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文章介绍了王沛教授治疗肺癌的经验。王沛教授认为:肺癌为内生邪气凝结而成,证属本虚标实,邪气损伤肺阴,久则肺气不足,毒痰凝结成块。治疗上应以滋养肺阴为主,用药常用生药、小毒药攻伐癌毒,并时刻注重培补脾肾,守护正气,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抗击邪气,对于不同症状的患者以辨阴阳寒热为主线,具体分析,随证施治。  相似文献   

2.
孙洁 《浙江中医杂志》2002,37(8):346-347
临证治病 ,虚实的辨析往往是成功的突破口 ,知其虚实之后 ,斟酌攻补 ,然后才可以治愈疾病。但虚实之间 ,变化多端 ;攻补关系 ,亦多难明。考疾病之发生 ,正虚是基础 ,邪实是关键。虚实并见之证 ,可以用攻法 ,使邪气速去 ,则正气自可渐安 ,此乃以攻为补也。笔者在临床上用以攻为补的方法治疗男科疾病 ,取得满意疗效 ,现介绍如下。1 因邪而致虚 ,当急去其邪 ,以期正气自复病非人所素有 ,必有邪伤 ,而后成病。邪气侵袭人体 ,正气胜则无病或病不足忧 ,正气不敌则可为病。邪居于内 ,阻碍气血流通 ,妨碍正气生长 ,久而重伤元气。正气伤则更难逐寇…  相似文献   

3.
刘建秋教授认为本病为本虚标实之证,其病机为素体肺脾肾三脏虚损,遇外感之邪犯表,外邪郁而入里致阴虚血瘀。分为风邪犯肺型,阴虚血瘀型。治则上应注重治病求本,表里同治,未发应“先安未受邪之地”,解表同时应注意顾护正气,防止病邪进一步传变。以病因病机三脏俱虚为切入点,应用三足鼎立之角药,提出经验三法针对不同证候采用不同配伍施治,且患者多素体本虚,提倡“肺鼻同治”“津血同治”“肺脾肾同治”的理念,在治疗本病时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总结王诚喜教授基于"扶阳"理论治疗慢性肺系病的临床经验。王教授认为,本病初期多以邪气入侵为先,继而邪干脏腑,气机宣降失衡,生痰生湿,结瘀化火。邪气久稽,则伤正气,致肺脾肾三脏亏虚,终成正虚邪恋之候。王教授善于运用"扶阳"理论治疗慢性肺系病证属虚寒者,并创立了扶阳三法(运脾阳、温肺阳、助肾阳),自制了补肺固元膏、补肺利气丸、冬病夏治丸等以温补为法的方药。这些方药应用于慢性肺系病的临床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慢性肾功能衰竭,属中医关格、肾虚劳、溺毒、水肿、腰痛等范畴.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李俊卿主任医师从事肾脏病的诊治40余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医辨证治疗颇有心得,笔者有幸随师学习,现将其治疗该病经验简介如下. 1 扶正气重补脾肾 慢性肾功能衰竭在临床上治疗棘手,其病机错综复杂,变化多端,临床上多以正虚、邪实立法.李师认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多是由于各种肾病日久发展而来,脾不摄精,肾不藏精,故在本病初期,患者多以蛋白尿为主要临床表现.蛋白长期从尿中排泄,正气日益耗损,脾气渐以虚弱,故脾肾亏虚为发病之本,因此培补脾肾为本病治疗大法.同时由于脾肾亏虚,致使湿浊不化、邪壅三焦,更进一步影响脾胃升清降浊及肾之开阖,使湿浊无外泄之路,郁而化热,故竣补脾肾反而易使湿浊滞而不去.  相似文献   

6.
慢性肝炎的病机为本虚标实 ,其临床症状均表现为虚实夹杂之证。本虚在于气血不足、肝脾肾受损 ,邪实责之湿热留恋、痰凝瘀血。邪气留连损伤正气使病程迁延 ,正气虚损抗邪无力致病情反复是其共同规律。笔者以健脾、柔肝、补肾三法为主治疗慢性肝炎取得较好疗效 ,兹介绍如下。1  相似文献   

