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中药色谱指纹图谱实际上是中药材中各种不同化学成分浓度分布的一个整体表征。如何采用化学计量学多变量解析手段来简便且不失整体特征地表征中药色谱指纹图谱是目前分析化学面临的一个新问题。本文采用化学模式识别的方法对银杏叶提取物及制剂进行的定量鉴定分析,对此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2.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表征是化学表征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系统表征中药标准组分,采用了电喷雾电离源(ESI)、大气压化学电离源(APCI)的正负离子扫描模式,荻取标准组分在统一分析条件下,不同表征模式中化合物的光谱、质谱信息。通过对不同标准组分中大量表征数据的比对和分析可发现和归纳色谱、质谱规律,用于不同药材的成分差异性研究,以及由系统制备得到的同种药材不同层次标准组分中成分与含量的变化,为制备成分的确定和高效制备条件及参数的优化提供基础。建立包含分析方法的标准组分色谱质谱数据库,结合色谱、质谱规律,实现已知化合物的搜索匹配与自动质谱解析;预测和发现结构类似的未知化合物,提高研究效率,加强中药物质基础研究的系统性和深入性。  相似文献   

3.
中药标准组分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表征是化学袁征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系统表征中药标准组分,采用了电喷雾电离源(ESI)、大气压化学电离源(APCI)的正负离子扫描模式,获取标准组分在统一分析条件下,不同表征模式中化合物的光谱、质谱信息。通过对不同标准组分中大量表征数据的比对和分析可发现和归纳色谱、质谱规律,用于不同药材的成分差异性研究,以及由系统制备得到的同种药材不同层次标准组分中成分与含量的变化,为制备成分的确定和高效制备条件及参数的优化提供基础。建立包含分析方法的标准组分色谱质谱数据库,结合色谱、质谱规律,实现已知化合物的搜索匹配与自动质谱解析;预测和发现结构类似的未知化合物,提高研究效率,加强中药物质基础研究的系统性和深入性。  相似文献   

4.
中药组分的系统化学表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的化学表征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重要环节。本文结合中药发展的现状,从组分的角度切入中药,提出了同系组分的概念,并从标准品表征,强极性组分表征,同系组分表征,多维多模式色谱分离及其联用表征和质量控制方法与技术等方面,全面阐述了进行系统化学表征研究的思路,力求实现对中药物质基础的揭示和中药产品开发过程中的全面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中药的化学表征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重要环节。本文结合中药发展的现状,从组分的角度切入中药,提出了同系组分的概念,并从标准品表征,强极性组分表征,同系组分表征,多雏多模式色谱分离及其联用表征和质量控制方法与技术等方面,全面阐述了进行系统化学表征研究的思路,力求实现对中药物质基础的揭示和中药产品开发过程中的全面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利用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分析技术,探索可行的中药质量控制方法,是我国中药现代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以反映中药的整体化学特征为立论依据,在已经应用1HNMR、HPLC、IR、UV等技术进行中药指纹图谱研究的经验和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用植物化学的研究方法研究建立规范化的中药特征性总成分获取程序,并完成对中药整体化学特征进行精细表达的方法学研究,为最终建立能反映中药的整体化学特征和中药多组分、多靶点特点的中药质量控制方法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利用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分析技术,探索可行的中药质量控制方法,是我国中药现代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以反映中药的整体化学特征为立论依据,在已经应用HNMR,HPLC,IR,UV等技术进行中药指纹图谱研究的经验和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用植物化学的研究方法研究建立规范化的中药特征性总成分获取程序,并完成对中药整体化学特征进行精细表达的方法学研究,为最终建立能反映中药的整体化学特征和中药多组分、多靶点特点的中药质量控制方法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药现代化的不断深入,对中药定量化、标准化,即对中药的定量表征,已日益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认同。而化学计量学通过应用数学、统计学和计算机技术的原理和方法来处理中药的复杂数据,并将多变量的研究引入其中从而良好地对中药进行定量表征,更是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该文对近年来中药定量表征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化学计量学方法的原理、特点、局限性及常用统计方法以及其在中药定量表征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以期对深入研究中药定量表征提供参考,为多种化学计量学方法的结合使用提供进一步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组分中药的研究模式,以发展构建中药组分库为核心,选取葛根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组分的分离与表征方法.应用工业色谱及相关技术,发展了高效的规模组分制备分离方法,获取了18个正丁醇部位的制备组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获取了18个组分化学指纹谱,与标准品对照,对组分进行了初步表征.  相似文献   

