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方法对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治疗结果,以提高治愈率。方法60例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病人随机分成常规液体复苏组(26例)、限制性液体复苏组(34例)。常规组在止血前早期、快速、足量补液,维持收缩压≥90mmHg(1mmHg=0.133kPa),限制组在止血前限制液体输入,维持平均动脉压(MAP)在65mmHg,止血后输血输液。止血后两组维持MAP在80~85mmHg。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输液量、并发症发生率、治愈率。结果常规组死亡4例,治愈率84.6%;限制组无死亡,治愈率100%。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义(P〈0.05)。平均输液量常规组为(2765±521)m1,限制组为(2079±322)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能避免过分扰乱机体的代偿机制和内环境,改善脏器灌注和氧供,显著降低了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早期和后期病死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摘 要目的:探究限制性液体复苏在院前急救老年重症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 2019 年 9 月 至 2020 年 3 月厦门市医疗急救中心收治的 86 例老年重症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 例)与观察组 (4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液体复苏治疗,观察组给予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复苏前后的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 凝血活酶时间)、血乳酸水平,临床复苏相关指标(血红蛋白水平、复苏液体使用量)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复苏 前,两组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凝血活酶时间、血乳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复苏后,两组患者上 述指标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对照组比校,观察组血红蛋白水 平更高,复苏液体使用量更低(P < 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 2.33 %,低于对照组的 23.26 %,差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P < 0.05)。 结论:对院前急救老年重症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限制性液体复苏和控制性升压治疗失血性休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对失血性休克的救治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不同的液体复苏和控制性升压方法对失血性休克早期救治效果的影响。结果在99例失血性休克患者中,常规液体复苏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维持在60~80 mmHg(1 mmHg=0.133 kPa),病死率40%,存活患者并发症发生率41%;限制性液体复苏组患者MAP维持在40~50 mmHg,病死率21%,存活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8%。2组MAP、病死率及存活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和控制性升压能够降低失血性休克患者病死率和存活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43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在早期目标治疗(EDTA)前后血流动力学与血乳酸的变化。方法 将43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分为存活组及死亡组,存活组30例,死亡组13例。并选择同期类似病种无休克患者31例为对照组。分别于诊断即刻、6h、12h、24h测定心率(HR)、血压(BP)、尿量(UV)、中心静脉压(CVP)、血乳酸(Lac),计算平均动脉压(MAP)。结果 感染性休克患者在入院初始CVP、MAP较对照组显著降低,HR明显增快,尿量减少,Lac显著升高;经EDTA方案治疗,各组的CVP值明显升高,HR下降,MAP回升,但死亡组在6h仍未至60mmHg;死亡组血乳酸值较存活组明显升高,经积极治疗仍无明显改善;各组尿量在治疗初始均有改善,死亡组在24h后随MAP恶化明显减少。结论 感染性休克患者存在血乳酸增高,外周血管扩张,有效循环血量减少,组织灌注差的特点,经积极的治疗存活组较快达标,而死亡组各指标恶化,故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时的监测对预后的判断及临床治疗指导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荆芥挥发油(VOHS)对脂多糖(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大鼠模型肺组织中核因子-κB(NF—κB),IκB—α,IL1-β和TNF—α含量的影响,探讨荆芥挥发油抗炎作用的细胞信号调控转导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地塞米松),荆芥挥发油高、中、低剂量组。尾静脉注射LPS(1.0mg/kg体重)或生理盐水,6h后处死动物,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肺组织NF—κBp65、磷酸化IκB—α、IL1—β和TNF—α含量。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VOHS高、中、低剂量组均可显著降低大鼠肺组织中的NF—κBp65和磷酸化IκB—α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01),同时VOHS各剂量组也可显著降低大鼠肺组织中IL1-β和TNF—α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01)。