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药用紫草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紫草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以根药用,具有多方面的功效。目前,能够药用的紫草有2种,为新疆紫草和内蒙紫草。对紫草的基原考证、道地沿革、生产特点、采收和加工、药材质量特征、药用历史及应用进行了概述,并对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保护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紫草进行本草考证,以正本清源。方法从异名、产地、原植物等方面进行本草考证。结果历代多数本草所记载的为紫草(硬紫草)Lithospermum erythrorhizon Sieb.et Zucc.,亦有滇紫草Onosma paniculatum Bur.et Franch。结论紫草开发利用前景广阔,但使用品种比较混乱,应从各方面对其不同品种进行研究,以确定其正确品种作为药用。  相似文献   

3.
采取走访与现地样方调查相结合对新疆38县市的新疆3种软紫草野生资源进行调查,利用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研发的《中药材生物资源区划分析系统》完成新疆地区新疆紫草、黄花软紫草、硬萼软紫草药材区划分析。调查结果显示3种软紫草资源现状存在明显不同,3种紫草中新疆紫草分布最广、蕴藏量最大,主要分布在草地、草甸,为市售软紫草的主要来源;黄花软紫草蕴藏量较新疆紫草小,主要分布在砾石质戈壁、山坡;硬萼软紫草蕴藏量最小,分布区也较狭窄。市场调查表明,近年来新疆紫草供不应求现象日趋明显。本次调查基本摸清了3种软紫草植物野生分布区基本状况,对紫草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现状有所了解,可为紫草资源合理利用、保护提供依据及决策基础。  相似文献   

4.
文章主要对近几年来药用紫草化学、药理、药剂、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梳理紫草药用品种变迁,正本清源,并分析其现在药用品种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对紫草在不同时期的用药基原进行考证,对古今历代本草及其药图中所记载的本草进行对照,并结合含量测定结果对紫草当前市场供应品种进行调研;结果:历代本草中所记录的正品本草与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所规定的Arnebia euchroma(Royle) Johnst或Arnebia guttata Bunge有所差异;结论:根据紫草药用品种的变迁规律,应结合不同基原紫草的资源分布、成分等情况,对紫草资源进行进一步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6.
新疆紫草中多糖的超声提取工艺优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紫草根药用.含多种萘醌类化合物——紫草素及其衍生物,具有显著的抗生育、抗炎、抗肿瘤、杀菌、抗病毒、保肝和免疫调节等作用。紫草中还含有多糖。紫草多糖具有抗病毒活性,能够激活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强T淋巴细胞的数量和活性,抑制DFH强度,促进T淋巴细胞的免疫应答作用,具有  相似文献   

7.
新疆紫草Arnebia euchroma(Royle)Johnst.是紫草科软紫草属植物,也叫新疆软紫草,是我国的常用中药材。药用部位为其干燥的根,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版一部),具有凉血,活血,解毒透疹之功。研究表明其有效成分紫草素及其衍生物含量比其他紫草高出3倍,因质好品优列为药典收载品种之首而行销国内外,有“道地药材”之誉。紫草素及其衍生物有抗菌、抗炎、促进肉芽组织生长、抗绒毛上皮癌及恶性葡萄胎等多种生理和病理功能。在临床上用于治疗肝炎、静脉炎、血管性紫癜、银屑病、烧伤等多种疾病。  相似文献   

8.
紫草的实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紫草为药典收载临床常用传统中药。它最初记载于《神农本草经》,紫草(RADIX ARNEBIAE)属于紫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干燥根,其萘醌类色素、多糖是主要含有的两大类有效成分。由于临床广泛应用,发现它在许多难治性疾病如肿瘤、艾滋病、过敏性紫癜、银屑病等,显现出非常好的治疗效果,已引起广大药物研究工作者的注意,在资源、植化、药效、药动、制剂等方面,展开了不断深入的研究。现仅对笔者所收集到的有关文献资料,针对其实验研究部分作一简要、突出重点的综述。  相似文献   

