复合颈丛神经阻滞镇痛效果确切,术中无牵拉反应引起的不适及躁动。  相似文献   

11.
王涛 《中国针灸》2012,32(7):635-638
韩景献教授的排刺三法是根据病位深浅及治疗部位的不同,分为皮部、经筋、经脉排刺三法。皮部排刺治疗皮部表面的病症,其特点是浅刺至皮;经筋排刺治疗经筋疾患,其特点是不拘泥经筋循行分布的规律,常涉及多经的经筋;经脉排刺以循经取穴为原则,可分为经脉病排刺及脏腑病排刺,经脉病排刺治疗经脉某一段的局部病变,脏腑病排刺治疗与经脉循行出入相关的脏腑的病变,其中背俞穴排刺用于治疗以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为主的胸腹内脏器及系统的病变,枕三经排刺用于治疗小脑疾患引起的眩晕共济失调等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不同麻醉方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维库溴铵肌松效应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经穴组(针刺经穴复合全麻组)、非经非穴组(针刺非经非穴复合全麻组)、全麻组。三组患者均采用芬太尼3μg.kg-1、异丙酚2 mg.kg-1、维库溴铵0.1 mg.kg-1进行全麻诱导,术中以静脉血浆靶控输注异丙酚,间断静脉注射芬太尼、维库溴铵维持麻醉。经穴组选取双侧合谷、内关、足三里、阳陵泉、曲池,非经非穴组选用经穴组每个经穴所在经脉与外侧相邻经脉连线的中点,与经穴相平处取穴,进针得气后持续电针刺激,直至术毕。应用肌松监测仪持续监测维库溴铵的显效时间、起效时间、维持时间和恢复指数。并记录术中麻醉药用量及术后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和定向时间。结果三组的肌松效应中显效时间、起效时间、恢复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而经穴组的维持时间与全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穴组与全麻组比较术中麻醉药用量明显减少(P〈0.05)。经穴组术后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和定向时间显著缩短(P〈0.01)。结论针刺经穴复合全麻可延长肌松药的维持时间,减少术中麻醉药的用量,患者术后恢复快,有利于患者尽早康复。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近10年针刺复合麻醉临床研究概况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秦必光  胡北喜  张兰英 《针刺研究》2003,28(4):303-306,302
本文手检近 10年来刊登在国内 2 3种期刊的论文共 174篇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论文 40余篇 ,施行各种手术 13 40 0余例 ,针刺复合麻醉方法有针刺复合局麻、针刺复合硬膜外麻醉、针刺复合全身麻醉 (静脉、吸入 )等。文献提示麻醉效果基本满足临床需求 ,麻醉方法日趋规范 ,结论更为严谨 ,并正在采用现代科研手段肯定针刺复合麻醉的优越性 ,有部分单位继续坚持临床选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头针对手术期氧化应激反应的调节作用。方法选择需做肠癌根治术的患者52例,随机分为两组,头针加全麻组(简称头针组)和单纯全麻组(简称全麻组)各26例。头针组患者先行头针麻醉诱导20min,然后行全身麻醉,头针麻醉持续刺激至手术结束。全麻组只行单纯气管内全麻。观察头针对手术期氧化应激产物丙二醛(MDA),氧自由基清除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结果两组在术后MDA均明显降低(P<0.05),手术前后MDA的差值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头针组术后SOD无明显变化(P>0.05),全麻组术后SOD明显降低(P<0.05),手术前后SOD的差值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头针可抑制抗氧化防御系统酶SOD的降低,因此头针对减轻手术期的氧化应激反应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In 195 8 ,Chinesemedicalworkerscreatedacupunctureanesthesia (AA)forsurgicalopera tionssuccessfully .ThesubsequentabundantclinicalandexperimentalresearchesshowsomeinterestingadvantagesofAAincluding goodanalgesicaction ,minorphysiologicalinterfer ence ,etc ..Buts…  相似文献   

16.
通过引用针麻的理论原理,并对针刺麻醉甲状腺手术近10年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针刺复合麻醉效果较好,可减少围术期并发症,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麻醉方法。认为针麻在甲状腺手术中有一定的优势,应得到更多重视及更广泛的使用,相关人士更要继续深入研究,规范操作,以推动针刺麻醉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开展。  相似文献   

17.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从"经筋"论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对比从“经筋”论治与常规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效果。方法 以经筋理论为指导 ,主取患部经筋及周边经穴针刺 ,配合拔罐 ,治疗面瘫 4 0例 ,并与常规针灸治疗 4 0例对照。结果 治疗组愈显率 97.5 % ,对照组愈显率 75 % ,两组疗效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0 .0 1)。结论 运用经筋理论治疗面瘫效果优于常规针灸治疗。  相似文献   

18.
针刺配合硬膜外麻醉减少胃大部切除牵拉反应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针刺配合硬膜外麻醉观察胃大部切除时之牵拉反应,并以硬膜外麻醉为对照组,结果表明:针刺配合硬膜外麻醉组施行胃大部分切除的牵拉反应明显低于硬膜外组。减少了辅助用药,提高了麻醉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筛选最佳的以针麻为主.辅以少量局麻药的喉全切除术的方法。方法 对604例喉全切除术选用10组不同的体针和耳针的取穴配方,并于颈前切口处用/或不用0.5%普鲁卡因10ml-20ml的局麻药进行评比。结果 以针麻为主.局麻为辅的喉全切除术,其优良率可达82.47%。结论 采用体针和耳针相结合.两法9穴的针麻方法,辅以少量局麻药.可有效地进行喉全切除术,其成功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