10.
葛根组分库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组分中药的研究模式,以发展构建中药组分库为核心, 选取葛根为研究对象, 探讨了组分的分离与表征方法。应用工业色谱及相关技术,发展了高效的规模组分制备分离方法,获取了18个正丁醇部位的制备组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获取了 18个组分化学指纹谱,与标准品对照,对组分进行了初步表征。  相似文献   

11.
李川 《中国中药杂志》2017,42(4):607-617
药物在体内产生药效作用有两个前提条件,其一是给药后药物分子能被机体有效利用(即:能够通过体内的生物屏障到达作用靶位,达到并维持起效浓度);其二是药物分子到达作用靶位的化学形式(原型化合物或代谢物)具有与药效关联的生物活性。中药药代动力学是中药药理学的重要分支,它从中药活性成分能否被机体有效利用的角度,研究与中药药效和安全性相关的物质问题。中药化学组成复杂,通常含众多活性成分,许多中药的发展经过"临床→研究→临床"的过程;与此相对应,化药通常为单一成分,其发展一般经过"研究→临床"的过程;这些带来了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有别于化药相关研究的特点。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常围绕临床有效中药,为揭示中药药效物质基础迈出关键的一步,并通过"选对成分"和"用好成分"为中药疗效的提高创造条件。作者主要基于其研究团队近年来开展的中药多成分药代动力学研究工作,重点介绍开展这类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The current official quality control approaches meet the challenges from the complexity of herbal medicines.In fact,any herbal medicines containing numerous unknown components,its curative effect usually depends on the whole of herbal medicines,so it is impossible and unnecessary to qualitatively and quantitatively study every component.By investigating the limitations of current quality control approaches for herbal medicines and the difference and similarity in the chemical substantial style as well as quality control pattern of herbal medicines,a new quality control approach for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should be explored and designed.The combination approach of chemical analysis with bioassay is promising to be developed and employed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中药的功效用深奥的中国古代哲学语言来描述,很少与现代物理化学理论有关联,致使中药学传统理论得不到应有的发展。作者深感有必要把中医中药学理论国际化,使东西方医学界都能够理解和接受,促进其发展。作者从现代化学物理论中的元素的氧化电位(V),含水络合离子的亲电性强度(ζ)及各种离子在水中的溶度积(pKps),各种离子对其它离子基因的络合能力(1gβ_1)的研究角度,提出了界定生命动力元素群和有毒元素群的定量方法,当运用量子统计力学的群子统计理论观察中药的阴阳性与药味之间关系,可发现中药中不同有机成份的形成与中药中生命动力元素群分布有密切的关系;当定量观察抗癌、抗心血管病、抗糖尿病等的中药的生命动力元素的分布与统计参数,定量地界定出这些药的功效与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便可以将中药理论提升到当代化学物理及统计力学理论范畴来研究。由此可为中医药学现代化研究探索崭新的理论和方法论,并为进一步搞好抗癌、抗心血管病、抗糖尿病、抗艾滋病等中药的配方开辟了指导性思路。 本文是系列论文《关于中药传统理论的当代化学物理及群子(量子)统计力学理论的诠释》的首篇,它提出了中药中作为生物活性中心的各种化学元素成为有利于生命过程的元素至少需要满足的8个条件:不能与人体中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中药的功效用深奥的中国古代哲学语言来描述,很少与现代物理化学理论有关联,致使中药学传统理论得不到应有的发展。作者深感有必要把中医中药学理论国际化,使东西方医学界都能够理解和接受,促进其发展。作者从现代化学物理论中的元素的氧化电位(V),含水络合离子的亲电性强度(ζ)及各种离子在水中的溶度积(pKps),各种离子对其它离子基因的络合能力(1gβ1)的研究角度,提出了界定生命动力元素群和有毒元素群的定量方法,当运用量子统计力学的群子统计理论观察中药的阴阳性与药味之间关系,可发现中药中不同有机成份的形成与中药中生命动力元素群分布有密切的关系;当定量观察抗癌、抗心血管病、抗糖尿病等的中药的生命动力元素的分布与统计参数,定量地界定出这些药的功效与参数之间的定量关系,便可以将中药理论提升到当代化学物理及统计力学理论范畴来研究。由此可为中医药学现代化研究探索崭新的理论和方法论,并为进一步搞好抗癌、抗心血管病、抗糖尿病、抗艾滋病等中药的配方开辟了指导性思路。 本文是系列论文《关于中药传统理论的当代化学物理及群子(量子)统计力学理论的诠释》的首篇,它提出了中药中作为生物活性中心的各种化学元素成为有利于生命过程的元素至少需要满足的8个条件:不能与人体中  相似文献   