结论荆芥挥发油抗炎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抑制IκB—α磷酸化降解和NF—κB活性,进而减少炎症相关细胞因子IL1—β,TNF—α的合成和释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前列腺素E1对实验大鼠急性肺间质纤维化的防治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一次性气管内注射博莱霉素的方法复制大鼠肺间质纤维化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分别予以相应治疗,各组动物处死后分离肺组织称重,计算湿肺系数,测定羟脯氨酸含量,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并收集灌洗液用ELISA方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前列腺素E1能减少羟脯氨酸含量,抑制TNF—α表达的异常升高,减轻肺泡炎和肺纤维化程度。结论血必净注射液联合前列腺素E1能有效改善实验性肺纤维化大鼠的病理改变,并延缓其恶化进程。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TNF—α的表达,减轻早期炎症反应并减少胶原蛋白的产生,使炎症及纤维化病变减轻。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以脉搏指示的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静滴生脉注射液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0年5月广东省珠海市第二人民医院危重症监护病房24例诊断为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疗组15例静滴100mL生脉注射液,采用PICCO监测心排血指数(CI)、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血管外肺水(EVLW)、有创动脉血压(IBP)、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等指标;对照组9例未行PICCO监测感染性休克患者静滴同剂量生理盐水监测无创动脉血压(NBP)、中心静脉压(CVP)、心室率(HR)。分析各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规律及其意义。结果生脉注射液早期对血压、HR、CVP无影响;可以增加CI、ITBVI、升高SVRI、降低EVLW,同时减少感染性休克患者血管活性药的用量。结论生脉注射液对感染性休克在早期的复苏帮助较大,可减少患者对血管活性药物的依赖。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失血性休克后肠和肝组织内TNF—α mRNA表达、肠和肝病理损伤的动态变化,以及分别用复方氯化钠和临床腹膜透析液腹腔复苏后的干预影响,探讨腹腔复苏对失血性休克继发肠和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RT-PCR法检测对照组、休克组、IR1组(腹腔注射复方氯化钠)和IR2组(腹腔注射2.5%葡萄糖腹透液)肝组织TNF-α mRNA表达;观察肠和肝组织病理改变及各组死亡率。结果:休克组肝组织TNF—α mRNA表达在复苏后6h内随时间延长而增加;但其肠组织TNF-α mRNA表达高峰出现于复苏后2h。休克组肠和肝组织各时点TNF—α mRNA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IR2组肠和肝TNF-α mRNA表达均比休克组降低,其发生轻度以上病理损伤的大鼠比例要小于休克组及IRl组(P均〈0.01)。结论:2.5%葡萄糖腹透液腹腔复苏可降低失血性休克死亡率、改善肠和肝组织病理损伤,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TNF—α mRNA表达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比较生脉注射液(SM)和参附注射液(SF)对失血性休克复苏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采现失血性休克复苏家兔模型,分别于休克前、休克1小时、复苏1小时及2小时观察MAP(平均动脉压)、CO(心输出量)、SVR(外周血管阻力)、HR及CVP的变化,以及SM和SF对其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休克复苏期间应用SM或SF均能显著升高MAP,增加CO,且显著降低SVR;休克复苏1小时,SM升高MAP及增加CO作用较SF强(P<0.05),而复苏1小时及2小时,SF降低SVR作用较SM显著(P<0.05),两药对HR及CVP影响无差异。提示休克复苏初期应用SM更能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而SF舒张血管作用强有利于改善组织灌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丹参对失血性休克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新西兰大白兔24只,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A组)、失血性休克组(B组)和丹参治疗组(C组)。经全身肝素化(3mg/kg)后,股动脉放血使平均动脉压降至(40±5)mmHg,休克动物模型成立。股动脉放血的同时C组和B组分别静脉滴注丹参注射液和等量生理盐水至实验结束。休克维持90min后回输全部失血及乳酸林格液进行复苏。复苏后4h测定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丙二醛(MDA)含量,测定肺系数,处死动物后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B组和C组MPO、MDA含量以及肺系数较假手术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丹参治疗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休克组(P<0.05),且肺病理损害丹参治疗组损害也较轻。结论:中药丹参注射液在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时能够抑制肺组织MPO和MDA的产生,降低肺系数,减轻缺血—再灌注后的肺损伤。  相似文献   

11.
