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肝纤维化的中医病机和治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指由各种致病因素所致肝内纤维组织异常增生,表现为肝内弥散性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的病理变化,其细胞病理学基础为肝星状细胞活化,增殖并产生胶原.现代研究肝纤维化是慢性肝脏疾病共同的病理过程,也是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的必经阶段.因此,有效逆转肝纤维化,截断慢性肝病-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的发展过程,具有较大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辨证分型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 (以下简称乙肝肝纤维化 )是指在慢性乙型肝炎的基础上肝脏的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 ,它是发展成肝硬化的必经阶段。乙肝肝纤维化是现代医学病理形态学概念 ,中医并无此称谓。该病的治疗 ,目前尚无理想的药物和方法 ,而中医药治疗本病有较多的优势。1 辨证分  相似文献   

3.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炎向肝硬化发展的中间环节,“痰瘀”与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痰湿是人体津液代谢异常的病理产物,瘀血乃血液运行失常的病理产物,两者又可作用于机体而引起种种病理变化,如痰浊和瘀血均可导致气血升降出入异常,而气血运行不畅又可致痰湿内阻,形成痰瘀互结。1“痰瘀”是肝纤维化的重要病理因素肝纤维化是指肝脏细胞外基质(ECM)尤其是胶原的过量沉积,其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各种病因所致的慢性肝病的病理过程,是向肝硬化发展并影响慢性肝病预后的重要因素,是“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这一过程的枢纽环节。肝纤…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氧化苦参碱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慢乙肝)和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简称肝硬化)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组织抑制因子(TIMP-2)以及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和Ⅳ型胶原(ⅣC)]的影响.方法 慢乙肝(36例)和肝硬化(36例)患者用氧化苦参碱治疗前后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MMP-2、TIMP-2,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HA、LN、ⅣC的变化,并分析MMP-2、TIMP-2和肝纤维化指标之间相关性.结果 氧化苦参碱能降低慢乙肝中、重度和肝硬化Child-pugh A、B、C级血清HA、LN、ⅣC水平及血清MMP-2水平(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血清MMP-2、TIMP-2水平分别与HA、LN、ⅣC均有良好相关性(P<0.01).结论 MMP-2、TIMP-2可用来评价纤维化情况,氧化苦参碱有一定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鳖甲及其复方抗肝纤维化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纤维化为诸多慢性肝病发展至肝硬化过程中所共有的病理组织学变化,其实质是肝细胞发生坏死或炎症刺激时,肝内以胶原为主的肝脏细胞外基质(extra cellular matrix,ECM)各成分合成增多,降解相对不足,致使ECM在肝内过多沉积.肝纤维化进一步发展可引起肝小叶结构改建、假小叶及结节形成导致肝硬化.  相似文献   

6.
姜雪原  胡永红  朱钰宝 《河北中医》2009,31(10):1596-1597
肝纤维化是肝脏结缔组织异常增生,是肝硬化早期的一种病理诊断。近年来发现肥胖者肝硬化的发生率是普通人群的6倍,部分严重的肝脂肪变性可并发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由此可见,脂肪肝是进展性肝病的危险因素。脂肪肝患者肝纤维化指标明显高于正常人,说明脂肪肝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肝纤维化趋向,  相似文献   

7.
窦志华  丁安伟  罗琳 《中医药学刊》2005,23(12):2222-2224
肝纤维化为诸多慢性肝病发展至肝硬化过程中所共有的病理组织学变化,其实质是肝细胞发生坏死或炎症刺激时。肝内以胶原为主的肝脏细胞外基质(extra cellularmatrix,ECM)各成分合成增多,降解相对不足,致使ECM在肝内过多沉积。肝纤维化进一步发展可引起肝小叶结构改建、假小叶及结节形成导致肝硬化。目前认为。ECM累积所形成的肝纤维化通过有效的治疗是可以逆转的。一旦形成肝硬化便难以逆转。  相似文献   

8.
肝纤维化是由于肝脏持续性地损伤使肝脏中细胞外基质(ECM)尤其是胶原的过量沉积,它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各种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基础,是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的必然病理过程。在国内导致肝硬化的主要疾病是乙型病毒性肝炎,能否终止肝纤维化进展或逆转至正常,是治疗各种慢性肝病的关键。因此,防治肝纤维化的研究是近年来中、西医肝病临床与科研的热点之一。白宇宁等[1]认为,该病多属于积聚范畴之积证。  相似文献   

9.
肝纤维化是由于肝脏持续性地损伤使肝脏中细胞外基质(ECM)尤其是胶原的过量沉积,它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各种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基础,是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的必然病理过程。在国内导致肝硬化的主要疾病是乙型病毒性肝炎,能否终止肝纤维化进展或逆转至正常,是治疗各种慢性肝病的关键。因此,防治肝纤维化的研究是近年来中、西医肝病临床与科研的热点之一。白宇宁等[1]认为,该病多属于积聚范畴之积证。  相似文献   