15.
基于药物生物效应的中药寒热属性分类研究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姜淼  吕爱平 《中国中药杂志》2014,39(11):2149-2152
中药药性理论作为中药理论体系的基础与核心,其科学基础的发现是中药现代化发展的先决条件。寒热药性作为中药性能的核心要素,是目前药性研究的主要切入点,建立科学可靠的药物寒热属性分类方法是药性理论发展的需求,更可为厘清药性混淆品种的寒热属性提供有效方法。该文基于作者项目组开展的药物寒热属性研究工作,阐述了从药物生物学效应角度构建寒热药性分类模型的研究策略与框架,表明基于系统生物学、网络药理学、模式识别技术等的多学科交叉合作研究,可望成为构建中药寒热属性生物效应表征体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一测多评法在中药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测多评技术作为适宜于中药特点的多指标质量控制评价新模式和新方法,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中药的科研和生产实际中,成为中药质量评价的重要定量评价手段。据统计,目前一测多评技术在中药材及其饮片质量评价、多品种中药基源鉴定、炮制工艺及炮制品质量评价,原料药提取物、中间体及制剂的质量评价等多个方面应用广泛,显示出了方便、快捷、成本低廉、准确度高等优势和良好的应用前景。从论文发表数据统计看,近年来,一测多评相关研究论文逐年增长,从2006年提出至今,已发表论文近300篇,其中有关药材一测多评报道的研究160余篇,成方制剂近100篇,其他40余篇。该文在分析总结文献的基础上,综述了一测多评法在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质量评价中的最新应用进展,展望了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作者对中药行业的成本状况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生产成本方面,并对近年来中药材价格的变化情况,以50个家种中药材品种和50个野生中药材品种为例,分别进行了数据汇总和统计;从原料药、中成药质量、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方面,剖析中成药限价可能产生的衍生问题;提出结论,中成药价格可考虑放归市场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再生障碍性贫血证药相应规律。方法: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下载相关再生障碍性贫血数据集,采用基于敏感关键词频数统计的数据分层算法,挖掘中医证候、症状及中药规律。结果: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医证候以虚证为核心,核心症状为发热、乏力、头晕、瘀斑等,中药以补虚药物为核心。结论:文本挖掘技术,结合文献回溯,人工阅读降噪,能够比较客观地总结中医病、证、药的规律。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中药指纹图谱多维信息的化学模式识别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为一种基于中药化学成分信息,综合的、可量化的鉴别手段,中药指纹图谱已成为国际公认的控制天然药物、中成药质量的最有效的方法;中药化学模式识别则是模糊数学概念渗透到药学领域的重要突破,其在中药质量评价与控制中的运用,解决了中药质量多维信息的综合分析问题,已逐步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并不断深入延展开来。随着当代化学分析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更多的检测手段应用到中药指纹图谱的构建工作中,更多的化学计量学方法运用到中药指纹图谱的数据处理中来,使得更多的传统中药材、中成药的真伪鉴定、质量评定工作得以实现,且技术已日臻成熟,并取得了诸多成果。该文对20余年来国内外中药指纹图谱模式识别的研究情况作一概述,以期为中药指纹图谱化学模式识别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