7.
<正> 扶正即扶助正气,补益气血阴阳;培本即培补脾肾,恢复脏腑功能。张景岳指出:“世未有正气复邪不退者,亦未有正气竭而命不倾者。”扶正培本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虚证、虚实夹杂证。虚则补之,虚证理应用扶正培本之法,尤其是一些慢性病之正气虚弱及久病及肾者,更是不易之法。虚实夹杂之证,因正气不支而不能祛邪外出者,必先培补正气,所谓“扶正即是祛邪”。老人体弱,久病或产后正气不足而感受外邪者,亦常用扶正培本,以增强身体  相似文献   

8.
总结王庆国教授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诊治经验。他依据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等活动期的具体病变特点,认为本病病因以湿热之邪、脾肾虚损、情志失调等因素多见,治疗总以清热化湿、疏肝调脾为法,同时不忘补益人体正气,重视脾肾二脏。从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的病因病机、常见证型以及临床所用方药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9.
邪正,即邪气与正气,是对致病因素及抗病能力的概称。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证候是由症状组成的,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证候包括了疾病在某一阶段的病位、病因、病性、邪正关系及各种临床表现,揭示了疾病的本质。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阴阳作为机动代名词,既能代表邪气,又能说明正气。故将邪正与阴阳联系起来,借以阐述整个病理过程,能够进一步搞清邪正与阴阳及其与证候的关系,对提高辨别证候的能力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0.
陈好远  聂军 《河南中医》2011,31(12):1383-1384
张德忠教授认为:肝癌属于慢性消耗性疾病,为局部实,整体虚。随着疾病的发展,邪渐实,正渐虚,肝脾肾等各脏腑功能日益虚弱,正气无以抗邪,故扶正固本应作为肝癌治疗的主要原则,补虚实脾应贯穿病程始终,攻忌峻攻,应缓药徐徐图之,调和气血,以重视生存质量,每获佳效。  相似文献   

11.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认为病因有风邪袭表、疮毒内犯、外感水湿、饮食不节,及禀赋不足、久病劳倦。基本病理变化为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阖,三焦气化不利。其病位在肺、脾、肾,而关键在肾。病理因素为风邪、水湿、疮毒、瘀血。由于致病因素及体质的差异,水肿的病理性质有阴水、阳水之分,并可相互转换或夹杂。多数专家认为MsPGN多为本虚标实之病,本虚以脾、肾亏虚为多见,标实多为湿热、热毒、水湿、瘀血、湿浊等实邪。中医药要从整体调节出发,整体与局部相结合,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利用中药多途径、多层次、多方位的作用特点,在控制肾脏的免疫炎症反应、减少肾小球病理损害、延缓肾衰竭等方面发挥其特有的优势。  相似文献   

12.
白癜风中医证治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大量有关白癜风的中医文献入手,指出白癜风在古代即是中医学病名,并且目前存在中西医混淆名称的现象,应当予以纠正;结合自身的临床实践,总结了白癜风的病因主要包括病因基础和诱发因素。两方面因素,其中病因基础为发病之本,是本病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诱发因素是发病的诱因或使病情加重的因素;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本病的病理基础为肾虚血弱,气血失和是致病关键,风邪外袭是发病的重要诱发因素;通过分析,总结了几个临床上最常见的证型为风血相搏型、风湿外侵型、湿热风燥型、肝郁气滞型、肝肾不足型、淤血阻滞型、气血亏虚型。当临床面临"少症难辨"时,笔者提出把握疾病的发展规律,根据病变的不同时期临床特点,按照病变分期进行辨证论治。认为初期阶段的表现特点与风邪有关,所以选方用药上要着重考虑以祛风散邪为主,佐以调和气血;进展期多与脾胃运化失常,或肝气郁结,气机不畅有关,所以治疗以疏肝理脾,调理气血为主;稳定期的白癜风主要表现为肝肾亏虚的"虚"与瘀阻脉络"瘀",治疗当以补益肝肾与活血通络为主要治则,再佐以养血祛风;此外,在中医辨证治疗的同时结合现代中药学研究成果,中西互参,结合外治疗法,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3.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是一种常见于小儿的肾脏继发性疾病,病程长,病情易反复。"湿邪为病,下先受之"首见于《黄帝内经》,对于湿邪所致的疾病具有临床指导意义。雷根平主任医师从湿邪入手,归纳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病位、病因病机,将本病分为虚、实两证,具体为湿热证、寒湿证、虚证夹湿三种证型,总结出抗敏除湿、清三焦湿热法,温经散寒法,补脾益肾法三法治疗本病,同时重视预防调护,多方面兼顾,临床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4.
张彩云  何永生 《光明中医》2016,(14):2018-2020
过敏性紫癜是以小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系统性血管炎。何永生教授治疗紫癜性肾炎以临床症状与辨证相结合,蛋白尿、血尿为主要临床表现,认为本病为虚实夹杂,"热"与"瘀"为本病的病理基础,且存在脾肾亏虚的病理变化。治疗以祛邪与扶正并举,健脾益肾、活血化浊法贯穿始终,且注重日常调护。  相似文献   