9.
新疆紫草Arnebia euchroma是药用紫草的主要来源,其最重要成分紫草素类化合物具有很高的药用和工业价值。研究采用GATEWAY技术,构建新疆紫草次生代谢关键酶基因PAL, HMGR, PGT的过表达载体和RNAi载体,为相关转基因株系的构建搭建好平台。新疆紫草次生代谢关键酶基因过表达和RNA干扰载体的构建,是基于遗传物质的遗传研究平台的搭建,对于次生代谢途径上基因功能验证和功能基因的挖掘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填补了新疆紫草在转基因领域研究的空白,对于培育紫草素高产株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紫草和紫草制剂的抗炎机制研究及产品开发提供参考。方法:以"紫草""紫草素""制剂""抗炎""进展""zicao""shikonin""anti-inflammatory"等为关键词,在Pub Med、CNKI等多个数据库中查询建库至2017年12月31日的相关文献,对紫草、紫草素和紫草复方制剂抗炎作用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28篇,其中有效文献41篇。紫草以新疆软紫草品质最佳,而滇紫草、泰山紫草等也被逐步肯定。紫草醇提物抗炎效果最优,紫草素及其衍生物的抗炎活性突出。紫草、紫草素及紫草复方制剂治疗烧烫伤、湿疹、银屑病、过敏性紫癜、关节炎、静脉炎、妇科炎症、急性肺损伤、重症急性胰腺炎伴肺损伤或肝损伤、局部脑缺血等多种疾病的实验研究正逐步深入,多认为其抗炎机制与NF-κB、IL-1β、IL-6、TNF-α、NO、CCR、COX-2、IL-22、IL-17等密切相关。紫草及紫草制剂现已广泛用于临床治疗湿疹、皮炎、妇科炎症、皮肤创面及黏膜损伤等多种炎症性疾病,其剂型多为油剂、膏剂、栓剂、喷雾剂等。如何高效发挥紫草及紫草制剂的抗炎作用,尚有待在微观层面运用生物组学技术等继续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在安徽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野外调查中,通过标本鉴定和文献查阅,发现了安徽省1个新记录属、3个新记录种和1个新记录变种,即乌口树属(Tarenna Gaertn.)、白花苦灯笼Tarenna mollissima (Hook. et Arn.) Robins.、毛柄金腰Chrysosplenium pilosopetiolatum Z. P. Jien.、笔罗子Meliosma rigida Sieb. et Zucc.和虎耳草状景天Sedum drymarioides Hance var. saxifragiforme X. F. Jin et H. W. Zhang。凭证标本保存于安徽中医药大学腊叶标本馆(ACM)。这些新记录的发现,不仅为牯牛降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类群多样性提供依据,还丰富了安徽省的植物资源种类。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凹叶厚朴M. officinalis var. biloba 2种基原厚朴药材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指纹图谱,为厚朴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UPLC法,色谱柱为Waters Acquity UPLC~?BEH C18(100 mm×2.1 mm,1.7μm);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0.4 mL/min;波长294 nm;柱温30℃;进样量为1μL。通过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HCA)、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式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method-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和t检验对2种基原厚朴的指纹图谱进行评价。结果厚朴、凹叶厚朴指纹图谱均具有9个共有峰,通过与对照品比对,指认出其中2个共有峰,分别为厚朴酚、和厚朴酚。13批厚朴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为0.907~0....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揭示艾叶、菊花和金银花中绿原酸类成分的提取规律。方法 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HPLC)测定艾叶、菊花和金银花中绿原酸类成分在常见溶剂水和乙醇中的溶解度,采用超声辅助法和加热回流法比较3种中药材中绿原酸类成分在水和乙醇中的提取率,并考察各绿原酸类成分在不同体积分数乙醇中的提取规律。结果 7个绿原酸类成分在乙醇中的溶解浓度远大于纯水;菊科植物艾叶和菊花超声提取在乙醇中的提取率显著低于纯水,加热回流提取除异绿原酸A外,其余绿原酸类成分在乙醇中的提取率均显著低于纯水;忍冬科植物金银花超声提取新绿原酸、绿原酸和隐绿原酸在乙醇中的提取率略低于纯水,加热回流提取新绿原酸、隐绿原酸和异绿原酸B在乙醇中的提取率显著低于纯水。上述结果表明,中药绿原酸类成分提取过程中存在“逆溶解度”现象,即中药材中绿原酸类成分在某种溶剂中的提取率与其在该溶剂中的溶解性能相反的现象。在不同体积分数乙醇中,金银花中绿原酸类成分含量都是随乙醇体积分数的升高而先升高后降低,在体积分数为50%时绿原酸类成分含量达到最高点;菊科植物艾叶、菊花中新绿原酸、隐绿原酸等多种成分含量随乙醇体积分数的升高而降低,展现出显著的“逆溶解度”现象,在纯水中含量最高,但不同植物中也略有差异。结论 揭示了中药材中绿原酸类成分提取的“逆溶解度”现象,将为绿原酸类成分的提取及后续深入研究、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魏赫  金红宇  王莹  马双成 《中草药》2017,48(8):1653-1660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同时测定中药材中2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后无需净化,直接进UPLC-MS/MS分析,用基质匹配标液外标法定量。结果 2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基质中线性关系良好,r均大于0.990,检出限为0.01~20.80 ng/m L。在0.01、0.04、0.1 mg/kg 3个质量分数水平下,空白党参、白芷基质中2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平均回收率为71.0%~101.4%,RSD为0.8%~15.2%。采用该法对8种63批次常用中药材中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情况进行了筛查。结论该方法前处理简单、快速、灵敏、准确,可用于中药材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残留检测。  相似文献   

