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芍药甘草汤,为仲景治伤寒兼虚之阴阳转化证,复阴养筋而设。方中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归肝、脾二经,入血分,为足太阴行经药;有养血柔肝,敛阴止汗,调和营卫,平抑肝阳,缓急止痛及益脾阴,能于土中泻木等作用。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古籍有甘草通行十二...  相似文献   

2.
赵成莉 《陕西中医》1999,20(12):551-552
结合儿科临床对小儿脾阴虚证之病因病机及临床证治进行了探讨,笔者认为由于小儿常脾阴不足的生理病理特点,故脾阴虚证广泛存在于儿科临床多种病症之中,脾阴虚证可单独存在,亦可与脾气虚,胃阴虚,心、肝、肺肾阴虚并存,临床随证斟酌,辨证施治多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3.
<正>中医学多汗症一般分为自汗、盗汗,或者局限性出汗,如头汗、手汗等。治疗上如果见汗止汗,临床疗效常不显著。正常情况下,皮肤腠理根据生理需要,开合有常,汗出有度,维护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若皮肤腠理开合功能失常,只开不合,或郁闭不开都会导致汗出异常。近年来,笔者在临证治疗多汗症时,从调节皮肤腠理的开合功能入手,收较良好。现将临证体会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参苓白术散出自北宋《惠民和剂局方》,由四君子构架化裁而来,常用于治疗脾气虚夹湿证。观习明清诸家脾阴学说,联系参苓白术散的遣方用药,认为其主证当为脾阴虚夹湿证。参苓白术散取"甘平"之法,以补阴为主,同时注重气阴兼顾,补益的同时不忘调畅气机,虚实并治,补而不滞,发挥补脾阴、运脾气、化脾湿之功,为治疗脾阴虚夹湿证的代表方剂。  相似文献   

5.
汗证为汗液排泄异常的统称。常见的有无汗、自汗、盗汗。汗证通常会出现在很多疾病的发展过程中,不仅表现为出汗异常,还常伴有一系列脏腑气血功能失调的证候。故排汗异常的好转对全身功能的改善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刘颖教授应用合谷-复溜治疗汗证效如桴鼓。本文总结了笔者跟师学习汗证治疗的经验及体会。只要辨证准确,并因证施用不同的补泻手法,既能治疗汗证,又可改善全身症状。  相似文献   

6.
肝阳虚证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肝阳常有余”之由来、肝阳虚证之渊源及考证、肝病病机及临床表现、治肝之方药等方面,对肝阳虚证进行探讨,并附临床资料加以辅证。  相似文献   

7.
"汗为心之液",心系病证多伴汗证。从"汗为心之液"探讨心病与汗证的关系,总结中医心病汗证特点及常伴症状,综述益气温阳、固护营阴、化瘀消痰三方面证治,为中医临床辨治心病汗证开拓思路。指出对此临床研究尚未展开,科研数据欠缺,今后应展开相关临床研究。参考文献45篇。  相似文献   

8.
脾阴是水谷所化生之精微物质,是脾脏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具有滋生血脉、化生气血,灌溉濡润脏腑经络,营养肌肉四肢百骸的作用。脾阴虚多因有饮食失调、劳倦过度、忧思过虑、六淫之邪、或用药误治汗吐下太过、久病虚损等。临床表现有运化失司,阴虚内热,濡养无权3个方面。脾阴虚证治疗原则为"滋养脾阴",补脾阴以甘味为主,当取"甘平"之法,补脾阴强调气阴兼顾,补脾阴注意阴血同源,补脾阴注重调畅气机,补脾阴不忘胃纳。  相似文献   

9.
安神类药物在辨治虚汗证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汗证是中医临床常见病证之一,它也常见于多种西医疾病之中,如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更年期综合证等。中医认为症汗证是由于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失常所致,又分为自汗、盗汗。笔者认为在辨治虚汗中注重从心论治常可收到较好疗效,汗为心液,为血液所  相似文献   

10.
祖国医学论脾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祖国医学论脾阴湖南中医学院(410007)周祖贻主题词脾阴,中医学说1脾阴学说的产生与形成古代医学家对人体各脏阴阳有过很多论述,认为“人生有形,不离阴阳”。心有心阴心阳、肝有肝阴肝阳、肾有肾阴肾阳,依此,脾则有脾阴脾阳。所以人体每一脏都有阴阳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王霞  韩晓  王少贤 《新中医》2005,37(2):79-79
汗证多因人体阴阳失调,营卫不和,致肌肤腠理开阖失常,汗液从玄府外泄。笔者随师临证,发现汗证常虚实夹杂,病变涉及多个脏腑,尤其长期出汗者,多与肝脏功能失调有关。临证若辨证准确,悉心调治,可收意外之功,现举验案3则如下。  相似文献   

