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应用大鼠离体工作心脏模型研究黄芪皂甙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观察再灌注后心脏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及其与氧自由基的关系,探讨黄芪皂甙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结果缺血-再灌注组(I/R组)AP、LVSP、+dp/dtmax、-dp/dtmax显著下降(P<0.05),而LVEDP、T值显著增高(P<0.05),CO、SV、CI、SI显著减小(P<0.05,或P<0.01),用药组(AMS组)收缩舒张功能均得到良好的恢复.CF显著下降(P<0.05),用药组则有显著扩冠作用(P<0.05).心肌组织SOD含量明显下降,LPO含量增高,OFR波谱信号增强,用药组SOD含量增高,LPO含量、OFR波谱信号降低,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均P<0.05.提示黄芪皂甙抗氧自由基的作用可能是其改善心脏血流动力学,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观察黄芪多糖对肠缺血再灌注(IR)损伤幼鼠肠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白介素-6(IL-6)表达以及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的影响,探讨黄芪多糖对幼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肠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4周龄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及黄芪多糖干预组(APS组),各20只。假手术组仅暴露腹腔脏器,不做任何干预;缺血再灌注组及黄芪多糖干预组,阻断肠系膜上动脉造成缺血60 min,缺血再灌注组注射0.5 m L生理盐水,黄芪多糖干预组注射20 mg/100 g黄芪多糖。分别于再灌注后30、60、90、120 min每组处死5只大鼠取小肠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小肠中TNF-α、ICAM-1及IL-6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小肠CD_3~+、CD_4~+、CD_8~+T淋巴细胞百分比,计算CD_4~+/CD_8~+比值。结果:正常肠组织中的TNF-α、ICAM-1及IL-6呈现出低水平表达,缺血再灌注模型、黄芪多糖干预组肠组织中的TNF-α、ICAM-1及IL-6含量与假手术组比较均显著升高(P<0.01),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及黄芪多糖干预组肠组织中TNF-α、ICAM-1及IL-6含量均从30 min开始逐渐升高,至90 min时达到顶峰,之后逐渐下降。黄芪多糖干预组肠组织中TNF-α、ICAM-1以及IL-6含量在各个时间点与缺血再灌注模型组比较,均显著降低(P<0.01)。与假手术组和黄芪多糖干预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各个时间点小肠CD_3~+、CD_4~+T淋巴细胞百分比均显著下降(P<0.05),缺血再灌注组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与假手术组和黄芪多糖干预组比较各个时间点均显著升高(P<0.05),CD_4~+/CD_8~+比值,缺血再灌注组与假手术组和黄芪多糖干预组比较均显著下降(P<0.01)。结论:黄芪多糖能够有效减轻肠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与下调TNF-α、ICAM-1及IL-6的表达及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的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成年SD雄性大鼠35只,采用冠状动脉结扎的方法建立大鼠心肌缺血模型。分为假手术组(A组),缺血再灌注组(B组),黄芪多糖预处理组(C组),黄芪多糖后处理组(D组),阳性药物对照组(E组),共5组,每组7只。测定心肌坏死标记物、心肌标本梗死面积及重量。结果与缺血再灌注组(B组)比较,黄芪多糖预处理、后处理治疗组大鼠心梗面积明显减少,并且疗效优于腺苷治疗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芪多糖预处理组作用明显强于黄芪多糖后处理组(P0.05)。与腺苷治疗组比较,黄芪多糖预处理、后处理治疗组大鼠心梗质量明显减少(P0.05)。与假手术组(A组)相比,缺血再灌注组(B组)CK及TNI的数量显著增加(P0.01)。与缺血再灌注组(B组)相比,C、D、E3组CK及TNI数量显著减少(P0.05)。与腺苷组相比,黄芪多糖预处理、后处理CK及TNI数量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多糖干预组的CK、Tn-Ⅰ水平、心肌梗死区质量及面积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黄芪多糖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APS)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可能的保护机制。方法: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模型组、黄芪多糖组。造模前,黄芪多糖组给予黄芪多糖30 mg·kg~(-1)尾静脉注射,1次/天;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连续7 d。建立70%的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1 h后再灌注4 h。取腹主动脉血测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含量。取大鼠肝脏,检测肝脏组织匀浆中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MDA(丙二醛)含量;ELISA法检测炎症因子IL-1β(白介素-1β)、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IL-10(白介素-10)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肝脏组织HO-1(血红素加氧酶-1)的表达水平,光镜下观察肝脏病理学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和黄芪多糖组血清ALT、AST、LDH含量显著升高(均P0.01);黄芪多糖组三者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均P0.01)。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和黄芪多糖组肝组织SOD活性显著下降,MDA含量显著上升(均P0.01);与模型组相比,黄芪多糖组肝组织SOD活性明显升高(P0.01),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和黄芪多糖组肝组织IL-1β、TNF-α、IL-10水平显著升高(均P0.01);与模型组相比,黄芪多糖组肝组织IL-1β、TNF-α明显降低,IL-10水平明显升高(均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黄芪多糖组肝组织HO-1表达明显上升(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黄芪多糖组肝组织HO-1表达显著升高(P0.01)。