不同煎煮方法黄连阿胶汤对口腔溃疡大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煎煮方法黄连阿胶汤对口腔溃疡模型大鼠作用的差异。方法:将SD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口腔溃疡模型组、口炎清组、黄连阿胶汤传统煎煮、机械常压、机械高压组,选用甲状腺和苯酚综合造模阴虚型口腔溃疡,取大鼠全血分离血清,采用酶免法测定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结果:黄连阿胶汤模型组与对照组之间T3、T4具有显著升高(P<0.01);TNF-α、VEGF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传统煎煮组、机械常压组、机械高压组之间T3、T4、TNF-α、VEGF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黄连阿胶汤对阴虚口腔溃疡大鼠有治疗作用,但不同煎煮方法样品治疗作用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感染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时加用中药加味潜阳丹对血管外肺水及相关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不同pH值对脓毒症休克复苏的早期复苏、持续复苏、生存率的影响。方法收集早期脓毒症休克患者73例,根据复苏前血气分析分3组:pH≤7.15 21例为A组;7.15pH7.25 27例为B组,pH≥7.25 25例为C组,行复苏治疗。比较3组复苏治疗前血乳酸值,6 h复苏达标率、血乳酸清除率,24 h、48 h中心静脉氧饱和度(ScVO2)达标率、血乳酸正常率,28 d生存率。结果 3组复苏治疗前血乳酸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6 h复苏达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MVP、ScVO2、血乳酸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24 h ScV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乳酸正常率A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48 h ScVO2、血乳酸正常率A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8 d生存率A组为29%,B组为44%,C组为68%,C组生存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不同pH值脓毒症休克复苏前血乳酸值无差异;早期复苏可以改善不同pH值的休克患者低灌注与氧代谢,pH值低的休克患者液体复苏难以持续改善低灌注与氧代谢。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复方百蛇洗剂对解脲支原体宫颈炎患者阴道局部TNF-α和IL-8的影响,探讨其对解脲支原体宫颈炎患者阴道局部免疫状态的改善。方法:将解脲支原体宫颈炎患者180例,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各60例,中药组予复方百蛇洗剂阴道灌洗每天1次,7d为1疗程;西药组予常规强力霉素口服,7d为1疗程;中西医结舍组予复方百蛇洗剂阴道灌洗常规联合强力霉素口服,7d为1疗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治疗前后阴道灌洗液中IL-8和TNF-α的水平。结果:3组治疗后阴道灌洗液中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西医结合组阴道灌洗液中TNF—d水平明显低于中药组和西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阴道灌洗液中IL-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纽间阴道灌洗液中IL-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组解脲支原体转阴率(58.33%)明显高于中药组(23.33%)和西药组(3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百蛇洗剂与强力霉素联合治疗解脲支原体宫颈炎可能通过改善阴道局部的免疫状态起协同作用而提高疗效,阴道局部TNF-α的水平可能成为药物疗效的判定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考察以血红蛋白与人血清白蛋白偶联物(Hb-HSA)及其他复苏液为大鼠换血后,大鼠血压变化及其长期存活率情况,研究此新型血液代用品的有效性。方法采用大鼠30%和60%换血两种模型,在线监测动脉血压,对比用Hb-HSA偶联产品、无基质血红蛋白、5%HSA溶液、Ringer乳酸盐溶液和原血换血以及失血不补液后大鼠血压变化,考察14d内大鼠的存活情况。结果大鼠30%换血,以扩容剂HSA和乳酸盐换血后,大鼠最终平均动脉血压(MAP)略低于初始值,无基质血红蛋白使MAP有所升高,Hb-HSA偶联产品与原血回输类似,基本维持原MAP。无基质血红蛋白,Hb-HSA偶联物和原血回输组大鼠存活率达100%,高于其他扩容剂换血实验组。大鼠60%换血,无基质血红蛋白及扩容剂HSA和乳酸盐换血后大鼠MAP仍然较低,Hb-HSA偶联产品基本能够维持MAP,类似于原血回输的对照,只有Hb-HSA偶联物换血和原血回输的大鼠100%存活。结论Hb-HSA偶联物为大鼠换血未引起血压升高,30%和60%换血后存活率均达100%,明显优于其他对照,体现出本偶联物对于紧急输血是一种具有优势的血液代用品。