10.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特征,现代医学认为其发病机制是:反复肝细胞的炎症刺激,导致肝星状细胞的活化增殖,细胞因子的异常表达,胶原等细胞外基质的异常合成增加而降解减少,造成细胞外基质在肝脏过度沉积,最终形成肝纤维化,其进一步发展的结局为肝硬化.临床实践证实中医药抗肝纤维化疗效优于西医,具有良好发展前景.近年对中医药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研究方面取得很大进展,综述于下.  相似文献   

11.
行气活血饮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42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向肝硬化转化的必然阶段,遏止纤维化的发展有利于减少慢性肝病恶性后果(肝硬化、肝癌等)的发生。目前,肝纤维化的治疗缺乏有效且副作用少的西药。笔者自2002年6月~2004年12月用中药制剂行气活血饮治疗乙肝肝纤维化42例,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肝纤维化是所有慢性肝病向肝硬化转变的必经途径,是一组临床和病理学综合征,其自然转归缓慢,有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危险。在肝纤维化的各种病因中,常见的病因有病毒性肝炎(特别是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脂肪肝、酒精性肝炎等,导致慢性肝损伤和修复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3.
赵治友  周庚生 《北京中医》2005,24(3):184-186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特征,现代医学认为其发病机制是:反复肝细胞的炎症刺激,导致肝星状细胞的活化增殖,细胞因子的异常表达,胶原等细胞外基质的异常合成增加而降解减少,造成细胞外基质在肝脏过度沉积,最终形成肝纤维化,其进一步发展的结局为肝硬化。临床实践证实中医药抗肝纤维化疗效优于西医,具有良好发展前景。近年对中医药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研究方面取得很大进展,综述于下。  相似文献   

14.
方和谦和解法治疗肝纤维化的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维娜 《北京中医》2004,23(3):143-145
统计资料说明,我国是“肝炎大国”,肝硬化的患者很多。肝硬化患者占内科总住院人数的4 .3%~1 4 .3% ,已成为我国常见病和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肝纤维化是指肝脏内部弥漫过量的细胞外基质(特别是胶原)沉积,是细胞外基质合成过多和(或)降解不足的直接后果。肝纤维化不是一个独立的  相似文献   

15.
常用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的研究及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肝纤维化是多种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基础与特征,表现为以胶原为主的肝脏细胞外基质各成分合成增多,降解相对不足,过多沉积在肝内。若进一步发展引起肝小叶改建、假小叶与结节形成,最终必然导致肝硬化。对肝纤维化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以预防肝硬化的发生、发展,能够提高肝病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命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价值。而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的建立。是开展肝纤维化基础研究及实验治疗研究的重要手段,既可以深入研究其发病机理,又可以为临床筛选防治肝纤维化药物。本文针对常用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的研究及其评价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我国病毒性肝炎和乙肝病毒携带者占全国总人口的10%以上。肝炎、脂肪肝、酒精肝、药物性肝损害、肝纤维化、肝硬化及肝癌等肝病已成为当今威胁国人健康的最主要疾病。特别是大量乙肝、丙肝合并脂肪肝患者的出现,已引发了许多不该发生的悲剧。肝病令人“谈之色变”,因为一般药物无法将肝病病毒从肝细胞中彻底分离。肝病治疗无特效药,给患者以及家庭、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是最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17.
脂肪肝肝纤维化指标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脂肪肝肝纤维化指标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为中医辨证施治提供参考.方法:符合临床诊断的脂肪肝患者(58例),经中医辨证后分型为脾虚痰湿型,湿热内蕴型,痰瘀互结型,作肝纤维化四项指标检测,以健康人作正常对照组.结果:脂肪肝组肝纤维化指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各证型之间,痰瘀互结型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前白蛋白(PAB)明显高于脾虚痰湿,湿热内蕴两型(P<0.05,P<0.01),而透明质酸(HA)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脂肪肝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肝纤维化趋向,提示痰瘀互结可能是脂肪肝向肝纤维化发展的主要病机.  相似文献   

18.
吕志连 《养生月刊》2004,25(8):688-690
肝硬化多由慢性肝炎或长期饮酒、脂肪肝、血吸虫感染等多种因素逐步形成肝纤维化后演变而成,特别是乙肝病毒复制的慢性迁延性肝炎更易发生。据统计,HBsAg(乙肝表面抗原)/  相似文献   

19.
董飞侠 《养生月刊》2012,33(9):769-I0001
肝纤维化四项,包括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层粘蛋白.在慢性肝炎患者的体检中加做这四项检查非常有意义,对肝纤维化有早期诊断的价值. 透明质酸(HA)是结缔组织基质的主要成份之一,是反映肝脏内皮细胞功能和活动性纤维化的指标.在肝病进展中,其浓度高低依次为:急性肝炎、慢性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也是一项诊断亚临床型(代偿良好)肝硬化的较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20.
乙肝后肝硬化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若其得到有效治疗则会阻止或廷缓其向失代偿期、肝癌、肝衰竭等终未期肝病发展.笔者通过临床中对1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的及时治疗,获效甚佳;并认为及时正确的抗乙肝病毒和抗肝纤维化治疗是成功治疗乙肝后肝硬化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