结论:黄芪多糖具有显著改善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HO-1蛋白在肝脏组织中的表达,抑制促炎因子、发挥抗氧自由基作用以及促进抗炎因子的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川芎嗪(LGT)、异丙酚(PRO)联合使用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时肝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实验兔40只,随机分为肝缺血-再灌注组(A组)和肝缺血-再灌注 LGT治疗组(B组)、肝缺血-再灌注 PRO治疗组(C组)和肝缺血-再灌注 LGT PRO治疗组(D组)。在再灌注45min时,分别检测肝组织内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一磷酸腺苷(AMP)含量及总腺苷酸量(TAN)、能荷(EC)、丙二醛浓度(MDA)、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OD)、一氧化氮代谢产物(NO2-/NO3-)水平。结果与A组比较,B、C、D组肝组织内ATP、EC、NO2-/NO3-及SOD活性均明显增高(P<0.05和P<0.01),MDA含量显著减少(P<0.01)。结论LGT联用PRO可通过降低体内氧自由基水平、提高一氧化氮(NO)水平,而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肝脏的能量代谢。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引发的线粒体损伤机制,以及黄芪多糖对大鼠心肌线粒体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成年SD雄性大鼠35只,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黄芪多糖预处理组,黄芪多糖后处理组,阳性药物对照组。采用冠状动脉结扎的方法建立大鼠心肌缺血模型。电镜观察线粒体结构变化,测定线粒体内活性氧(ROS)水平,观察心律失常发生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再灌注组ROS水平显著升高(P0.05),心肌线粒体超微结构发生破坏,表现出明显的空泡变性,线粒体肿胀,线粒体脊膜破裂,而线粒体损伤积分也有显著升高(P0.05),同时心律失常评分升高(P0.05)。黄芪多糖预处理组和后处理组较缺血再灌注组线粒体结构损伤减轻(P0.05),粒体损伤积分降低(P0.05),线粒体内ROS水平降低(P0.05),心律失常显著减少(P0.05)。结论:黄芪多糖通过降低线粒体内ROS水平,减轻线粒体结构损伤,从而逆转线粒体功能障碍,减少缺血再灌注后恶心心律失常发生,减轻MIRI,从而发挥一定的心肌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心肌青心酮预处理和缺血预处理对离体大鼠心脏缺血 /再灌注后心肌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离体大白鼠工作心脏模型 ,比较经青心酮预处理和缺血预处理 ,心肌缺血再灌前后左室压 (LVP)、左室舒张末期压 (LVDEP)、左心室内压上升及下降最大速率 (±dt/dpmax  )、主动脉压 (AP)、冠脉流量 (CF)、主动脉流量 (AF)和测定冠脉流出液乳酸脱氢酶 (LDH) ,心肌三磷酸腺苷 (ATP)含量及自灌注停搏液至完全停搏的时间 (AT)。结果 青心酮预处理和缺血预处理产生相似的心肌保护作用 ,明显促进心肌缺血再灌后心肌功能的恢复 ,增进心脏的收缩功能、心肌ATP含量。结论 青心酮预处理对心脏模拟体外循环的缺血再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该方法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鼠胃缺血后再灌注胃粘膜损伤与氧自由基脂质过氧化的相关性及以健脾益气和胃法防治其胃粘膜损伤的细胞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腹腔动脉结扎法,造成胃缺血20min,解除结扎,再灌注60min 后,取出胃粘膜,观察正常对照组、病理模型组和用药各组中胃粘膜之氧自由基脂质过氧化物及清除酶系诸指标的变化。结果:大鼠胃缺血后再灌注,胃粘膜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非蛋白巯基(NP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则明显降低(P<0.01);术前口服健脾益气和胃中药各组胃粘膜 LPO 含量明显低于病理组,SOD、NPSH、GSH-Px 水平则明显高于病理组(P<0.05,P<0.01);而过氧化氢酶(CAT)和前列腺素 E_2(PGE_2)在实验各组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自由基脂质过氧化参与胃缺血再灌注的胃粘膜损伤过程,健脾益气和胃法的治疗对胃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此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氧自由基过氧化损伤,提高胃粘膜 SOD、GSH-Px、NPSH 活性,增强其抗氧化能力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苦荞麦黄酮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苦荞麦黄酮处理组,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并记录缺血和再灌注状态下大鼠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期压力(LVDEP)、左室内压上升最大速率(±dp/dtmax)、左室内压下降最大速率(-dp/dtmax)]的变化;测定血清中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一氧化氮(NO)的含量;采用TTC法计算心肌梗死程度。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黄酮组的LVSP及±dp/dtmax的绝对值均显著升高,LVEDP值显著下降;黄酮组能有效降低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清中LDH、CK和MDA的含量,显著增加SOD、GSH-PX和NO的含量,减轻心肌梗死程度。结论苦荞麦黄酮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苦荞麦黄酮可以提高氧自由基清除能力,抑制氧自由基产生,降低脂质过氧化损伤,增强NO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防己黄芪汤对兔肺缺血再灌注后肺水肿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在体兔肺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防己黄芪汤组术前连续7 d灌服防己黄芪汤,行左肺缺血再灌注处理;对照组仅行左肺缺血再灌注处理;假手术组只开胸并套带不行缺血再灌注处理。切取各组左肺下叶,部分行组织学观察,部分通过测量肺湿干重的方法计算肺含水量,余肺组织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最后比较3组肺血管通透性。结果缺血再灌注处理后,对照组肺含水量及伊文思兰含量分别为(89.52±0.36)%和(182.6±17.7)μg/g,明显高于假手术组的(75.57±0.22)%和(113.8±11.5)μg/g;对照组SOD含量(94.32±9.96)NU/mL,明显低于假手术组的(113.52±11.23)NU/mL(P均<0.05),肺组织损伤严重并可见严重的肺水肿。防己黄芪汤组上述指标水平分别为(81.89±0.27)%、(129.3±13.1)μg/g和(126.34±12.56)NU/mL,肺含水量及伊文思兰含量较对照组明显下降,SOD含量明显升高(P均<0.05),组织损伤轻微,肺水肿程度很轻。结论防己黄芪汤通过清除氧自由基、降低肺血管通透性等作用显著减轻了肺缺血再灌注后肺水肿的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