30%换血大鼠模型能够较好的体现出MAP因换血引起的波动,相对更适合于研究不同复苏液对血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对ICU失血性休克患者的疗效以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ICU病房收治的失血性休克患者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2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仅采取液体复苏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采取液体复苏方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中医症状改善时间以及治疗前后凝血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神志、四肢厥冷、汗出以及脉象的改善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各凝血指标之间不存在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各凝血指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除观察组PT不具有差异外(P>0.05),其余指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辅助抢救失血性休克患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同时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失血性休克家兔使用生理盐水、6%羟乙基淀粉液(贺斯)、高渗高胶液复苏的效果。方法将30只家兔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NS组)、6%羟乙基淀粉液组(HAES组)、高渗高胶液组(HHS组),3组均自股动脉匀速放血至平均动脉压40 mmHg,稳定30 min后,分别输注相应的液体。记录休克前及治疗后10,60,120,180 min各时点平均动脉压(MAP)、左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内压最大收缩率(+dp/dt max)、血钠及尿量。结果3种液体均能在休克治疗初期达到相似的血流动力学效果,治疗120 min后,HHS组的MAP、LVEDP、+dp/dtmax比其余2组高(P<0.05)。结论高渗高胶液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时间较长,是治疗失血性休克的理想液体。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实验性心力衰竭大鼠血浆肿瘤坏死因子-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可溶性Fas(sFas)含量的影响,探讨参附注射液在心力衰竭治疗中抗凋亡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近端的方法建立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4只,除不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外,余同手术组)CAF组(13只)和参附组(11只)。参附组腹腔注射参附注射液[6.2mL,(kg·d)]。CHF组和假手术组给予同等量生理盐水.每日1次腹腔注射,连续4周。给药4周后颈动脉取血,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浆中TNF—α、IL-6发sFas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CHF组大鼠血浆TNF—α、IL-6及sFas浓度明显增高(P〈0.01),参附注射液能降低CHF大鼠血浆TNF—α、IL-6及sFas的水平(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改善梗死后心衰大鼠的心功能.可能与种制凋亡相关因子减少心肌细胞的凋亡,发挥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解毒消痈方药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血清TNF—α、IL-1β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解毒消痈方药大剂量组、解毒消痈方药中剂量组、解毒消痈方药小剂量组、阳性对照柳氯磺胺吡啶组,每组各10只。以三硝基苯磺酸建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动物模型,采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大鼠血清TNF—α、IL-1β的变化。结果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及白介素1β的含量模型组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均〈0.05);解毒消痈方药大、中剂量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结论解毒消痈方药有下调促炎因子TNF-α及IL-1β的作用,存在效量关系,剂量增加能提高疗效,其抗炎机制可能与下调TNF—α及IL-1β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20.
唐爱华  周卫惠  李双蕾  邓小敏  赵伟  李盈盈 《河北中医》2013,(12):1783-1785,1788
目的观察肾康宁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I盏床疗效。方法将120例DN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予以常规治疗,治疗组60例加服肾康宁方,对照组加服马来酸依那普利片。2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血糖、血脂、血液流变学等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1.67%,对照组总有效率6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均下降(P〈0.01);治疗组治疗后UAER、TNF-α、IGF-1、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全血黏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均下降(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肾康宁方可降低早期DN患者UAER、TNF-α及IGF-1水平,改善血脂和血液黏稠度,有效防治早期D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