15.
代江鹏  蔡一鸣  刘巧珍  高晓霞  朱爽 《中草药》2023,54(9):2907-2916
目的 探究甘草属7种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使用模式及影响因素。方法 从NCBI获取国内已有的7种甘草属植物叶绿体全基因组,筛选得到49条共有蛋白编码序列,使用codon W1.44、EMBOSS、SPSS26.0等分析密码子偏好性相关参数。结果 7种甘草属物种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不同位置的GC含量均小于50%,共得到了29个高频密码子,其中有28个密码子第3位碱基为A/U,筛选得到的17个最优密码子第3位碱基均为A/U。7种甘草属植物叶绿体蛋白编码基因的ENC值均大于35,密码子偏好性较弱。PR2-plot分析、ENC-plot分析和中性绘图分析结果显示突变压力和自然选择均为这7种甘草属物种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但自然选择对密码子偏好性形成的贡献更大。基于叶绿体编码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与基于RSCU的聚类分析结果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偏好性与物种的系统发育关系存在一定的联系。结论 7种甘草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第3位倾向于使用A/U碱基,自然选择是密码子偏好性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井冈山产凹叶厚朴挥发油中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曾红  邓先清  黄玉珊 《中草药》2015,46(24):3649-3654
目的对井冈山产凹叶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var biloba果实、花、干皮、叶4个部位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为厚朴不同部位的入药性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厚朴4个部位的挥发油,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质量分数。结果从井冈山产凹叶厚朴的挥发油中共鉴定出75个化学成分,其中果实中鉴定出1-石竹烯、α-蒎烯等42个成分,质量分数占98.7%:花中鉴定出4-羟基-4-甲基-2-戊酮、茨烯等19个成分,质量分数占77.59%:干皮中鉴定出α-按叶油醇、四十四烷等24个成分,质量分数占77.92%;叶中鉴定出1-石竹烯、α-桉叶油醇等32个成分,质量分数占76.48%。1-石竹烯和四十三烷为4个部位共有。结论从凹叶厚朴挥发油成分角度,凹叶厚朴叶可替代厚朴皮入药,果实可以入药,花活性成分量很少,不建议入药。  相似文献   