12.
浅谈肝阳虚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代医家及大量中医药文献对五脏阴阳、气血,虚实和治法之补泻论及颇多。然而对于肝脏,医家大多持“肝常有余”、“肝有泻无补”之说而强调肝气肝阳易亢易逆,肝虚多在阴血。历版《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教材中论及肝阳,只有肝阳上亢、肝阳化风,从未提及“肝阳虚”。果真没有肝阳虚吗?其实肝阳虚证在古文献中即有记载,又被称为肝阳不足证、肝虚寒证、肝阳虚衰证等。本证常由肝气虚进一步发展而来,亦可由禀赋阳虚、年高体衰、情志所伤、外邪侵袭及他病波及。病机为肝阳虚衰,机体失却温煦而阴寒内生,气机升降失调。临床主要表现在肝主疏泄、主藏血功能低下及肝经、筋、爪、目异常。治疗宜温补肝阳,用温而不燥之品及补益肝体之药,并佐以疏肝之品。《蒲辅周医疗经验》中指出“五脏皆有阴虚、阳虚之别”。肝阳虚证是确然存在的,其有独特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治法方药,而且已经受到了一些医家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脾阴虚证治沿革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凯军 《江西中医药》2006,37(12):14-15
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的说理工具和思维方法论,人体内外上下分阴阳。五脏六腑分阴阳,阴平阳秘为和,阴阳失调为病。然而五脏病证之中的脾阴虚证,在古代文献,现代中医高校教材以及各种中医诊疗术语行标、国标中皆少论述,或论述不详,有的把脾胃阴虚合为一证,有的以胃阴虚证代脾阴虚证,存在理论上缺乏系统整理、临床上废用治疗方药的现象。纵观历代医籍,脾本脏阴虚常见病证有:内伤发热、痿证、便秘、腹泻、水肿、内燥证(主要表现为口干唇燥、渴不欲饮、毛发干枯脱落)、哕、呃逆、血证(主要表现为肌衄、齿衄、便血、崩漏)、腹胀等。至于因脾阴虚运化失职虚火内盛引起的全身脏腑功能失调的病证,则数不胜数。所以脾阴虚证并不是临床罕见的病证,本文拟从历代医籍中整理出脾阴虚证证候特点和治疗特色,从中窥探本证的证治发展脉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易杰  李德新 《中医杂志》2003,44(11):851-853
目的:探讨脾气虚证与脾阴虚证肝、脾组织蛋白激酶C(PKC)活性变化的异同,揭示脾气虚和脾阴虚的现代生物学基础。方法:采用复合因素塑造大白鼠脾气虚证与脾阴虚证模型;采用底物磷酸化法检测模型大鼠肝、脾组织PKC活性。结果:健脾益气和滋补脾阴中药对脾组织细胞膜无明显作用,对脾组织细胞浆、肝组织细胞膜和细胞浆PKC活性均有明显的降低作用(P<0.01)。其中,滋补脾阴中药对肝组织细胞浆作用尤为明显,可使其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脾气虚证与脾阴虚证肝、脾组织细胞PKC活性变化存在一定的差异,同肝组织细胞膜和脾组织细胞浆PKC活性变化密切相关;脾气虚与脾阴虚的病理变化与现代医学肝、脾组织的功能相关;健脾益气和滋补脾阴中药能够调节脾气虚与脾阴虚大鼠肝、脾组织PKC活性,其中滋补脾阴中药的作用靶点可能在肝组织细胞浆。  相似文献   

15.
对于脾阴虚明代以前论述较少,明清时期,医家对脾阴、脾阴虚及其生理、病理、临床表现和方药运用均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然而现今长期以来中医界忽视脾阴虚这一证型,该证在专科教材《中医内科学》中未被述及,但临床中屡见脾阴虚证,濡养脾阴方可获效,  相似文献   

16.
认为多汗症与五脏功能失常有关,脾胃不和是其关键病机,提出从“通调五脏安脾胃”观点辨治多汗症。临证自拟安脾胃经验方作为基础方以健脾和胃止汗,同时根据多汗症不同的症状表现辨证论治。针对心、肺、肾、肝四脏功能失常所致的多汗症,心病者配合养心清心法以敛汗,常合用桂枝甘草汤或当归六黄汤加减;肺病者配合益肺泻热法以固汗,常合用玉屏风散或泻白散加减;肾病者配合补肾滋阴法以摄汗,常合用金匮肾气丸或都气丸加减;肝病者配合清肝敛肝法以束汗,常合用龙胆泻肝汤或一贯煎加减。使五脏调和,阴平阳秘,肌表得固,多汗症得瘥。  相似文献   

17.
王军瑞 《天津中医药》2011,28(5):407-409
针对中医脾病辨证中对脾阴的认识不足,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就脾阴的理论源流、病因病机、证候特点、类证鉴别及治疗方药等加以阐述,旨在说明脾阴脾阳同等重要,脾阴虚与脾气虚、胃阴虚不可混淆,并在一定程度上证明脾阴虚的发生确有其病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18.
王月 《国医论坛》2011,26(1):12-13
汗证乃临床常见但西医尚缺乏理想疗法的病证,祖国医学对其病机有深刻而独到的认识,常采用辨证论治手段治之,颇多良效。所谓汗证,即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主要表现为自汗、盗汗及无汗,可出现于现代医学多种疾病中,特别是在内伤疾病中往往成为病人的主诉。汗出无度,势必造成机体阴血的损耗,至阴损及阳,还可引起心肺等内脏功能的紊乱和障碍,故不可等闲视之。  相似文献   

19.
王军瑞 《世界中医药》2011,6(6):467-468
针对中医脾病辨证中对脾阴的认识不足,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就脾阴的理论源流、病因病机、证候特点、类证鉴别及治疗方药等加以阐述,旨在说明脾阴脾阳同等重要,脾阴虚与脾气虚、胃阴虚不可混淆,并在一定程度上证明脾阴虚的发生确有其病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20.
从首倡脾阴之说、阐述脾阴证治、启迪医林后世3个方面探讨缪希雍的脾阴学说,它上承<内经>,下启后世,为脾胃学说的发展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有良好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