15.
中医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肺、脾、肾虚为本,兼以肝郁气滞,痰瘀为标,外感风寒为主要诱因,临床常以调摄肺、脾、肾,化瘀祛痰,扶正祛邪相结合,采用中药复方、推拿、冬病夏治等方法治疗。  相似文献   

16.
温病理论作为中医理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卫气营血理论、伏邪理论、三焦辨证是温病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了一个有别于单纯的瘀血痰浊或脏腑功能失调而致病的理论,从一个动态的、更加全面的角度理解探讨银屑病性关节发病机制及其辨治。银屑病性关节炎主要表现有皮损和关节症状,根据其皮损的性质可以从卫气营血辨证以了解病位指导治疗。其病机为邪伏于里,治疗上以透邪为要。其关节症状当属温病湿热痹范畴,治疗应以“祛湿”为要。从三焦辨证治疗痹证时,上焦应注重开肺气,宣畅气机,中焦当健脾以祛湿,下焦应兼补益肝肾,以强筋壮骨。现从这些角度探索其在银屑病关节炎的皮损和关节炎中的应用,从中医角度来认识银屑病性关节炎,开拓临床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17.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小儿常见出血性疾病,王耀光教授认为本病为虚实交杂之证,本虚者脾肾亏虚、阴虚血燥,标实者热毒内蕴、血脉瘀阻,在临床上将其分为急性期、迁延期和慢性期三个阶段,相应地提出祛邪解毒兼止血、补气健脾兼养血、调护脾肾兼活血的治疗法则,尤重视黄芪剂量的应用。并在辨病的基础上强调病证结合,综合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1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病因不外内外两端。内因多为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津液输布失常而生痰,伏于体内,形成"夙根",成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理基础;外因多为风、寒、热、燥、湿等六淫邪气入侵。外邪引动"伏痰",损伤肺气,致痰邪壅滞,气道不利,上逆而咳嗽、咳痰、喘息和胸闷、气短或呼吸困难等。中医以"治病求本"为原则,从"痰"入手,疏风化痰、清热化痰、温肺化痰、润肺化痰、燥湿化痰,标本同治。  相似文献   

19.
《山东中医杂志》2016,(8):685-687
大肠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通过概括、总结历代医家对癌症的认识,分析大肠癌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归纳其治疗大法宜扶正祛邪,攻补兼施。扶正类治法如健脾、补肾、养阴法,祛邪类治法如活血化瘀、化痰祛湿、清热解毒法。  相似文献   

20.
陈汉华 《辽宁中医杂志》2009,(11):1847-1848
泌尿道感染属中医学"淋证"范畴,袁美凤教授认为本病的病因为感受湿热之邪,临床辨证常分为膀胱湿热、肝胆郁热、三焦湿困、脾肾气虚、肾阴亏损论治,尤其慢性泌尿系感染者,中西医结合治疗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