17.
方振峰  张丽  刘欣  张涛 《中草药》2016,47(16):2803-2805
目的研究大八角Illicius majus枝叶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快速制备色谱和制备HPLC等技术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HR-ESI-MS、1D-NMR、2D-NMR等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通过MTT法评价了化合物的细胞毒活性。结果从大八角枝叶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个seco-prezizaane型倍半萜,命名为大八角酮(1)。化合物1对人结肠癌细胞HCT-8、人肝癌细胞Bel-7402、人胃癌细胞BGC-823以及人肺癌细胞A549的IC50值分别为42.3、48.5、51.1和39.9μmol/L。结论化合物1为1个新的倍半萜类化合物,未表现出明显的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18.
李江玲  赵云丽  秦徐杰  刘亚平  罗晓东 《中草药》2014,45(12):1677-1681
目的研究民族药用植物古钩藤Cryptolepis buchananii茎叶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ODS柱色谱以及制备HPLC等手段分离并纯化化合物,通过NMR、MS等波谱技术并结合文献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古钩藤茎叶甲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部分共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异莨菪亭(1)、(+)-3-hydroxy-β-ionone(2)、(3R,6R,7E)-3-hydroxy-4,7-megastigmadien-9-one(3)、ficusic acid(4)、(+)-松脂素(5)、(+)-8-羟基松脂素(6)、(+)-丁香脂素(7)、异橙黄胡椒酰胺乙酸脂(8)、loliolide(9)、(–)-蛇菰宁(10)、金圣草素(11)、9-hydroxy-10E,12Z-octadecadienoic acid methyl ester(12)和ficusesquilignan A(13)。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李骁  赵龙  王佩  鞠爱华 《中草药》2015,46(12):1814-1818
目的比较研究野豌豆属中入蒙药的8种药用植物山野豌豆Vicia drnoena、北野豌豆V.ramuliflora、广布野豌豆V.cracca、多茎野豌豆V.multicaulis、黑龙江野豌豆V.amurensis、东方野豌豆V.japonica、大叶野豌豆V.pseudorobus和歪头菜V.unijuga的rDNA-ITS序列差异性及其规律,寻找8种植物药之间的分子鉴别方法。方法从野豌豆属蒙药材中提取总DNA,用PCR法扩增ITS,运用Clustal X、MEGA等软件比较和分析ITS的序列特征。结果野豌豆属入蒙药的8种药用植物ITS序列长度为598~611bp,具变异位点40个,其中信息位点33个,特异性鉴别位点29个。序列已提交至NCBI数据库,登录号为JQ309787~JQ309794,KJ417905~KJ417931。其中5种野豌豆的ITS序列为国际首次获得,分别为黑龙江野豌豆(JQ309789)、东方野豌豆(JQ309792)、多茎野豌豆(JQ309791)、大叶野豌豆(JQ309788)和北野豌豆(JQ309793)。结论 ITS序列对野豌豆属入蒙药的8种药用植物具有较好的分辨性,为野豌豆属蒙药药用植物分子鉴别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汪璐  杨纯国  韩文凯  崔亚君  高峰  马海光  隗立国 《中草药》2023,54(12):3999-4011
目的 基于实时景深扩展-大图影像拼接与偏振光显微鉴别技术,对柴胡2个基原品种柴胡Bupleurumchinense或狭叶柴胡B.scorzonerifolium及4种市场常见混淆品(竹叶柴胡B.marginatum、藏柴胡B.marginatumvar.stenophyllum、锥叶柴胡B. bicaule、大叶柴胡B. longiradiatum)的性状、微性状及显微鉴别特征进行系统的对比研究,为柴胡的鉴别及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性状鉴别研究采用性状及微性状鉴别法,显微鉴别研究采用普通光明场与偏振光暗场对比观察法,结合实时景深扩展成像、大图影像拼接技术,拍摄获取药材组织横切面全息彩色影像图。结果 获取了柴胡及其混淆品的性状及微性状影像数据,首次获取了该类药材横切面显微鉴别普通光及偏振光全息彩色影像数据。对柴胡2个基原品种及其4种混淆品进行了系统的生药学研究。与《中国药典》2020年版相比,性状鉴别补充研究了精细微性状鉴别特征,对柴胡药材根或根茎的上、中、下部位横切面进行对比观察,确定了柴胡药材根或根茎上部横切面组织构造最具特征性,为最佳的横切面显微研究部位。结论 可以综合应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